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厅外,是已经长成青年模样,年过十八的罗二虎与李青等人,王国峰现在责任重大,部属很多,已经没有办法时刻跟随着惟功了。
除了近身的侍卫外,等候在门外的还有张用诚的几个部下,挂着通事头衔,负责随时记录惟功的命令,形成文书档案。
两年多时间过来,舍人营的一切更规范化,更具有正式的流程,一切,都更加正规。
惟功的地位,也是从舍人营而来,这个营,已经成为京营之中的翘楚,不论是军纪,装备,训练程度,战斗力,精气神,已经是公认的第一!
万历六年时,皇帝大婚后到秋季又复大阅,俞大猷的车营大出风头,论起车营之间的配合,六万人的声势,京营之中,再没有第二个营头可以相比,老俞头因为此事大出风头,当然,也成为京营诸将和勋贵的眼中钉,车营的成就并没有被重视,俞大猷也没有机会提督京营或是协理京营,在京营中,仍然是勋贵的世界。惟功能够提出建议整改京营,也是因为他未来的英国公的身份,不然的话,勋贵圈和京营武将圈根本就不会理会他。
当然,那次大阅中舍人营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阵法的演换,整体的军容,其实都在车营之上,只是惟功心感俞大猷的传艺之德,故意使车营更上一筹,对此,朝野上下,心知肚明。
这样一个极具成就,不论是实战经验还是练兵成就都远在常人之上的少年勋贵,在大明朝野众臣的眼中绝对是一个妖孽般的人物,若非如此,今日召开的整顿京营的会议,根本就不会叫惟功前来。
“末将的建议,就是上奏条陈的那些,其余的,也无甚可说。”
向众人一一见礼之后,惟功只是斜睨了抚宁侯朱岗一样,朱岗气的胸膛起伏,眼中是明显的暴怒与恶毒的神采,他在惟功手中多次吃亏,两人之间的仇怨,根本就解不开了。
徐文壁苦笑道:“那么这一次的会议,又要无功而返了。”
临淮侯李言恭道:“惟功,你的动作太大,看着痛快,但不大稳妥。”
其余各侯伯都是附和此议,均道:“惟功到底是少年,心气是高,但确实不大稳妥。”
这一群人,多是执掌京营一营的侯伯,利益在京营之内盘根错节,没有他们的支持,惟功的整改计划根本不可能成功。
而惟功的计划,也正是掘他们的根,重整兵册,彻底沙汰老弱,兵饷不由各营,而是统一发放,这些条陈一旦实施,他们的铁杆庄稼就没有了。
这些侯伯,祖上都是血战厮杀得来的勋贵世袭的爵位,但在此时,他们身上不仅没有祖先丝毫的血勇之气,连克俭奉公,勤谨守法都办不到了。
这已经是两年多来第三次京营整顿会议,前两次全部是无疾而终,但惟功知道朝廷的耐心差不多已经到尽头,当下浅浅一笑,抱拳道:“既然诸位公爷侯爷伯爷都没有定论,那么末将就告辞了。”
“也好,我等也只能这样复奏上去。”
徐文壁现在是提督京营,他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锐气,只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对惟功的提议也并不赞同。
但除去公事,他也是很欣赏惟功的锐气和进取精神,当然,惟功的为人也是为他所欣赏。这是一种矛盾的心理,在场的侯伯多半都欣赏惟功的能力和为人,但也讨厌他背离勋贵圈,只顾讨好皇帝和张居正的背叛行为,这种心理,当然也是十分复杂。
徐文壁说了公事之后,展颜一笑,对惟功笑道:“惟功,你已经快加冠,你舍人营的部下们大半都成年了,可以转到其余各营任职,你的能力,大家还是认可的,不妨荐一个人接任舍人营坐营,然后你挑一个营吧,给你一两万人,总能在短期内再练出一批强兵来……我等也愿京营强大,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也算是一种妥协,免得闹到崩盘,在场的侯伯们当然没有意见,均是点头表示赞同。
幼官营和舍人营在惟功的几年经营下,现有六千余人,马匹两千四百匹,各式刀枪五千余把,腰刀六百把,工部拨给鸟铳六百余支,这些兵器,全部也是上等闽铁打造,制造合格,是难得的上等兵器。整个营,兵强马壮,但已经多半成年,再留在幼官舍人营就不大恰当了。
“此事不是末将能够自专的,还是奏明之后,再由皇上钦定吧。”
徐文壁缓缓点头,笑道:“惟功你说的很是,是本公有些孟浪了。”
他是有收买之心,不过惟功既然表明了态度,大家也就不需要再多说了。
对惟功来说,他曾经答应朱希忠的是彻底整顿京营,从承诺来说,还有大明的安危来说,以及自己的功业,掌握京营,彻底整顿,这才是自己的未来。
徐文壁等人虽然有绝大的权势,可他也是未来的英国公,从这一方面来说,他谁也不惧!


