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4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阳这几年总的态式是隐忍,一切推到辽镇身上,坐视对方被放干鲜血,所以对努尔哈赤的发展,除了依托栋鄂部不停的打击越界的建州部之外,更大的动作就没有了。
众人的眼光在阴影处掠过,并没有停留太久。
相比控弦数十万的北虏,部落男丁加起来不超过十万人的东虏毕竟太弱了。
“综上所述,近期我们准备打击的漠南北虏控弦有六十万人,当然,这是指所有能在马上射箭的北虏男子……从十来岁到五六十都可以,真正的披甲人,不超过六万人,插汉八部和朵颜三卫加土默特右翼,全部在此,不过如此。根据军情司的情报,近期北虏会集结两三万人的披甲,对出塞的辽镇骑兵进行一次毁灭性的伏击,我们的计划,就是在此事之后,举行一次大规模的会战级别的战役,沿开原、铁岭到广宁、义州卫、镇夷堡等诸多路线出击,分阶段投入兵力,在边墙外建立补给兵站,沿途深入打击,预计用时是半年时间,由发动战役日时算起。”
一直凝神细听的郭守约和第二营营官王辅国一起对了个眼色,惊叹道:“好家伙,真是大手笔。”


第638章 小组
在陶希忠说话的时候,在场的营官和各司的主管们几乎要忍不住交头接耳陶希忠笑笑,继续说道:“第一波攻势预计动员近卫第一营的龙骑兵千总部,近卫第二营的猎骑兵和骠骑兵独立千总部,两营共出三个千总部,主官分别是李达,王有信,郭宇。此外,动员第一营、第二、第三营和第四、五营共五个营的全部兵力,特科总队出动一个独立千总部,骑兵第一、第二营全部出动,加上炮兵第一第二千总部,辎重工兵千总部,预计一共出动七个独立千总部,共一万一千人,五个步兵营,两个骑兵营七个营,四万三千人,出动总兵力五万四千人,另外,除了各营的辎重工兵部队和独立辎重工兵千总部外,预计还要雇佣十万人左右的夫子,沿边墙到河套北部地区,建立大量的兵部和中心堡,将边墙往北方向推进最少百里左右的范围,同时,建立每三十里驿站和十里一个的急递,确保军情军报系统畅通无阻,保证第二波交替攻击和守备部队的进攻和驻扎。”
事实上除了少数最高层之外,普通的营官级别的军官都不大清楚辽阳镇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地步,一次出动七个营和七个独立千总部,一下子就是五万四千人的野战部队,固然这里头有几千辎重兵和战斗工兵和炮兵,但基本上全部是实打实的野战攻坚的部队,而这还只是第一波的攻势,再往下,第一集团攻势减缓休整的时候,第二集团交替攻击,第一集团转为守备,两大集团交替攻击,可以确保攻势不间断,打的北虏没有办法缓过气来,同时,可以把抢下来的地盘稳固下来,这样的做法,比以前大明王师的打法,不知道高明多少倍。
明军的战术,还是以防守反击为主,平时边境上以长城为依托防线,被骚扰的受不了后,集结大军打反击。
成祖时期,一次出动三十到五十万人的京营,沿途的补给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物资,动员多少人力,当时上升期的国力都承受不住,民间十分困苦,而战果实在有限得很。
很简单,光是出边墙邀击,人家知道你最多几个月就走,难道这么蠢和你的优势步兵集团打对攻?数次北征,最大的成效就是使被征伐的蒙古部落变的衰弱,但削弱一个,另外一个又起来了,根本治标不治本。
