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奶牛养殖技术问答-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生顺序,如010856 就是2001 年8 月出生的、全场母牛编排顺序第五十六号的意思。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牛的出生地不同、同一牛场可能饲养的品种不同、特别是近年来奶牛交易日趋频繁,为确保唯一性,编号可借鉴身份证的编号方法,即把省份、牛场、出生年度、年内出生顺序一并编排,这种编排一般采用十位数编号(在打号允许时)。具体编号方法是:省份编号(2 位)+省市内牛场编号(3 位)+年度编号(2位)+年内牛出生顺序(3 位)(表6…3)。

    表6…3 我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编号

    牛的编号在我国没有统一的规定,各牛场的习惯不同,不过编号必须编得既科学又实用为佳,编号方法不能经常变化。

    把牛的编号标记在牛体身上就是打号。打号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耳标、墨刺、烙号、剪耳和冷冻打号等方法。不管哪种方法均要求操作简便,耐久,成本低和易于辨认。最常用的是耳标法。

    耳标有许多种类和样式,金属耳标比较轻巧,把牛的编号用钢印打在金属耳标上,用耳号钳把它嵌在耳壳上打下的小孔上固定。塑料耳标是把编号用不褪色的笔将牛号写在塑料制耳标上,卡在牛耳壳上所打的孔中悬挂,塑料耳标较大,比金属耳标易辨认,并可使用不同颜色塑料耳标来表示不同内容,所以近年来使用比较广泛,耳标的成本低,使用方便,其缺点是不耐久,易脱落丢失,特别是金属耳环,距离稍远或牛头摇动时看不清。

    塑料耳标的打号步骤如下。

    (1)保定

    防止操作时牛顶撞。

    (2)装耳标

    在耳标钳的夹片下水平安装已编号的耳标阴牌(较大的一片),阳牌(较小的一片)充分插入耳号钳的针上。

    (3)消毒

    把耳标钳连同耳标一起浸泡消毒。

    (4)打耳标

    一手固定耳朵,另一手执耳标钳,在无大血管的耳部中心用力一夹,使耳标阴牌下1/3露在耳朵外即可。

    skbshge

88。 什么是早期断奶? 怎样进行早期断奶?() 
早期断奶就是缩短哺乳时间,减少哺乳量,提早于常规的断奶方法。早期断奶的优点是减少哺乳量,这样可以降低犊牛培育成本,因为同时缩短了哺乳期,所以降低了人工喂奶时的喂奶用具费用和工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可以使犊牛的消化系统尽早得到锻炼,提高了犊牛的培育质量,为以后的高生产性能奠定了基础。当方法不当时,可能会降低犊牛的成活率,反而使培育成本增加。

    早期断奶的方法为:

    第一,出生后的前5天,在不引起腹泻的前提下,让其吃饱,充分利用初乳,使犊牛获得充分的免疫力。

    第二,从第六天开始,在日喂奶量不超过其体重10%的前提下,即开始用开食料(最好用专门开食料,没有时用犊牛料代替)进行开食*。

    第三,诱导犊牛采食的方法包括:提高开食料的适口性(用废糖蜜拌入,把豆粕炒熟等);在喂奶即将结束时,把开食料撒入奶桶底部诱导舔食;湿拌开食料塞入口里等。

    第四,犊牛能正常采食植物性饲料后,用犊牛料代替开食料,坚持少喂勤添原则,保持犊牛料的新鲜。

    第五,在训练采食开食料的同时,让犊牛自由采食优质青干草。

    第六,犊牛开食后,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减少喂奶量,同时逐渐增加犊牛料的喂量。

