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无疆-第4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草,没想到到这儿来竟然机动靠脚”

稀稀拉拉的坐开之后,这些长期在潜艇上服役的军官们个个都没注意什么形象,大伙彼此之间关系有战友、同学等的多得很,所以闲散开来的众人立刻开始吹牛胡侃起来,最大的话题当然只有两个,一个是刚才看到的核潜艇,另一个自然是男人随时随地不会忘记的“女人”,他们也讨论讨论了这个绝密级别的核潜艇建造厂之内,会不会有女性存在。

吹牛打屁之间,一位没有佩戴任何军衔而且还是身着一身短袖、短裙的女军人走了进来,放下厚厚一摞文件夹后,水汪汪的大眼睛所投射出来的目光,却像带刺儿一般扫了一圈会议室里零散开来、毫无形象的军官们,干咳一声后,这才开口说道。

“大家好,我是017基地少尉文员刘静,也是今天负责为你们介绍我基地情况以及在建核潜艇资料的,所以现在请诸位军官坐好,我们的会议马上召开”

知道这女人不好收拾的众人,立刻分成两排坐好,二十四个人每排十二个且个个都精神饱满、坐姿端正,在夹杂了很多种不同眼光之中,刘静为在场众人一一发下了一份资料夹,随即上台看着自己手腕上的手表说道:“你们将有十分钟观看这些机密资料,十分钟后我将准时收回,现在开始计时”

狠辣之人自然有狠辣的好处,这之前还有些老兵油子流气的一群人立刻恢复过来,都抓紧时间观看在此之前还被戳上了两个星星代表“二级”保密的资料,众人都很是默契的优先选择看了共和国在建核潜艇的相关信息,对于这个工厂的资料就先搁在了一旁。

共和国对于核能的科研与应用已经很有年岁了,当1937年11月2日,共和国首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之后不久,共和国就开始想到了要拥有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而在1938年2月1日,共和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在高度机密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了载弹巡航飞行并精确投弹,准备毁灭了目标的同时也宣告了共和国具备空中战略核打击能力,随后的战略核导弹的精准命中又宣告了共和国具备了弹道核打击能力,对于最后一样也是最富有技术难度的战略核潜艇打击能力,共和国的梦想化为努力奋战的实践源自于湛江造船厂。

从1938年6月份开始,湛江造船厂就承担了共和国核武器研究院在内数十个科研单位的各种科研实验的重要支持商,之前已经在“炎黄脊梁”计划中完成的众多科研实验成果终于化为了高强度验证实验的同时,隶属于北海造船厂的地下核潜艇建造工厂也在大规模的兴建之中,所以当试验成功之后,共和国的长江造船、重庆造船、大连造船、北海造船、湛江造船等企业就开始分段建造。

已经耗时了整整5年,不计算在“炎黄脊梁”科研计划中已经耗费的科研经费,光是后期各种实验包括现在在建费用在内,前后花费已经快要逼近9亿元的“战略核潜艇”俨然已经成了海军装备发展中的一大“金窟窿”所在,但它的成功却又与否直接关系到共和国未来航母舰队中,能否配置攻击型核动力潜艇来保障舰队水下安全,所以海军无时无刻不把这个在建中的战略核潜艇当成宝贝来对待,尽管它的确很“烧钱”。

“烧钱”二字的确是很贴切的形容了目前暂定称号是“潜龙”的战略核潜艇的建造计划,但这些被“烧掉”的钱也并不是一文不值毫无作用,最起码共和国海军在投入如此之巨的投入之后,现在得到的回报中,除了已经不足一年时间就将完成建造任务的核潜艇已经初具雏形之外,共和国的船舶工业在它以及相应的科学研究上,获得了大量的技术成果,这也为共和国在42年2月正式启动攻击型核潜艇计划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技术储备基础,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攻击型核潜艇的研制计划进展非常顺利。

当然,“潜龙”号战略核潜艇本身就是非常先进,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耗时十年、耗资难以计数的“炎黄脊梁”科研计划重要科研成果之一,集结了该项科研计划中材料、电子、计算机、数字通讯等诸多方面科研成果的它,可以说在体现自身价格不菲之余,还拥有一身的高科技。

从总体结构与布置上来看,建造代号是“潜龙”的战略核潜艇,其生命力在于强大的隐蔽性和先敌进攻能力,另外它采用流畅的水滴形外形设计,有四大压力舱即导弹舱、指挥舱、反应堆舱和主辅机舱,且位于舯部指挥台围壳后面的导弹舱设有24个导弹发射筒,配备射程1。1万公里的单一弹头型共和国首代战略核导弹,可在不深于五十米潜深的情况下,在十二分钟之内将所有导弹发射完毕。动力为一台自然循环压水堆和两台蒸汽轮机,另外还有四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储备12枚共和国时下最先进的多用途线导重型鱼雷。

在减少噪音方面,由于该核潜艇动力能源装置采用的是自然循环压水堆,因而在巡航状态下是不会使用产生很大噪音的主循环泵,在加上于内部敷设吸声材料、机械隔音减振、机舱内浮阀减振等措施后,于潜艇外部敷设消声瓦,还有消磁、消除红外等措施加强其最大设计潜深可达450米的隐蔽性,真正做到更安静、更隐蔽、更强大。

电子设备方面装备了惯性导航和卫星导航接收机,在拥有对海搜索雷达、敌我识别雷达以及囊括从极低频到极高频的综合通讯系统之外,另外还有测深仪、导航仪、测冰仪、探雷导航仪等先进设备,当然卫星通讯终端、卫星通讯浮标、包括装备于艇艏拥有主动/被动双工作方式的综合声纳系统、拖拽式线列基阵声纳、含导弹射击指挥和鱼雷射击指挥在内的中央指挥火控系统、中央大型数字计算机、战术通讯数据链及操作平台与数据库等等设备,也是应有尽有。

