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无疆-第8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各种各样的测试和实验,苏军内部对这款自动步枪自然给予了厚望,而卡拉什尼科夫本人也非常有自信,可等他们要将自动步枪投入大规模制造之时,才发现少了什么,他们没有专业知识足够扎实的机械工程师来指导他们,什么零件应该怎么样加工才能速度更快而且质量不差,陈立强的出现显然让他们如获至宝一般。

机械制造是一个系统xing的工程,同样的一个零件,的确有许多不同的加工方式,因而就有有了不同的加工工序,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来以最经济的手段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制造,这对于共和国众多企业而言是相当精熟的,因为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合格产品,就意味着更大的商业利润,所以共和国才越发的追求高效率生产,以数控áng为代表的自动化生产都让许多企业不满足,柔xing制造系统这种新概念就自然而然被追求起来。

然而此时此刻,陈立强却并未第一时间想到自己要完成什么任务,而是被枪架上那一排排崭新的样枪给吸引了,用伊比舍维奇话来说,这些枪都是试制出来的,就是要测算出能有多大的生产效率,一个合理的数据如果上报至苏联战争国防委员会,不仅仅决定的是数百万苏联军队是否能装备这款自动步枪,也将决定卡拉什尼科夫耗费无数心血的这款自动步枪的命运。

触mo那冰冷的枪管,陈立强在周围人友好的目光下,终于鼓起用于端起了一把步枪,仿佛回到了当年军训打靶的时候,第一使用一八式自动步枪射击的他,根本没有预想到后坐力的问题,紧张又〖兴〗奋之下,第一枚子弹什么时候打出去的、飞到了哪儿去都不知道,只知道教官在身后大喊了一声“首发跑靶!”

而现在,手中拿着的自动步枪显得更为特别,光是从制造工艺上来讲,陈立强就觉得有一榫强烈的“粗制滥造”感觉,将步枪拆解开来后,他很快就认清了这款枪身短小,强调近距离火力的自动步枪真面目。

“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导气管位于枪管上方,通过活塞推动枪机动作,回转式闭锁枪机,口径应该是7。62毫米,保险、快慢机柄在机匣右侧,有半自动、全自动两种发射方式,拉机柄位于机匣右侧……”陈立强一边拆解着自动步枪,一边嘴里念念有词,而当他将所有零部件,全部一一摆放在桌上后,沉思一阵后认真的说道:“击发机构是击锤回转式,发射机构直接控制击锤,较容易的实现单发和连发射击,而发射机构主要有机框、不到位保险、阻铁、扳机、快慢机、单发杠杆、击锤、不到位保险阻铁等,快慢机设计比较特殊,如果扣压扳机,阻铁解脱击锤而击锤回转击发,因而只要扣住扳机不放,击发阻铁和单发阻铁都扣不住击锤,只有不到位保险阻铁卡笋能抵住击锤卡槽,步枪反而只能单发射击。

“从个人角度分析,这款自动步枪的枪管枪管缠距偏小,而且枪管较短直接导致瞄准基线太短,再加上瞄准具的粗陋,应该很难精准射击,更何况选用的枪弹的弹形不够好、枪弹撞击目标时过于稳定,破坏效果也不会理想到哪儿去,全自动射击之时,枪口还会非常严重的上跳,所以我认为这款自动步枪是强调三百米近距火力压制xing射击的冲锋型自动步枪,射速快、火力猛,可对于精确射击而言,是难以实现的!”最后,陈立强开始拿起一些零部件,仔细观察甚至还轻轻抚mo,最后笑了笑说:“不用多说,这款突击步枪是为恶劣作战环境而设计的,相信它能够在极为苛刻的恶劣环境之下保持正常射击,如果零部件要是能采用冲压生产,我认为生产效率更高。对了,它又正式的名字吗?”“有,它叫Ak47!”卡拉什尼科夫笑着回答道,短短几分钟时间,自己耗费无数心血而设计的自动步枪就被陈立强给分析透彻,如果让他知道,陈立强在读研究生期间,就曾跟随自己的老板(导师)参与过一八式自动步枪改进工作中的有限元分析,恐怕他就不会如此钦佩陈立强了。

“Ak47?”