    第七,达到日采食1 千克犊牛料后,即大幅减少喂奶量(日2 千克或1 千克以下),连续3 天以上达到1 千克即具备断奶的条件。

    第八,坚持供给充足和清洁的饮水。

    skbshge

89。 怎样加强犊牛的管理?() 
(1)登记建档

    编号、打号、称重、记录和建立档案。

    为了便于饲养管理和积累育种资料,犊牛出生后,在擦干被毛黏液和尚未饲喂初乳前称初生重,吃完初乳后对犊牛进行编号和打号(具体详见“怎样给牛编号和打号”),用“三面图”(三面即犊牛面部、牛体左右两侧面)方式(有条件时可对犊牛进行拍照)对其毛色花片、外貌特征、出生日期、谱系等情况做详细记录,最好建立成档案。

    (2)提高哺乳技术

    详见“如何科学地给犊牛喂奶”部分。

    (3)观察

    第一要观察犊牛卫生状况,即犊牛的环境、牛舍、牛体以及用具卫生,喂奶用具(如奶壶和奶桶)每次用后都要严格进行清洗消毒,程序为冷水冲洗、碱性洗涤剂擦洗、温水漂洗干净、反面扣下控干、使用前用85℃以上热水或蒸汽消毒。

    犊牛舍应保持清洁干燥、空气流通。舍内二氧化碳、氨气积聚过多,会使犊牛肺小叶黏膜受刺激,引发呼吸道疾病。同时,湿冷、冬季贼风、淋雨、营养不良亦是诱发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因素。饲料要少喂勤添,保证饲料新鲜、卫生。每次喂奶完毕,用干净毛巾将犊牛嘴缘的残留乳汁擦干净,并继续在颈枷上夹住(或其他方法控制)约15 分钟后再放开,以防止犊牛之间相互添吮,造成舔舐癖。

    第二要观察犊牛采食,食欲是否正常,采食量多少及其波动情况,是否有剩奶、剩料、剩草等。

    第三要进行健康观察,及早发现有异常的犊牛、及时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提高犊牛育成率。观察的内容包括:犊牛的被毛和眼神、食欲以及粪便情况、是否有咳嗽或气喘、有无体内、外寄生虫、体温变化、犊牛生长发育情况。

    (4)饮水

    牛奶中虽含有较多的水分,但犊牛每天饮奶量有限,从奶中获得的水分不能满足正常代谢的需要。25日龄内,在两次喂奶中间饮水,开始可用加有适量牛奶的35℃~37℃温开水诱其饮水,10日龄后可直接喂饮常温开水。25日龄后由于采食植物性饲料量增加,饮水量越来越多,这时可在运动场内设置水槽,任其自由饮用,但水温不宜低于15℃,冬季应喂给30℃左右的温水,同时注意每周清洁水槽1次。

    (5)刷拭

    犊牛在舍内饲养,皮肤易被粪及尘土所黏附而形成皮垢,这样不仅降低了皮毛的保温与散热能力,使皮肤血液循环恶化,而且也易患病。为此,每天应给犊牛刷拭一两次。最好用毛刷刷拭,对皮肤软组织部位的粪尘结块,可先用水浸润,待软化后再用铁刷除去。对头部刷拭尽量不要用铁刷乱挠头顶和额部,否则容易从小养成顶撞的坏习惯。顶人恶癖一旦养成很难矫正。

    (6)运动

    犊牛正处在长体格的时期,加强运动对增进体质和健康十分有利。7日龄内在舍内,7~30日龄应灵活掌握运动时间,从0。5小时增至2~3小时,30~60日龄,除恶劣天气外,白天全天在外,夜间回舍,60日龄以后,除恶劣天气外,昼夜在外,个别体质差的例外。每头牛占有运动场面积为10~12平方米。

    (7)去角

    详见去角部分。

    (8)剪除副*

    *上有副*对清洗*不利,也是发生*炎的原因之一。犊牛在哺乳期内应剪除副*,适宜的时间是2~6周龄。剪除方法是先将*周围部位和副*消毒,将副*轻轻拉向下方;用锐利的剪刀从*基部将其剪下,剪除后在伤口上涂以少量消炎药。如果在有蚊、蝇季节,可涂以驱蝇剂。剪除副*时,切勿剪错。如果*过小,一时还辨认不清,可等到母犊年龄较大时再剪除。

