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5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涨船高,不少大佬都上赶着巴结这两家,希图和顺字行把关系打牢靠了,船只出海才排到好序列,利润也能更高一些,可以说,这两位在江南也算是能横趟了,就算是江南巡抚和苏州知府,按察司的观察老爷等大官对他们也是要客气几分,并不会太摆官员的架子。
但不论如何,只有到了辽阳地界,他们才会真正的舒心畅意,从内心深处感觉到安全和自在。这种安全和自在并不是建立在权势和财富之上,而是辽阳这边笼罩在每个人头上的绵密网络,是由明面的规则,纪律,民法,军法,由各机构和军队执行的绝不打商量的各种法度!
在这些法度之上,上到副将营官,下到普通的黔首百姓,只要遵守法度,则法度便加以庇佑,而不遵守法度,则法度必将加以严厉的惩罚,不论士农工商,俱是如此。
对很多作惯威福的大人物来说,可能这样不一定适应,他们总是习惯比百姓多占有一些特权,而对宋钱度和李文昭这样的商人来说,这样的地方,蛮好!
锦衣卫的出现,最少是在外来层面上,严重的破坏了辽阳的秩序,令得两个南来的商人都心中不悦,他们在城楼上短暂的计较之后,决定暂且离开辽阳城,前往肃清门南二十来里地的一个屯堡中的李家分号里居住,环境肯定不如住在辽阳城中的大客栈舒服,拜会见人也不大方便,不过现在辽阳的这种情形,宋钱度和李文昭也没有什么心思拜人见客,还是等等再说罢。
……
……
城中气氛压抑,除了各司照常办事,公安司仍然执行巡逻和缉拿盗匪,维持治安的任务之外,其余的一些正常的活动,几乎都是停止了。
慈幼局每逢年前总会组织一系列的募捐活动,同时会组织那些被收养的孤儿和敬养的老人们到街头演出,这种形式很受民间的欢迎,在此之前,除了一些卖大力丸的和跳财神的那老套的街头表演外,辽阳的民间娱乐十分枯燥乏味,由慈济局开始,民政司和军队都会组织大规模的会演,隔三岔五的出来演出,算是茶馆说书小曲之外的补充,而且这种表演规模庞大,有歌有舞,比起小戏说书来,更受欢迎。
每到年前,哪怕是屯堡的活计也很少了,在这种时候,屯田司会组织民兵进行会操,有时候会到城中心来进行会操表演,甚至是在大校场举行屯堡民兵间的大比武,比军姿,正步,会操,当然还会比火枪射击,比操练大炮,这种比武每次进行时,也会吸引不少百姓观看,今年因为战事的进行,屯田司也没有进行会操比武,城中的人又少了一个极大的乐趣。
至于年前顺字行和四海商行总会大规模的进货,在上帝庙这样的庙会进行大规模的促销会,各种小吃,杂耍,各色货物任凭挑选,不论是家庭主妇还是当家男子,在这种时候总是最快乐的,一家老小,出门玩耍购物,手中有钱,生活富足,那种惬意当然就不必提了。
城中经常能看的着的金发蓝眼的色目人也变少了很多,他们就是从中左所的海路过来,有一些是来做生意的,后来吃惊于辽阳的富足,勉强出脱货物后,索性就在辽阳寻找工作,这些家伙多半倒真有一技之长,多半能在工厂找到技师的工作,也有一些自大的泰西鬼佬想到军队当军官,后来干脆定期组织这种泰西人到大校场看民兵会操,他们还不大够格去看正规的辽阳镇兵会操,不过一般看了民兵会操之后,这些家伙也就闭了嘴,老老实实的去干商行和工厂去了,这些家伙干屯堡也是一把好手,此时的欧洲农业发展也走在了明朝前头,不少有用的东西,包括《泰西水法》这样的著作推广开来之后,对辽阳的农业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
这些欧洲来的家来,嗅觉十分灵敏,除了在屯堡和工厂工作的影响不大之外,在商行供职地感受到庞大的压力之后开始三五成群的请假躲了起来。
……
……
“呸,入他娘的真晦气,好好的和新移民打了一架。”
“这帮子狗日的,倒俺们地界还这么横,也亏是俺们辽阳人被咱大帅调教的好,要是换了别处地方,这些狗日的不全部干倒能算完?”