成祖之后,特别是土木之后,防守反击都打不起来,被北虏夺了河套,被插汉部的图门汗视为“俺答,奴子也,亦能为王?”的俺答汗,两次攻到北京城下,朝廷亦无办法,戚继光的最大成效,也就是稳固防守,使京师防御平安无事。
辽阳镇的战法,却是要打出边墙,并且接连做战,不仅放眼现在的九边无人能比,就是二百多年前的大明成祖皇帝,亦是瞠乎其后了。
第二集团估计是近卫第一第二营的剩余部队,还有第八、九、十这三个营,加上若干骠骑兵猎骑兵龙骑兵千总部等部队,人数估计在三万人左右。
辽阳每个营现在都是超编,每个营都是六千人左右,这样外人只知道有十个营和若干千总部,如果按明军一般一营两千七百人的人数来看,这个数字和辽阳镇额兵三万多的印象相差不多,正好对上。
不知不觉间,辽阳镇已经拥有雄师十万,光是满编的骑兵营就有两个营,加上各独立千总部,骑兵总数当在两万以上,而且,全部是精锐中的精锐。
光是骑兵,已经比极盛的辽镇还强得多,辽镇虽然额兵九万多人,精锐骑兵极盛时也就是两万左右,剩下的多半是守城的杂兵和步兵营,以辽镇的训练水平和强度来说,根本当不得大用,也就只能缩在城池里守守城,当不得大用。
勉强拖出去野战,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而辽阳的十万大军,除开骑兵之外,每个步兵营都不是那么好相与的,独立的重骑兵大队,炮兵大队,龙骑兵,猎骑兵,每个步兵营都由这些兵种构成,加上方阵步兵,简直可以横扫一切!
秋冬之交的时候,全镇在参谋司和各司的配合下,编练大规模的步炮骑协同的演习计划,往往都是达到几个营过万人的规模,每个季度每个月,各营都有不同规模的拉练和演习。
经过八年的经营和艰苦训练,辽阳镇已经有两批武学院毕业的学员,最早一批已经在镇中服役数年,大量的优秀生员成为参谋人员,他们越发改变了辽阳镇的精神面貌和整体动员及做战水平,现在,检验全镇的时机终于要到来了。
陶希忠坐下,惟功又站起身来,环顾左右,眼中放出光芒来:“做战计划现在还在拟定之中,但事前的通风,动员,筹备,各营已经开始准备了。”
“是,大人!”
所有人站起身来,昂首挺胸,大声的答应下来。
惟功站在雨檐底下,看着部下们纷纷离去,张用诚几个走的较晚,他特别嘱咐道:“用诚,大兵一动,兵费耗繁,各项物资调配,你们中军部也要辛苦,你和恺阳兄几个,务必要坚持下去,等这一次战事完了,我想大家可以好好歇一歇,各人家里,总会多几件蟒服,诰命什么的。”
这就是说,此役过后,大家肯定升官。
这几年,辽阳不声不响的发展内力,钱赚的极多,可以说是盆满钵满,高级主管和军官,分润也是不少,大家都俨然是富家翁了,往下去,就是打仗,做更多的生意,使中下层和普通的军户百姓们,沾更多的光。
这是一个大宗旨,不仅辽阳要富,这一次做战之后,可能会拿下更多的地盘,物资和金钱,当然会往新的领地倾斜。
对辽阳的高层们来说,这七八年来不曾升官,大家举步不前,惟功的国公袭爵已经六年,尚且没有明确消息,麾下将士们,更是几乎没有人升官。
“太好了。”佟士禄在远处听到了,振臂欢呼道:“俺要升个副将。”
他这个都指挥同知和标下参将的职务也干了五六年了,营官也当上了,这一次稍立微功,自然就能升个副将,只是别人看他的神色颇有古怪……这厮真是傻鸟一只,难道辽阳镇内谁还真的看重朝廷名爵?
“傻货一个。”周晋材劈头骂道:“叫你当了总兵,一年能分给你几个钱?你去年分红五六千两,总兵有吗?”
