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女韶华-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和滇宁王没有与生俱来的父女情分,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后天到底是培养了一些出来,若不是如此,她再被冷待之后,也不会暗戳戳地和滇宁王犯别扭。
  ——你不想见我?哼,我也不想见你!
  “现在只有母妃待我好啦。”想着,沐元瑜的心情正经有点低落,越发要向滇宁王妃求安慰:“二伯父撵我走时可凶了,以后多半不会许我进门,三堂哥也要疏远我,父王早便看我碍眼,越往后越不会愿意搭理我,我只有母妃了。”
  一通话把滇宁王妃的心诉成了一滩水,忙不迭地道:“你理那些没良心没要紧的人做什么?有娘疼你就够了,你这孩子就是要强心重,你看看你二姐夫,快三十的人了,成天晃荡,没一件正事,不也过得快活得很?”
  沐元瑜:“……”她憋不住直笑,“母妃,哪有你这样的,难道叫我去学二姐夫不成。”
  别人家只有愁儿孙不上进要使劲鞭策的,她母妃倒好,只要她高兴,学浪荡子都没事,这心也是偏得没边了。
  滇宁王妃也笑了:“为着你从小就懂事,我才放心说这个话。你父王那边,你也不用管他,我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她说着,眼睛里的光冷下来,“自己出的馊主意,自己怕兜不住,怨怪到孩子身上,亏他有脸!当初我就跟他说不行,他入了魔障,听不进去,如今年纪大了,胆子倒小了,想起怕来,拿你撒气又有什么用。你不必多搭理他,他嫌你是个女儿,你也不用把他这个爹很当回事,万事有娘替你操持。”
  沐元瑜嗓子里一声“嗯”未来得及出来,先听到帘外一声重重的冷哼。
  


☆、第 14 章

  沐元瑜蓦地直起身来,同滇宁王妃对视片刻,忙站了起来。
  帘子在这时掀开,露出滇宁王那一身朱红的郡王常服来,再往上看,是他漆黑如墨的脸色。
  一旁角落里,许嬷嬷苦着脸站着——滇宁王妃母女俩话私语,下人们都叫屏退在外了,只有她一个心腹在外间守候听传,结果滇宁王走了来,令她不许出声,她也不能违背。
  滇宁王妃款款起身,神色依然淡定:“王爷来了。”
  滇宁王冷冷地瞪她一眼:“你跟孩子胡说些什么!”
  滇宁王妃并不畏惧,不疾不徐地回道:“我何曾说什么,王爷不喜欢看到瑜儿,我叫她懂事些,少去烦你罢了。”
  滇宁王噎了一下,待要反驳,他给沐元瑜闭门羹吃非只一日两日的事,这句强辩便是他以王爷之尊也无法硬说出来,只得又冷哼了一声,径自走到主位前坐下。
  滇宁王妃也不再说什么,执了许嬷嬷送进来的茶壶亲给滇宁王奉了一杯茶。
  这对夫妻少年结缘,历经夺爵、以女充子等诸般要紧事体至今,曾有过的热烈情缘所剩无几,如今相处起来更似合作伙伴,无论彼此有多少不满,利益交缠,这一辈子总是拆解不开了。
  “怪道瑜儿现在不逊得很,都是叫你在背后挑唆的,你以后少和她说这些。”滇宁王到底意难平,喝了口茶,往回找补了一句。
  “我心里不乐,确实抱怨了几句,但瑜儿又不曾听,便是你懒怠见她,她每日晨昏定省又有哪一次缺了?这样还要说她不逊,王爷真该去见识见识别人家那些能上天入地的宝贝少爷们。”
  滇宁王妃一句不让地顶了回去,但滇宁王听到耳里,脸色反倒好了些——如他这样的上位者,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能冷待沐元瑜,不能允许沐元瑜不恭敬,滇宁王妃正话反说,明面下的意思恰是说沐元瑜仍把他这个当父王的放在心上,他听着所以反觉舒畅。
  便是先头沐元瑜亲口抱怨他的那句,也不让他生气,沐元瑜当面和他比着冷淡,一副毫无所谓的样子,背过身却一包委屈地和她母妃诉苦,这就显得她当面的冷淡全是强撑,合上了滇宁王的意。
  沐元瑜听着父母交锋,眼神飘忽了下,无语。
  咳,她不是没听,是滇宁王来得太巧,她答应的那声没来得及说出口,幸亏如此,若不然,母妃替她圆话可难了。
  被这美丽误会蒙在鼓里的滇宁王因此和缓下来,淡淡地说一句:“总是你太会惯孩子。”
  就不提了,转而示意沐元瑜坐下,“行了,连着两天在外面跑,再在这里罚站,你母妃又要唠叨了。”
  沐元瑜看着甚是听话地自己去找了个绣墩来在旁边坐了,她这个白嫩微丰的面相很有欺骗性,滇宁王每每心里想到这个易钗而弁的女儿觉得烦恼,不愿意见她,但真见到了,毕竟是放手心里宠过的,几个女儿打从老大沐芷媛算起,他都没费过这么些心,又实在对她狠不起来,心情堪称复杂。
  “你二伯父那边府里,到底是怎么回事?”
