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杨元庆调头去了,杜如晦望着他的背影,低声叹息道:“他嘴上说不在乎,其实他比谁都爱护五原郡的军民。”
杨思恩也长叹道:“他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十年,十年了,从十岁到二十岁,他最宝贵的岁月都洒在这片土地上,他怎么可能不爱护?”
皇帝圣驾将至,杨元庆便和裴晋一起向九原县而去,虽然裴晋的公事是为了通知杨元庆圣驾将至,但他还担负着家族的一个重任,那就是关于杨元庆和妹妹的婚事,按照约定,已经两年过去,下个月妹妹敏秋就满十六岁,杨元庆该到娶亲之时。
眼看前方便是城门,他们一行人的速度慢了下来,裴晋瞥了一眼杨元庆,他想等杨元庆先提出婚事,可是眼看到城门了,他们即将分手,杨元庆却矢口不提和敏秋的婚事,饶是裴晋很冷静,也有点沉不住气了。
“元庆,下个月初七便是敏秋的十六岁生ri,你是不是该向她表示什么?”
裴晋含蓄地提醒着杨元庆,杨元庆笑了笑,他自有想法,如果裴晋给他带来敏秋的信倒还可以,但要提婚事,裴晋毕竟是同辈,让他来说这种严肃的话题似乎有点不妥。
“敏秋现在怎么样了?两个月前她给我写了一封信,我也给她回了信,不知她收到没有?”
裴晋极为聪明,他明白杨元庆的意思,关于婚事,他们自己会写信商量,不用自己cāo心,看来只有让祖父来问他了。
“那好吧!杨将军,我就告辞了,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杨元庆微微笑道:“多谢裴兄,希望今年中秋,我们能坐在一起赏月。”
裴晋眼睛一亮,向他郑重地施一礼,“我也期待!”
他调转马头,带着几名随从向南疾奔而去。.
杨元庆进入了城门,直接去了茶署,茶署是去年chun天刚刚成立,在涿郡、马邑郡、五原郡及武威郡各有一座,基本上和交市监一样,隶属于太府寺,负责整个隋王朝和突厥的官方茶叶贸易。
而此时,杨元庆的发酵秘方已经被破解,开始有大量的商人去南方采购茶叶,加工后卖去草原,随着销量急剧增加,茶叶的利润也大减,也从来的十倍暴利变成三倍利,很快又降为两倍利,朝廷随即下旨,不准私人擅自和草原进行茶叶贸易,要和草原贸易,只能从茶署进货,这样便控制住了茶叶价格的暴跌,使茶叶利润稳定在三倍利。
有趣的是,茶叶在草原的盛行,反过来开始影响大隋北方,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开始饮茶,大隋内外对茶叶的需求量剧增,也同时刺激了南方茶叶的种植,短短三年时间,茶叶的种植面积扩大了三倍。
杨元庆的红锈茶庄已经改成红锈酒庄,专卖蒲桃酒,茶叶生意他已经不做了。
茶署令只是八品小官,由一名年轻的官员担任,名叫崔挚,出身清河崔氏,和杨元庆一样,今年也只有二十岁,为人清正,锐气十足。
杨元庆走进茶署,崔挚刚刚批出一份茶引,正在记账,他见杨元庆进来,连忙起身拱手笑道:“杨总管不是去大利城了吗?”
“圣上即将来五原郡,我得回来准备接驾了。”
杨元庆笑了笑,便转到正题上,“我想查一支商队,崔署令方便吗?”
“杨总管尽管说!”
“叫瀚海商队,崔署令帮我查一下,到现在为止,这支商队有没有来这里批茶引?”
“请杨总管稍等。”
崔挚翻开账簿,一页页地细查,足足查了三遍,他摇了摇头,“很抱歉,没有这支商队的记录。”
胖鱼也查过,大利城那边也没有缴税的记录,看来这支商队还没有到五原郡,杨元庆便向他拱手道:“这支商队有私通突厥的嫌疑,如果他们来披茶引,请立刻通知我。”
“杨总管放心,我一定会及时通报。”.
