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官再三确认几遍,见没有回应,便一挥手。“封箱!”
士兵将箱子封好,军官清点了人数,便把一块方形铜牌递给男子,“凭这块铜牌取兵器,记住了,三天!”
他又对士兵吩咐一声,“搜身检查货物!”
几十名士兵奔上前。开始搜身,并检查商人们的货物,确认没有军品和兵器后,军官一挥手,放他们进城了。
城门口的盘查足足进行了半个时辰。年轻伙计一咋舌道:“去年来可没有这么严格啊!”
“不要多嘴!”
男子又瞪了他一眼,众人一路前行。走到一家卖杂货的店铺前,男子看了一眼招牌,‘韩记杂货铺’,就是这里了。
店里的掌柜早迎了出来,笑呵呵道:“怎么现在才来,以为你们昨天就该到了。”
“路上遇到风沙,耽误了。”
男子翻身下马,招呼伙计们把货物送进店铺,店铺里也跑出几名伙计帮忙。
掌柜则将男子带进了内院,在一间屋子里坐下,掌柜姓韩,叫韩昶,来五原郡已有一年多,这座杂货铺就是他的产业,生意很不错,这名远道而来的男子名叫李守重,名义上是一名商人,但实际上,他是李渊府的家将头目。
这家李记杂货铺自然也是李渊设在丰州的一个情报点,专门收集五原郡和丰州军的各种情报,掌握杨元庆的动向。
自从大业九年杨元庆在丰州拥隋自立后,李渊便知道,杨元庆迟早会成为他的劲敌,从那时起,他便开始关注丰州,目前,李渊一共设立了两个情报点,一个在长安,另一个便是在丰州,由长子李建成全权负责,无论掌柜韩昶,还是商人李守重,都是李建成的心腹。
两人坐下,李守重疑惑道:“今天进城,士兵盘查得格外严格,上次还不是这样,出了什么事吗?”。
“也没出什么事,雁门之战后,丰州开始全面进行严控,本地居民,其实家家户户都有刀矛弓箭,但这要在官府进行编号,像我们这种非本地居民,则不能拥有兵器,,甚至连造兵器的物资也不能有,一旦被发现就要坐牢,上个月大利城一名开酒肆的掌柜,我还认识此人,被搜出藏有几十件各种兵器,结果就被认定为突厥探子杀掉了,现在可是动真格的,大家都不敢私藏兵器。”
李守重沉吟一下道:“你是说,主要是查突厥探子?”
“差不多,yin山那边有隋军巡逻兵,从北方过来的人都会被严格盘查,现在有很多投靠突厥的汉人,防不胜防,我已经在五原郡居住满两年,已达到资格,前几天申请了五原郡户籍,昨天有官府过来审查了,估计过两天就能拿到户籍,这样,我就能升为甲类人,以后就不会有什么军队来搜查,也有拥有兵器,我们就更加便利。”
“什么甲类人?”李守重有些糊涂。
韩昶微微一笑,“甲类人就是拥有五原郡户籍之人,可拥有兵器,也最zi you,没什么特别情况也不会被检查,乙类人就是在五原郡生活,但没有户籍之人,不能拥有兵器,每隔十天要去县衙点个卯,经常被盘查,像我现在就是乙类人,而像你这样的游商就是丙类人,你进城时应该有一块铜牌吧!”
李守重摸出铜牌递给他,韩昶看了看铜牌背面,便笑道:“看见没有,这上面有个‘三’字,也就是说,你只能在城内呆三天,超过三天,你就会有麻烦了,先要被官府讯问,讯问不过关,就要拘押移交军方,那就是有敌探嫌疑了。”
李守重这才明白,难怪那名军官强调只有三天,原来是这个意思,他不解地问:“那你们呢,进出城有标识吗?”。
“当然有!”
