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国医-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起,群众威信很高。”

朱睢良昧心地称赞着骆志远,费建国听了心里跟吃了屎一般。对于他这个镇委书记,邓宁临连正眼都没看过,反倒是一个年轻的骆志远,竟然被他当场点名。

孟可也满脸笑容地附和着,回头来喊了一声:“鹏程镇的小骆同志来了没有?过来!”

骆志远好整以暇地分开人群走了进去,朱睢良眸光中闪过一丝惊疑,他笑着介绍道:“志远同志,市委邓书记点你的名了。”

骆志远满脸笑容流露出应有的分寸和恭谨神态:“邓书记好!”

邓宁临朗声一笑:“志远同志,怎么样?在基层工作还适应吗?把你从企业引进来,当初可是我亲自拍的板!”

“感谢邓书记关心,我在这里工作一切都好,我会努力勤奋工作,一定不辜负市委领导对我的期望。”骆志远说着冠冕堂皇的套话,这是场面话,不说不行。

邓宁临笑了笑,“好。”

邓宁临旋即又扭头望着面前的纪念碑,“王家岔子起义,是本市党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革命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我最近重读安北党史,感触颇深啊。”

朱睢良和孟可脸色变得极为尴尬和难堪。

邓宁临的话,给予王家岔子起义相当高的评价,这种定性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推动安北市党史的细节修订,以及地方政府对于本次起义的重新审视评价。

而事实上,王家岔子起义是安北市自民国以来至今的唯一一次具有一定影响力历史事件,但因为种种特殊的历史政治因素,对其的评价并不是很高。

费建国等镇里干部也都目瞪口呆。

他们此刻才恍然大悟,闹了半天,市委邓书记大老远跑过来,就是为了看看这块碑,对王家岔子起义进行“新评价”啊难道费建国脸色变了,他扭头扫了骆志远一眼,心噗通一声沉了下去,他不是傻子,到了这时再猜不出这与骆志远有关,那真是要找块豆腐一头撞死算求。

“但是,纪念碑损毁严重,这是对历史和革命先烈的亵渎啊!”邓宁临脸色沉了下去,朱睢良和孟可心里惶恐,赶紧接口道:“邓书记,县里保护不周,应该承担责任!”

邓宁临摇摇头,“我来不是为了追究谁的责任,而是读了这一段党史后心有感触,过来实地看看知儒,回去之后你来牵头,党史办、研究室对王家岔子起义进行全方位的素材挖掘……至于这块纪念碑,董智男,民政局过后给市里打一个报告,拨专款重修纪念碑,甚至有必要的话,我看在这起义旧址上建一座小型纪念馆来作为红色教育的基地,都很不错。”

民政局局长董智男赶紧点头应是。

邓宁临轻描淡写几句话就把重修纪念碑和修建纪念馆的事定了下来。这就是权力无与伦比的辐射力了。

而在一旁,朱睢良和孟可的脸色都几乎要绿了。

他们先后作出批示,而正好与今天邓宁临的指示相悖。到了此刻,他们是后悔不迭,当初要是借着骆志远提出报告的机会提前下手,如今岂不是可以在邓书记面前邀功表现了。哪像此番,市委书记的指示贯彻落实下来,他们的所谓批示当然就废了,废了倒也没什么,可县里党政主要领导的颜面何存?

