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把脉证券市场:股市的逻辑-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做股票分析的时候,掺杂了太多情感的因素,所以证券分析师的话并不可信。但是,用他们的观点来验证“茶叶蛋的股市逻辑”却是可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证券分析师是“最坚定的多头”。我们已经知道,从感情上来说,证券分析师希望证券业永远保持景气,最不愿意看到股市下跌,也最不愿意承认股市行情变坏。他们很少会亲口承认熊市。如果熊市真的来了,分析师们通常会很有艺术性地说:“预计股市将震荡一段时间,注意逢低介入,逢高减仓。请做好波段操作,高抛低吸。”如果下跌的幅度太大,实在不好交代,他们又会说:“预计股市将在××××点位到××××点位的区域内做宽幅震荡。”几百点也可以理解成是宽幅震荡,几千点也可以理解成是宽幅震荡,说了等于没说。
大家可以想想看,如果连这样坚定的最后的看好者,都看空的时候,说明什么问题呢?那肯定是熊市快见底了。如果仅仅一个分析师看空还不足以为信的话,那么多个,甚至所有分析师,所有证券研究机构,都异口同声,一致看空的时候,那么熊市的底部就真的有可能已近在眼前,甚至已经到来了。
当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证券分析师们的看法来验证牛市是否见顶,是很难办到的。道理很简单,因为证券分析师是最坚定的多头,股市稍有反弹,他们往往会出奇一致地认为是牛市来了,或者中级反弹已经出现。
类似的股市逻辑还有很多,比如朋友圈里、菜市场里、住宅小区的公共健身区、小学门口等着接孩子们放学的家长中、工作单位的同事之间等都可以找到这样的股市逻辑。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
其实,做好股票投资并不一定要时刻靠近这个市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候,离开了再看,能看得更清楚。或许仅仅通过观察生活,也是能做好股票投资的。


股票人口学(1)
“茶叶蛋的股市逻辑”中体现出来的,其实是股票的人口学。
1股票人口学
2009年11月的时候,我的一套房子装修。到了该铺装木地板的时候,我给地板厂家打了一个电话,他们给我送来了地板,同时也派了一个地板铺装工人过来。
“师傅,你哪里人”我问他。
“我湖北人。”他回答。
“湖北人好啊,干活细心。”我夸奖他道,“我看你干活就很不错。”
“还可以吧。”他似乎有些高兴了,“其实,在北京铺地板的工人有八成是我们那个县的。”
“哦?有那么多?”我有些吃惊,“那恐怕得有好几千人吧?”
“是啊,没错!”他答道:“是有好几千人。”
“有这个手艺为什么不在本地干,而要出来呢”我又问。
“我们那里也有在本地干的,但是本地会的人太多,活少,钱难挣,不好干。还是北京好,活多,机会多。”他回答道,“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出来了。”
“是吗?你什么学历?”我又问。
“小学。”他答道,然后又有点不好意思地补充了一句:“小时候读不进书,现在后悔了,也晚了。”
铺装木地板的生意,当从事的人少的时候,每个人挣钱都很容易,即使在当地也可以找到活干;而当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多的时候,每个人挣钱都不容易,需要背井离乡跑到北京才能挣到令自己满意的报酬,这就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地板铺装工人告诉我的地板铺装人口学。
任何生意都是这样,当从事它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所有人的平均利润都会摊薄,会出现“钱难挣”的情况。一盒蛋糕,一个人吃,全部都是他的,十个人吃,每个人却只能吃到一小块。
股票也是一门生意。它是带有投资性质的生意。从事或关心这门生意的人口越少,未来每个人分到的平均利润就可能越多。从事或关心这门生意的人口越多,未来每个人平均分到的利润就可能越少。
牛市刚开始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还沉浸在熊市的恐慌中,并不认为机会已经来临。而少数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却发现了挣钱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开始买入。此时股票已跌到谷底,股价极低,稍微买一下就会涨起来,挣钱效应渐渐体现。看到有人挣钱了,大多数还在观望的人就出现了分化,他们中的一批人忍不住了,也开始进入股市,于是股市加速上涨。第一批人在牛市初期买入的人,因为第二批人的买入,挣了大钱,而第二批跟进的人,也因为后续还有人不断进场,也慢慢挣了点小钱。看到前面的人都挣钱了,剩下的人坐不住了,一窝蜂似地全进去了,而此时,后面已无人再继续跟进了,股价无法维持高位,轰然落下,于是熊市开始了,最后进入的那批人无钱可挣,而且还被套住了。
股票人口学告诉我们:在股市中挣钱,这是一门生意,既然是生意,所有人都挣到大钱是不可能的,要想挣到大钱,就必须做与大多数人都不同的少数派。要做5%的挣大钱的少数,而不应该做95%的挣小钱或不挣钱的多数。
2逆向思考的艺术
对于《我爱我家》这部电视剧很多人可能还记忆犹新,说实话,这部片子很多时候并不是十分好笑,但我们却会觉得那些场景非常有意思。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片子中不断出现的配音笑声。当配音笑声出现的时候,即使我们觉得那个片段并不好笑,也会在配音笑声的感染下,发出几声有时候连自己都莫名其妙的笑声。