韩昶从腰间取出一块圆形铜牌,放在桌上笑道:“这是我的圆牌,出入城时要出示,要被搜身,等我的户籍申请到后,就可以换鱼牌,zi you出城入城,其实这里面还有很多细节,比如住在城内或者城外,都不一样,城外户籍人进城,一两天没有问题,如果超过三天,就要去县衙备案,非常严格,说到底就是一句话,防内应,防探子。”
李守重微微叹了口气,如果是这样,他的一个任务可能就完不成了。
“这次我奉命大公子之命来五原郡,除了把你收集的情报带回太原,另外还有两个任务。”
“你说,什么任务?”
“一个任务是让我在五原募集一支军队,两三百人左右,潜伏在大利县和九原县”
他话没有说完,韩昶便立刻摇头道:“这绝对不可能,丰州军对这种多人聚集控制得非常严格,五十人以上入境,全程都会有军士跟随监视,十人以上不准入城,商人开店,聘用的非本地户籍伙计不准超过五人,伙计总人数超过二十人,则就会有军士驻店监视,所以九原县城内的各家店铺没有一家伙计超过二十人,就算开分店也不行,你想募两三百人,去哪里募?当地人的家小都在这里,根本就不会干这种事,反而会举报你获重奖。”
李守重无奈道:“那好吧!这个任务先不提,我回去向长公子禀报,另一个任务就要你想办法了。”
“什么任务?”
“丰州军有一支非常厉害的重甲步兵,长公子要求我们不惜花高价搞到一套重甲步兵的装备,不是立刻要,但至少一年内要搞到。”
韩昶半晌没有吭声,他走进里屋取出一只扁木盒,递给李守重,“这是我收集的一些情报,你回去交给长公子,至于重甲步兵的装备,我会想办法,这个很难,风险也很大,我尽量吧!”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闹,一名伙计慌慌张张跑来,“掌柜,外面来了一队内卫兵。”
韩昶听说是内卫兵,他心中一惊,急忙问道:“出了什么事?”
伙计看了李守重一眼,小声道:“好像是这位李爷有什么事情违规了,外面内卫兵让李爷立刻出去答话,否则他们就进来抓人了。”
韩昶和李守重面面相觑,韩昶急道:“李爷先去应对吧!内卫兵权力很大,一旦被他们盯上就麻烦了。”
李守重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出问题了,他只得硬着头皮走出店铺,店铺外站着二十几名士兵,与众不同的是,他们头盔是红sè的,这是丰州军的内卫士兵,一共五千人,分驻五原郡各地,他们头盔都是红sè,所以又叫做赤盔兵。
旁边则站着一名军官,正是刚才守城门的军官,他见李守重走出来,便指着他道:“就是此人!”
一名内卫军官上前,打量李守重一眼,“跟我们走一趟!”
(求月票,冲击前十!)
<;<;天下枭雄>;>;看书啦文字首发,欢迎读者登录。
第三章情报暗战(2461张月票加更)
第三章情报暗战(2461张月票加,到网址
第四章 露出破绽
内卫府设立在九原县衙旁,占地有十亩,高墙深院,里面设有一座秘密监狱,一旦被带进内卫府,除非是非常清白,否则很难再走出来。//由网友上传
李守重心中忐忑不安地跟内卫士兵走进了内卫府大mén,走进了一间小屋子,屋子里坐着一名军官,旁边站着四名体格彪悍的大汉,目光凶狠地盯着他。
“跪下!”一名大汉喝令。
李守重心中无奈,只得跪下来,军官瞥了他一眼,“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做什么行当?”
“小人李守重,河东离石郡商人,来五原郡卖货。”
“卖什么货?税单在哪里?”
“都是ri常品,茶叶、糖还有纸笔文具。”
李守重从怀中取出一张税单,这是他刚进五原郡时缴税获得的凭证,一名大汉接过,递给军官,军官看了一眼,道:“守城士兵说,你缴税不足,有偷税嫌疑,所以特来审查你。”
李守重一颗心蓦地松了,原来是为这件事,他还以为是自己身份泄lu了,估计是进城时没有守城军官好处,所以他们报复自己,他连忙道:“军爷,我们缴税时,是把所有货物都摆下来,由税官核对认可后,才缴税放行,我绝对没有故意偷税。”
“这很难说,有的商人身上还藏有珠宝,等我们核实清楚,如果没有问题,我们自然会放你走。”
军官给旁边大汉使个眼sè,大汉走上前。“跟我来吧!”
