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一劫,希望今天也能如此,他都想好下朝后就去东宫找王县公问办法。
  小内侍洋溢着笑脸:“有事起奏无事退出!”
  没人吱声,倒有几个今日要递折子,但折子内容都是圣上要的对付倭国办法。当时圣上说单独呈上,他们得在早朝后去御书房再谈。见无人吱声,小崔本以为今日自此顺利逃脱,没想到忍无可忍的魏征还是站了出来,“圣上,您是在倡导奢靡之风吗?!”
  好样哒,看不惯圣上如此做派的人都在心中给魏征叫好。你得了宝贝自己用也就是了,居然还拿到朝堂上来现眼,让我们这些羡慕嫉妒恨的人怎么平衡心理。若不是怕他借这个东西再使计谋划什么,俺们这些不当御史的都想跟着一起喷。
  李世民今日就是来找场子的,见终于有人上钩,上钩这位还是素来擅长给他找不痛快的人,李世民忍耐住大笑的冲动,故作不解地问道:“魏卿家什么意思,朕听不懂!”
  魏征瞪大眼睛一吹胡子,“圣上身旁的是什么?听说这样镜子只有皇后娘娘有一个,还是巴掌大,便是如此已经价值甚高,圣上身旁的大块镜子得价值几何?微臣知道皇后娘娘的镜子是当年王县公出手,便是圣上的镜子乃王县公所送,也不该带到早朝这样的地方来。
  好在圣上一直倡导节俭,大臣们也不是阿谀献媚的攀比人,不然奢靡之风岂不是要盛行?圣上作为国主,该比我们这些大臣更注意自己的言行才对。”
  很多人隐晦地给了魏征赞扬地眼神,不愧是全大唐最顶级的高端喷!瞧着圣上龙椅旁的宝镜,居然还用美玉和黄金镶嵌镜框,最重要的是还敢带朝堂上来,活该你挨喷!!!
  李世民不似大家想象般愤怒,他起身站到镜子前整理起仪容。好多原本不想说话的都怒了,就在房玄龄等几人同时伸腿欲站出来的时候,李世民从镜中看到他们的举动赶紧转过身,“魏卿家说错了,这个镜子是朕跟皇后昨日亲手所做。朕把他带到朝堂上不是要倡导奢靡,而是有话要说。”
  李承乾:“……”那条毛毛虫才是他俩亲手所做。
  见没人搭话,李世民毫不在意地继续说道:“大家觉得镜子造价几何?若工匠们能研究出似镜子这样的物件,是不是朝廷也能得利?可惜自朕登基以来除了王县公没人献上这样的物件,创新所给的奖赏很少,恐怕秘方也是保不住,因此匠人们不愿意钻研。
  不止匠人,除了写书的学者们,有多少行业的人都在用着祖宗发明的东西不思进取?朕受天命而来,朕绝不似前人一般拘泥。现在朕要颁旨,凡各行业有贡献者轻则赏钱,贡献大者直接封爵。”
  就说献上龙袍那年,匠人们已经有所预感圣上的不同。虽如此,也是大家默认的事实,但毕竟没直接下旨传达。似长安这样消息灵通的地方还好些,有的地区百姓根本不知道李世民的喜好。考虑到提高杂家地位会引起读书人的不满,李世民只是多次暗示不敢发明旨。
  为啥现在作妖了?大臣们和世家们都等着出海赚钱,他们做过一次贸易也了解什么东西受欢迎。王珏说另一片大陆上的人不似这次拜访的地区那般落后,大家若想在海外贸易上多捞钱,这些他们之前不太在意的日常创造发明可就很重要了。
  因此,现实导致曾经最大的反对者们会跟他站在同一位置,剩下的就是大家一起去给那些普通读书人洗脑了。所谓钱帛动人心,利益驱人行,李世民不信朝堂上会有人出言反对。
  果真。
  长孙无忌:“微臣赞成圣上的想法,只是爵位不可轻给,依微臣看就以王县公发明的东西为例,谁能做出如她某一项发明那样的贡献,才能给爵位。”
  嗯,很有道理,爵位可是个精贵东西。李世民点头表示肯定,而后又开始扫视其他人,若没话说可就这么定了。房玄龄想想也出来了,“微臣觉得过于偏向匠人,似农务好手,若有提高粮食产量的办法亦要大赏。只是圣旨上需举例出来,不然百姓们哪里知道他们认为寻常的事情能封爵呢?”
