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屌丝重生咸丰帝-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清国第一时间向大英帝国定购了三艘新型换甲战舰,用于自己的研发参考。这些战舰都是英国的战争赔款抵付的,因此大清帝国没有花一分钱。装备了最新型铁甲战舰的大清舰队成为了当时太洋海域里的霸主。

    十年里,大清将所有的重心都投向了海洋,为了建立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继北洋舰队之后,咸丰与内阁在李鸿章回国不久之后,便召开国会议定,每年的海军军费从而来的数目,增国百分之两百,同时分别在东海,南海建立舰队,同时为了保证大清在日本地位,再加设太平洋舰队。

    于是大清国海舰队成立了。大清再次在广州、福建、台湾等地相继建立成了几个大型的造船厂。

    德人从大清这里得到了最大的好处,他们派来技术人才,与大清合作展开新型铁甲战舰的研发,有了英国人的战舰作参考,大清与德国的铁甲战舰速度远远快过了别人。随后的几年时间,大清与德国相继宣告世界,两国的铁甲战舰研制成功,成为继英国人之后第二个成功研制出新型换甲战舰的国家。

    从此之后,大清的的海军每年都会宣告同时有数量惊人的新型的铁甲战舰下水。大清一跃之下,顿时成为海军实力仅次于英国,与德国并列的海上强国,远远将法国与美国抛在了身后,成为太平洋的霸主。

    十年,咸丰用了整整十四年时间,一步一步将千穿百孔的大清打造成了世界一流强国。虽然由于工业的发展太晚,严重托累了大清的整体强大,但是在军事,整个世界已经没有多少国家也小视中国了。

    十年里,大清的国力,一年翻一翻。

    十年间,大清的工业世界首躯地进了入全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大清相继从欧州美州利重或利益诱惑,名利相交等手段从欧州将这一时代有名的科学家大部分挖来了中国,若没有这些人的出现,咸丰的那些机器能研究出来,却要晚上许多时间。

    十年磨一剑,霜刃不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北京,紫禁城的御书房内。

    咸丰将这一首诗用飞扬的狂草一笔带出,强劲辉宏,虽然是二十个字,却好像每个字都透着股股的强大杀气,随时都会变成那把十年磨成的利剑,腾空杀人一般。

    写完字,咸丰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些年来,他没有事便练练字,充实一下自己的生活。这一手狂草,他自认为还没有毛大大的大气磅博,也还是有那么一点子意思了。他看完之后,得意地将字拿给一旁,已经有些龙终老态的老太监图先道:“图先啊,你看朕的这符字如何?“

    图先哪里懂这些,但是侍候咸丰久了,对于咸丰的性格已经算是很了解了。可以说整个大清,除了他图先之外,怕连当今的皇后娘娘也没有他了解这个大清国的千古一帝了。图先装作很认真的看了一会儿咸丰的字,赞扬地道:“皇上的字儿,可是越来越有一代名匠的风范了。“

    “又来拍朕的马屁!“咸丰微笑着指了指图先道,“朕有几斤几两,自己还不知道。图先啊,你侍候朕也有些年头了吧?这么多年了,朕很感激你啊!朕从来就没有当你是个下人看待。你身子不舒服,没事就自己在家中休养就好了,不必天天呆在朕这里。“

    十多年了,图先一直无微不至地照看着咸丰的生活。咸丰的工厂,商店都是图先一手打理的。若没有图先这个左膀右臂,咸丰不知道自己的该怎么去处理自己这些“买卖“才好。现在图先已经八九十岁了,算来也算是个老寿星了。若不是图先是个练家子,怕早就离咸丰而去了。

    但不管如何,人又怎么能跟岁月相抵抗,人总是会老的。前些日子,咸丰就听说图先病倒了,没想到他还是依如往昔一般,天天上御书房陪着自己处理政务。咸丰有些感动,这个老太监,背井离乡,断子绝孙,如父亲一般照顾自己几十年了。到现在他连自己的家人怎么样了都不知道。咸丰很难想像,以朝一****失去了图先自己会怎么样。

    听了咸丰的话,图先激动万分,他轻颤着躬着身子哽咽道:“皇上,老奴侍候皇上几十年了。老奴自进宫以来,便陪着皇上。皇上把老奴当亲人一般,老奴也当皇上是老奴的亲人一般。老奴老了,没几天能够侍候皇上了。就请皇上让老奴多看几眼皇上吧!“

    咸丰叹了口气,无力地摇了摇头,哀声道:“朕准你所请就是了,朕有你陪有习惯了,也怕没有人在身边啊。唉,岁月不饶人,咱们都老了!“说着他将目光投向大殿外,无比的深沉,未几,咸丰感到心头一阵难受,手握着拳头放到嘴边,轻轻地咳了几下,双眉却痛苦地紧皱着。

    “皇上。“图先慌忙跑到咸丰的身后,轻抚着咸丰的背低声劝道,“皇上,天凉了。皇上自来身子弱,又日理万机。如今大清如日中天,皇上也该歇歇了。有些事交给下面的人去办就是了,不必皇上每每亲力亲为。“

    咸丰淡淡地笑了一下,挥了挥手道:“老毛病了,不打紧。朕也想歇歇了,可是现在的大清就像是开着大炮的小孩,朕是放心不下呀。老天能再给朕十年就好了。呵呵。“

    大清这些年来发展迅速,但也正是这快速的发展给大清带来了很久不稳定的因素。大清的基础还是太单溥了,虽然看似强大起来了,但却经不起强风暴雨的猛打。可是这十年以来,咸却开始感到自己的身心疲惫,原本好长时间不再发作的哮喘之症近日也开始频繁了起来。他开始有了力不从心之感。