“呃,多说多错,俺不说话就是了。”
“滚蛋。”
四周一阵欢笑,佟士禄已经当了爹的人,周晋材还是抬手就打,张嘴就骂,大家的交情已经十几年了,自然也不会在意这一点小小的细节。
惟功也是笑起来,他有几件财赋上的事情想要和张用诚几个细谈,不过,今日显然不是时候了。
他只能简短的吩咐道:“用诚你拟一个名单,要用兵打仗,军务紧急,各方协调都需要效率,成立一个军事指挥小组,挑需要的人员加入其中,以后凡与战事有关的,由军事组成员负总责,各部门都要配合,各营亦听从指挥。”
张用诚很沉稳地点点头,一边的孙承宗等人都露出深思的神色,这个所谓的“军事指挥小组”肯定不那么简单,只是众人对这个前所未有的东西没有什么既定的印象,想想不得要领,不过大家都知道,在这个当口,能加入其中,肯定还是大有好处的。
待所有人出门,宋尧愈才慢慢踱过来,微笑道:“大人以小组形式收权,总揽一切,这真是妙招。”
惟功笑道:“其实不光是为了收权,提调指挥一切,也确实得有这样一个部门才可以。”
“是,”宋尧愈应了一声,又道:“大人,这个做战到底什么时候能开始?”
这几年,宋尧愈为了辽阳真是殚精竭虑,贡献一切,才五十来岁的人,已经颇具老态。这阵子,惟功逼着这个老名士陪自己锻炼,果然精神状态好了很多,这才出来视事。
“等吧。”惟功微微一笑,答道:“辽镇自乱马脚不提,京里有些人巴不得凡事牵扯我一道,叫他们先得意一把也好。”
“大人是要引而不发?”宋尧愈略一思忖,便道:“我们先发,或是发的早了,都不好,不如后发制人。”
“老夫子算是得其中三昧矣。”
惟功哈哈大笑起来。
……
……
从前堂出来,惟功深深伸了一个懒腰。
他的身体发出阵阵脆响,似乎全身的骨节都在这个时间响动了起来。
前堂后宅,相隔不远,穿过一道垂花门,便是后宅居住区所在了。
现在的后宅,比起当年只有几个丫鬟仆妇的情形,大有不同。
“虎头,铜锤,二丫,都给爹爹抱抱。”
刚一进后宅不远,院子正中的假山堆上跑下三个小娃,最大的虎头虎脑,已经快五岁,小的男孩也有三岁,惟一的女孩子粉嘟嘟的,两岁上下,胸前一个银锁,梳着双丫髻,远远的就伸开手来,叫着要惟功抱。
惟功呵呵笑着,先将女娃儿抱了起来,狠狠亲了好几口。
“爹,爹,抱我。”
“抱我。”
两个男孩子也叫起来,惟功放下女儿,将两个儿子一左一右抱起来,也是左亲亲右亲亲,和女儿一般模样。
虎头是李成瑛所出,很幸运,也叫辽镇上下松了口气。
大妇所出嫡子,又是长子,辽镇将来上下效忠的对象人选,算是很顺当的出现了。
铜锤和二丫都是大丫所出,虽是庶子庶女,好在李成瑛并不为难,而且,惟功很明显的没有嫡庶之分。
他自己的母亲就是一个丫鬟出身,怎么可能将那种愚蠢的偏见,留存在自己身上!


第639章 捣巢
就在惟功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李宁终于整兵完毕,率队离开广宁。
前锋部队有不少已经分别在镇夷堡和义州卫等候。
镇夷堡是广宁抵御北虏的第一防线,以烽火台,军堡,台站,加上边墙关隘,最后是所城,卫城的形式,大明在辽东建立了一个很完备的防御体系,最前线的,肯定是那些建立在要害地方,或凭水,或依山而建的军堡了。
各个军堡,有大有小,大的方广三四里,等于内地一个小型的县城,小的方圆里许,就是一个纯粹的军事要塞。
镇夷堡就是修筑在山坡之上,内有水源,方圆三里左右的大型军堡。
从地势来看,居高临下,距离边墙很近,还有几个烽火台和火路墩在镇夷堡的管制之下,以堡为核心,四周也有一个小型的以低至高的防御体系。
整个辽东,所有的军堡和著名的关隘,比如抚顺关,连山关,顾名思义,都是在面对外夷和山口险隘之处。
边墙之外,要么是自然环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