  非常有道理,李世民点头说道:“大家可还有什么想法?若没有,朕就再写圣旨后发下去了。”
  当然没有,门槛那么高,完全影响不到读书人地位。若真有人能做到要求的那样,他们也是完全支持给爵位的。见没有人反对,李世民很开心地当场开始写圣旨。
  崔智贤本以为这样就完了,没想到圣上完全没有离开的意思,并且往他这个方向看过了,吓得他赶紧再往前面人的身后躲了躲。这种完全是做贼心虚,人家李总看的是魏征。
  “朕今日带镜子上朝,除了这个事情还有话要说。看到朕方才照镜子的动作了吗?朕曾经这样评价过魏征: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欲亲手做镜子送给大家,让大家每日整理仪容时都能想到朕,想到朕说过的这些话。”
  卧槽,不可能!铁公鸡拔毛了?!
  好些人不约而同地揉眼睛,肯定是没睡醒,我们都是梦游来的。而后大家的表情也很相似,眼馋地看看镜子,感动以及感激地看看李世民,以前是我们这些人对不住圣上,瞧瞧这样价值不菲的稀罕物都要亲手给我们做,何德何能呀。
  本来昨日皇后提议时他还有点儿不乐意,本打算拿这东西敲他们一笔呢,过后想想自己这些年确实太抠才勉强同意。现在看着效果这么好,李世民高兴坏了。说是自己做镜子,玻璃肯定是拿现成的,剩下的也就两步了事儿,可是这些人不知道嘛。
  魏征这个人吧,从程咬金送炉子事件就能看出他的一些想法。当初很多人骂程咬金,人家魏征就很有现代社会思维,白给的东西带广告很正常嘛。现在要拿圣上的好处,老魏很自然地站出来说道:“圣上处处为我等着想,似微臣这样的人却无法参透圣上的用意,还请圣上治微臣方才的不敬之罪。”
  李世民哈哈哈笑道:“朕不怪你,似你这样的直臣哪次不是为了朕为了大唐江山才上谏言。只是,朕已非吴下阿蒙,再不是那个跟你讨价还价藏瓶子的人了。”废话,往后玻璃多了,还藏啥呀。
  魏征可不知道他想法,听李世民这么说居然欣慰得眼圈红了。不是特例,很多人也跟他同样表情。一个蛇精病不知何时闹情绪的帝王太不好伺候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夜之间顿悟成长吗?感谢太上老君点化圣上!
