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女韶华-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谨深不以为然,手上是坚决地拉着她,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动静。
  “殿下,殿下!”
  千户的大嗓门在门外响起,跟着就一巴掌把门扉推开,慌急地嚷道:“有驿传兵路过换马,说京里出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掩面,谢谢挑虫的小天使,我这本出最多bug的就是亲戚关系了。。

☆、第183章

  驿传兵很快被叫了过来。
  然后朱谨深知道了; 准确地说; 出事的不是京里; 而是大同。
  大同作为北边重镇中的重镇; 已坚守了好几个月; 来自朝廷调遣的各路兵马不断地投入进去,硬生生顶住了来自瓦剌的一次又一次攻势。
  越冬时; 双方于北方的苦寒中都无法全心战斗,曾休战过一段时日,瓦剌军甚至有放弃撤走的迹象,当时大同内赶来的各地客军也跟着撤了一些,瓦剌经不起这个消耗; 朝廷多年承平,忽然两边开战; 也是很有些吃力的,即便粮草供应得上; 几十万人一直耗在以大同为中心的防线上也不现实。
  不想瓦剌不甘无功而返,待坚冰融去后 ; 又卷土重来了; 瓦剌的丞相亲自领了最精锐的三万兵力,终于破开了九边的一线防线; 紧接着毫不停留; 直向内三关进逼。
  沐元瑜紧皱着眉,他们之前远在云南,虽一直很关心京城的情况; 也可以接到一些战报,毕竟离得太远了,又涉及到军情,消息传递没有那么准确和迅速,只可以大略分析出一个情况不坏的结论,直到他们出发,这个结论看上去都还没有问题。
  她因此紧皱着眉:“怎么破的?”
  她切身经历过一回战场后多了不少心得,别看瓦剌凶残,其实攻城要比守城难得多,所需的人马也远比守城要多,有时砸进去数倍代价,都不见得能破一座坚城,白砸人命而已。她能破东蛮牛的都城,纯属捡漏。
  大同既然年前一直都守得很好,正常情况下,没道理年后一下就颓了,客军撤去了一部分不是决定性因素,只是守城本来也不需要那么多人,进攻才需要。
  “是绕道!”驿兵喘着粗气道,“大同久攻不下,瓦剌表面上仍作佯攻,他们那个丞相托哈领兵从大同南下,取道去攻紫荆关,紫荆关兵力不足,已经告急!”
  所以,大同实际上成为了一个障眼法,掩护住了瓦剌方的精锐动向。
  话问清楚了,朱谨深和沐元瑜不再耽误驿兵的时间,很快让他走了。
  千户询问的眼神往两边看了看:“殿下,世子爷,我们现在怎么办?”
  “马上回京!”
  “马上回京!”
  两声回答同时响起来,朱谨深望了沐元瑜一眼:“我回去,你带着宁宁,现在这里住下,等我的消息。”
  沐元瑜立刻拒绝:“不行,我陪着殿下。”
  “不要你陪,你听话就行。”
  “我不。”
  朱谨深按捺住急迫的心情,勉强解释道:“紫荆关据天险而建,其险要不下居庸关,援兵一至,瓦剌未必能破,京里不会有事的。”
  沐元瑜点着头:“所以按照原计划,我陪殿下一起回京就好了。”
  “……”
  朱谨深说不出话来,他心里实在慌乱,想不出理由劝服她来了,只能把目光放到很凶地瞪她。
  沐元瑜毫不畏惧,还拍了拍他的手臂,倒过来安慰他:“殿下,你别怕,皇爷不会有事的。”
  千户的目光变成了疑惑,在两边来回转悠着,这场面,他应该感动一下兄弟情深什么的,都说这两人关系好,果然是好到不行,明知京城快被瓦剌的铁蹄踩下了,还坚持要一同奔赴险地去——可,他怎么总觉得有那么点不对劲呢?
