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疯侠行-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咦?那不是他们家那老幺么!她是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还是老样子?这世界怎么了,只我们的时间在走,她的时间停了么?这是在梦里?
等一曲完了,这白发老者才进入后院,说道:“老大哥好兴致啊!”
“你是?不会是小谭吧?这么老了,头发全白了。我都快认不出来了。”太爷听到喊声,睁开眼,只这白发老者,满眼迷茫。想了一阵才不太肯定的说道。
“正是小谭啊!这不二十年了,能不老么!”
“那是,我上次看到你的时候,才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后生!”太爷笑着说道,“没这么瘦,脸上也没这么多沟沟坎坎!”
“那是!还是老大哥命好啊!”那老者说道,“这二十年里,二哥、三哥、五哥都走了。大哥你也不认得人了,四哥也在医院吊着命。只有老八还好点,不过听说也出问题了?”
“哦?什么问题?”
“听说是什么内分泌失调。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着。”
“这八太爷是不是有个女婿姓程?”圣明听到这白胡子老头说的病症,与那程天的外公一样,便脱口问了一句。
“哦,这是瑶丫头的儿子。”太爷见谭老头儿看向圣明,便介绍道,回头对圣明说,“还不过来见过你七太爷!”
“诗瑶见过七爷爷!”圣明正要上前,却见诗瑶已经上前见礼了,便紧走几步跟了上去。
“小子圣明见过七太爷!”圣明来到谭老爷子身前,深深鞠躬施礼。
“好好!没想到这一眨眼儿,瑶丫头的儿子都这么大了。”七太爷笑着说道,“可你怎么还像个小姑娘一样?你不会是那瑶丫头的女儿吧?”
“可惜瑶瑶没那福气,这小子还没出世,他爸就死了。”
“那你再找个人嫁了啊!”七太爷说道。
“找了罗中将的儿子,正想要生个女儿呢,可没想出事了。”
“哦?出了什么事?”
“也不知是那个看我们宋家不顺眼,竟然无中生有的把罗中将的儿子关起来了!”
“大哥,是哪个不开眼的欺负我孙女婿?”前院一声大吼,只见一个老头龙行虎步的向后院走来,一边大声嚷嚷着,“告诉我是谁!看我不把他揍一顿!”
“老六来了啊!”太爷笑着迎了一步,“你看你都八十几的人了,咋还这么大的火气呢!”
“六哥!”七太爷也上前一步叫了声,“这不刚听瑶丫头说起呢。我们都还没问。”
“瑶瑶见过六爷爷!”诗瑶上前见礼,道了个万福。这次圣明没让人叫,自己主动跟在了诗瑶后面,也是一躬到底,口称:“小子见过六太爷!”
“等等!你们两个把我弄迷糊了!”六太爷说道,“你真是瑶丫头?这是你儿子?有这么大的儿子还算正常,可你长得太不正常了!你不会是狐狸精变的吧?”
“六爷爷还是这么爱欺负我!”诗瑶扑上前,轻捶着六太爷的胸膛,撒着娇。
“轻点!轻点!别把我这几根老骨头给拆了。”六太爷笑着说道,随即又严肃起来,“刚才你说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诗瑶便将事情的详细经过说了一遍。六太爷一听便炸毛了!吼道:“他娘的,这不是在欺负人吗?是不是看我们八兄弟死的死,病的病,便以为好欺负了!”
“六爷爷您息怒,别伤着了身体!”诗瑶正站在六太爷身边,见太爷发怒,便伸手轻轻的抚着六太爷的胸口,劝慰着。

第158章 宋家底蕴

六太爷从口袋里掏出个手机,没按号码,直接按了拔出键。想必是一个最亲近的人,或许是手机里唯一的号码。果然,电话一接通,便听到六太爷的大吼声。
“小子,你马上给我去查一查,滇省那个什么狗屁纪委正在造的那个冤案,是谁在后面捣鬼!我告诉你,那个姓罗的是你大伯的孙女婿,这不是在欺负你老爸么!他要是真有问题你就不管了,要是没问题,你给我狠狠地敲他们一顿,不让他们吐把血出来,他们是不知道我闵六爷几只眼!”