  最后君臣两方一阵甜言蜜语才结束这个漫长的早朝,见起居郎奋笔疾书,李世民非常开怀。至于那些用期待眼神看着他的人,李总内心不自在地不想对视,他们期待的情况恐怕永远都无法实现……
  若王珏在这,肯定用两个词来总结傻帽大臣们,图样图森破以及有生之年……
  退朝后,李总哼着小曲去书房等待给他暗示的大臣们。至于镜子不用着急,当然是拿熊孩子们做好的那些玻璃直接用,李承乾要换玻璃窗的事情完全不在他考虑范围。不止李世民,连已经在东宫开始做镜子的长孙皇后也理所当然的对儿子毫无愧疚感。
  除了要私下上折子的人,剩余大臣们结伴讨论着今日早朝的不可思议事件往宫外走,有人甚至互相掐肉证明不在梦中。而终于如愿逃过一劫的崔智贤,则赶着去东宫找王珏,那些倭国人嘴太硬,他已经再想不出招数对付。
  李世民到书房,上折子的没等来,倒看着王熙然等在书房外。一拍脑门,前两日太兴奋导致忘记找王熙然出山的事情,昨晚睡觉前吩咐内侍今儿一早就出传召,结果他折腾下来又给忘了。算算时间,对方应该也是刚到嘛。
  王熙然欲拜礼,李世民摆手道:“私下里不用如此,快快随朕进来。”
  “多谢圣上”王熙然面上感动恭敬,心里却想着:药丸。
  两人对坐着微笑,其实心里都在暗骂对方。李世民原本想的方法是似黄文那样把王熙然不省心的家人给找来,等他想出去躲躲的时候咱直接把机会扔过去。结果呢,那日商讨后问大舅哥,没想到王熙然早就在王家嫡脉的帮助下过继给死去的叔叔了,这么一来王家可就再无人能管他了。
  李世民非常好奇,以他对世家的了解,遇到王熙然这样有能力又与百家派亲近的人,他们说什么也会想法子将人绑住。若不如他们意,忤逆之类的大招就砸过来。然而,王熙然却能在大家没注意的情况下,不弄出声响将事情解决了,李总就是在好奇他用的什么法子,这小子太人才了。
  王熙然则想着孟襄特意过南山找他说的事情,昨日没消息以为换人选,结果到底还是盯上他了。他就想把上辈子没机会享受的养老生活补回来,怎么总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呢。也不是不能去,就看圣上是否能让他如意吧。
  赶上来送折子的都是老不羞,他们临近殿门处站着,美其名曰等待圣上召见,实际都在伸耳偷听。啥都没听清,随着李世民惊呼,吓得门外人直冲了进去,结果倒看见屋内俩人眉目传情呢。
  李世民看着王熙然砸吧砸吧嘴,“你的要求朕自是愿意成全,倭国的事情就靠你了。”
  “微臣领命!”两人笑着对视,默契与协议都有了。至于偷听没听到重点内容的人,往后你们就知道什么事情了。
  而此刻,小悲催正站在东宫外傻眼。王县公来了就是不一样,东宫外都是侍卫,他连进都进不去还谈什么求助。
  小崔拉过一个较呆头呆脑的侍卫,“你们为何将这里围住?”
  侍卫防贼似的瞅了瞅崔智贤,而后狂摇头,“我什么都不知道!”
  崔智贤绕东宫转了一圈,发现整整三圈人绕围墙守着,想到圣上早朝时展示的镜子,他似有所悟。就在他想找人看看能不能进去报信的时候,李承乾回来了。
  “长安令可是有事寻孤?”
  “微臣想找王县公讨论一下审犯人的事情。”
  “你且在外面等等,我进去告知老师。”
  崔智贤目送李承乾离开,他敢打赌王县公定是在里面弄新发明!
  作者有话要说:
  第221章 何为酷刑
  这几日,家在长安的弟子都没归家,似武照这样准备离去的更该好好回去陪家人。王珏也没想在宫内留太久,怕百姓们太过为她的身体着急,她打算化个苍白的妆容在今日出城。
  故此,王珏早早就叫弟子们起身做玻璃。昨日做得那些玻璃已经够换下李承乾卧室和书房的窗子,待再给弟子在后院搭个玻璃暖房就离开。至于圣上和皇后娘娘的要求,王珏准备当做忙忘了。反正要研究玻璃作坊的事情,等工匠到齐还不是想做多少是多少,只不过晚用几天罢了。
  想法不错,只是没想到李世民上朝的时候,还不忘吩咐李泰往东宫来。
  为了快点弄好,王珏也上手帮忙,听弟子们出言问好她赶紧抬起头看,而后惊讶道:“魏王殿下怎么来了?”
  李泰挠头傻笑,“爹爹想要几面镜子,让我过来动手做一做。您不用教我做玻璃,就告诉我怎么将玻璃做成镜子,我也好尽尽孝心。”
  人家都这么说了,孝心啥滴得帮帮忙。王珏闻言赶紧说道:“让卢荟教你,有昨日做好的玻璃,等会你直接拿着做成镜子就行。”
  李泰跟百家派弟子们也算有些交情,听说要尽孝,也都纷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