第242章 惟别
出了会议的地方之后,惟功长吸口气,对李青和罗二虎等人吩咐道:“去广宁门。”
“是,大人!”
十来个青年昂然大声,雄健威武之态,惹得四周无数人为之瞩目。
众人一起翻身上马,骏马在驱策之下,飞速离开,大营之中,无数人立时走避,不敢挡其锋锐。
这样的气魄,当然惹得厅中的那些勋贵们为之侧目。
他们的祖先,其实也是一样曾经有过这样雄浑刚健的气质,只是百年承平之下,贪图享乐和酒宴,女色,已经弱化了他们的体魄和精神,使得他们再也没有恢复祖先荣光的心思和能力了,此时此刻,他们也只能看着张惟功远去的背影发呆……这个青年,绝对是勋贵里异数中的异数!
“哼,小人得志!”
朱岗看着惟功的背影,恨恨地吐了一口唾沫!
……
会议的地点距离广宁门不远的地方,惟功等人风驰电卷般的赶路,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赶到广宁门,守城的是一个京营的低级武官,惟功他当然是认得的,一见之下,连忙指挥部下将城门附近的人隔离开来,不料惟功已经放慢了速度,见这个武官的动作,便是点了点头,控马缓步出了城门之后,到了城外大道上,才又继续高速赶路。
他所赶去的地方,就是两年多前张居正在过万人的眼皮底下,坐着大轿离开京城的地方,一晃两年多过去了,张居正早就又威风凛凛的回到京城之中,重新掌控天下,而今日惟功到此,却又是给人送行了。
“俞帅!”
真空寺前,大约也有数十人,九成是穿着武官的袍服,还有一成是普通的士绅僧道之类的打扮,在众人的中间是一个须眉皆白的老者,穿着的是青布所制的长袍,戴着方巾,打扮的如一个乡村塾师一般。
这位老者,便是在数年之前奉命入京的俞大猷,几年之前,他奉命来掌神机营下的车营,官职只是都督佥事,数年之后,因为练兵有功,大阅有功,到底开复了他的处分,复位为左都督,仍加太子少保……武官一身的功业,除非封爵或赐封太保或少保之外,这样的勋业,也算是到顶了。
几年的京城生涯使得俞大猷的老态越发明显了。不仅要做事,还得学做人,要学弯腰,这对一个一生倔强,从来不肯察言观色对人弯腰的老人来说,尤其不易!但在京城但凡想做一点事情,凡事强硬到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毕竟是一个外系武将,一个福建蛮子,不要说那些勋贵了,就连京营中普通的小军官都能藐视他的权威,这几年,将一团散沙般的车营练成大阅时的第一强军,俞大猷也是耗尽了心血,从外貌上来说,已经快到油尽灯枯的地步了。
惟功下马,便是一声大叫,在人群中与人寒暄着的俞大猷就是转过头来。
看到惟功,他的白眉一挑,一股豪气就涌了上来。
自然而然的,这个老人的身上就形成了一股威压的感觉!