  早上滇宁王虽然没有见沐元瑜,但对她去奉国将军府一事是知情的,这时就显得膝下有儿的好处了,沐芷芳打沐元茂不能白打,滇宁王府总需给个说法,滇宁王自己不可能纡尊降贵去赔礼,沐元瑜出面就很合适了,她又自觉,不用吩咐自己主动就去了——
  唉,这要真是个儿子,他还有何可虑。
  沐元瑜猜着他便是为这事来的,沐二老爷虽未袭成爵,但兄长的位份打一生出来就定好了抹煞不了,他横下心来要闹,滇宁王着实也要头痛,不得不上心一二,来问究竟。
  事由经过沐元瑜先已说过一遍,如今再说,更加顺畅,很快交代完了。
  “那边二太太怎地这般糊涂!”滇宁王听罢,皱起眉,“她的侄女,瓜葛上大郎她不知道,在外面和杨晟混到了一处她仍是不知道,这是怎么管的家。”
  这件事上沐二太太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沐元瑜也觉得她作为主母,对内宅的掌控力太弱了,但滇宁王妃却替这个妯娌说了句话:“这不能全怪她,嫁来又晚,又是二老爷存心挑了她这样的,如今再来嫌她无能,未免偏颇。”
  沐元瑜眨巴着眼:存心挑的?什么意思?这个她还是头一回听说。
  滇宁王妃一眼瞥见,忍不住笑了:“不是什么秘事,你二伯父当年叫有心眼的人坑得惨痛,这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最不喜欢聪明人,二太太容貌在其次,其性情直率板正,才是你二伯父最看重她的地方。”
  哦~沐元瑜懂了,沐二老爷平生叫坑得最惨的一次,不就是把王位坑没了,他吃了弟弟的大亏,这教训乃至影响到了他的择偶,连挑继室都专往使力不使心的那一拨里挑。
  既然是这样,那就没什么好说了,自己挑的妻子,可不得自己认了。
  滇宁王嘴角抽了下,道:“你又跟孩子胡说。”
  说是这样说,滇宁王妃蛮女出身,规矩粗疏脾气还硬,这性子大半辈子未改,滇宁王实际拿她也没什么办法,说过一句也只得罢了。
  转回话题道:“元茂不过十二岁,那边大郎这就容不下了,也是太着急了些。”
  滇宁王妃不以为然:“大郎媳妇出的手,怎和大郎有关系了。”
  “大郎没这个意思,大郎媳妇焉有这个胆。”滇宁王态度很笃定——不知是不是他自家使阴谋惯了,看别人都不像好人,“二哥与我赌了这么多年气,到头来自己家宅也不安宁,子孙照旧争斗,啧。”
  他说着摇摇头,端起茶盏来喝了口茶,居然显得怪幸灾乐祸的。
  至于沐大奶奶搅合沐芷芳婚姻之事,到他这个层面上并不在意:杨晟与沐芷芳缔结的事实上是滇宁王府与杨土司两大巨头间的利益联合,如施表妹这样的风月小事,再来十桩也无法撼动,他毫不放在心上。
  不过放下茶盏后,他那点看热闹的笑意一闪而过,很快又显得意兴阑珊起来。
  沐元瑜和滇宁王妃都懂他的情绪:人家斗,也是儿子多才斗得起来,滇宁王府一个都没,只有个西贝货,就是想斗都没得斗。
  这个问题是无解的,生男生女天注定,王爷也没特权。
  其实滇宁王现在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便是滇宁王妃也不大清楚了,他当年遇刺时腹部挨了一箭,有些伤着了肾,便是为着这个大夫给了不便近女色的医嘱,早些时候滇宁王妃还时不时关心一下,但随着时日推移,滇宁王的状况一直不见好转,脾气都为此渐渐古怪起来,滇宁王妃察觉出来,便不好再去过问了——哪个男人受得了被人老打听“你现在还行吗”?