山娃子一脸的戾气,姜一鸣和李从哲一左一右的架着他,听着山娃子山田的,两人脸上都是哭笑不得的神情。
刚刚那一架打完,山娃子好悬没把伤处给崩了,他的伤患处当然长好了,但还不能剧烈运动,万一崩口,那可就是天大的麻烦。
不过以这厮的脾气看到李从哲这个救命恩人正在挨打,想叫他认怂躲开也是不可能事情。
因为害怕他出事,姜一鸣和李从哲拼了命的劝说,这才把个暴烈脾气的山娃子给架在了一边的担架上头……这原本是给新移民准备的,不料别人没用上,倒是把自己战友给放上去了。
这里因为是半军事管制区,刚刚又出了事情,公安司的一队巡兵就停留在了这里,没有离开,眼见如此,不少卖吃食的小贩也一窝蜂般的赶了来,最近他们的日子也是十分的难过,市面萧条,人们不大愿出门,也没有什么心思在外叫吃的,这些人又得躲着锦衣卫……锦衣卫当然看不上他们的那一点小钱,不过他们从沈阳各地搜罗来的无赖混混们眼界很小,蚊子肉也是肉,绝不能放过,这些天不少小贩都吃了亏,不论是卖吃食的还是卖菜的,逮着一个就搜身,不服就说是奸细,公安司的人又不能全城都管着,就算看到了,也只能下令无赖们不准随意拿人打人,一场麻烦还是免不了。
当然,若是没有公安司,只怕小贩们宁愿不赚这钱,也是躲起来不见踪迹了。


第730章 请客
看到小贩子们过来,山娃子吐了一口唾沫,骂道:“入他娘的,打进城到现在才看到有卖吃食的小贩,这辽阳还是咱们总兵的天下吗?”
他这话说的近于大逆不道,有悖于以往人们心里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信条,不过在此时,却是获得了所有人的赞同。
姜一鸣回来的早几天,更是看的一肚皮的气,当下一边给李从哲打下手帮忙,一边应道:“市面萧条的多了,不少商家关了门,俺家胡同门的小卖店都关张了,说是被左一股右一群的无赖上门来骚扰要前,派什么盐引,没办法只好关张,就这样也被敲了好几十两银子去。咱们辽阳太有钱了,那些王八蛋畜生多是打抚顺关和沈阳过来的,特别是打抚顺关过来的最为混帐,他们在那里敲诈夷人最为拿手,经常弄的夷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现在这一手又用在俺们辽阳人身上,要我说,现在咱们忍,等总兵回来了,看这一群畜生怎么个死法。”
这阵子,辽阳是鸡飞狗跳,锦衣卫好歹人数不多,而且多半走上层路线,敲诈的是有钱的大商家和中等以上的商人,象那些无赖混混就不同了,他们更多的是骚扰地方,对付的是中小商人和普通的百姓,辽阳人最近遭遇的倒霉事儿,多半就是和这些来自抚顺沈阳的混混无赖有关。
山娃子破口痛骂,他原本就有些阴沉暴戾,此时大发脾气,更是吓的人不敢近前,姜一鸣和李从哲知道他的脾气,两人摇摇头,只顾做自己手头的事,李从哲的事情很是重要,他住的地方又是高级军官的聚居区,那里不要说无赖混混,锦衣卫们也不能随意进出,所以对锦衣卫和无赖的事没有那么痛恨,倒是新移民他检查的特别仔细,得小心有没有带鼠疫和伤寒病毒天花病毒的人,这个年头,这几样东西都是最要命的,虽然现在已经可以种豆防天花,但鼠疫和伤寒仍然无解,只要大规模流传开来,一死半城人都很正常。
崇祯年间,李自成进兵北京时期北京爆发鼠疫,有限的京营将士和义勇多半沾病,当然就算没鼠疫李自成也肯定破城,但有了鼠疫,算是实实在在的帮了李闯王一把。
清军打破济南时遭遇的就是伤寒疫情,贝勒岳托在城中染了伤寒,回师之后就病死了。
对新移民来说,最危险的不是暴乱或思乡病,而是各种疫病。
在现阶段,哪怕是以辽阳的医疗水平也没有太多的办法,提前预防是最好的,发现一个就隔绝一个,哪怕是治疗失败,也能在最小范围内杜绝疫情的传播。
在李从哲等人给移民们检查的时候,山娃子斜躺在垫高了的担架上,叫了一碗馄饨,汤里加了些芫荽,香气扑鼻,他吃的嘻嘻哈哈,刚刚的那些戾气顿时就都消解了。
“看什么看?”