    (9)预防疾病

    犊牛期是牛发病率较高的时期,尤其是在生后的头几周。主要原因是犊牛抵抗力较差。此期的主要疾病是肺炎和腹泻。做好保温工作是预防肺炎的重要措施,消毒牛奶和喂奶器具,定时、定质、定量、定温喂奶则是防止腹泻的措施。

    (10)抽查体尺和体重

    详见育成牛管理部分。认真填写档案材料,见表6…4。

    表6…4 牛档案

    _________牛档案材料

    skbshge

90。 什么是育成牛?() 
育成牛是指7 月龄至初配(第一次配种,一般为15~18月龄)的牛,是培育高产奶牛的重要培育阶段。

    skbshge

91。 怎样饲养后备育成母牛?() 
育成牛不直接生产产品,也不像犊牛易患病,在生产中往往被忽视,从而影响了预期的效果。育成牛阶段骨骼、肌肉和消化器官等都在迅速生长,也是性成熟、初配时期,本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合理的饲养使其按时达到理想的体型、体重标准和性成熟,按时配种受胎,并为其一生的高产打下良好基础(表6…5)。

    表6…5 后备母牛不同月龄体重和胸围

    (根据梁学武改编,2002)

    母牛初配时体重应达到成年时的70%左右,如果达不到体重即配种,将导致终身体重不足。为了使育成牛能在此阶段不同月龄达到应有的体重和体尺,尤其是在18 月龄左右达到初配的体重,必须根据育成牛的生长发育规律,制定日增重目标。一般可以按照固定精料补充料喂量,粗饲料自由采食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过渡精粗比,使粗饲料逐渐从50%~60%增加至周岁时的70%~80%。

    精料一般根据粗饲料的质量进行酌情补充,若为优质粗料,精饲料的喂量仅需0。5~1。5 千克即可,如果粗饲料质量一般,精料的喂量则需1。5~2。5 千克,并根据粗饲料质量确定精料的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使育成牛的平均日增重达0。7~0。8 千克,16~18 月龄体重达360~380 千克进行配种。

    母牛初产前乳腺的发育,将影响该牛的终生产奶量。因为乳腺发育是在性成熟后进行的,即8月龄后乳腺一般进入高速发育期,根据各部位生长发育规律,牛的体躯宽度和深度也都在12月龄后逐渐加快,因此关系到以后体型和生产潜力的发挥。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往往疏忽这个时期育成牛的饲养,导致育成牛生长发育受阻,体躯狭浅,四肢细高,延迟发情和配种,其终生产奶量、产犊数均少,加大了育成牛的培育费用,并不经济。另外,还导致成年时泌乳遗传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过于丰满的牛,产奶量不仅不高,而且受胎困难。因此,应限量饲喂,以防过量采食导致肥胖。

    skbshge

92。 怎样管理育成牛?() 
(1)分群

    分群在性成熟前进行,通常不迟于6 月龄。这是由于公、母牛发育及对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而决定的。

    (2)刷拭

    应每天刷拭1次,上槽后进行。

    (3)转群

    育成牛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生长强度不同,故饲养管理有别,有必要对育成牛根据年龄、发育情况分群,并按时转群。育成牛一般在12 月龄、18 月龄、定胎后或至少分娩前2 个月共三次转群,转群的同时还要淘汰一部分牛。育成牛在12 月龄转群时,一般要称重并结合体尺测量,对生长发育特慢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背腰不直、不平、犬腹、垂腹等缺陷的牛,要进行淘汰,剩下的转群。育成牛一般在18 月龄左右配种,由于一部分牛配种、受胎困难,所以18 月龄转群是淘汰本阶段生长发育特慢的和一部分配种困难的牛,剩下的转群。最后1 次转群是育成牛走向成年母牛的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