四周的人,顿时感觉到如山的压力,情不自禁的就是退了几步开去,没有人能继续留在俞大猷的身边。
只有惟功若无其事,在磅礴的压力之中,仍然大步前行。
这种“势”的较量,在武者之间才能明白和体悟,但俞大猷的势已经远远不及惟功了!
“唉,惟功小子,吾不及你多矣了……”
俞大猷的语气中带有一点萧索,换在三十年前,他以一剑纵横天下无敌时,凭借无上剑意,对惟功应能取而胜之……少林寺的光头和尚们岂是好说话的?倭寇来袭时,几百棍僧自发去征剿倭寇,长枪大棍,正好是短倭刀的克星,杀的倭寇们人头滚滚,少林武僧之名在后世叫人如雷贯耳,几次入世,包括唐初和大明倭乱时的表现都是十分出采的。
俞大猷以一剑一人,飘然上山,折服群僧,并梳理少林七十二绝艺,可以说,后世的少林功夫,仰赖他一人之力多矣。
这是何等逆天之事,若没有实力,早就被和尚们一通乱棍打出去了。
现在的他,却是根本无力与惟功抗衡了。
“俞帅,你这个年纪,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超过小子的想象多矣。”
惟功也没有太客气,对俞大猷这样的武者,过份的客气反而是侮辱。
俞大猷忍不住仰天大笑起来,全白的须眉,在半空中颤动着。
四周的人,用惊奇的眼光看着这一老一少。一个是名满天下的武者,大帅,宗师,另一个是新晋的勋贵中的异数,京营中握有实权的将领,名满天下的大商行的东主,怎么来说,这两人也不象是能走在一起的模样,可现在看来,两人平素的相交虽然不多,但已经十分知心。
“老夫日子不多了。”
俞大猷笑毕之后,正色对惟功道:“小友你来送行,老夫感念至深呢。”
“小子在俞帅手中学到了不少有用的本事,不要说在真空寺,便是送到涿州也是该当的。”
“呵呵,这却不必,老夫侥幸到今日的位子,最自豪的无非就是一手剑法和棍棒功夫,惟功你现在学的已经十成十,有你这么一个传人,送不送行,已经是不打紧了。”
俞大猷脸上的神情慢慢从萧瑟变成了一种由衷的欣慰,自己是已经老去,行将就木,估计是在世的日子确乎不多了。但吾道不孤,眼前这个少年,不论是德还是才,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武人之中,有这样优秀的传承在,自己这一生的坎坷与最终的结局,又算得了什么呢?
“原本,老夫是想正式收他入门墙……”
俞大猷心中感慨着,但心底里的话并没有说出来。
惟功这几年,没有少到车营去找他讨教,不论是剑法,棍法,枪法,如何将术法转为练兵之法,一刀一枪一棍,如何练成强兵,融入阵法,而不单单是拘泥于鸳鸯阵……鸳鸯阵在城市战的威力已经得到确认,在南方水网密布的地方也是确实有无上的威力,但在北方草原,山地,近沙漠的西部又如何?十万人以上的大规模的战争中,采用何等阵法为佳?戚继光的车阵,到底是否实用?惟功会将他的见解和看法和盘托出,没有丝毫隐藏,而俞大猷肯定也是倾囊相授,有时候,一老一小探讨起自己都不能确定的事情起来,可以通宵达旦,丝毫也不会觉得辛苦。
俞大猷多次想把惟功正式列入门墙之内,但惟功实在太优秀了,而且,张居正对惟功的教导也是不遗余力……哪怕是皇帝是视惟功为自己的武力班底,但张居正并没有因此而疏远惟功,惟功的几次上疏,请整顿京营诸务,当然是与张居正的耳提面命脱不了干系的。
加上马芳这老头儿,时不时的派人送宣府那边的特产过来,书信往还不断,马家的两个小子,老大已经是大同副总兵了,结果还是写信来要与惟功义结金兰……这当然是马老头子的意思,马家的老二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