吃了半碗,山娃子看到一个半大娃子,小脸乌黑布满泥污,手脚也是泥手泥脚,简直就是一个小泥猴子,身上衣服也破破烂烂的,整个人瘦的不行,两眼倒是很大,也不知道是本来就大,还是因为太瘦被衬托的大……这小娃看到山娃子叫了吃食,便是从排队的队伍里过来,两眼发着绿光,一直不停的盯着他手中的碗看。
这样的情形,山娃子见的多了,刚打算替这娃叫一碗,一个同样是一脸泥的赶紧过来,看着是个大闺女,中等个头,身形也偏瘦,五官看着倒还匀称,两眼里满是惊慌。
“总爷,俺不喜欢不懂事,你老见谅,俺给你叩头。”
“甭叩头!”
山娃子语气很硬,把这跑过来的姑娘吓了一跳,脸色更是变得惨白。
“俺喜欢你弟弟。”山娃子努力使自己的语气变缓和柔和一些,看了看队伍中几个惊慌失措的人,他问道:“那是你家人吧?”
“是,俺家运气好,爹娘哥嫂都没事……”
“嗯,大灾之年一家平安,是好运气。”
山娃子点点头,寻思了一下,挥手把卖馄饨和饺子肉馒头的摊子都叫了过来,指了指眼前这队人,笑道:“你们所有的吃食加起来能供多少?”
“一二百人总够吧。”
一个小食摊子带的食材有限,加在一起能供二百人就很不错了。
“老年人,小娃子,加起来也就这个数,你们可劲做,人上来吃你就给,最后一总找我来算帐吧。”
“好勒,总爷!”
一伙小贩子都是眉开眼笑,立刻便是全力开动,卖肉馒头的动作最快,抄起自己已经蒸好的几笼,见到老人和孩子便是手中塞一个,一会儿功夫,几十个大馒头就送了出去。
这一群移民都是移民局刻意挑选的,虽然移民局的总方针是不做歧视性的挑选,但家里有人残疾的,有严重疾病的,或是老人孩子过多的,尽量还是不做第一批移民的安排了。
这并不是残忍,以现在辽阳的力量,办不到的事情勉强自己去做了,只能拖累自己,最终移民过来的人,仍然不落好。
有些事情上,该忍心还是得忍心。
这一千多人中,老人和孩子的比例并不算高,正好就是掐头去尾的数字,二百来人,不到三百。剩下的近千人,全部是青壮男子和妇人。
这些人到了塞外,很快就能适应情况,并且开始劳作。
这一次三路出击,中路和右路收复了最少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一多半是在松嫩平原地带,易开垦的土地肯定在千万亩以上,可以最少容纳百万移民。
待日后收复全部的后世东北和一部份内蒙疆域,面积最少四十万平方公里以上,土地过亿亩,那时候,移民就是有多少要多少,只要肯来,就全部接受了。
再收复奴儿干都司全境的话,估计辽阳得四处去抢人了……
山娃子的大方引起了新移民们的全部好感,不少老人躬身致谢,也有不少小娃子被父母叫着在地上向山娃子磕头,对这些磕头的山娃子就不给好脸了,大声道:“移民事务官没和你们说过,俺们辽阳不兴磕头?真要谢俺,给俺叉个手就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