  这个气氛里面慷慨没见多少,倒没来由一股腻乎是怎么回事?糊了他一脸的不自在,感觉有点透不过气。
  同时还感觉他有点多余,不该站在这似的。
  不管怎样,加速回京是肯定的选择了,他就试探着道:“那殿下,我叫人预备行装去了?”
  见朱谨深点头,他忙退出去了。
  他走了,里面也好说话多了,朱谨深道:“你为宁宁想一想。”
  沐元瑜想了想:“那宁宁留在这里,分他一些护卫,我们两边的护卫合起来,总共也就三千来人,这点人对战场局势很难起到多少效果,再分一分也没什么要紧,这样,我们带一千,给宁宁留两千,保护他一个小人是足够用了。”
  好嘛,她连人员分配方案都给了。
  朱谨深很觉头疼,更头疼的是疼里偏偏不受控制地觉出甜跟满足来,他只能勉强坚守着底线:“万一我们要是都出了事,你让宁宁一个人怎么办?”
  “那就代表京城完了,我认为形势不会坏到那个地步。”沐元瑜也很坚持,寸步不让地顶回去。
  想到宁宁,她心底其实不是不犹豫,可她不能停下来,一停,这犹豫就要放大了,但真依照朱谨深所说,他一个人回去,她停留在安全的地方,那不成了她把好事都占了,坏的全留给了他?她不愿意这样。
  “殿下,不要争论耽误时间了,一旦瓦剌攻破了紫荆关,关内哪里都可能出现铁骑,我们这点人马想回都回不去了,必须抓紧时间,我也回去收拾行装了,我还要跟张嬷嬷她们说一声。”
  她说着利落地转头就走,朱谨深下意识伸手抓她,但是空自脑子里发热,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时顿住了。
  “殿下,我有用的,你说我在战场上的气运好,那带我去不是很好?我可吉祥了——就算这个是说着玩的吧,起码,我在你身边也还可以保护你,嗯?”
  沐元瑜也不挣扎,顺着他的手势返身回去,垫脚抱住他亲了亲,又拿真诚的目光跟他对视着,试图打动他。
  片刻后,朱谨深败下阵来:“……算了。”
  若是从前,他也许还可以以她是个姑娘不能涉险地的借口来压住她,可经过云南那几个月,再说这种话,不用她反驳,他自己都觉得苍白可笑。
  她就是不一样的,他早就知道,并且越来越知道,而从来也不需要怀疑,只是为之日渐沉迷。
  “那我去啦。”
  打动成功,沐元瑜高高兴兴地转头走了,回到自己的屋子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嬷嬷鸣琴等人,又把刀三等护卫召集起来,一通兵荒马乱的忙活。
  张嬷嬷更希望她和宁宁一起留在安全的地方,但沐元瑜在自己这边的人手里拥有绝对权威,她一坚持,谁也无法拧过她,异议不过几句,就很快消解了下去,整个顺着她的意思运转起来。
  一道道命令布置下去,她和朱谨深北上,宁宁则在护卫的护送下,重新往南边再退回一段距离,以防万一扫到瓦剌铁骑的尾巴,接下来的一段时日,如果京城有事,宁宁立刻一路退回云南去,而如果京城安全,再护送宁宁上京。
  众人最终小憩了两个时辰,天边刚露出鱼肚白,宁宁还睡得小猪也似,爹娘分别抱着他亲了亲,就暂时丢下了他,骑马奔赴远去了。
  他们途中休整的这个小城离着京城不算太远了,所以才会遇到出来调兵求救的驿传兵,没了宁宁这个必须严阵以待小心翼翼的肉团子后,快马疾奔,朱谨深及沐元瑜领着千人护卫队八日后就抵达了通州。
  他们运气不坏,抢在了攻关的瓦剌军前面,平安到达了京城的城门下。
  但他们的运气不够充足,因为紫荆关终究没能抵住瓦剌的攻势,雄关,破了。
  因为这个坏消息,朱谨深都被堵在了城门外大半个时辰,守城兵几日前就接了严令,不得诏令,各城门不许任何人进出,整座京城进入戒严状态。
  朱谨深归来的消息层层上报,直报到了皇帝案头,皇帝失色之余,方下令放他进来。
  “二郎平时看着聪明,怎么关键时候却犯起了蠢!”皇帝揉着额头,气得不轻,都顾不得底下还站着一溜大臣,直接抱怨道,“他这时候回来做什么,知道军情有变,还不安生在外面呆着!”
