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棋人物语-第6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你话呢。”见李德铭没有马上回答,赵林昌不满地催道。
“呃……,他是中盘负于中国的王仲明,听朴泰衡自已讲,他是在序盘时有一步下的有点儿贪心。对对手的反击估计不足,在对手抓住机会抢先打破地势均衡,自那以后就再没有转机。”总长催问,李德铭只有按自已的理解答道。
“……,可恶!”原来是因为失误!赵林昌气得低声骂道,他又想起打赌那天黄德志把赌注押在王仲明身上时所说的理由‘因为这个人运气一直很好’……,是呀,这个家伙运气的确是真的很好。首轮碰到实力最弱的台湾棋手,次轮轮空,第三轮好不容易碰到了有实力的对手,对手却又序盘失误,第四轮呢?看表格,对上的又是李元豪——棋院的院生,真的能挡住这个人继续向前迈进的脚步吗?
“呃……,总长。您是担心这一组的出线权被王仲明得到吗?”李德铭哪里去知道三个人打赌的事情,他试探着问道。
“啊……,噢,是,是的。”被李德铭这一问,赵林昌意识到自已的失态,他自然不能把自已打赌的事情说出。只好顺着李德铭的话讲下去。
“总长,您也别着急,咱们不还有李元豪呢吗。”李德铭劝道——身为韩国棋院的一员,他总不能在这时候给领导添堵吧?尽管他自已心里想的并非如此。
“李元豪……是呀,也只有靠李元豪了。”听了李德铭的开解,赵林昌轻叹一声——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能征惯战的猛将没了,自已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虽然这次跟别人的打赌自已赢不了,但赢不了也不等于一定输呀,假如李元豪能灵光护体吉星高照,接连战胜王仲明和本田速人拿到出线权,自已和大枝雄介与黄德志岂不就打成了平手,谁也不丢面子?
想到这里,赵林昌的心情算是稍稍好了一些,“李元豪呢?”赵林昌向李德铭问道,他想在明天比赛前给李元豪打打气。
“噢,刚才我见他好象是和《韩国日报》的崔记者下楼去了,这个时候应该回来了吧……?哎,在那儿呢!”李德铭扭头一边向赛场里观看,一边回答道,眼光扫处,果然发现了李元豪的身影,他连忙举手向赵林昌示意道。
回到赛场,有些刚刚下完棋的棋手还在复盘研究,李元豪在各张棋桌旁转悠,听那些棋手的探讨争论,以他院生的资格难以参与那些职业高手们的讨论,即使有什么想法也只能闷在心里慢慢的琢磨。
“李元豪。”正在转悠之中,忽然听到有人在叫自已的名字,回头看,发现是李德铭在向自已招手,于是连忙走了过去。
“李老师,找我有事儿吗?”中、日、韩三国棋手的习惯都差不多,对于不太熟悉,年纪又长于自已的人称作’老师‘总不会有错,李元豪问道。
“噢,不是我找你,是赵总长找你,跟我来吧。”李德铭说道,随后转身在前边领路。
赵总长?肯定是赵林昌了,他找自已干嘛?
跟在李德铭后边,李元豪心里嘀咕着,做院生这么多年,他也只见过赵林昌一次,感觉上那个人很严肃,很严厉,找自已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呢?
“李老师,请问赵总长找我是什么事儿呀?”他向李德铭请教道。
“呵,不要紧张,应该是关于明天比赛的事情。”见李元豪有些紧张,李德铭笑着安慰道。
“明天比赛的事情?……”李元豪更是纳闷儿,自已又不是什么知名棋手,甚至还没拿到职业证书,有什么值得赵林昌这样的棋院高层的特别关注吗?
