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女韶华-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沐元瑜胡乱想着,忽然心中一动——京里?
      她本已被四面八方尽皆堵住、往哪去似乎都只有碰壁的思路裂开了一条缝:云南她不能呆,因为她在这块地方完全无力反抗滇宁王,别处她不能轻易去,去了可能就回不来,往好的方向想,滇宁王可能派人拦截将她看押住,然后宣布她“病亡”,往坏的方向想,滇宁王直接让她这“病亡”变成事实……
      只有一处地方,滇宁王无能也无胆对她下手。
      京城。
      滇宁王绝承担不起她在京城出事的后果,她是王世子,下一代的滇宁王,如果在京中身亡,天子必将亲自过问。
      而滇宁王有什么理由阻止天子的插手?
      她如果到了京中,滇宁王非但不能再打她的主意,更要盼望着她平安无事最好连个喷嚏都不要打,不会有任何非沐家势力外的大夫接触到她才对。
      至于风险,当然有。
      她要在京中暴露了女儿身,那真的只有祈求沐家列祖列宗保佑了。
      但其实不会比留在滇宁王府的更多。
      说到底,她还是不甘心。
      不甘心作为一枚弃子,听由滇宁王的摆布或男或女或生或死,她得来这第二条命如果只是为了做个傀儡,那再活这一遭又是何必?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  ̄3)(ε ̄ *)

☆、第27章

      早上的闲暇实在有限, 滇宁王妃要理事, 沐元瑜也要读书, 被接连打断了两次后, 便只得先暂停了说话,各忙各的去。
      沐元瑜人坐在书房内, 先生在讲课, 她难得地走了神, 想起自己的心思来。
      堵滞的思路照进一丝亮光后,再往后推想就顺利许多, 她在晨光中正襟危坐,表情严肃地望着眼前翻开的书卷,脑子里实则已经不知飞去了哪里。
      柳夫人腹中的孩子确定下来男女大约是何时,滇宁王何时可能动手, 柳夫人生产又是何时,需要用到的信使来回费事几何, 千里之外的朝廷又能在多久内予以反应——
      沐元瑜紧张地一样样默算时间, 眼神愈加凝粹专注,想到如果做成功,能大大地摆滇宁王一道,她心中甚而有点小亢奋。
      讲解着经义的褚先生狐疑地一直注视过来,他总觉得今天这个学生不太对劲,但又琢磨不出是哪里不对,看了快一炷□□夫,终于忍不住, 停下来,忽然提了个问题。
      “世子,尔忱不属,惟胥以沈。作何解?”
      沐元瑜瞬间回了神,平时积攒的好功底派上了用场,她很顺利地把这句话解释了一遍:“面对问题的时候,不能齐心协力,只是自己怨怒,那没有什么用处。”
      褚先生又问考据词章,沐元瑜也答了:“是中的盘庚这一回,盘庚要迁都,国中世族不服,百姓也有疑虑,盘庚所以训示臣民。”
      褚先生这才点了点头:“说得不错。不过,我还没有讲到商书这一章。”
      沐元瑜:“……”
      太勤快预习得太前面有时候也会出问题。
      有鉴于她金贵的世子身份,褚先生打不得她的手板,但做老师的想对付学生总是有办法的,褚先生就会这么冷不丁地给她一下,以此来树立起自己的师道尊严。
      被抓到了就要认,沐元瑜爽快道:“先生,我错了,我刚才走了神。”
      褚先生问:“世子在想什么?”
      想给她便宜爹一个好看——这种大实话当然是不好说的,沐元瑜心念一转,道:“我在想,先生这样大才,只教我一人读书很为可惜,若是我堂兄也能来就好了,他定下了以后要考科举的。”
      她说的堂兄自然是沐元茂。褚先生这个人确实很有才华,那些晦涩难懂的经义经他一讲都清楚分明,还会画一笔好画,只是才子命格却奇特,他二十岁上就中了举人,踌躇满志进京赶考,不想连考了十二年金榜无名,而在这期间,他为补贴家计在京中坐了几个馆,他教过的学生竟都很有考运,乃至有中一甲进士的。
      这对比实在伤人,又试了一科,过了三十五岁仍是蹉跎,褚先生自谓自己今生大概就是与金榜无缘了,死了心往户部去选官候缺,但他没背景不通门路文凭又不够硬,候了两年才候到了个缺,却是一竿子让支到了云南来。
      褚先生傻了眼,朝廷命书不是儿戏,给了缺又不能不来,硬着头皮跋涉到了云南,这地方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他一个外官什么油水也刮不到,拿着一点俸禄挨了两年,听到滇宁王府在招先生给小世子启蒙,他牙一咬,索性假托抱病把那芝麻官给辞了,进了府重新给人当先生来。
      他自己举业不成,教人却很有一手,滇宁王试过了他的课都很满意,他就此在王府里安顿下来。
      沐元瑜是想着,她过一阵要是顺利跑路了,褚先生就该失业了——她那个没影的弟弟还在肚子里,好几年都肯定用不着先生,再说以滇宁王的小心眼,很难说会不会迁怒到褚先生,以为先生没把她教得忠孝节义,所以多半褚先生是留不下来了。
      正好沐元茂要进学,奉国将军府只是找不着好先生才把沐元茂送到了义学里,并非是缺请先生的这点银子,若是褚先生能过去,倒是两得其便了。
      希望到那一天时,褚先生能想起她的这句话罢。
      褚先生哪里知道学生竟是在给他打算后路,只看出她没说实话,不便继续追问,顺着说了一句:“世子的堂兄甚有志气。”
      就重新讲起课来。
      沐元瑜让抓包了一回,不好意思再走神,努力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想头赶出脑外,认真听讲起来。
      老实挨到中午,她方跳起来,收拾了书本往荣正堂跑去。
      **
      路上,沐元瑜的脑子也没闲着,一路疾走一路把自己的想法又完善了一下,等到进了荣正堂,屏退下人,呈与滇宁王妃面前的时候,已经是个可以实施的一揽子方案了。
      她的目标很明确:往京城去,先避个几年。
      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其实并不困难,作为异姓藩王的世子,她天生的苗苗就不怎么正,滇宁王虽然名义上没有掌兵权,战时才临时接诏令受委任,但沐氏盘踞南疆多年,此地数得着的兵将几乎都是跟随历代滇宁王出征有功、受赏而升的,这股势力一时也许不显眼,但一代代累积下来——要说天子对此一点想法也没有,沐元瑜绝不相信。
      这不是说天子就想要做些什么,南疆总是需要人镇守,沐氏几代以来都做得不错,也从未有任何反迹,一切平顺的情况下,只要当政者不脑残,就不会贸然出手改变现状,把各方本来好好处在一个平衡点上的南疆捣成一个烂潭。
      但,作为掺在一水朱家王爷们中的一个姓沐的,又实在是很显眼,让人有一种奇妙的惦记。
      如果沐元瑜主动提出久居边疆,甚慕中原文德,想乘着未接任王位时进京习学几年,想来天子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能看看下一任滇宁王的脾气秉性,顺带着给她洗洗脑,多灌输灌输忠君爱国的道义,何乐不为?