他把李守重带去隔壁房间关押起来,军官立刻起身,向内院走去,在内院的大堂上,十几名内卫府官员围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三把横刀。这三把刀便是李守重他们进城时被收缴的横刀。一般刀剑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李守重一行八人,却带着三把军用横刀,而且是连续编号,这便引起了守城官兵的jing惕。
三把横刀都有编号,一名文职军官正在核对编号来源,他手中有一本厚厚的军械编号谱,是他们huā大价钱从军器监买来的副本。
内卫府同时也是丰州军的总情报机构,督军叫做魏贲。是杨元庆的铁卫之一,长史叫谢思礼,是当年在敦煌从军的士子。出身江南谢家名mén,当年在敦煌从军的十八名年轻文官已经渐渐成为军中重要的文职官员,挑起大梁。
审讯李守重的军官走进来,对督军魏贲施一礼。禀报道:“那名商人已经带来,暂时稳住了他。”
魏贲点点头,“继续稳住他,不可让他生出疑心,再派人去盘查他的货物,要做得像一点。”
“是!”军官转身下去了。
这时,查找编号的谢思礼笑了起来,“我查到了!”
他将编号谱叠个角,合上道:“这三口横刀都是来自太原郡兵,是今年一月发给李渊的两千口横刀之一。”
魏贲沉yin一下,“这件事要立刻禀报总管!”
一刻钟后,魏贲和谢思礼出现在总管府杨元庆的办公房内,杨元庆凝思听他们二人回禀完情况,又问:“出了三口横刀,别的兵器呢?”
“别的兵器都很普通,打制得虽然不错,但不是军器监的物品。”
魏贲迟疑一下,又道:“卑职也担心,这三口横刀会不会是从军营内流出来,内地士兵偷卖兵器的情况很普遍。”
杨元庆摇摇头,“太原府不会,李渊一向谨慎小心,对这种事情管得很严,更重要是,这是连号的刀,在李渊领的二千口刀排在前十,说明这很可能是给他亲卫所用。”
杨元庆又沉思了一下,“还有办法可以判定,军人和普通商人有很多地方不一样,比如骑马姿态,走路姿势和他的言谈举止等等,都不一样,可以观察一下。”
谢思礼问道:“总管,如果能确定,要不要趁机把他们连根拔掉?”
杨元庆摇了摇头笑道:“拔掉旧的,新的还会来,其实我对那家杂货铺倒很感清楚,如果它真是李渊设在丰州的情报点,那为何不能为我们所用?”
魏贲和谢思礼对望一眼,他们明白杨元庆的意思了,他们连忙施礼,“那我们现在就去安排!”
“思礼稍微留一下!”
魏贲先去了,谢思礼则站在一旁,等候杨元庆的吩咐,杨元庆微微一笑道:“你族弟在上洛郡干得很不错,已升为果毅都尉。”
谢思礼的族弟便是谢映登,都是江南名mén谢家之后,两人的父亲是亲兄弟,南陈被灭后,谢思礼的父亲被流放到敦煌,而谢映登的父亲则被押送去长安,两家常有往来,谢映登少年时在敦煌郡谢家住了三年,两年前,便是谢思礼把谢映登介绍给杨元庆,杨元庆便让谢映登跟随杨巍去了弘农郡,在最关键时救了杨玄感,现在谢映登成为杨玄感心腹干将。
谢思礼极为聪明,他一下子便猜到了杨元庆的意思,“总管是想让我也去上洛郡吗?”
杨元庆赞赏地点点头,这个谢思礼果然聪明,一下子便猜中自己心思,他沉yin一下道:“我接到京城情报,杨广命云定兴在两个月内造出新船,我估计他是要去江都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