“朴泰衡今天输给了王仲明,你就是D组唯一的韩国棋手,估计总长是想给你打气加油吧。好了,到了。”李德铭笑着说道,而眼前正是赵林昌办公室的房门。

第九百九十章 责任

敲响房门,“请进”,屋里传出赵林昌的声音。
推门进入,办公桌后赵林昌正望向二人,“总长,李元豪来了。”李德铭禀报道。
“好,你忙你的事儿去吧。”点了点头,赵林昌吩咐道。
李德铭离开,屋里只剩下赵林昌和局促不安的李元豪。
“呵呵,坐。”重新打量了一遍这位自已此时唯一可以指望的年轻人,赵林昌从桌后走出笑着招呼着对方——说实话,对这位韩国棋院的院生第一名他之前没有太深的印象,身为事务局的总长,虽称不上日理万机却也是差不到哪儿去,每天睁开眼来就有数不完的事情在等着自已去解决。在天才棋手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韩国棋坛,李元豪身上的星光并非是那么的耀眼,要知道李昌镐,李世石十三四岁时就已得到国内冠军头衔,与职业一流棋手们同场较技,更不要说被称为棋中神话的王鹏飞在那个年纪已经夺得了世界冠军,相比之下,十六岁的李元豪的这个院生第一完全是不值一提,根本不可能引起赵林昌特别的关注,但正所谓病急死投医,死马当活马治,这个时候,也只能靠这位年轻人了。
李元豪不安的坐下,心中忐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赵林昌也在对面坐了下来,“呵,不要紧张,找你来,就是随便聊聊。嗯……,三星杯预选赛赛程过半,你有什么感想?”他温和的笑着问道。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高手太多了。”李元豪想了想后答道——三星杯预选赛,中、日、韩三国参赛的职业一流棋手加起来少说也在四十名以上,他一个院生,平时哪儿有这样的机会。今天趁着轮空的机会只是全场转转,就见识到不少新奇的招法,让自已大开眼界。
“呵呵,当然,世界比赛嘛,比赛到现在,感觉还顺利吗?”笑了笑。赵林昌问道。
“噢,还好。”李元豪答道——第一轮轻松过关,第二轮对手官子战时出现低级失误,第三轮轮空,这样的过程,除了称之为顺利外还能是什么?
“呵。好呀。不过话说回来,比赛过半,能进入第四轮的棋手实力比前三轮不可同日而语,你有没有面对苦战的心理准备?”赵林昌笑着问道。
“嗯,我有。”李元豪认真地点头答道。
“呵呵,好,那有没有取胜的信心呢?”赵林昌再问。
“这个……”李元豪犹豫了。
想赢棋是一回事儿,能赢棋是另外一回事儿,虽然韩国棋院院生的实力之强人所共知,虽然院生前五名的实力完全能够与大多数的职业棋手相抗衡,但李元豪很清楚,朴泰衡并非是普通的职业棋手,那是能够跻身于一流职业棋手行列的人物,自已再怎么有自信。也不敢说自已的实力能强过朴泰衡,而朴泰衡也输在王仲明的手下,自已凭什么说有战胜对方的自信呢?
“……呃……怎么?……没有信心?”赵林昌眉头皱了皱,有些不满地问道。
“是的,不过,我会尽全力去争取的。”情绪是可以感染的,赵林昌的不满马上便被李元豪感觉到了。他知道肯定是自已的态度不符合对方的期望,赶忙补充说道,希望能让赵林昌满意。
“仅仅是争取就够了吗?”赵林昌对这样的回答还是难以满意,他追问道。双眼炯炯有神地盯着对方。
“呃……”在赵林昌目光的盯视下,李元豪下意识的低下了头,他不知道对方需要得到的是什么答案,也不知道自已该怎么回答——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位十六岁的少年,而且每天近一半的时间都花在围棋上的普通少年,他怎么可能搞得懂一个身居高位的成年人的内心想法呢?