七太爷见老六打了电话,也拿出个手机,拔了通电话,不过,他的语气可没老六那么冲。
“爸!您不是去了大伯那里了么?大伯好了吗?”
“好了,完全没事了,今天要跟你大伯好好喝一杯。”七太爷说道,“刚才我听到一个事儿,可能与你有关!”
“什么事儿?您说!”
“还记得大伯家的那个瑶瑶么?”
“记得啊!那丫头长得好,嘴又甜,能不记得么!她不是嫁到西南去了么?”
“嗯,是这样的,他那老公为了救人死了,最近才改嫁给了罗家的那小子。前天,那姓罗的小子被滇省叫去了,只怕会有猫腻啊!”
“哦,我知道了,我会去问问的。”电话那头说道,“您让大伯和那小丫头放心,现在还是共产党的天下,没人敢做出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来的!”
“嗯,你认为他们这是不是冲你大伯他们来的呢?他们眼里还有没有你爸这个人呢?”
“那您的意思是?”
“事儿从哪儿起,就从哪儿落。西南是不能呆了,他也该回京了,要是不升一级的话,我们这些老家伙的面子往哪儿搁?”
“我明白了!”
“那就好,你看着办!”七太爷也挂了电话。
“这么点事儿,让爷爷们操心了。”诗瑶见七爷爷挂了电话,便对两老说道,“这样会不会给叔叔们添麻烦?”
“这有什么,我们不说一句话,对方看到我们几人聚到一起,也会收敛的。不过,要想进京还要进一步的话,那就要你们这些叔叔发力了。”七太爷说道。
“他们要是不出点力,以后你喊他们一声叔叔,他们好意思答应?”六太爷也跟了一句。
前院里,圣明的外公外婆一直关注着后院的动静,见此情景,便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这步棋走对了。以后,瑶瑶就可以经常回来看看了。
“好了,摆酒!”老六冲前院吼了一声,“我们一边喝酒,一边听琴看舞!我说,你们三个别围着那老头一个人了,我们一人分一个。”
“还听琴,你听得懂么?”七太爷毫不客气地损了六太爷一句。
“哎,我说,你们这三个丫头莫非也是狐狸精变的?怎么一个比一个俊俏?”老六理都不理老七的调侃,却把矛头对准了这三个丫头,“一个大狐狸带着一群小狐狸,我的天啊!老大,你这里可成狐狸窝了啊!”
“哈哈哈……”三个共两百四十多岁的老人开怀大笑起来。
“这三个小狐狸是那个大狐狸的儿媳妇呢!”
“怎么?大狐狸有三个儿子么?怎么只来了一个?那两个到哪儿去了,快叫过来让太爷爷看看!”老六又开始嚷嚷了,而且一连串的问题,却又不给人回答的时间,要让他全说完了你再一一作答。
“就一个曾孙呢!这是大老婆,这是老二,这是小三!”老太爷也开起了曾孙媳妇的玩笑来了!
很快的,前院送来了酒菜,琴声也响了起来。妞妞三人果然一人服侍一个老玩童,倒倒酒,捶捶背儿。雷英又跳起来,可惜她会的不多。后来换圣明弹琴,诗瑶也跳起舞来了。
中午饭后不久,程晓天便打来了电话,说是已经到京了。可他舅舅要带他外公晚上去参加一个重要的宴会,只能等明天了。
“你想不到这么巧的吧,我告诉你啊,晚上你外公参加的宴会在我外公这里呢。”圣明说道,“你外公是我太爷的八弟,我平白比你小一辈了,要叫你舅舅呢!”
“真的啊!那真是太巧了,这么说,你太爷的病是你治好的了?”晓天说道,“我今年三十六了,是你的两倍,比你妈也小不了多少,叫我舅舅亏不了你!”