七天后,隋帝杨广庞大的巡视队伍出现在了五原郡广袤的土地上,巡视队伍足有五十万人之多,延绵百里,旌旗铺天盖地,声势浩大。
巡视队伍的核心,便是皇帝的行宫城,城是一座巨大的可移动木制宫城,由少府寺卿何稠制作,顾名思义,呈六角型,周长有八里,女墙距地面高达六丈,皇帝杨广以及皇后等一众宫女宦官都住在里面,并有三千内宫甲士在城头上防御。
城下面装有数百只巨大的木轮,它本身并不能行走,需要上千头牛拉拽,缓慢而又平稳地向前推进。
杨广兴致很好,他并不是第一次来五原郡,开皇二十年,他作为主帅统领十五万大军,从五原郡出塞,击败了西突厥达头可汗,这次重返旧地,使他又想起自己当年的勇烈。
杨广站在城头对妻儿们笑道:“想当年朕也曾烈马戍边,北击突厥,一晃近九年过去,可朕觉得就像昨天才发生的事情。”
杨广和萧后感情深厚,尽管做了皇帝,但他依然不愿广纳嫔妃,他的用情专一也深得母亲独孤氏的赞赏,在取代杨勇为太子一事上,他也得到了母亲独孤氏的大力支持。
同时也是因为国事繁重,杨广虽然喜欢营造宫室,讲究排场,但他并没有什么嫔妃,他只有两个妻子,一个是萧皇后,另一个也是萧皇后族妹,称为萧嫔,在长子杨昭去世后半年,他的次妻萧嫔便在去年又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杲,这是杨广的第三个儿子,幼子的出生给杨广带来莫大的安慰,他疼爱异常,走到哪里都要带着他。
除了幼子杨杲外,还有长子为他生的三个孙子,他也带在身边,以便随时教育,而次子齐王杨暕则留守京城洛阳。
另外他的长姐,乐平公主杨丽华这次也随他通行,杨丽华喜欢安静,一般不爱外出,但不幸的是,她唯一的外孙女李静训在二个月前病逝,使杨丽华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为了让长姐摆脱悲伤,杨广便极力说服她一同出巡。
杨广瞥了一眼长姐,见她依然沉默不语,便笑道:“皇姊,这次来五原郡,应该可以看见杨元庆了,朕没有记错的话,他今年弱冠了,皇姊要不要替他取一个字?”
杨丽华轻轻叹了一口气,勉强笑道:“他今年应该娶妻了。”
“陛下快看!那是不是杨总管来了?”
一名宦官目光敏锐,看见了远处出现了一支骑兵,俨如一支细细和黑线,向这边疾奔而至,杨广也看见了,他捋须笑了起来,态度很好,自己刚进五原郡他便出现,看来他是早等候在这里了。
随即一名侍卫禀报:“陛下,丰州总管杨元庆和长史韦嗣云率三千骑兵前来迎接圣驾!”.
第十四章 长孙求救
全文字无广告 第十四章 长孙求救
杨元庆和长史韦嗣云早已等候在边境,当隋帝的圣驾出现时,他们便立刻前来见驾。 /
和杜如晦一样,韦嗣云也对这次圣驾巡视五原郡既是期望,又是担心,他期望圣上能加强对五原郡的移民,朝廷能提供财力和人力支援,恢复已经荒弃的汉朝灌溉河渠。
而圣驾的数十万军队,需要提供五原郡难以承受的粮食,尽管杨元庆已经从突厥买来十几万头牛羊,但韦嗣云计算过,十几万只牛羊只能支撑四天,而圣上要去大利城视察,必然会超过四天,他们准备的粮食就明显不足了。
杨元庆看出了韦嗣云的担忧,一边走,他一边低声安慰他,“长史不要太担心,五原郡的情况圣上也知道,他不会过于为难我们,我想他们自己应该也带有粮食,咱们只要保证圣上和百官的粮食供应,至于军队,尽力而为吧!”
“唉!也只能是尽力而为了。”
韦嗣云叹息一声,和杨元庆快步走进了城,侍卫将他们领上城头,杨元庆和韦嗣云连忙上前几步,拜见皇帝。
“臣杨元庆、韦嗣云参见皇帝陛下,祝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广心情很好,他摆摆手笑道:“两位爱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
两人站起身,杨广又笑眯眯问杨元庆道:“杨总管,感觉朕的城如何?”