  反正摆在明面上的状况是,打从沐元瑜出生以后,整整十二年,王府再无新生命诞生。
  当然,事关男人尊严,滇宁王不太行了的消息只有滇宁王妃和清婉院那边才知道,别的妾室们通不知晓,否则生有两女的孟夫人也不至于嫉妒柳夫人,和她闹了个势不两立了。
  往常说到类似沾边的话题时,差不多就可以宣告聊天结束了,沐元瑜刚穿来时莫名所以,还以为便宜爹是更年期到了,动不动就撂脸,后来时间长了方摸着了点他的脉。
  要么都说伴君如伴虎呢,滇宁王虽然离“君”还差了点,那股难伺候难琢磨的劲儿一丝不少。
  她顾自在心里腹诽,不想滇宁王好像就要应了她的腹诽一样,她都做好要送人的准备了,滇宁王的屁股却坐得稳稳的,不知哪来的精神又找着她说了几句话,问了她的功课,又教训她要尊师重道,不要自满。
  沐元瑜慢慢回过点味来:滇宁王现在不乐意看见她,但也不敢冷淡她太久了,拢共一个“儿子”,没吵没闹没犯错,无端把她打入冷宫,看在旁人眼里未免怪异,有心人更要寻根究底,而她的底子实在经不起怎么考验,故此,滇宁王借着这回沐元茂出事的机会主动到荣正堂来,算是跟她和好了。
  滇宁王闹脾气的时候沐元瑜可以假装若无其事不予理会,但他现在那股劲过去了,又要来演父慈子孝了,沐元瑜不能不配合,她不接着,由着滇宁王的脸摔地上,那回头该没她好果子吃了。
  沐元瑜就起来垂着手一一应了,又有眼色地给滇宁王添了回茶,再听他训两句:“你二伯父的家事,你小孩子家就不要多管了,明天起,还是好好读你的书去。你前阵儿要的那会说暹罗话的通译已经找了来,依我看,学那些外夷小国的东西并没多大用处,但你喜欢,既要学,那就好好学,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新鲜劲过去就抛到了脑后去。”
  沐元瑜一喜,忙道:“是,多谢父王。”
  所谓暹罗大致等于后世的泰国,成祖时成为了本朝众多的藩属国之一,朝廷一般情况下不干涉其内政,有一应独立自治权,但权力更迭换君王的时候需要接受国朝册封,平时四时八节什么的遣使来朝个贡——这对藩属国来说一般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泱泱天/朝地大物博,还好面子,收了小弟的朝贡,回礼一般都是翻着倍往回赐的。
  沐元瑜倒也不是喜欢学暹罗语,但她穿到了云南,这块地界上别的不多,五花八门的民族最多,滇宁王妃所属的百夷这个族名最早其实就是“上百个蛮夷种族”的泛指,因为族群太多了,中原王朝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弄明白其中的确切情形,于是给起了个统称。
  到本朝后,因为滇宁王妃这一支势力坐大,所以把“百夷”这个泛称在朝廷官方的文书里独占成了特指,这个百夷族跟后世对应起来的话,其实就是傣族。
  话说回来,民族多了,语言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