陈立强皱了皱眉,但很快就反应过来,前些天就曾听过这个名字,而且公司运来的设备貌似也是为了制造这款自动步枪,而仔细一想才发现,原来这款步枪是用卡拉什尼科夫的名字,和苏联自动步枪的词汇取首字母而来,至于为何要给一个47的数字,陈立强觉得,应该是苏联人认为,伟大的苏维埃最迟也应该在1947年打败入侵敌人吧,而充当利器的,显然就是众人眼前的这款Ak47自动步枪,用中文念也就成了阿卡四七,特别拗口的称谓。

“那我的任务就是,尽量让它以更为疯狂的速度被生产制造咯?”陈立强笑了笑问道。

翻绎很快就将陈立强的话说了出来,伊比舍维奇和卡拉什尼科夫都报之一笑,显然就是这个事儿,不过在陈立强看来,这东西可比制造共和国商品汽车发动机简单得多了,而且苏联又特别强调只要确保最基本的质量,什么狗屁的人机功效都是废话,重在量产二字上。

不过,理工科的人是最信任自己的发现和认知,因而在发表自己意见之前,他还是老老实实的要求要参观一下整个Ak47自动步枪的现有的制造流程,也好分析出为何让苏联方面觉得速度不够理想的原因所在,指不定到时候还能提出几个意见,譬如说应该向自己所在的公司多买某某型号的设备,这可是于国于民都有好处的事儿,再怎么也得打起精神来。

进入试制车间陈立强才发现,就是这么一款还在等待新制造工序的自动步枪,其实已经开始进入大规模制造阶段,谁让前线的苏军士兵,连人手一把莫辛纳干步枪都不能配备,要想和德国这么一个工业实力不俗的纳粹国家火拼,显然尽早多装备一批自动步枪,就多那么一丝丝的希望,一路上陈立强都不得不去想象那么一个场景,数以万计的苏军士兵,手持Ak47步枪,顽强凶猛的向前冲锋,一路上Ak47不断喷射出罪恶的火焰,三百米范围内杀伤力不错的子弹击中德军士兵的身体,钻出一个个血窟窿罪恶,罪恶,陈立强突然觉得Ak47这种最恶的自动步枪,简直就和苏联红军的人海战术是绝配。!。

 第七十四章 救火队长

1946年4月20日,清晨,苏联首都莫斯科,东里姆林宫。

昨晚德国空军又组织了一次规模不大不小的轰炸,苏联战争国防委员会例行会议不得不暂时转移到了地下基地内继续进行,受此影响,开完会后,斯大林也没有得到舒心的休息,次日天一亮,便又回到了克里姆林字正常办公。

大功率探照灯、高射火炮、伪目标,各种各样的防空工事将昔日气势威严的克里姆林宫渲染得一片肃杀,拥有第一时间得到苏联空军防空保护权力的克里姆林宫自然而然是整个莫斯科防空力量最为集中的区域,而在其周围随处可见的德国空军轰炸机残骸,也无不说明希特勒是多么想直接弄死斯矢林。

然而,可惜的是斯大林还活得好好的,并且随着拱卫莫斯科天空安全的苏军部队,大规模换装了来自共和国出口的优秀战斗机,尤其是夜间战斗机的引入,助添了防空部队的作战能力,当然地面防空部队也陆续换装了不少好家伙,尤其是高价从共和国引进的自动化防空高炮,貌似只需要保证火炮的弹药和供电电力,拥有火控雷达的自行火炮就能不断的搜索、锁定并发起攻击,能够自行对射击数据进行实时修正的自动化防空高炮其命中率远远高于多人操作的传统高炮,因而作为重点保护的红场周围,集中了不少各种口径的自动化防空高炮。

