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女韶华-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沐元瑜在这当中最为关注的点是,由以上可知,韦瑶一定不知道朱谨治脑有疾的事。
      假使万一,她中了选,这对两个人都不是件好事。
      当然皇帝从前瞒得紧,别的人家姑娘也未必知道,可那些姑娘也没有问到她面前来,她管不到那么多。
      韦瑶与她不过一面之缘,两家还发生过很不愉快的交集,就这样,韦瑶还是找上她问了,她对自己的命运,尽了最大的努力在把控。
      “韦二姑娘,我确实不能回答你的问题,”沐元瑜想着,慢慢道,“你想知道大殿下的事,何不去问令姨母呢?”
      文国公府世代在京,对朱谨治的情况一定多少知道一些。
      她这句话已经相当于提示。
      韦瑶先喃喃道:“世子不知,为着先前那些事,姨母和我家已经疏远了——”然后她反应过来,轻轻“啊”了一声。
      这里面若没有事,沐元瑜何必叫她去问别人,一个“不知道”打发她不就完了?
      姨母因大失脸面而对她家生了怨言,可终究有打不断的血脉相连,她厚颜上门求恳,姨母未必不会心软。
      韦瑶感激地盈盈下拜:“多谢世子。”
      “不必谢我,我也没有说什么。”
      沐元瑜摆摆手,转身离开。
      韦瑶立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心念起伏。
      回想起来,她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在见到他的那一刻,有勇气拦下他。这对她这样的未嫁姑娘来说,几乎是死皮赖脸的举动。
      但她还是做了,他明显在躲避她,态度也不算十分和善,但她就是没来由觉得,他和别的人不一样,他年纪不大,处事果决可靠,同时身上又有种奇异的宽容,她以前没有见过这两种品质能在一个人身上共存,刚才的对话则加深了她这种印象。
      可惜——她家世寒微,这份福气,她更加没有。
      韦瑶低了头,踩着一地落花,慢慢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说没把韦二姑娘当反派写的原因在这里,四不四很意外,真正攀上高枝的不是韦二,而是韦大哈哈哈~嗯,我本人的观点女人四十照样一朵花,韦大的看法是角色需要不要搭理他哈。
      免得大家回头去翻,我这里重复一下他的年纪,他是二十四五这样~(*  ̄3)(ε ̄ *)

☆、第79章

      大皇子选妃是件意义很重大的事, 但这后续沐元瑜围观不到了。
      自新乐长公主府回来后, 她擎着一枝精挑细选折下的梅花, 笑意盈盈地交给鸣琴:“喜欢不喜欢?给你放在屋里插瓶,能香一阵子——你怎么了?”
      沐元瑜惊讶地望着她的大丫头眼中渐渐漫上了一层泪水:“别哭, 发生什么事了?有人欺负你了,还是我不在家时谁来找了茬?”
      她还想打趣鸣琴是不是被她送的花感动的, 但没说得出来, 因为她知道身边丫头们的性情, 外表看着娇滴滴,内里没有软弱的,会随便哭泣的人扛不住与她共同承担秘密的压力,不能在她身边留住。
      “世子, 外老太爷——”鸣琴泪眼模糊地道,“去了。”
      喀嚓。
      沐元瑜手中的梅枝跌在地上,发出一声轻响,娇嫩的花瓣震离枝头,零落了一地。
      沐家繁衍至今, 亲眷不少, 各个房头老太爷拉出来,轻松能凑一桌马吊。
      但外老太爷只有一个。
      滇宁王妃的父亲, 她的外祖父。干崖宣抚司宣抚使, 南疆土司势力的第一人。
      她外祖父今年七十三岁,在这个时代已算得高寿,但他的身体一向很好, 一年到头连个喷嚏都不打,比滇宁王都要康健得多。
      沐元瑜茫然地想,她从前听过一句老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居然是真的。
      怎么办。
      她在京城刚刚将未来理出个头绪,择定了要走的道路,心胸为此放开阔朗了不少,这一个消息如一只巨手,顷刻间将她推回了无法选择的命运深渊之中。
      而她不知道这回还有没有能力再爬上来。
      她忽然觉得很累。
      “世子,世子,你心里难过就哭出来,别这样。”鸣琴摇晃着她,似乎也还有别人的声音响着,但她听不真切,只感觉快要被自己内心的黑洞吞噬。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并不站在她这一边。
      “世子,你说说话,别吓我们。”
      “世子,没事的,娘娘说了叫世子不必回去。”
      “世子,世子?”
