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屌丝重生咸丰帝-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咸丰面无表情地否决道,“现在正是紧要时期,等王爱卿谈判完毕,回京之后再做决定。让安丰暗中监视这群人的动向,千万不可打草惊蛇。这次朕就让那些蛀虫们看看,不是什么钱都能拿的!“

    天空阴沉着,突然一声响亮而冗长的惊雷在大殿外响起。势如奔腾的骏马,却又好似带血的战刀,划破了天际。咸丰冷冷地声音,夹杂在这声惊雷之中,令人格外得感觉寒冷。图先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躬身低声应道:“是,老奴这就去让安统领去办。“

    咸丰挥了下手,让图先去了。整个大殿顿时安静了下来,除了偶尔响起的惊雷之声和划破天际的闪电,便只有沙沙的雨声。他在大殿里转了几圈,看着瓢也似的大雨,心里越发的烦燥不安起来

    “报!“一外士兵顶着大雨跑进了御书房立正在咸丰的面前,殿开一份文件道,“副总理大臣肃大人今天从开封发来急电!“

    听到这个消息,咸丰的心又一惊,立马关怀地道:“什么事,是不是水灾又有扩大?“

    肃顺曾给便是振灾的钦差,这次黄河大水,咸丰再次启用了肃顺,让他带着振灾款前往开封振灾。整整三个月里,肃顺不断将不好的消息从水灾的前沿发回北京,这让咸丰一听到当时顺的急电,就不由自主的担心。

    “肃大人电告说,振灾用的银钱都快用尽了,昨天黄河河堤又出现险情,一处堤坝夜里决了口,现在连开封府都受到洪水的威胁了,灾民遍地,肃大人让内阁尽快运一批振灾物资和银粮过去。“士兵道。

    咸丰一怔,慢慢地回到御案后。这三个月来,朝廷整整发去近千万两银子用来振灾了。除了一开始王韬从国库里拔去了五百万两银子之外,其他的几个月里,咸丰几乎将从直隶等到就近运送来的税赋都投到了灾区。现在国库也没钱了,可是振灾的事情又刻不容缓。如果一个不好,再次出现了灾民爆动,大清又要限入硝烟之中。

    这时,图先刚好回到大殿,看到咸丰疲惫的样子,又看了看大殿之中的士兵手捧着一文电报,他走近咸丰的身边道:“皇上,事情都吩咐好了。呃。是不是,灾区又传来什么不好的消息了?“

    咸丰无力地点了点头道:“肃顺说没银子了。可是现在国库里也没银子了,直隶的税款早在上个月都提前调拔入京,送到开封去了。江南的税赋又被又不阻隔,无法北运。朕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缓缓地望向大雨滂沱地殿门外,挥了挥手让那名士兵先退,然后对图先道:“现在朕的内库里还有多少银子,先拿出来垫上吧。朕看这雨再下几天就快停了!“

    图先愕住,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他小心翼翼地向咸丰道:“皇上,这笔银子可是留着给您筹办婚事的。赫舍里公主已经准备下个月入宫与皇上完婚。到时候没银子,这纳后大典可怎么办?“

    “凡事从简办吧。朕总不能拿着数百万灾民的生命不管,朕却在这北京城内大肆铺张浪费,迎取皇后吧!“咸丰苦笑着摇了摇头,坚决地道。

    赫舍里其其格自从被外蒙各总选定为咸丰的皇后之后,便一直留在承德准备入宫的事情,只是由于咸丰一直被北方战事与黄河水灾的事情烦劳着,一直托到了七月仍还没有迎娶赫舍里其其格。

    皇上纳皇后,天下大事。自来都要花费世额的钱粮来筹办。本来咸丰看在外蒙安定的份上,也不想让赫舍里其其格的婚事办得太简单了,可是现在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也无可奈何。比起黄河两岸的数百万灾区来,一场婚事算得了什么?