秘密辗转回到莫斯科的朱可夫一脸憔悴,在列宁格勒奋力抵抗德军进攻的苏联军民也无一例外都和他一个样子,似乎都快到极限了,他们不仅缺乏枪支弹药,更缺乏食品、饮用水和药物朱可夫甚至觉得,上百万苏联军民,还渐渐缺乏一种东西~

信心。

列宁格勒能保住吗?朱可夫严不清楚,德国北方集团军群自天气转暖以来,所发起的攻势比寒冬之前的力度还要大,其采取的推土机战术,简直不像是要占领列宁格勒,而是要彻底将这座城市毁灭掉,从地图上给抹去因而德军的推进相当简单,那就是炮火突袭之后,装甲车辆充当火力先锋,推土机等工程车辆紧跟而上,大肆的毁灭城市的建筑动辄推倒建筑亦或者实施地下爆破至于那些跟随的德军士兵,简直像是打酱油的。

很显然,德军的这种战术非常奏效,奏效得让朱可夫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列宁格勒城内的苏军可没有多少装甲车辆,更没有太多的反坦克武器,能有的就是一往无前的必死勇气,可勇气能挡住子弹炮弹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苏军士兵往往只能在夜间向德军发起逆袭,白天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德军像是城市拆迁队一样,慢慢悠悠的向己方防线推进,一路上无数的房屋建筑哪怕是一个粪池窖井,德军也乐此不疲的扔进手榴弹炸上一通,亦或者直接用推土机推来大块的废墟瓦砾,活活把井口给封住,躲在里面的苏军士兵往往还没有偷袭,结果就给封死在了里面就算是冒险lu身,要么被跟随的德军士兵射杀,要么就被周围的德军装甲车辆车载机枪打成筛子。

面对德军不惜弹药成本的毁灭xing攻击,朱可夫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如果他有足够强大的空中支援,如果他有足够的装甲兵力如果他有足够的反坦克兵力,如果能有更多如果,朱可夫还是很有自信挽救岌岌可危的列宁格勒,而不是被德军步步紧逼到没有立锥之地,被德军赶下拉多加湖。

轿车顺利抵达了检查站,朱可夫这才从酣眠中醒来,揉了揉酸胀的眼睛,打量了一下被重重叠叠防卫的红场,战争爆发之前,还能看得到的游客,现在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队队来回巡逻的士兵,不对,朱可夫仔细看了一下那些巡逻士兵,他们端着的是什么枪?怎么有些像是一八式自动步枪?

带着疑问,通过了反复检查的轿车终于被允许驶入,一直驶到门拱下,两名身姿ting拔的军官这才敬礼,并给朱可夫打开了车门,随后朱可夫便被带往了斯大林的办公室。

斯大林很忙,至少朱可夫是这样认为的,他被斯大林的秘书暂时安排在办公室旁的休息室内等候,好不容易回到莫斯科一趟的自己可是万分急切的想要找斯大林寻求帮助,换而言之,自己可是代表了列宁格勒存亡的关键xing人物,这都还能被斯大林暂时搁在一边,难道斯大林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

的确,斯大林正有比接见朱可夫更为重要的事情。

受苏德战争影响,共和国认为苏联首都莫斯科不日就将面临德军大规模的地面进攻,虽然不能妄断这座城市是否能够被英勇的苏军军民保住,但共和国显然是有必要为自己的海外侨民和驻外机构考虑,因而早在4月15日,就由共和国外交部发布了通告,提醒yu办理赴苏签证的国民极有可能面临生命和财产危险,而在莫斯科的共和国大使馆也将在4月25日之前暂时关闭,以驻苏联大使季米林为首的大批工作人员,已经随同撤离的华侨,已经计划在近两天之内续撤离。

莫斯科的确危险了,共和国撤离驻外机构和海外人员也无可厚非,而在美国都因为太平洋战争和反攻大西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