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5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子们都还没有到读书的年纪,万历想到自己小时候的情形,心中一软,点了点头,算是应了下来。
郑氏欢喜不禁,赶紧吩咐自己身边的随侍都人跑回去将二皇子抱来,并且叫人给二皇子备大毛衣服,虽然才是初冬,但西苑地方空旷,而且皇帝是在海子边钓鱼,那么保暖就更加重要了。
在郑氏准备的时候,万历斜坐在椅中,手中举着一杯酒,轻轻啜饮着,意态十分安闲,舒服。
在宫中这样的琐事里,时光过的很快,有时候万历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富贵闲人,这样的日子最适合自己,只要抓住军权,这样的日子再过几十年也无妨呢。
这时候,他看到张诚急步而来,万历的脸色变的阴沉下去。
这样的时候,这样的脚步匆忙而来,毫无疑问,外朝出了要紧的大事。
他怀着极为不高兴的阴郁心情,猜测着又是哪里出了灾害。
最近蒙古没有可能大股入侵,在冬季,哪怕是北虏也很难在这种时候大举出征,光是草原上绵延不断的大雪就能叫这些骑兵麻烦重重了,在春季之前,不必太担心是塞外军情。
除了北虏入侵,就是可能出现的大灾异了。
这几年不停的灾害叫万历十分头疼,从江淮大雨水淹扬州苏州,再到山西,陕西,河南,不是旱就是涝,动辄就是死过万人,十几二十万人流离失所。他又舍不得银子赈济,又害怕文官说他懒惰不理朝政,德行不修引发天变……天人感应论是儒家配合皇帝统治天下的基础,哪怕就是万历自己,似信非信,但他绝不敢说自己不信这一套理论,如果是那样,那么他统治天下的基础都会动摇,所以不管文官的话说的多么难听,他也只能忍下去。
“又是何处遭灾么?”
张诚走近前来,躬身请安时,万历十分无奈的发问。
“不是……”张诚面色是十分不安,还有相当的惶恐感觉,他实在不愿说,但还是硬着头皮道:“内阁诸先生都有密揭送来。”
“说什么事?”
“听说是……听说是辽阳捷报送来了。”
万历瞟了张诚一眼,他其实是很聪明的帝王,底下人搞的小动作,多半还是能看在眼里的,当然也是他关注的要紧事情,一些等闲小事,欺就欺了,浑水才养鱼,这一点他也是明白的。这些太监,不叫他们勾结外头,着实捞上几个,凭什么就对他忠心耿耿呢?家奴虽然孑然一身,没有后代,轻易不至于为了后人谋朝篡位,干那危险的造反行当,但捞钱肯定也是难免的,天子的身边人,第一是忠诚,第二是能力,第三才谈得上操守。
在辽阳的事上,张诚做的小动作万历岂能不知?只是故意装装糊涂,迎合一下下头罢了。
他只是奇怪,为什么内阁被捅了马蜂窝一样一窝蜂写密疏过来,而张诚居然又老老实实的把这些密疏全送过来?
“皇爷,这一次大捷,恐怕非同一般,奴婢已经听说外头闹翻天了。”
“哦?”万历仍是淡然的样子,嘴里道:“张惟功是个有本事的,他真能反了天不成?”
头一份密疏就是申时行的,阁老与皇帝勾通,除了正经奏章外,更多的还是用密疏,申时行的语气十分亲切,近似白话,除了谈到辽阳不可思议的大捷外,对内阁没有做好事前工作,了解透彻辽阳的情形,导致皇帝可能的被动,申阁老表示道歉。
万历的呼吸,一下子变的粗重起来。
他的眼睛盯在那些数字上,几乎很难移开。
眼前的数字,对他这个皇帝来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迹!