  沈首辅躬身道:“二殿下也是挂心皇爷。”
  “他少叫朕操些心就是了,谁还敢指望他挂念。”
  皇帝说着气话,接下来神思却有些不属,几番努力,才集中起了精神,听大臣们继续商议起面对瓦剌的对策来。
  当时支援大同的京营在得到瓦剌丞相绕道的消息后,已经马上撤兵回了京里,大同守军则仍在跟瓦剌的大部队缠斗,如今即便瓦剌丞相率领的三万精兵出其不意,攻破了紫荆关,于京城的防守来说,仍然不算太大的威胁,所以大臣们神色严峻,但臣心还算安定,彼此间虽有争论,冲突不严重。
  皇帝定下心来听了一会,一小部分心神仍留在外面,等着新消息传来。
  新的消息来是来了,却不是他想要的。
  “急报!瓦剌部已至城外百里处!”
  灰头土脸的传令兵扑倒在金殿外,扬声大叫。
  皇帝霍然站起来:“二郎呢?!进来了没有?!”
  传令兵无法回答他,他是管刺探瓦剌军情的,不管皇子行踪。
  朱谨深已经到了城门底下,诏令出去,他直接进来就是了,也不会特别有人再传他进没进来,等他到了午门外,要上殿觐见,才会再有人来报。
  皇帝脸沉似水,信报到他这里是百里,瓦剌军在报信的这段时间里也不会闲着,这会说不定已经是五十里、乃至更近了!
  他拂袖便起,快步下了金阶,十来个大臣面面相觑,怔愣片刻后,忙都追在了后面。
  作者有话要说:  我也好害怕,我不想拿九月的全勤啊,但是。。不过大家不要方哈,我不会强行完结的,该交待的肯定交待好了才完,对得起大家,也对得起我几个月的辛苦,挨个么么哒。

☆、第184章

  沉重的城门轰隆隆关闭上了。
  沐元瑜坐在马上; 打量着周围的景物; 心下掠过丝感叹。
  她在京里的岁月当然远不及在云南久长; 但此刻故地重来; 竟也是觉得有些亲切。
  京城非她故乡; 但与沿途所经无数个浮光掠影般的城镇比,她对这里总还是熟悉得多了。
  同时她心里也有些忐忑; 很快就要见到皇帝了,那毕竟是握有生杀予夺大权的天子,君心难测,到底能从他那里争取到什么结果,谁都没有十足把握。
  朱谨深心有灵犀般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 从旁边望过来,目光平定安然; 道:“……”
  沐元瑜没听见他说什么,因为她的马忽然重重打了个响鼻; 正巧盖过了他的声音,她忍不住笑了; 安抚地摸摸马背; 待要开口问他,这回轮到朱谨深的马不安分了。
  朱谨深于骑术上一般; 选的便是一匹性格稳健老实的大红马; 这大红马一般从不闹事,此刻却不知怎地,忽然不肯往前走了; 蹄子只在地上焦躁地刨着。
  沐元瑜觉出不对,回首向城门望去。
  他们是从正南的永定门进来的,没望见有什么,但目光转动处,西边,右安门的方向,却遥遥见一股狼烟直冲天际。
  这外城附近没什么高大建筑,建造得最高最好的就是城墙上的城楼了,以至于虽隔着不短的一段距离,仍是无障碍地一眼就能望见那边的警训。
  敌袭!
  他们能看见,别人自然也能看见,顿时街上乱成了一片,瓦剌叩关的消息传了几个月了,普通百姓也差不多都知道了,此时四散奔逃着要躲回家去。
  不用说话,沐元瑜同朱谨深对视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