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逆之吕布新传-第6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件大事儿!”

    赵谦下了决心之后,和弟弟赵温长谈了一次,这一次长谈,明确了两个人的分工,同时也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祖父一生光明磊落,嫉恶如仇,不成想做下了一件错事儿,以至于死后依然蒙羞。作为祖父的嫡孙,我有责任为他洗刷冤屈,让天下士人对赵家刮目相看。”

    一开头儿,赵谦就开诚布公,说出了心中的想法儿。对于兄长赵谦所说的大事儿,赵温颇不以为然。“兄长,我觉得大可不必,祖父当时如此措置,其中自有他的隐情。本朝的两次党锢,士人为了活命,什么下作事儿都干出来了。‘望门投止’的张俭便是其中翘楚。”

    “笑骂随他笑骂,好官儿我自为之。随便别人怎么说,我们赵家总算是在惊涛骇浪之中保存下来了,还活得很好,这,就够了!至于天下人怎么看,都是无所谓的事儿,只要在乱世之中保存宗族,便是让十万人去死,又有什么?改朝换代也好,平舆天子胜了也好,关东联军打败了大司马吕布也罢,只要我赵家还在,还枝繁叶盛,其它的都是浮云,不必理会!”

    赵温终于说完了,对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来说,这已经是很难得的重话了。赵谦听完之后,立刻便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般。“非也!非也!子柔,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适逢乱世,就要激流勇进,需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要放手一搏,博赢了,赵家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从理路上讲,赵谦说得没错儿,乱世,就是大争之世,多少世家大族使尽了全身解数,去争权夺利。赢了自不必说,可是,一旦输了呢?在这一点上,赵谦早有打算了。“乱世之时,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但凡世家大族都是两边儿下注。譬如颍川荀家,荀彧是曹孟德的谋主,荀攸是大司马吕布的干将。我们赵家也一样,我负责往前冲,你负责保全家族。”

    一听这话儿,赵温只有慨然长叹了,兄长之意已决,也只好如此了。“子柔,如今的世道儿,汉室衰颓,群雄逐鹿,就连汝南袁家那样的家族都出来搞风搞雨了,我们三世八公的赵家,还能再暗自隐忍吗?大司马吕布,一介武夫,竟然都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这让我赵家情何以堪呢?若是再不放手一搏,不但祖父不能一洗前愆,我赵谦也无法面对赵家的列祖列宗!”说到这里,赵谦终于潸然泪下了。许久以来,他从未感到如此凄凉过。

    国仇家恨,再加上自己仕途的不顺,早已使得赵谦愤愤不平了。大司马吕布的新政,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知道在不久以后,大司马就会和世家大族们摊牌,这,正是他赵谦的机会,而且是唯一的机会!“既然兄长主意已定,便如此吧。我便是赵氏孤儿中的程英,即便是忍辱偷生,也要保全宗族。兄长就放手一搏好了!让天下人看看我赵家人的英姿!万一邂逅不利,每年你的忌日,我自当备酒祭奠于你的坟前!”赵温眼中满含泪水,哽咽着说道。

    “这就对了嘛!”赵谦欣慰地说道。次日一早,赵温便率领宗族,离开了洛阳城。

    古往今来,在乱世之中,总有人慷慨就义,也总有人忍辱偷生。慷慨就义的人独享盛名,在煌煌史书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忍辱偷生的人,也未必都是贪生怕死之辈。换个角度来看,不过是为了保存宗族所采取的权宜之计罢了。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宗族血脉才是第一位的,国家、朝代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即便是下定了决心放手一搏,也要安排下一条后路。

    本朝的士人,性情疏阔,煌煌史书之中,对于诸多大事儿的记载都是寥寥几行。譬如“某年某月某日,太师董卓胁迫天子迁都长安,死者络绎于途,哭声不绝,声闻数十里。”这样的记述甚多,令后世读史之人不明所以。要想知道其中的前因后果,就要抽丝剥茧,在汗牛充栋的浩瀚史书之中,一一考证,去伪存真,一步步还原历史额真相,这是一件极难的事儿。