今年已经是万历十七年,转眼就是万历十八年,大明皇帝多短寿,太祖和太宗过后,仁宗皇帝当政才一年,宣宗十年,英宗皇帝冲龄继位,也就前后当了十四年皇帝,宪宗皇帝少年继位,二十三年,孝宗皇帝十八年,崩逝时三十六岁,武宗十六年,世宗皇帝,也就是他的祖父在位最久,四十多年帝王生涯,但世宗继位不过十五岁,所以仍然不算高年,他的父亲穆宗皇帝,在位不过六年,也是壮年逝世,万历本人,自己已经在位十八年,虽然还不到三十,但身体素来不好,肥胖气喘,不良于行,能在位多久,真的很难说了。
万历在这个时候,绝想不到自己能在位近五十年,成为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在这个时候,他考虑的是自己可能不会在位太久,而一生功业,似乎难以言说?
万历十一年以前,一切功绩肯定是记在张居正身上,到张居正死他真正秉持大政,目前来说,可谓毫无建竖。
这一场大胜捷报,正是万历汲汲渴求而求之不得的一场不折不扣的奇迹!
有这么一场大胜,万历将成为大明历史上除太祖太宗两位创业帝王之外最为成功的皇帝,哪怕是历史名声极好的孝宗皇帝,在这方面也是远远不如他,被俘的英宗皇帝,被文官抨击为胡闹的亲自领兵到边塞作战的武宗皇帝,被北虏打到京城脚下的世宗和自己的父亲,历数大明列帝,谁能相比?
这一刻,万历几乎要笑出声来。
“好了,吾这里有要紧大事,你和皇儿先回宫去吧。”看到郑氏抱着皇子前来,万历罕见的用帝王威严阻止了宠妃和皇儿,他看到小孩子脸上露出一丝好奇和害怕,感觉有一点后悔和柔情,但对眼前大事的关注还是使他坚定的挥了挥手,叫郑氏立刻离开了。
“张诚,你这狗奴。”
万历突然对张诚骂道:“吾听说在此之前,不少大臣上疏替张惟功辩冤,为什么吾一封也没有看到?”
“奴婢该死!”张诚扑通一声跪下,磕头请罪道:“奴婢以为是不打紧的事,所以擅自做主,将这些奏疏压了下去。”
“你好大胆子,胆敢隔绝中外!”
万历狞笑一声,环顾左右,似乎在找什么东西似的,张诚不敢再自辩,一把鼻涕一把泪,只顾磕头求饶,真正是声泪俱下。
“滚,你这模样叫吾恶心,原说叫你兼管东厂,还是先叫张鲸那不成器的管着罢,司礼监暂且还不能换人,但你名头前要加暂管,待吾发现得力人手,就把你换下来,叫你去守陵!”
万历在后宫还是很少发火的,毕竟太监朝夕相处,不大好时时刻刻摆皇帝的架子,特别是对自己的亲信太监,有时候语笑欢然,俨然如家人相处一般轻松自在。
这一番发作,不仅张诚磕头如捣蒜,四周过百伺候的亲随太监,包括魏朝等御前牌子在内,一个个都是吓得面无人色,有几个胆小的甚至浑身战抖,甚至是下身一热,吓得尿了裤子。
万历发作了一通,这才吩咐人立刻召内阁几个先生到文华殿,他要面见说话。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奴婢总是领受便是,但求皇爷不要气坏了身子……”万历抬脚便走,张诚却是伏着身子,哭的泣不成声,嘴里却还是在谢恩。


第711章 封赏
皇帝要见阁臣,而且是全班阁臣,这也是这几年罕见的事,传话的太监屁滚尿流,立刻便去通传,万历本人也是要去换了正式的朝服,收拾一下仪容才能去文华殿,这也是他不愿见大臣的原因……实在太麻烦了。
待皇帝离开后,在场的太监们才渐渐镇定下来,刚刚的一番发作,实在是把他们吓惨了。
“宗主爷……”
魏朝走到张诚身边,将瘫软的张诚扶了起来,然后又轻声道:“宗主爷这事,算是替皇爷把过失扛下来?”
