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禽常用生物制品合理使用-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家禽的免疫抑制。

    skbshge

(八)旧疫病的危害有所回升() 
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许多新病不断出现,阻碍了养禽业的发展。但有些历史久远的老病近年来的发病率也有增加的趋势,如禽流感、支原体病、禽丹毒、坏死性肠炎、衣原体病、组织滴虫病、鼻气管炎鸟杆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等近年来引起的经济损失也不容忽视。

    由于家禽疫病的发生,集约化养殖是家禽养殖的必然趋势。我国正在进行养殖方式的改革,我国禽蛋的产量占世界总量的43%,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规模化养殖场生产的,最大的蛋鸡场达到300万只蛋鸡的水平。最大的肉禽企业也达到了年出栏量5亿多只的水平。但全部变成规模化养殖还需要漫长的过程,在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的同时,还应采取多种优惠措施,鼓励农民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改革。

    疾病控制是养禽业的一大挑战,只有连续不断地施行预防措施,才能把感染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当一种新病发生或一种老病重新出现时,首先要评估该疾病对经济的影响,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新的控制措施或制造新的疫苗。如果不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措施,单纯的治疗或免疫预防收效甚微。生物安全措施是最便宜、最有效的疾病控制措施。因此,应努力开发有效的疫苗,防治家禽疫病。

    skbshge

(一)免疫预防() 
兽医生物制品是防治家禽疫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保障家禽健康的必要条件。疫苗的免疫接种是激发家禽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家禽转化为不易感家禽的一种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家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很多危害严重的禽类传染性疾病,都是借助生物制品控制或消灭的。例如,禽的新城疫是极易传染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疫病,自1926年发现新城疫以来,已广泛流行于世界许多国家。近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该病基本被消灭或控制,然而在另外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新城疫的发生与流行仍然很严重,影响着养禽业的发展。我国的经验证明,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施行合理的免疫接种,是预防新城疫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预防新城疫中,切不可低估疫苗的重要作用。

    根据进行免疫接种的时机不同,可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2类。

    1。 预防接种

    在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受到邻近地区某些传染病经常威胁的地区,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禽群进行的免疫接种称为预防接种。

    为了做到预防接种有的放矢,应对当地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弄清楚过去经常发生哪些传染病,在什么季节流行。针对所掌握的情况,制定每年的预防接种计划。接种后经一定时间(约3周),可获得数月乃至1年的保护。目前,预防接种已经成为保障家禽养殖业健康生产的重要保障。

    2。 紧急接种

    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禽群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

    从理论上说,紧急接种使用免疫血清最为安全有效。但因为免疫血清用量大、价格高、免疫期短,且在大批禽群接种时往往供不应求,因此免疫血清在实践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疫区内使用某些疫苗进行紧急接种是切实可行的。尽管紧急接种,有时可能会加速一些危重病例的死亡,但能及时挽救未感染的大多数家禽,是非常值得的。在生产实践中还发现,对感染发病初期的家禽,紧急接种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一些急性传染病发生时,应用疫苗做紧急接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有些病原体在不同流行时期,其致病力和抗原性会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以往的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有效疫苗。

    生物制品一方面可用于有效防治家禽疫病,另一方面若使用不当,则会成为传播病原体的媒介。有些疫苗本身就是很多病原微生物的优良培养基,如鸡胚尿囊液和细胞培养液等,如果这些培养液本身已经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那么用这些培养基制备的疫苗对使用家禽来说就是传染源。不少生产事故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促使我们日益重视兽医生物制品的管理工作和质量规范。

    skbshge

(二)疾病诊断和免疫效果检测() 
免疫预防接种已经成为传染病防治过程中的必要措施,为使免疫接种适时、有效,必须加强免疫监测。了解家禽群体的免疫水平及母源抗体水平,根据群体抗体水平确定适宜的免疫程序,准确、及时地接种疫苗,提高免疫预防的效果,避免盲目接种造成的免疫失败。

    家禽传染病侵害的对象是群体,一旦发病,能否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某些流行快、致死性强的重要传染病。只有做出准确的诊断,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应急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禽类疫病诊断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兽医水平的标志。

    检疫作为防疫的重要内容和预防、控制、扑灭家禽疫病的重要手段,需要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此外,加强引种检疫,严禁从疫区国家和地区引入禽类及相应产品,是有效防止外来疫病侵入的重要手段。随着免疫技术和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疾病诊断试剂盒已经被研发和应用,从而使疾病监测和诊断更加准确、快速和便捷。