    郑玄曾云:“治史之要,在于抽丝剥茧,去伪存真。譬如董卓胁迫天子迁都洛阳一事,就要在心里先存上几个疑问:董卓为何迁都?不迁都可行否?有何前因后果,某人为何赞同,某人为何反对?赞同者是心口如一,还是迫于时势?反对者为何而反对?真反对还是假反对?只有弄清楚了彼时大多数人的真正意图,才能彻底明了其间为何发生了这些事,关窍在哪?”

    这是郑玄抵达大汉的京师洛阳城之后,在数千人面前做的第一次讲习,题目是我对治史的一点儿心得。在座的有清流名士,大儒宗师,太学生、三公九卿、文武百官等等,但凡洛阳城中有点儿名声的人都来了。不少人不远千里跋涉而来,为的就是听一听这次讲习。

    “读书,最终为的是什么?是有所得!读史,可以以古鉴今,可以知兴替,最次,也可以学着如何应付你的上司。若是你只想读个热闹儿,去看百戏好了!我郑玄批注五经数十载,所为者何?为的就是让你们有所得!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人生区区五十载,不可虚耗光阴,当捡有所得之书来读。善之善者也!’”

    “本朝士林的风气,讲究质朴疏略,故尔记事之时惜字如金。对于后世的士子儒生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儿。譬如我等读史,读到王翦将兵六十万伐楚之时,满眼都是一头雾水。楚国的王都究竟哪儿,格局如何?为何三迁?昌平君互为秦相,继为楚王,所为者何也?”

    “诸君!若是遇到有人铺陈扬历,不惜笔墨为你介绍楚国王都布局如何?为何屡迁王都?昌平君为何以秦相之尊继为末代楚王?他有什么样的心路历程?敬请诸君珍惜!读史至此,诸君有没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如此!细读之下,才能理解局中之人的无奈与艰辛!”

第833章:终于轮到我们爽了() 
前将军、司隶校尉侯成的府邸中,那一座数十丈高的瞭望台上,侯成和赵谦两人一人一副装饰考究的千里眼,正在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洛阳城内的战局。两个人都神情凝重,满脸肃然,原因很简单,叛军的攻势迅猛,又是猝然发难,汉军几乎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接到了昭懿夫人严嫣的命令之后,侯成立刻便向全体汉军发出了命令,声明自己接过洛阳城中的军事指挥权,这一道命令立刻便激发了全体汉军的斗志。洛阳城中的百战宿将很多,宗正朱儁和侍中卢植就是其中的翘楚。可是,显而易见,由出身并州军的侯成侯子玉来担任军事统帅是最合适的。听到这一条命令之后,洛阳城中汉军的抵抗顿时就变得激烈起来了。

    侯成是并州军中的三驾马车之一,军事地位仅次于大司马吕布和卫将军高顺,可是,在朝堂之上文官中的地位,侯成却远远高于高顺。侯成一手创建的银狐鬼军之中,先后有千余人被调出,充任千石左右的中级官员。在幽州、并州、司隶、凉州,甚至遥远的西域,到处都有银狐鬼军系的官员。他们之中,官儿做得大的是太守,小的也是六百石的议郎、大夫。

    此时此刻,在大汉的京师洛阳城中,侯成侯子玉是并州旧部和其他汉军都能接受的军事统帅,没有之一。世家大族起兵造反,局势危急,在这个危如累卵的时候儿,昭懿夫人严嫣做出了最正确的抉择,任命侯成总管全城全城军事。仔细思量,这道命令来得还真是时候儿。