“就你多嘴。”张诚瞟了魏朝一眼,也轻声道:“不过你还算机灵,知道我的用意。”
“嘿嘿,这样皇爷看着虽然发火,但雷声大,雨点小,小的想了一下,仿佛想到了一点,但和宗主爷相比,小的还是差远了。”
“你也不差。”张诚淡淡地道:“你也是内书堂出身,现在伺候差事也有火候了,我提醒你一句,好生看着小爷,你以后能不能到我这个位置,就看你在小爷心里的地位了。”
“是,小的明白,宗主爷大恩,小的一生没齿难忘。”
魏朝确实是机灵鬼,张诚一点他就明白了,所谓小爷就是皇长子,其实还没有封太子前不能这般称呼,但按惯例来说,皇长子封太子是必然之势,所以太监们私下叫一两声,倒也不是多大的罪过。
看到魏朝感激涕零的模样,张诚心里冷冷一笑,手上却是加了把劲,同时沉声道:“走,皇爷没叫咱跟着,但咱还是要在文华殿外候着才是。”
……
……
接到太监的通传之后,中堂里的几个阁老也没有敢怠慢,立刻收拾一番,从文渊阁赶到文华殿去。
一阁一殿,相隔不到十分钟的路,几个阁老走到之后,便在殿阶下等候着。
又过一刻钟功夫之后,里头传来通传声,这时候太监们已经拿着各色仪卫用具在殿阶和殿中一路站班,金台四周的铜鹤点燃了熏香,太监们衣服上也有各色味道的熏香,可谓香气袭人,不过味道太过浓烈,熏的几个阁老十分难受,但亦只能强忍着。
张惟贤和侯拱辰等金台轮值官也是赶了过来,他们和锦衣卫的大汉将军站在金台下方左右两侧,在金台上和离金台最近的地方,是一群拿着铜拂尘的壮年太监,皇宫之中,皇帝最信任的当然还是太监。
待听到皇帝驾临的响动之后,诸阁老跪下行礼,万历坐定后,吩咐申时行等人起身,接着万历道:“请诸位先生坐。”
群臣当然还得再谢恩,然后方才依次落座。
“辽阳军报,诸先生想来已经知道。”万历起了个头,又将刚刚处罚张诚的事淡淡说了,最后才道:“朕为身边内监所误,处罚失当,然今辽阳大胜,朝廷当如何处之?”
“有过则罚,有功便赏,皇上在此之前并不知道辽阳大捷,逮问失机误事总兵,并无失当之处。”
申时行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揣摩皇帝的意思,并且替万历排解难堪,解决麻烦,这也是他后来去职时万历依依不舍的最大原因,哪怕是申时行去职很久,万历在几个继任首辅的事情上,仍然是多次询问申时行的意见,并且最大可能的按申时行的建议来确定继任的首辅和阁臣人选。
申时行风度翩翩,说话的语速不快不慢,声音充满磁性,给人十分稳重和自信的感觉,他的话,不仅替皇帝背书,也是替阁臣同僚解决了难堪,一时间不仅是皇帝点头,便是在座的阁臣们,亦是全部微微颔首。
待申时行说完,次辅王家屏道:“当务之急,当派得力大臣赶赴辽东,了解战事经过细节,处置善后事宜,献俘阙下诸事,也要赶紧在朝中和地方一并预备。”
打了这么大的胜仗,王家屏所说的也是正办,万历精神一振,问道:“该派谁去?”
许国道:“保定巡抚张梦鲤宣抚地方有年,功劳卓著,资历深厚,宜为新任蓟辽总督,可以由保定就近上任,了解辽东战事,宣抚安定地方,主持沿途献俘所需安排事宜。”
这个人选,虽然是临时提出,却是不可更易的最佳人选。
在场的人,包括万历在内都知道,张梦鲤在多年前刚上任顺天巡抚一职时被倭人袭击,被张惟功救了一命,自此之后,一个文职巡抚和当时的舍人营营官有了交集,随着惟功地位慢慢提升,财力也变的宽裕,对张梦鲤也有相当大的帮助,现在张梦鲤虽然只是保定巡抚,但在大明的巡抚序列中,保定巡抚的位子比顺天巡抚和其余的内镇巡抚要重要得多,当下最重要的几个巡抚中,保定巡抚肯定是其中之一。
蓟辽总督下的各巡抚中,辽东巡抚最为重要,其次便是保定巡抚了。而且,因为距离京师很近,保定巡抚更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结交朝中大臣和涮名望这种事上,比别的巡抚要方便得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