    图先无奈,只得答应了。咸丰首先将内库之中的一百万两银子拿出来支应聂士成的北方战事,现在又要拿出余下的银子去为朝廷振灾。自从咸丰将朝廷的税赋还给了内阁,咸丰的内库银两都是咸丰自己的生意得来,一丝一毫都没有从朝廷拿过。

    他觉得咸丰这个皇帝做得有些不像样了。自古皇帝的内库,哪个不是从朝廷的税赋之中抽取。咸丰倒好,不但将所有的抽取部分全部交还给朝廷了,还要自己拿钱出来为朝廷办事。这皇宫之中的开销虽然没有以前巨大了,可是还有上千口人,要养活呢。图先迟疑着,希望咸丰能改口。不然他这个大内总管就难办了。内库的银子全拿出去了,后宫里的女主子们和宫女宫人们这个月吃什么呀?

    可是直到他走出了大殿,咸丰都没有叫住他。图先叹了口气,跺脚径直走了出去。没办法了,实在不行,他也只好找洪仁轩的银行去借点银子先渡过难关了。谁叫这天下是皇上的,谁叫皇上是个仁慈之君呢!

    咸丰九年,黄河大水,绵延三月不休。洪所至,汪洋一片。遭难百姓数以百万计。尽管朝廷派出副总理大臣肃顺赶往灾区振,但是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黄河决口月之后,原本快要平复的灾情又因雨季地提前到来,再度复燃,情势比之之前还要严重。

    内税于六月再次从直隶抽调资金运往灾区振灾,但是由于受灾面积过于巨大,仍是无法满足灾区百姓的安置,以及抗洪救灾的需要。咸丰九年七月,大国皇帝再次从个人的内库之中拔银二百三十余万两银子。此事一出,全国大哗,北京城的百姓首先响应咸丰的号召,纷纷到官府捐款捐物,资助朝廷振灾。

    这一场面,是咸丰所没有想到的。他没有想到,百姓们会因为自己以一国之主的身分拿出银子救灾,而感动了百姓。而百姓也没有想到皇上为了百姓,竟然连自己的私房钱都拿出来了。皇上都如此爱民,作为百姓,怎么样袖手旁观?

    京城百姓涌跃救灾,此事经大清宣传部报道,传遍大清。所有未受灾的地方百姓都开始自发组织黄河水灾捐助活动。江浙在商会会长胡雪岩的带头之下,号召了江浙地区所有的商户捐银五百万两,送往开封。江南各地百姓也由官府带头,组织民众自发捐款捐物,援助灾区。

    一时之间,黄河地受灾,而八方来援。咸丰被这感人一幕泪流满面。他成功了,他终于唤醒了中华儿女的团结意识。从这一刻,中国将真正走上威振四方的复兴之路。

第293章 亚历山德公主1() 
由于四方百姓的援助,朝廷的振灾物资终于得以缓解。洪仁轩的人民银行从中拔款一千万两白银的无息代款,用于朝廷的振灾之用。这一下,咸丰才彻底安心了。看到百姓们涌跃参加振灾捐助,他一直阴沉的心情也有所好转。虽然一场滔天洪水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但是咸丰从此唤起了在华百姓的团意识。从此大清可以走上真正的强大之路。

    七月底,王韬带着与英法俄三国新签定的《新天津条约》回到了北京城,同时他也给咸丰带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那就是俄国代表团和他们的亚历山德公主。俄国人被大清一再战胜,《新天津条约》之中,俄国人不但损失了巨额的赔款,而且从此之后,失去了对外蒙古的威胁,大片的土地沦丧。

    而英法两国由于被大清的市场所诱惑,不想过多的得罪大清,因此在这一项上,英法两国根本没有为俄国说多少好话。俄国一国之力,更加无法取得主动地位,彼得洛夫只得无奈地在《新天津条约》之上签字。

    英法以放弃俄国的巨大利益为代价,以此来赢得大清的好感与认同,从而可以迅速取得大清政府的好感,快速在大清巨大的市场利益这块大蛋糕上咬上一大口。对于此,彼得洛夫也不会自甘示弱的。沙皇已经基本同意了他的与大清联姻的政策。

