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方秋冬蔬菜露地栽培技术-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 苏长茄

    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园艺系选育的杂一代品种。主茎与分枝紫色。早熟品种。果实长棒状略弯,果长21~25厘米,单果重150克。果皮紫黑色。果肉细嫩,种子少。对低温和高温适应性强。

    10。 南京紫长茄

    南京市地方品种。南京紫长茄第一花节位在主茎11节左右,中熟。果实长棒形、长25~30厘米,单果重100克。果皮紫色,果肉浅绿色、肉质细嫩。

    11。 牛奶茄

    重庆市地方品种。第一花着生在主茎11节左右,中熟种。叶柄紫色。果实长卵圆形、长30~40厘米,紫色,肉质细嫩,种子少,皮薄。

    12。 蓉杂茄1号

    成都市第一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杂一代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形直立,株高80厘米左右,开展度70厘米,茎深紫色。第一花节位在主茎10节左右,早熟种。果实长棒形、长30厘米,单果重270克左右。果皮深紫色,有光泽。果肉质地细嫩,商品性好。较抗绵疫病、黄萎病、病毒病。

    skbshge

(三)秋茄子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时间

    茄子的耐热性较强,播种时间可比秋辣椒和秋番茄早。长江流域一般于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播种,华南地区可推迟到7月上旬。秋茄子采用直播和育苗移栽都可以,种植者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播种方式。如果种子成本不高,可行直播,并用糠壳或细土覆盖,以防止暴雨冲刷,影响出苗。直播的好处是可以节省育苗和移栽用工,降低移栽后抗旱保苗的劳动强度。直播的缺点是种子浪费大,同时大田的苗期管理面积大,也费工费时。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可以节约种子,苗期管理也比较方便,有利于培养壮苗,但在移栽后气温高,抗旱保苗的劳动强度大。秋茄子苗床育苗每平方米种子用量为2~3克,育苗方式与秋辣椒和秋番茄相似。

    2。 适时定植

    秋茄子育苗移栽的苗龄为35~45天,当幼苗具有5~6片真叶时定植。夏季气温高,最好是选择阴天进行定植,在晴天则应在下午定植。取苗前要事先将苗床淋透水,以减少伤根。栽植密度为每667米2

    种植2000~2200株。栽苗后及时淋定根水,以利于成活。

    3。 覆盖管理

    秋茄子定植后可采用遮阳网或其他方式进行适度遮荫,以降温保湿,促其成活。茄子是喜光作物,覆盖栽培只是为了减少强烈光照和高温对茄子生长的不利影响,但是如果遮光过度,将会使植株生长变弱,引发徒长,茄花的质量差,果实品质下降。因此,在幼苗成活后应揭去遮阳网或其他覆盖物;同时,不再间作其他高秆作物,保证茄子有充足的光照供其生长发育。

    4。 肥水管理

    秋茄子生长前期正值夏季高温时期,肥水管理应以抗旱保苗为主,勤施薄施清淡粪水。前期追肥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烧苗。进入结果期之后再重施追肥2~3次。每次每667米2

    追施腐熟粪水3000~4000千克、尿素15~20千克,一般每15天左右追1次肥。采果盛期追肥量宜适当加大。夏、秋季节雨水多,应注意田间排湿,以利于根系发育和减少病害。

    5。 植株整理

    长江流域秋茄子在8月份始花,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为盛产期,如果管理得当,采收期可一直延续至12月份。秋茄子栽培期间气温高,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秋茄子的长势非常旺盛,常因植株郁闭而造成落花落果。在进入结果盛期后,应及时剪去下部无效枝和老黄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延长果实采收期。

    skbshge

(四)秋茄子病虫害防治() 
1。 根腐病

    (1)危害特点 该病的症状是秋茄根表皮褐色腐烂,木质部外露。白天叶片萎蔫,早、晚可复原,反复多日后,叶片变黄干枯,整株死亡。

    (2)防治方法 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0。15%芸薹素内酯水剂1500倍液浇灌根部,每株100毫升,7~10天浇灌1次,连续浇灌3~4次病情可得到控制。

    2。 菌核病

    (1)危害特点 菌核病在秋茄子植株的茎、叶、果均可发生,其症状是先从主茎基部或侧枝5~10厘米处出现浅褐色水渍状凹陷病斑,后变灰白色,湿度大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皮层腐烂。病茎表面及茎中心成黑色菌核。干燥后空心表皮易破裂,纤维外露致植株枯死。果实受害后凹陷、褐腐,并长出白色菌丝体,后形成菌核。

    (2)防治方法 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0。15%芸薹素内酯水剂15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800~1000倍液喷雾。7天喷雾1次,连续喷雾3~4次。同时将重病株拔除。

    3。 绵疫病

    (1)危害特点 绵疫病危害秋茄子的果、茎、叶、花器等部位。具体症状是果实受害,近地面果实先发病,病斑圆形、凹陷,变黑褐色腐烂,湿度大时长出白色菌丝。茎部受害,水渍状、缢缩,湿度大时长出白霉,上部枝叶萎蔫。叶面受害,形成水渍状褐色病斑,有较明显轮纹。

    (2)防治方法 用10%烯酰吗啉水乳剂20毫升+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克+0。15%芸薹素内酯水剂30毫升对水45升喷雾,或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0。15%芸薹素内酯水剂1500倍液,或64% 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7~10天喷雾1次,连续喷雾3~4次。

    4。 早疫病

    (1)危害特点 早疫病主要危害叶片,其症状是病斑圆形、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长出灰黑色霉状物,干燥时病斑中部脆裂。

    (2)防治方法 可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7~10天喷雾1次,连续喷雾3~4次。