    听到咸的话,图先大惊失色,连忙跪地道:“皇上真命天子,必能长命百岁,现在大清百姓都说皇上乃是中原关外西域以史以来的千古一帝,文功武绩远胜历代名君。老奴请皇上保重龙体呀,大清可以没有一百,一万个图先,却不能没有皇上!“

    咸丰苦笑,摇了摇头,将图先从地上拉了起来道:“朕还有牵挂,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怎么会就这么死了?“他说到这里,顿时变得毫气干云,大笑三声,接道,“就算是老天要收我,朕也要跟老天做对!“

    历史的足迹彻底被咸丰的穿越而彻底改变,在他看来,既然自己都走到了这一步了,那么还有什么他不能做的。虽然自然无法战胜,生老病死总是难免,但是他还是在心中默默期望着,再有十年,再有十年,什么都可以放手了。

    再有十年,他咸丰将真正地扬起一把精心磨砺的华夏利剑,劈斩一切,啸傲世界。到那个时候,中国将高扬着头颅,轻蔑地俯视世间的一切!

    大殿里被咸丰的激昂之衙振荡了片刻,一片宁静。这时,殿外一名侍卫小跑着进来,向咸丰立正道:“报,启颤皇上,总理大臣,王大人有紧要事情求见!“

    “宣……!“咸丰平复了一下心情,心定神闲地向那个侍卫一挥手道。

    不久,神色紧张地王韬便迈进了御书房,不及向咸丰道礼,他便一躬身,急道:“皇上,不好了,出大事了!“(最近被吞了好几章,心灰意冷)

第312章 新的危机1() 
出大事了?咸丰怔了一会儿,望着王韬不解地问道:“王卿,什么大事。这几年大清发展得还算可以,现在会有什么大事出现?”

    他心中很害怕,不知道这个时候大清会有什么事发生。他最担心的就是听到西藏与新疆出什么差子。由于急于赶上世界强国的步伐,这些年来,咸丰一直都将治国的重心放在发展上,很少去主动干涉这两个地方。在他看来,这两个地方只要不做出什么大的动静,他便能拖上一时是一时。

    经过几年的为官,王韬已经从那个年少轻狂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沉稳的人。几年的大清总理大臣之职,让王韬显得老了一些,甚至他的头发都开始出现些许的白发了。面对咸丰的疑问,王韬轻轻抹了一把额上的汗珠,喘息了一会儿,才缓缓地回道:“皇上,微臣该死。前不久,苏州与上海等地都出现了小范围的工人罢工,百姓聚从抗议的事情。微臣觉得这只是小事情,便未向皇上禀报,可是。可是。”

    他想着刚刚发生的事情,觉得实在太过令人难以置信了。大清这十几年来,国力一直蒸蒸日上,百姓一直安居乐业,对朝廷都是感恩戴德。可是刚刚却发生了一件令他感到危机的事情——北京街头也出现了罢工抗议的人群了。与苏州与上海一样,数千工人学生举着巨幅的旗帜横幅,高喊着各种抗议的口号,涌向北京九门治安局。

    王韬顿了一下,缓缓地接道:“皇上,今天一大早北京街上也现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游行。九门治安衙门都被堵了半天。微臣好不容易出面将事情调停了,才劝开了游行的百姓。皇上,我们这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各项改革,却忽略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啊!”

    “怎么会这样?”咸丰木然地坐下,低头沉思起来。

    示威?罢工?这些后世里十九世纪初期,广大倍受压迫的中国百姓,用以表达心中愤慨的字眼,这个时候却出现在咸丰的面前。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这些百姓人愤慨他,会愤慨大清的新政!

    咸丰茫然地望着王韬道:“王卿,具体是什么原因,你马上派人去查。上海、苏州都要去查。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弄不好,我们十几年的努力都要变成白费了。朕怕自己很难再有第二个十几年了。”

    “不用再查了,皇上。”王韬听了咸丰的最后一句话,心猛然跳了一下,但是随即他便被眼前的危机分开了心神,他躬身向咸丰道,“苏州与上海两地发生的大罢工,跟北京的大罢如出一辙。据苏州市长与上海市长发来的电报称。现在各地都普遍存一个巨大的问题。皇上,大清的国力是在飞速发展,可是大清的百姓却开始出现大量的失业人群。物价飞速下滑,却怎么也没有人买得起。股市开年以来,接连下滑,几度跃停板了。怪剧几度发生,无数绝望的投资者轻生跳楼。”

    经济危机!咸丰快速地从王韬的话中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是了,大清十几年来全力发展工商业。说的好了,是富国强民。但是商业就是资本的累积过程,无论用什么国策,当资本累积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经济危机便变成了他必定的产物。

    咸丰在大殿里长长地出了口气,原因找到了,事情就好办多了。对付经济危机,虽咸丰没有经验,但是根据后世的那场横扫全世界的经济危机来看,现在大清的经济危机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想要彻底解决市场的萧条,必须提高民生经济,转移国民的注意力。

    经济危机并不是少见的,世界一路发展过来,自1825年英国开始出现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以来,隔一段时间便会出现一次或大或小的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又发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和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

    应对经济危机的办法,各国都采用了自己的方法来使自己的国家尽快走出危机。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时所发生的经济危机来看,德国人则采用了最直接的方法——战争。以战争来转移国民的注意力,同时以战争的掠夺来弥补因为经济危机而给国家带来的损失。但是事实证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