      丫头们接二连三焦急的呼唤声终于把沐元瑜召回了神,她用力揉了一下额角:“不要吵,进去再说。”
      丫头们小心翼翼众星拱月地将她拱进了屋里。
      窗下的炕烧得很暖和,但丝毫驱散不了她心底的寒意,鸣琴摸着她的手冷,抹了眼泪给她倒了杯热茶来,那烫意熨在手心也仍旧像隔了一层。
      好像这世上所有的温暖都再与她无关。
      但这都是无谓的细枝末节了,沐元瑜问鸣琴:“我外祖父怎么去的?母妃的信呢,拿来我看。”
      鸣琴摇头道:“没有信。娘娘太着急了,也怕路上出意外落了人把柄,来的人带的是口信。外老太爷是去年初添了一桩晨起晕眩的毛病,外老太爷的性子您知道,英雄了一辈子,没把这点小病放在眼里,说都没与人说。拖到了七月里我们走了那阵,症状严重起来,变成了头痛,才请了大夫来,不知中间怎么治的,总之没有治好也没有治坏,说是老人病,只能好好保养,外老太爷不耐烦,嫌那大夫没用,把他赶跑了。大舅爷孝顺,又另请了好几个大夫,说的话总都差不多,说是外老太爷年纪到了,难免如此,没有立竿见影能管用的药。外老太爷也无法了,只好凑合着,大舅爷倒是没有放弃,一直还在寻找好大夫。不想就在元宵那日,外老太爷晨起出门,下台阶时忽然头痛发作,一跤摔下去,跌了一脑袋血,再没醒过来,人就——去了。”
      鸣琴的声音又哽咽起来,“信使一路换马不换人,日夜兼程赶了来,现在人已经累晕了,刀三在外面照顾他。等他休息一下缓过来,世子再细问他。”
      观棋从旁补充道:“还有一句要紧的,娘娘说,王爷一定会有信来,不管王爷怎么说,都让您务必不要回去。”
      沐元瑜呆了一会。
      人生过于冷酷,至亲逝世,甚至都没有给她留下伤悲的时间。
      因为一着不慎,她和母妃的性命可能也将随之而去。
      宣抚使是世袭职位,外祖父去后,她大舅舅将会接任,大舅舅是滇宁王妃的亲哥哥,但兄长在位,与亲父在位,与滇宁王妃的意义不可能一样,对滇宁王的震慑程度也不一样。
      “我不能不回去。”沐元瑜自语,首先直面了这件不能逃避的事实。
      “为什么不能?”观棋急道,“世子只是外孙,又隔了这么远,在京里服孝也是一样,娘娘都是这么说的。”
      “父王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母妃的人八百里飞驰来报,父王的人也不会慢到哪里去。”
      “来就来了,这是京里,王爷的人还能闹出动静来硬抓您回去不成——”
      “不是来向我报,是向皇上。”沐元瑜无力又疲倦地道,“外祖父是朝中大员,他去世,一定要向朝廷禀报的,父王就势向皇上请求让我回去吊唁,难道我还可以拒绝吗?”