    “传令,洛阳城内的所有汉军,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要以歼灭叛军有生力量为重!只要不扰民,所有能够杀伤叛军的法子都可以用!我只要一条儿,叛军的首级!打得好的,重赏!临阵畏缩不前的,杀头!竭尽全力支援友军的,重赏!见死不救的,杀头!抢掠、奸淫妇女骚扰百姓的,杀头!”接过洛阳全城的军事指挥权之后,侯成冷着脸下了第一道命令。

    一听这道命令,洛阳城中的所有汉军立刻就军心大振了,侯成的这一道命令,等于给他们开了一道大口子。侯将军只要叛军的首级,不要阵地,那就好办了。京师洛阳城里的汉军,大多数都是司隶附近的郡兵,守家在地,对洛阳城里的每一条大街小巷都熟悉无比,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这是地利。侯子玉一向大方,他口中所说的重赏,定然是超过你期望值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打完这一仗,无论死活,肯定是要发一笔大财的,这是人和。再加上叛军聚众造反,公然反对朝廷和大司马,不得人心,这是天时。天时地利人和都全了,还怕个锤子?

    刹那之间,洛阳城里的汉军立刻都行动起来了,只听得战鼓咚咚,军号悠扬,一支支汉军部队整队杀出,和呼啸而来的叛军展开了鏖战。洛阳城里,数百个里巷之中,三老、里正、乡老们各带精壮,将整个里巷守得严严实实的。一旦有叛军闯入,立刻鸣锣击鼓上前迎击。

    从前将军府邸之中的瞭望台上望去,整个洛阳城乱成了一片。一拨拨的黑衣人潮和汉军的红色衣甲搅在一起,你进我退,杀得不亦乐乎。间或有一些身穿寻常百姓衣服,左臂绑着白巾的精壮义勇出乎其间。到处都是鼓声,到处都是号角声,喊杀声惊天动地响成一片。

    “不错!这帮兔崽子们干得好!小黑子的家兵着实精悍!”侯成一手握着千里眼,一手拍着栏杆,大声赞叹道。他身旁儿的种司空看了半日,早就看清楚了目前的战局。他心知肚明,知道侯成是在夸卫将军高顺府邸之中的家兵。“子玉所言甚是!卫将军的部下,都是虎狼之师!两百个老卒,竟然压着一千多叛军打,叛军竟然被打得稀里哗啦,毫无还手之力。”

    “那是自然!小黑子最喜欢的是铠甲兵器、强弓硬弩,他府邸之中的存货,足足能装备三千精锐。老前辈,你仔细看,这两百老卒身上穿的都是工曹篆制造的高级山文字甲,都是军侯的标配。这太他娘的奢侈了!”侯成盯着那两百老卒,喉咙之中咽下一口吐沫,显而易见,他实在是太羡慕了。这两百百战之余的老卒,又有重甲护身,强弩护卫,两百足当一万!

    “噫!我说子玉呀,你看看那边儿,南宫、北宫的战事危急呀!可惜了!可惜了!自从十常侍之乱后,南宫、北宫是头一次陷入叛军之手呀!”种司空顿足捶胸道。侯成举起千里眼,仔细观瞧,朱雀门、玄武门和北门都已经失陷,城楼上燃起了熊熊大火。北宫已经被叛军完全占领,两千多叛军正在四处洗劫,北宫之内,横七竖八,到处堆叠的都是汉军的尸体。

    和北宫相比,南宫的的战局要好上一些,至少汉军还在和叛军缠战。南宫之中的瞭望台上,卫尉韩遂指挥着两三百亲兵,正在利用远射武器迟滞叛军的进攻。南宫南部的广大区域内,被打散的汉军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正在依托有利地形和紧随其后的叛军展开激战。

    “老前辈,不要紧!南北两宫本来就不是防御的重点,韩文约手下的两千多汉军,成军不久,又不是他原先手下的精骑。仗打成这个样子儿,已经很不错了。即便是换了我侯成去打,也好不到哪里去。韩文约不愧是曾经纵横西凉的大帅,立刻就明白了叛军的心思儿。叛军是奔着宣明殿去的,一看太后和监国世子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