    如鸡毒支原体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诊断试剂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断试剂盒等已经在很多国家普遍使用,通过监测免疫家禽抗体水平,为制定免疫程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国研制的鸡副伤寒玻片凝集抗原也已得到广泛使用。单克隆抗体的研制成功为很多家禽疫病的诊断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诊断方法。

    skbshge

(三)疾病治疗() 
生物制品不仅可以用于疾病的预防和诊断,同时有些生物制品还可用于治疗家禽疾病。如有些家禽传染病的高免血清、痊愈血清和卵黄抗体等生物制品能帮助机体杀死、抑制或清除病原体的致病作用,因此成为治疗家禽疫病、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高免血清、卵黄抗体具有特异性高、起效快的特点,通常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只要尽早使用都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目前,生物制品是预防家禽疾病的主要武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型疫苗相继问世,但传统疫苗仍然在疫病防治中占重要地位,不管是传统疫苗还是新型疫苗,都有其本身的缺点,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大研制力度,提高生物制品的质量。

    skbshge

一、生物制品的命名原则() 
许多生物制品的生产厂家为了使本场的产品容易被广大养殖户识别和记忆,给产品取的名字都非常醒目,但无论用什么样的称呼,所有生物制品都应该有一个科学通用的名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新生物制品管理办法》规定,生物制品的命名原则有10条,根据这些原则每种生物制品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大名,我们在购买生物制品时,也可以通过辨识该产品有无正规的产品名称来确定产品质量的优劣。生物制品的命名原则为:①以明确、简练、科学为基本原则。②不采用商品名或代号。③名称一般采用“动物种名+病名+制品名称”的形式。④共患病一般可不列出动物种名,如气肿疽灭活疫苗、狂犬病灭活疫苗。⑤由特定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制成的主动免疫制品,一律称为疫苗,如牛瘟活疫苗、仔猪副伤寒活疫苗。⑥凡将特定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及寄生虫毒力致弱或采用异源毒制成的疫苗,称为活疫苗,如禽传染性脑脊髓炎弱毒活疫苗;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灭活后制成的疫苗,称为灭活疫苗,如鸡传染性贫血灭活疫苗。⑦同一种类而不同毒(菌、虫)株(系)制成的疫苗,可在全称后加括号注明毒(菌、虫)株(系),如猪丹毒活疫苗(GC42株)、猪丹毒活疫苗(G4T10株)。⑧由2种以上的病原体制成的一种疫苗,命名采用“动物种名+若干病名+×联苗”的形式,如禽呼肠孤、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三联灭活苗,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产蛋下降综合征四联灭活苗。⑨由2种以上血清型制备的一种疫苗,命名采用“动物种名+病名+若干型名+ ×价疫苗”的形式,如口蹄疫O型、A型双价活疫苗。⑩制品的制造方法、剂型、灭活剂、佐剂一般不标明,但为区别已有的制品,可以标明。个别生物制品由于历史原因,可以用发明人的名字来命名,如卡介苗。

    skbshge

(一)疫苗() 
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称为疫苗。给动物接种,刺激动物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抵抗特定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的感染,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生物疫苗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药物,作为免疫学经验理论和生物技术共同发展而产生的生物制品,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消除了众多传染病对动物生命的威胁,促进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证了人体健康。疫苗与一般药物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于一般药物主要用于患病动物,而疫苗主要用于健康动物;一般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疾病或减轻动物的症状,而疫苗主要通过免疫机制使健康动物预防疾病;一般药物包括天然药物、化学合成药物、生化药品等不同类型,而疫苗均为生物制品。

    已有的疫苗概括起来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代谢产物和亚单位疫苗以及生物技术疫苗。其中,生物技术疫苗又分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抗独特型疫苗、基因工程活疫苗、DNA疫苗。

    1。 活疫苗

    活疫苗可分为强毒疫苗、弱毒疫苗和异源疫苗3种。

    (1)强毒疫苗 是最早使用的疫苗种类,如我国古代民间预防天花所使用的痂皮粉末就含有强毒。使用强毒对动物进行免疫存在较大危险,因为免疫过程就是散毒过程,所以现代生产中已经严格禁止生产和使用。

    (2)弱毒疫苗 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疫苗,是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筛选的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或者失去毒力的无毒株,扩大培养后制成的疫苗。制作弱毒疫苗的病原微生物必须是毒力减弱且稳定的毒株,对被注射的动物不导致发病或发病较弱,不产生剧烈的不良反应,并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使被注射动物在短期内产生能够抵抗该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的能力,并能保持一段时间,如新城疫疫苗是由弱毒疫苗株或中等弱毒疫苗株通过鸡胚接种收获尿囊液、胎儿混合研碎而制成。

    弱毒疫苗的优点是能在动物体内有一定程度的增殖,免疫剂量小,免疫保护期长,不需要使用佐剂,应用成本低。缺点是弱毒疫苗有散毒的可能或有一定的组织反应,难以制成联苗,运输条件要求高,多制成冻干苗。

    (3)异源疫苗 该种疫苗有2种,一种是用不同种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