费建国心里乱糟糟地,以至于后面邓宁临说了什么,作了什么重要指示,他都一概没有听清楚。到此,他心里空落落地、想愤怒又愤怒不起来,反正他清楚,在这一轮的博弈中,他又败了,一败涂地。

种种迹象表明,市委主要领导跟骆志远是“一个节奏”,这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熊国庆更是心乱如麻,本来信心满满,瞬间化为泡影。

邓宁临缓步离开纪念碑,向前走去,朱睢良孟可和安知儒等人紧随。

邓宁临笑了笑,停步对一干市县官员道:“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烽火的翅膀》,作者是国家作协副主席、著名的历史学者和知名作家西夷先生,这本书很不错,取材于鹏程镇,背景就是王家岔子起义……我推荐给大家读一读,很有教育意义。”

“知儒啊,抽空去新华书店看看还有没有货了,买上几本,给常委班子的几个同志每人送一本。”邓宁临挥挥手,就此打住了他对“王家岔子起义”的相关表态。

邓宁临的话传进人群最后一排的高欣庆耳中,高欣庆脸上满是无尽的笑意,她暗暗望着骆志远,心说,看来连西夷来鹏程镇开作品研讨会的事,也寻求了邓书记的支持啊。

朱睢良与孟可对视一眼,各自吩咐随员记下书名,过后马上购买。

但镇里的这些干部都对这本书的名字不陌生,因为骆志远前前后后在会上已经说过很多次了。

市委书记和骆志远同时看过一本书,这当然没有什么直接的因果联系,但反过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无形的信号?

黄坤和魏艳秋心里暗道侥幸,幸亏他们没有公开与骆志远决裂投向骆志远,还保持着面子上的友好。要是再晚个三五天,他们或许就撑不住压力直接倒向了。

两人暗暗望向骆志远,见骆志远镇定从容地面带微笑陪在邓宁临的身侧,连安知儒都微微让出了这么个位置给他,心头越来越震撼。

邓书记对骆志远非常器重。

这是在场所有县镇官员的共同心态。

“邓书记,是去镇政府听工作汇报还是……”朱睢良试探着笑道。

邓宁临沉吟了一下,挥手:“不听工作汇报了,鹏程镇是全市有名的经济强镇,镇里的干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有目共睹。民兴县这两年发展也不慢,县里的干部功不可没。”

“我来的路上看到一所学校,去学校看看吧。”邓宁临率先行去。

安知儒赶紧跟朱睢良说了两句,要求朱睢良安排一下,然后就追着邓宁临的脚步而去。

一行人到了学校门口,费建国早已提前赶到了学校,见邓宁临等市县官员过来,赶紧示意学校军乐队开始吹奏欢迎曲,而两排学生则挥舞着塑料假花高呼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第387章 谁的主意?!

第387章 谁的主意?!

见到这种情形,骆志远嘴角浮起一丝古怪的笑容。心说费建国啊费建国,这可是你自己往邓书记的枪口上撞,与我无关呐。

安知儒当时就知道不妙,果然,他下意识地转头望着邓宁临,见邓书记的脸色变得阴沉下来,也就皱眉猛然挥挥手,“停下!赶紧停下!”

学生的欢迎声和军乐声骤然停止,还发出一阵杂乱的声响。

朱睢良神色尴尬地低声训斥费建国,让之赶紧收拾残局,让学生回教室上课。

列队欢迎的学生和军乐队的学生轰然散去,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领导不领导的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只是老师让来他们就来了,老师让怎么做他们就会怎么做,大概就是这么简单。

而这,也正是国内教育的某种悲哀之处。骆志远望着一群学生轰然跑去的凌乱身影,暗暗摇头,心头浮起些许的感慨。当然,这种感慨稍纵即逝。

邓宁临的脸色很难看。

他本来想顺道看看这所乡镇中学的孩子,视察一下基层教育的基本情况,结果不成想,下面搞了这么一出,让他所有的好心情荡然无存,而进入学校与师生交流的心思也就消散一空。

他黑着脸站在那里,朱睢良、孟可等县里官员诚惶诚恐地侍立在侧。

邓书记要发火了。

安知儒在一旁心里暗暗打了一个激灵,他跟随在邓宁临身边工作多时,深知他的性格脾气和一些细微的情绪变化特征。见邓宁临嘴角轻挑,双手紧攥,就知道这是他雷霆爆发的前奏。

“这是谁的主意?为什么要让学生停课?!说!”邓宁临怒斥道。

朱睢良和孟可惶恐地陪着笑脸,“邓书记……”

邓宁临冷喝道:“谁的主意?”