“堪称鬼斧神工之作,臣认为,这座城更适合在平坦的草原上,若是突厥人所见,必以为是神灵下凡。”
杨广呵呵大笑,“朕去年巡视草原,也建造了这么一座观风行殿,比这座城略小,正如你所言,突厥人所见,无不倒头膜拜,大隋工器,不是他们这些草原蛮族能想象。”
杨元庆见杨广心情很好,便偷偷向韦嗣云使了一个眼sè,韦嗣云会意,上前一步跪下,将一本奏折高高举过头顶,“陛下,这是微臣和杨总管对经略河套的一些想法,北方缺水,难以大规模恳殖,惟独河套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只要恢复汉时的灌溉水渠,便可开垦出数十万顷良田,能养活几百万人,臣和杨总管都认为,只要河套兴盛,将对抑制突厥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请陛下考虑。”
杨广点点头,命人收下奏折,又对二人道:“朕在决定巡视五原前,也特地看了汉朝对河套的开发,让朕不胜感慨,自古以来,只有强大的王朝才能开疆辟土,我大隋的人口已超过历朝历代,大隋的强盛也是历朝历代所难比拟,我们不应该比汉朝做得差。
所以朕一心做几件大事,朕用两年时间分别开凿了通济渠和永济渠以及江南河,南方也平息林邑国之乱,打到马援柱以南,从今年开始,朕的目光将投向西方,一个是西域,另一个便是河套,这也是朕来视察河套的主要原因。”
杨元庆和韦嗣云对望一眼,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圣上的话语中透露出了他要大规模开发河套的想法,这正是他们梦寐以求。
他们一起躬身施礼,“陛下的宏图大志,正是河套十万军民所盼。”
“朕心里明白,朕的视察并不是游山玩水,有的事情呆在皇宫里是解决不了。”
杨广又微微一笑,“朕知道在五原郡呆的时间过久,你们也承受不起,那就直接去大利城吧!朕要亲眼看一看,大利城是怎样一座坚城固堡,让十万薛延陀人饮恨城下。”
杨广一声令下,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大利城方向开去。
拜见完皇帝杨广,杨元庆又来到了杨丽华的行殿,拜见这位对自己爱护有加的皇族公主.
杨丽华看见杨元庆,又勾起了她对外孙女病去的伤感,忍不住潸然落泪,杨元庆也从裴敏秋的信中知道了李静训之事,想到当初李静训的病弱,最终没有能成年,他也有些伤感,便柔声安慰她道:“公主殿下,人逝不能复生,更重要是活着的人能保重自己,如果公主殿下有兴趣,臣愿意陪同公主去草原骑马散散心,看看宽广的草原,能缓解公主殿下的忧思。”
杨丽华叹息一声,“元庆,谢谢你的安慰,我确实也想骑马散心,好吧!去草原后,你陪陪我。”
“臣遵命!”
这时,杨丽华又想起几事,便微微笑道:“元庆,一件是你的婚事,敏秋已满十六,希望你能抽个时间回去迎娶敏秋,早立妻子,不违孝道。”
“臣已决定今年请假回去娶妻,但须圣上批准。”
“圣上那边我已经说过了,他没问题,你尽管回去,还有一事就是关于你父亲。”
杨元庆沉默无语,今年是大业四年,算起来他和杨家反目已经五年了,尽管当初杨家的处罚是除籍三年,但三年早过,他也没有归籍,心中对杨家早已淡漠,但一年多以前,他的父亲杨玄感拜访裴府,看望了裴敏秋,间接表达了他对杨元庆的和解之意,但杨元庆却一直保持沉默。
杨丽华又劝他道:“他毕竟是你父亲,就算你不肯回杨家,但和自己父亲不能形同陌路,也不说有多亲密,至少表面上过得去,元庆,大家都知道你是因为被杨家除籍,才和父亲关系冷漠,所以大家也同情你,可当你父亲主动想和你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