      那她成什么人了。
      滇宁王作为一个父亲的权力太大了,他若给她找理由不让她回去,那她一个外孙就可以不回去,但他一旦主动就此向皇帝提出召她回去,那她没有第二个选择。
      否则她作为一个不孝之人,将何以在京中立足。这一条短处,她纵然七窍玲珑都没有办法弥补。
      丫头们都束手无策了:“这、这可怎么办——”
      沐元瑜也没有办法。
      她木木地坐了一会,好似想了很多,又好似什么都没想,最终终于从一团快要将她纠缠窒息的乱麻里找出一根线头,道:“家里有熟麻布没有?没有明日天一亮去买,给我制一身丧服。”
      鸣琴轻声应了:“是。”
      沐元瑜说完这句,又默然了一会,还是慢慢吐出了第二句,“给我收拾行装吧。我明日就去跟皇上说,可能不过两日,我就该赶回去了。”
      鸣琴大惊:“也不用这么急,不如先瞒着,世子想几日,说不准能想出个折中的法子来。”
      沐元瑜摇头:“没有用。外祖父去世的消息不可能瞒住,一定会上报,那我瞒这几日可以做什么?我知道外祖父去世,不服白尽孝,又是有什么心思?不论父王有没有上书,皇上会不会让我回去,这一条一定不能瞒,否则一旦对景暴露,该把锦衣卫招来了。”
      她自入京以来,不敢说自己的所有决定作为全无错处,但她确定所有表面的放肆飞扬皆严格地卡在了该在的界限之内,不能越的雷池,她从未踏过。
      比如这一件。
      八个大丫头一直在起居上将沐元瑜照顾得妥帖周到,但遇了事,主意一直是她自己拿,听她这样说,都只有零零落落地应了。
      **
      次日起来,沐元瑜在午门验过牙牌,仍旧先往学堂去。
      朝廷逢九日有大朝,她这么早去求见皇帝也见不到,只能先到学堂,一边等待一边先给讲官告个假。
      这一夜她几乎没怎么睡,天未亮的时候就起了,到学堂也是第一个。
      两个国子监伴读结伴随后到来,见到她已经坐在了前面挺意外,跟她打招呼:“世子今日这样早。”
      沐元瑜没什么心情说话,简单应了。
      她惯常不是这样,未有过一些贵族子弟眼高过顶不理人的习气,见如此,江怀远表示了关心:“世子怎么了?可是身体不舒服?若不适,不要强撑,等先生来了,我替世子告个假就是。”
      沐元瑜谢了他的好意,摇头道:“不是,我外祖父去世了,我等着参见皇爷。”
      外祖是至亲了,听说是这样不幸的消息,江齐二人忙都正容了,又劝慰了她两句保重身体,不要过于哀毁。再见她没精神说话,也很理解地闭了嘴,安静在后面坐下。
      再过一刻,许泰嘉和几个皇子也陆续来了,朱谨深从背影看就觉得她蔫头耷脑的,走到她身边时侧眼一瞥,她毫无所觉,人发着呆,眼皮下还有一点浮肿。
      敲敲她的书案:“怎么了?”
      又想家了?上回见他差不多的模样,还是过年的时候。
      沐元瑜抬眼看他,心里一抽一抽地痛:“殿下,我昨晚才接到的信,我外祖父去世了。”
      她痛亲人的逝世,也痛对自己命运的无能无力。
      朱谨深一怔,皱了眉:“你外祖是干崖宣抚使吧?你——节哀顺变,人生七十古来稀,生老病死,也是人之常情,在所难免。”
      沐元瑜默默点了头。
      朱谨深觉得她不太对劲,怕她糊涂忘了什么,年纪小又不太知事,提醒道:“你的孝服呢?叫人做了没有?该穿起来了,你今日也不必来的。”
      沐元瑜应道:“我的丫头在做了,我接到的是我母妃的信,要上禀给皇爷,怕皇爷还没接到我父王的信,忽然见着我一身孝服,惊着了,所以没穿,今日回去就换。”
      给外祖守孝是小功,礼仪上没有给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