    虽然临走的时候,沙皇并没有明面上表示,这次带上亚历山德公主前来大清和谈有用亚历山德公主与大清联姻的意思。但是无论是谁,暗地里都知道了亚历山德公主此行的目的。就连小小年纪的亚历山德公主也明白她那位一直不敢公开承自己是他女儿的父亲,此次让她来东方的目的。

    小公主有着与她母亲一般的善良与爱国情操。在她看来,此次虽然自己要被祖国抛弃,远嫁给古老东方帝国,但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她也毫无怨。一路上,亚历山德公主都在打听着这位大清帝国传奇的大清国皇帝陛下是个怎么样子的人。

    彼得洛夫很感激公主。他原本对于将公主远嫁他国,做别人的小妾,心里有些无限的愧疚。虽然这个小妾,是一般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亚历山德一国公主之尊,远嫁大清,还是令沙俄皇室感到羞愧。

    和谈刚刚完毕,大清帝国的总理大臣王韬就被彼得洛夫给缠住了。他死活都要让王韬带着俄国的公主,以拜访大清帝国皇帝为由,将俄国代表团带去见咸丰一面。俄国心里打得什么主意,王韬再明白不过了。但是帝国的需要,王韬觉得这并不失为了下有利于帝国的提议。因此,他并没有拒绝彼得洛夫的请求,在他结束整个和谈进程之后,便带着俄国代表团一行人,起程回归京城。

    紫禁城,御花园内,咸丰带着刚刚满五岁的小念慈,坐在一处小亭内欣赏雨后的美景。连绵不断的大雨终于停了。今天是个大晴天,如果能持继大晴几日的话,他相信黄河的大水很快就可回落了,到时候,灾情也可以暂时得到平息,治水工程能尽快得展开。

    咸丰的心,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小念慈,歪着小脑袋,甜笑着在花园里追打着飞舞的彩蝶,咸丰一旁微笑着望着她飞舞的身影。花园内苍翠的花草,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动人。咸丰没有让一众宫众跟随在小念慈的身后,他想让这个可怜的女儿,能够随心随意地长大。她已经失去了母亲了,咸丰不想她再失去童年的欢东。

    “报,皇上,总理大臣王大人回京了,现在正在御书房内等待皇上招见!“一名士兵小跑到咸丰的面前道。

    “哦,王卿回了!“咸丰微笑着转身道,“这次与英法俄三国和谈,王爱卿居功至伟啊。大清国的强盛,有王卿不可抹灭的功勋啊,呵呵。“说着,咸丰吩咐了一声安图海,让他小心照看好念慈。之后,自己带着图先往御书房来。

    御书房内,王韬有些迟疑地在大殿内走动着。自己私下里答应带着俄国亚历山德公主回京的事情,皇上还不知道。他还不知道咸丰会怎么说他,而且这件事情自己该怎么跟皇上说起,他也没有半点成算。必毕竟,马上就是皇上纳新皇后的日子了,自己现在又给皇上带来的一个俄国公主,这个公主还是带着与大清国联姻的目的来的。这要是皇上责怪下来,他该如何是好?

    天放晴了,水灾可是暂时缓解了。作为总理大臣,他紧绷的心也可以放一下了。他几次犹豫之后,还是决定尽说服皇上,让他同意俄国人的联姻之策。这对大清的安宁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现在大清完全压倒了俄国人的势力,将曾经失去的土地都拿了回来,而且外蒙各部也被暂时安抚下去了。只要再过十年八年的,估计外蒙也会被降服。到时候,大清国就要考虑国际局势了。拉扰俄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俄国与大清有相当长的边境线,虽然俄国人对大清一直狼子野心,但是通过这次的教训,相信他们也会学乖一点了。不管怎么说,大清还是很虚弱,还没有到达像英法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