“那好,你也跟八太爷一起过来吧,今晚我就帮太爷看看!”圣明说道。又跟晓天聊了几句,这才挂了电话。
“你是给老八的外孙打电话?”六太爷听到了圣明电话的内容,“哈哈哈,先前还是兄弟,这一下就成了外甥了,感觉如何?”
“嘿嘿,不轮就平辈论交,这一轮起来,差一辈就差一辈呗。叫一声舅舅,他还能亏得了我?”圣明知道六太爷的脾气,也就跟他开起了玩笑。
“你太爷这病,各医院都没法,被你治好了,老八那点小毛病应该不在话下了。”七太爷说道,“你是怎么跟他外孙认识的?”
圣明便说起了那次火车上的奇遇了,先救了雷英的爷爷,被晓天看到了,然后请到家里,治好了程家老两口,这才在闲谈中说起八太爷的怪病。这次进京答应了晓天舅舅要抽时间去童府看看的。
“那对于你四太爷的病也应该有办法吧?”七太爷问道。
“这要看看他本人才知道。”圣明可不敢打保票,他现在要丹药没丹药,要功力没功力,只有几根银针和练气期的那点真气,充其量也就比没真气的国手强了那么一点点。也是只能治病不能治命,若是阎王定好了,他也没办法。
“让他们把四哥抬过来!死马当作活马医!”六太爷又吼了起来,“反正也活不多久,说不定真治好了呢,我们也好多个伴。他一走,那八兄弟就走了一半了。”
他们八兄弟结识于六十多年前,当年老太爷带着父母的骨灰,和太爷夫妇及圣明外公从南洋回来,太爷三十四,圣明外公才十三岁。
从进入国内开始,一路先后结识了这七人,有失散的士兵、有商人、有游侠,有占山为王者、有被俘的抗日特工,等等。
那段故事要说起来,又可以写一本精彩的书了。宋太爷刚下船,便碰到一个重伤者,他善心大发,将那人送到了医院,出了医药费,并陪他直到恢复行动能力。这人姓关,是个游侠,据说是关圣的第某某代后人。
关太爷当年三十岁,后来结义后,按年纪排第二,大家都称他关二爷。正好‘关圣’也是被人称关二爷,此处纯属巧合。二爷两年前去世了,享年九十一岁。宋强就是在关二太爷那里学的古武,从此,关二爷便跟着宋老大。后来,经过一山林时,遇到土匪打劫。被关爷降服,那土匪是兄弟二人,结义后排第三和第六,正是闵氏兄弟。老三可能是杀孽太重,五十多岁就得病死了。老六当年在寨子里只是跟着助阵,现在到是活得好好的。
闵氏兄弟散了寨子,也跟着宋老大往老家方向行去。经过一个县城时,看到日本人贴的布告,要处决一个抗日分子。他们四人商议后,决定救出这人。
经过一番谋划和激战,终于救出了这位特工,原来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正是现在的这位许七爷。
一路行来,又遇到了被日军追捕的游击队员,结义后排老四,现在正病重住院;被打散的国军士兵,结义后排第五,在动乱年代被迫害致死。
童八爷当年才十九岁,是个商人的儿子。他父亲为游击队提供过棉被、药品等,和游击队关系比较好。有一次,他往游击队驻地时,发现游击队已经转移,再回家时,家里也被洗劫一空,他便流浪着,直至遇到了宋老大他们,
第159章 再显神通

结义后,按年龄排序,要都在的话,年龄是:宋老大,97岁;关老二,93岁;闵三爷,91岁;万四爷,89岁;符五爷,88岁;闵老六,85岁;许老七,84岁;童老八,82岁。
他们八人很是做出了一些轰轰烈烈的事情。抗日胜利后,八兄弟各奔前程,万爷和许爷是共党,自然去了宝塔山,符爷也跟着他们去了宝塔山。童爷找到父亲,帮父亲打理生意,做起了商人,闵家兄弟和关二爷跟着宋老大回了宋家的老家。
后来,关爷去了深山老林里修练,闵家兄弟在解放后,也进了城。八十年代宋老大进京后,再联系老人时,就只有六人了。闵三爷和符五爷已经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