    5。 枯萎病

    (1)危害特点 枯萎病的症状是叶片自下而上变黄枯萎,多表现在1~2层分枝上,有时同一片叶半边黄、半边绿,病茎维管束变褐色。

    (2)防治方法 可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0。15%芸薹素内酯水剂1500 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液进行灌根。每株200毫升。7~10天灌1次,连续灌3~4次。

    6。 秋茄子害虫

    主要有棉铃虫、烟青虫、小菜蛾、茶黄螨等,可参照前面秋辣椒和秋番茄的防治方法进行。

    skbshge

(一)秋苦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 温度

    苦瓜喜温耐热,但不耐寒。种子发芽适温为30℃~35℃,茎蔓生长和开花结果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温度在15℃以下对苦瓜开花结果不利。秋苦瓜的播期安排,主要应考虑在低温到来之前完成开花结果。

    2。 光照

    苦瓜属短日照作物,但对光照长短要求不严格。苦瓜喜光不耐阴。秋苦瓜栽培期间正是光照充足的时期,有利于苦瓜植株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如果在花期遭遇长时间的光照不足,则对植株的开花授粉产生不利影响,发生落花落果现象。

    3。 水分

    苦瓜喜欢潮湿但怕雨涝。在生长期间要求土壤湿度为70%~80%,在栽培上既要加强水分管理,又要在雨水太多时及时排水。

    4。 土壤及养分条件

    秋苦瓜宜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通透性好、保水性好、pH值为6~6。8的弱酸性沙壤土或壤土。近两年内种过瓜类作物的地块、低洼地、积水地均不宜栽培秋苦瓜。苦瓜喜肥耐肥。在肥沃疏松的土壤条件下植株生长健壮,开花结果多,产量高,品质好。

    skbshge

(二)秋苦瓜的适宜品种() 
秋苦瓜栽培正值高温干旱和多雨时节,病害较重,容易早衰。生产上必须选用生育期短、主蔓第一雌花着生节位较低、抗病、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长势强的品种。

    1。 槟城苦瓜

    国外引进品种。早熟,耐热,耐湿,抗病性强,优质高产。第一雌花节位在主茎14~15节,植株生长强壮,主、侧蔓结瓜多且时间长。瓜形粗直,皮色浅绿美观,瓜长28~33厘米,横径7厘米,单瓜重0。6~1千克,风味独特,口感好。广州地区夏播50天左右收获。

    2。 扬子洲苦瓜

    江西省南昌市地方品种。中熟,夏播生长期100天左右。植株分枝力强,叶掌状深裂。第一雌花在主蔓20叶节左右。瓜长棒形,长53~57厘米,横径7~9厘米;外皮绿白色,具大而稀疏的瘤状突起;肉厚1。3~1。9厘米,质脆嫩,苦味淡,品质优良。单瓜重750克左右。

    3。 雅安大白苦瓜

    四川省雅安市地方品种。植株攀缘生长,分枝力强,叶掌状深裂。第一雌花着生于主蔓14~17叶节,此后每隔2~4叶节着生一雌花。瓜长棒形,长48~53厘米,横径4~6厘米;外皮白色,密布瘤状突起;肉厚0。5~0。8厘米,白色,质脆,味微苦。单瓜重350克左右。耐涝、抗病。

    4。 株洲1号

    胡南省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性强,叶掌状5裂。第一雌花着生于主茎17叶节左右,此后连续2~3叶节或每隔3~4叶节出现一雌花。瓜长筒形,长70~100厘米,横径5。4~6。5厘米,外皮绿白色,密布瘤状突起,肉厚0。8厘米左右,质脆嫩,味微苦,品质好。单瓜重300~650克,耐热、耐肥,抗病性强。

    5。 蓝山大白苦瓜

    湖南省蓝山市地方品种。植株攀缘生长,分枝性强,叶掌状5裂,第一雌花在主蔓10~12叶节,此后可连续或隔1个叶节着生一雌花。瓜长圆筒形,长50~70厘米、最长90厘米,横径7~8厘米、最大10厘米;外皮乳白色、有光泽,并具大而密的瘤状突起;品质优良。单瓜重0。75~1。75千克,抗病力强,适应性广。

    6。 大顶苦瓜

    广州市地方品种。植株分枝力强,叶掌状深裂。单性花,雌雄同株,第一雌花在主蔓8~14叶节,此后每隔3~6叶节着生一雌花。瓜短圆锥形,长约20厘米,肩宽11厘米左右;外皮青绿色,具不规则的瘤状突起,瘤粒较粗;肉厚1。3厘米左右,较少苦味,品质优良。单瓜重250~600克。较耐寒、耐瘠薄,具较强抗逆性,耐贮运。

    7。 夏丰苦瓜

    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早熟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力中等。主蔓第一雌花着生节位较低,主、侧蔓着生雌花均多,平均单株坐瓜数3。6个。瓜长圆锥形,长21。5厘米左右,肩宽约5。4厘米;外皮浅绿色,具瘤状条纹突起;肉厚约0。81厘米,品质中等。单瓜重200~220克。

    8。 夏雷苦瓜

    由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育成的中熟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夏季栽培主蔓长达4~5米。分枝力强,主、侧蔓均能结瓜。瓜长筒形,长16~19厘米,横径4。2~5。4厘米;外皮翠绿色,有光泽,具较密而粗大的瘤状条纹;肉厚0。5~0。76厘米,品质中等,较少畸形瓜。单瓜重150~250克。耐热、耐雨涝,较抗枯萎病。

    9。 滑身苦瓜

    广州市地方品种。植株分枝力强。叶近圆形,掌状5~7裂。第一雌花在主蔓6~12叶节,此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