      沐元瑜以为这里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作为未成年的继承人,她不能自己向皇帝申请这个进京习学资格,必须得借滇宁王的名义。
      仿滇宁王的字不甚难,她初学习字时用的就是滇宁王写的字帖,一模一样不可能,仿个七八成没有难度。
      但除此外,她还需要一份向朝廷正式行文的奏章,盖了王印的那种。
      这就有点超过她的能力范畴了。
      沐元瑜打算向滇宁王妃求助,如果滇宁王妃也没办法,她再试试自己去偷。
      “……母妃,您觉得怎么样?”
      滇宁王妃有些怔愣。
      许嬷嬷则直接是目瞪口呆。
      她一贯知道她们家哥儿聪慧,遇事不但有想法,也有实际施行的办法——但她没想到,她这么敢想,也这么敢干!
      这是直接把滇宁王蒙在鼓里开涮!
      许嬷嬷在滇宁王妃身边伺候多年,已然不算没有见识的了,但听沐元瑜这番话说出,仍是觉得心惊肉跳。
      这拨弄的不只是父权,甚至还有皇权——要命的是,这样一般人绝不敢想的胆大妄为,听上去居然很有成功的可能。
      皇帝对这个请求没什么拒绝的理由,而只要皇帝同意,滇宁王哪怕晴天挨了霹雳气炸了肺,他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不然怎么说?这是犬子的私人作为,滇宁王本人并不想送子入京?
      那皇帝就算本来没多想,也不得不多想了。
      而这一步成功,其后滇宁王在路上对沐元瑜下手的可能性也不大,一则沐元瑜活蹦乱跳地养了这么大,早不出事晚不出事,说要进京人就没了,而与此同时他的宠妾却又有孕在身——推算时间,也许已经生下来了,两相对照这情形多少引人疑窦;二则滇宁王也不得不考虑到滇宁王妃,他抹煞掉沐元瑜的身份滇宁王妃看在沐芷媛的份上或许忍耐,但他假如抹煞掉沐元瑜的性命,那一个母亲发起疯来,会做出什么就不好说了。
      滇宁王应该不会想挑战。
      当然,只是应该而已,不是绝对,风险仍然存在。
      许嬷嬷甚为纠结,她一方面觉得这个破局的路数因为可实行性很大而具有诱惑力,另一方面又觉得实在太大胆,而且前路未知。
      滇宁王妃就干脆许多,第一反应直接说了个“不行”。
      “瑜儿,我现在恨不得你一步不离我左右,你竟要跑到京城去,那远隔千里万里,倘或出了什么事,娘帮都帮不到你,那怎么得了?”
      沐元瑜承认:“是有风险。但母妃,我如今的处境,已经找不出一条没有风险的路了。”
      退一万步,她咽了这口气,隐遁远离,就绝对安全了吗?一辈子那么长,万一她在他乡遇到哪个曾见过世子时期的她被认出来,她要怎么解释?她可以说只是长得像,她不知道什么滇宁王世子,但别人信不信呢?
      这就是风险。
      既然往哪走都有荆棘,不如向上,迎难拼一把。
      滇宁王妃沉默了,沐元瑜说的这些她没想到吗?不,她早都非常明白。
      所以她才坐困愁城,不知该如何应对。因为她总想给女儿找出一条安全无虞的道路,但是,找不到。
      滇宁王妃又一次品尝到了当年的草率行为带来的锥心之痛。这一刻,她实在希望滇宁王就死在那场遇刺中,她伤心一时,好过现今把女儿推进如此复杂棘手的局面。
      “你——让我想一想。”
      良久后,滇宁王妃说道。
      “母妃,如果您觉得这个法子本身没有什么不妥,那必须尽快了,京城云南两地往返耗时不短,我们的信使可以日夜兼程,朝廷的反馈走的是驿站,这不是军情急件,按部就班的话未必会给到那么快,父王何时发动,我们暂时不知,但应该不会拖到柳夫人生产之后。”
      因为滇宁王并不只柳夫人这一张牌,他既然能令柳夫人有孕,那后院那些女人就都有可能,非得呆板到下一个儿子出来了,沐元瑜才没了,以滇宁王的多疑性情,多半不会让自己留下这个巧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