股票人口学(2)
配音笑声的魅力说明了一个普遍的心理学原理:社会认同。这个原理指出: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当我们要采取某种行动的时候,我们会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通过社会认同,我们获得了安全感和做某些事情的理由。因为,大多数人正在做的事情往往也是正确的。
社会认同原理同样适用于股市,股市是一个由人参与交易的市场,里面的每个人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庞大的股民群体。这个群体形成后,他们很少会独立地思考和怀疑,往往偏向于自发追随大众的观点。当大部分人都看好的时候,每个股民也会渐渐趋向于看好;当大部分人都看淡的时候,每个股民也会渐渐趋向于看淡,这就是群体的力量。
前面已经谈到:任何投资都是一样,挣钱的永远是少数。举个例子,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有100人的村子里,只有1个人卖面包,那么他可以卖给剩下的99个人,可以挣到钱。但是,如果100个人都去卖面包,没一个人会挣到钱,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有了面包,谁还来买他们的面包呢?股票市场也是一样,从来都是少数人赚多数人的钱。当只有一小部分人坚信股票已跌到谷底,而开始买入的时候,那么他可以通过把股票卖给后续的跟进者来挣到钱。如果所有人都认为买股票能挣到钱,而开始买入的时候,却没人能挣到钱了,因为能够进入这个市场的所有都已进来了,还有谁来买他们的股票呢?
当所有人想得都一样时,可能每个人都错了。
要想做挣大钱的少数,就必须学会与大众想得不同,就必须要学会进行逆向思维。
需要注意的是:学会与大众不同,并不是说大众一定是错的,也不是说只是大部分人看好,我们就要看淡,或大部分人看淡,我们却偏偏要看好。
因为,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是正确的。群众通常都在主要趋势上看得对。大部分人看好,市势会因这些看好情绪变成实质购买力而上升。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正确的这个现象有可能会维持很久,贯穿整个牛市和熊市的大部分时间,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跟进,这就是应该顺势而为的时候。
什么时候大多数人的看法才是错误的呢?那就是所有人看好情绪趋于一致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市场的转折时期。这个时候,市场的行情会发生质的变化,会从牛市转入熊市,或者从熊市转入牛市。所有人的看法都惊人一致的时候,这往往就是一个大行情的末尾。所有人经常是在这个时候,才终于看清了市场的走向,但是可惜的是,行情却快要反转了。
大众只在最关键的转折时期是错误的,当所有人都盲目乐观的时候,事情往往就走向了反面。关键转势时候的判断失误,会使大多数人在转势初期,赔掉牛市挣到的大部分的钱,再犹豫一下,所有牛市挣的钱可能都要赔光,如果还犹豫,可能就要开始被深度套牢了。要想不发生利润损失乃至赔钱的情况,或不发生行情启动追悔莫及的情况,就要学会在这个时候变得与众不同。在大众观点惊人地趋于一致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一想,这个人人都陷入疯狂的时候,或者这个人人都深陷绝望的时候,是不是每个人都错了。
大众并不总是错误的。大众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只在关键的转折时候才是错误的。
既要学会在大多数人正确的时候与大众一致,又要学会在关键转折时期所有人都惊人一致的时候变得与众不同,这就是逆向思维的艺术。


少数人的胜利(1)
1牛市中的少数
牛市在绝望中产生,犹豫中发展,欢乐中死亡,当所有人欢乐的时候,我独绝望。
(1)牛市的初期是令人绝望的。所有的情况似乎都预示着未来还有更差的可能出现。这时候大多数的投资者已经对市场心灰意冷,股票稍微反弹一点就抛售所持有的股票,害怕再次陷入深度套牢中。其实此时恰是买进股票的良机。有远见的少数派通过对各种经济指标和形势的分析,预见到牛市的黎明已经到来,情况即将发生变化。同时,国家的各种利好政策开始不断地出现,经济状况出现回暖的趋势。长线买家开始选择绩优股开始买入,短线买家往往选择跌无可跌的低价股。此时,市场的成交量虽然还处于低迷状态,但已经开始逐步放大。市场在回升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回落,每一次的回落都比上一次的低点高,比如2005年6月到2006年1月,大盘在1000点到1200点之间的区域内来回震荡了七个月。此时,每一次的阶段性头部都比前一次高,每一次的阶段性底部都比前一次低,正是明显的牛市特征。于是,新的投资者不断被吸引入场,整个市场的入场资金逐步增多,人气开始慢慢恢复。在牛市初期,大多数人绝望的时候,要做有远见的少数,与大众相反。
(2)牛市的中期是令人犹豫的。这个时候,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改善已是事实。大量投资者注意力被吸引过来,股市挣钱效应渐渐明显,投资者入市的兴趣被进一步激发出来。这时市场情况出现了明显好转,每天都会有十几只股票涨停。众人慢慢开始相信牛市已经到来,但熊市的惨跌使老股民心有余悸,股价稍有上升,众人就都急于套现。于是,当股价上升到一定高度时,部分投资者常常会裹足不前,多空对峙开始形成,反复拉锯的猴市通常会在此时出现。这段时间可能维持几个月甚至一年多,比如2006年的6月到10月、2007年的1月到3月都出现了多空持续对峙的状况。尽管多空双方分歧严重,但大多数的人是看好的,市场发展仍然乐观的,大势的基调依然良好,股指继续上行。特别是此时新入市的投资者,没有经历过牛市的惨败,往往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有不怕套,套不怕的勇气。他们甚至会喊出“打死也不卖”的口号。牛市的中期,在多空双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