随着这声喝问,邓宁临慢慢转过身来,扫视着身前的一干市县镇三级官员。

朱睢良匆忙瞪了费建国一眼,费建国咬了咬牙,最终还是站出来小声道:“邓书记,是我考虑不周,请领导处理我!”

“你就是鹏程镇的党委书记费建国吧?你可知道你错在哪里?”邓宁临冷冷说着,双手倒背身后。

费建国垂着头:“我不该让学生停课,请邓书记批评!”

“我不批评你,我也没法批评你。因为你大概认为自己没有什么错。”邓宁临向前迈出一步,“但是,面对这群孩子,因为我来就被停课的孩子,我倍感惭愧。我再也没有脸面进入这所学校半步,你们没有错,这是我的错。”

邓宁临的声音有几分沉重:“你们这不是欢迎我,而是往我的脸上涂脂抹粉,让我和在场的各位同志扮演了一个个不光彩的小丑的角色……我希望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是今天我来鹏程镇最大的收获。”

邓宁临说完,撇下朱睢良等一干县里领导,直接上车离去。

三辆官车列队驶离,撂下十几个县镇干部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邓宁临挟怒而去,对于县里两位党政主要领导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朱睢良和孟可脸色阴沉似水,怒视了费建国一眼,跺了跺脚也上车离开。

费建国此刻真是冤枉之极,比窦娥还冤。明明是奉命而为,结果却要他来承担责任;而明明是对领导的逢迎,结果却拍马屁拍到了驴屁股上。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心里的羞恼、尴尬、茫然、恐慌、绝望等各种负面情绪瞬间交织在一起,他孤零零地站在当场,动也不动一下。熊国庆、计为民和胡涛三人满腹郁闷地相陪,心里也都焦躁不安。

骆志远扫了费建国几人一眼,默然不语,转身就往镇政府的方向走去。高欣庆和管大军紧随其后,而这个时候,黄坤和魏艳秋再无任何犹豫,追着三人撵了上去。

随着邓宁临此次视察鹏程镇,原本有利于费建国的“优势局面”瞬间化为泡影,骆志远再次胜出,胜得干净利落,胜得让人目瞪口呆。

而同时,又让黄坤和魏艳秋这些立场并不坚定的镇里干部看到了骆志远更加强悍的能量,更加深沉圆润的手腕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不能再犹豫了,再犹豫下去,必将站在骆志远的对立面上。费建国尚且不是对手,何况是他们。

“费建国这回真是吃不了兜着走了。”高欣庆心情愉快,一边跟骆志远并肩而行,一边压低声音笑道。

事情明摆着,今天费建国的做法触怒了市委书记。邓宁临当然不至于跟一个乡镇党委书记一般见识,因此就处理费建国;但作为县里来说,却不能没有反应。按照常规和潜规则,也就是这两天,县委会做出相应的软处理十有,费建国会背上一个处分,甚至会被调离鹏程镇,从此一蹶不振。

他固然跟朱睢良私交不错,但面对市委书记的压力,个人的交情变得很脆弱。为了个人的政治利益,朱睢良不得不丢卒保车。

骆志远摇摇头,将手指伸在嘴边嘘了一声,示意高欣庆不要再提这茬。

高欣庆嘻嘻一笑,停下脚步向管大军招呼道:“老管,我看,明天上午先安排几个人把纪念碑那块地给清理出来吧,估计市里最近就会有动作。”

管大军点点头:“那是自然,邓书记亲口指示,肯定要贯彻落实的。我们镇里还是要提前下手,配合一下市里的工作。不要说市里,估计就是县里,这两天也会有文件下来。”

管大军脸上浮起意味深长的笑容,高欣庆也呵呵笑着,两人交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