当然,这艘能毫无声息出现在远离敌国海域,然后从容发射战略核导弹对其发起核打击,并且自身防御与进攻能力相当不错的“恐怖”潜艇,也是有一些不足之处的。比如说在该潜艇上装备的共和国首代潜射型弹道核导弹、静电陀螺监控器和惯性导航系统等设备都是尚未得到实战考验或者长时间使用验证的新科技产品,就像当初共和国电子科工集团对他们所设计研发的潜艇所装备中央指挥火控系统,研制成功后的大量实验中就曾爆出无法综合采集与处理大量传感器信息,这几乎差点让排水量过万吨、一百七十余米长、十二余米宽的未来深海巨*失去建造的可能。

当然,新武器装备之所以有“新”,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有大量的创新上。创新可以带来武器装备战斗力的增加,创新也可以带来巨大的风险,但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新装备,在追求以最小代价达到实现目的效果最大化的武器装备发展思想中,新装备中的科技元素很多时候就是充当着“创新”的角色,创新的多少自然对武器装备形成真正战斗力有很大影响。

而像现在正在在建这艘“潜龙”核潜艇,其新装备所占比例几乎高达百分之七十九,换而言之这艘潜艇上绝大部分技术都是“创新而来”。

“这么多的新技术,花费那么长的时间学习,也不为过”

余家才有些头疼的关上了资料夹,十分钟的时间也差不多刚刚好,当刘静一一将所有人所分资料收上来的时候,余家才趁着这个空隙时间看了看周围的同行们,相互之间传递的眼神似乎都在反映一个问题——这核潜艇实在太复杂了。

“现在我们所处核动力潜艇建造工厂以及在建潜艇的基本情况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诸位就将在这个工厂参与潜艇建造,当然身份都将是无军衔的实习生,会议结束十分钟之后,我将到各位的宿舍检查,我希望到时候各位已经脱下军装换上工作服。”

刘静说完,浅浅的笑了笑,不过在余家才看来,这笑容背后隐藏了太多的困难和艰苦。

 第九十八章 新局

第九十八章 新局

1943年7月第二次技术贸易谈判正式宣告结束,双方代表刚刚完成意向书签字仪式,亚宾科夫斯就拿出了一瓶香槟出来,随即开启之后直接借助谈判会上现成的茶杯,就为在场每一位人员倒上了。

“让我们干杯”

亚宾科夫斯非常高兴,高高举起酒杯之间,那有些拘束的西装随着他肥硕的身子绷紧开来,似乎就快要被活生生胀坏了,但香槟尚未入口便已经是红光满面兴奋得很的他,根本就不在意这一点,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被这毫无预兆的一切弄得有些吃惊的共和国与会人员,刚开始还有些木讷得没有反应过来,茶杯也能用来盛香槟?不过,德国的一干人等一个个都是很兴奋的样子,并且都相继举杯痛饮,谭亮等人也只好饮下了这杯特殊的庆功酒。

说起来,在喝这杯酒之前的日子里,双方人员的关系基本和现在是相反的一样,在没有在一口价上谈妥后,只能从细节入手的双方可以说每一次开会谈判都犹如吵架般热闹,谁也不愿意退让一步的情况下,往往最终妥协的还是德国方面,当然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共和国方面也是有所割舍,因此谈判会议能在第三轮磋商之后便以签下意向书为标志而宣告结束。

本次技术贸易,原本涉及大小技术项目足足有72项之多,在原本双方一口价分别是共和国方面的142亿元和德国方面的80亿元,差距实在太大的情况下,双方只能分别就属于不同类别的技术逐步开始谈判,即以含有多项技术的某一种类为单位来具体磋商价格高低,而其和国始终不肯降低价格的自然就数Aip技术和麻风树果实冶炼技术。

另外一个紧要不放手的项目,就是德国人提出他们可以以较高价格购买一整套共和国涡扇、涡浆、涡喷等喷气式发动机来回国研究,这与共和国只出售整体飞机的预想有很大的出入,而且德国人很老实的直接说明了他们是要买回去搞研究,涵盖气动学、机械学、材料学等多种高难度尖端工业的喷气式发动机技术,共和国自然用不着担忧德国人能从那些成品发动机的研究中就能得到,因为尺寸可以测绘、结构可以模仿,但往往材料不过关就足以让一切研究显得毫无作用。

为此,在这个项目上共和国谈判人员直接拒绝了德国人的要求,为了弥补他们,共和国甚至可以答应为德国研究或者是双方共同研究更好更实用的活塞式发动机,无论功率大小、无论是气冷式还是液冷式,共和国一定与德国方面共享研究成果。这样一来,也恰恰能够解决德国人称其国内航空工业主要缺陷方面是动力、材料、电子等三方面中的首要难题——航空动力。

有道是,“你进我一尺,我还你一丈”,共和国在这喷气式发动机技术方面让德国有些难堪,德国人也只好在另一个问题上做文章,那就是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技术(Aip)。

德国人的确是非常想要这项技术,深知其远大应用前途的他们同样也抱有很大的怀疑,毕竟这项共和国有限制条件之下的转让费用高达11。5亿元,比数艘战列舰造价还要贵的这项技术究竟是不是值得,德国人很怀疑,再加上他们在喷气式发动机技术上受的怄气,所以他们像是要为难共和国一样,他们可以一分钱不少全额支付这项技术以及一整套设备、维护零部件等转让费用,但他们有一个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