“知道韩国围棋什么时候才成为韩国的骄傲,成为可以在世界上代表韩国的一张名片吗?”赵林昌松缓了一点语气问道。
“嗯……,应该是首届应氏杯上曹熏铉先生的夺冠吧?”李元豪有些迟疑的答道,他不明白赵林昌为什么扯到这个话题。
“对,说的不错。在那之前,韩国围棋是什么样子呢?”赵林昌问道。
“呃……,应该是不太好吧……?”李元豪更心虚了,那个时候不要说是他,连他爸在哪里还不知道呢,现在的他哪儿有心思去想那些呢?
“岂止是不太好,根本就是差!”赵林昌的情绪变得激动起来,“那个时候日本六大超一流正值全盛期,中国聂马两大超一流棋手异常活跃,而韩国呢?除了曹熏铉九段外,其他人在世界棋坛上根本是毫无名气,所谓围棋三强,当时不过是一种面子上的说法,实际上就是中日争霸,哪里有韩国棋手立脚的地方?!”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氏杯开战了,经过重重阻碍,曹九段终于闯进了决赛,而他的对手聂卫平正处于他个人职业生涯的最高峰,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创下十一连胜的壮举,其中包括五次是与超一流棋手的对决,甚至有传言,应昌期之所以会出资举办应氏杯,就是为了聂卫平而设立,在决赛五番棋开始前,舆论几乎是一边倒,认为聂卫平可以轻松取得比赛的胜利,而前三盘的比赛中,聂卫平也的确以二比一的优势领先,只要再胜一局就可以将比赛结束。”
“……,论实力,并不占优,论气势,也不占优,这种时候曹九段想的是什么?他想的是‘尽人事,听天命’,只要自已尽力了,就可以无愧于心,输就输了吗?没有,因为他知道他是当时韩国唯一的超一流棋手,他就是韩国围棋的象征,他的输赢不是他自已的事儿,而是韩国围棋的荣誉,所以,他不能输,他只能去拼!狭路相逢勇者胜,形势不利,更需要拿出勇气去与对手战斗!正是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持下,他没有放弃,他没有听天由命,他知道韩国围棋需要的是顽强的斗士,而不是温文尔雅的大师!就这样,在后两盘的比赛中,他以命相博,力挽狂澜,终于创造了奇迹,连胜两局,夺得了应氏杯赛的首届冠军,而正是因为他的胜利,韩国国内才掀起了围棋热,无数少年以他为偶像才投入到学习围棋的热潮中,从而为日后韩国围棋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涌现出李昌镐,刘昌赫,李世石等一位又一位天才棋手。听了这些,你有没有什么感悟?”讲完了过去的典故,赵林昌向李元豪问道。
“……您的意思,是不是要求我在以后的比赛中立足于一个字‘拼’?”沉吟半天,李元豪不太有信心的问道。
“……怎么是我的要求呢?你的想法就是你的想法!”赵林昌纠正道。
“……”李元豪又一次陷入沉默——赵林昌此时的教导和方才崔实源讲的完全是对立的嘛,一个是主张给自已加压,一个则是主张要自我减负,一个强调的是胜利是唯一,一个讲的则是不论胜负结果如何,只要有收获就是成功,那么两个人到底谁说的才是正确的呢?
“……你知道明天你和王仲明的比赛有怎样的意义吗?”见李元豪默不作声,赵林昌换了个角度继续问道。
“……输了,就被淘汰出局。”李元豪答道。
“……呵呵,到底是年轻人,想的太简单了,你这样回答,就说明还一直将这盘棋视为你自已与王仲明之间的事情。”听了对方的回答,赵林昌笑着说道。
“呃……不是吗?”李元豪一愣——不过是预选赛中的一盘棋,不是两位棋手之间的事情,难道还有别的隐情?再怎么样,这盘棋的性质也不可能去和首届应氏杯的曹聂争霸比吧?
“当然。你应该知道王仲明是业余棋手吧?”赵林昌问道。
“……,对,知道。”李元豪点头道。
“你也应该知道他的实力很强,对吧?”赵林昌再问。
“……,对。”李元豪继续点头,心想,如果不强,恐怕你也不会特意找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