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奥巴马传-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最终敲定,如果所有的步骤都能有条不紊的进行,那么胜利是可能的。
但奥巴马和米歇尔都不能够完全信赖这些尚未落实的计划。他们更加关注一些事实性的问题,比如奥巴马的安全问题。在过去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奥巴马的风头都很强劲,每一次他成为焦点,必会掀起一阵热潮。这为奥巴马带来机遇和声誉的同时,也带来了危险。他现在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只需要一个人,一场事故,奥巴马就会像从前那些知名政客一样失掉性命。在奥巴马和他的团队们商讨如何前进时,米歇尔提出了个严峻问题。她注意到,一些人总是出现在奥巴马的周围,这些奇怪的人非常有可能扮演成狂热的追随者,民群。她担心“粉丝”们痴迷成魔,像杀害约翰·列侬的那个凶手一样,专门伤害他们最崇拜的人一样。作为一个黑人,奥巴马是一个特别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如果他公开宣布竞选总统,那必将会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届时,奥巴马和他的家人该如何自保?
米歇尔提出的话题引起了竞选团队们的高度重视。从那以后,奥巴马的安全问题成了他们工作的一个重点。如果奥巴马要竞选总统的话,那么这也是他们必然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之后的每次活动里,奥巴马的高级顾问阿克塞尔罗德都要邀请安全专家,仔细审查竞选团队、活动主办方等对奥巴马实施的保护措施是否严密。
除了奥巴马本人,他的两个女儿的安全成长问题了一个重要问题。她们要上学,要有自己的小伙伴,但奥巴马的身份决定了这一切实现起来将会有一定的难度。米歇尔在对孩子的教育上秉承了娘家的光荣传统。她给女儿们规定了相对严格的生活作息规律。她们必须自己起床,做好上学的准备,整理自己的床铺,按时下楼到餐厅吃早饭。当奥巴马和米歇尔都不在家的时候,米歇尔的母亲会充当家长的角色,细腻照料这两个小女孩。多年以来,奥巴马因忙碌而带来的缺席让米歇尔感觉自己像个单身母亲。很多个星期六,她都是带着女儿们和朋友们一同度过的。
现在,奥巴马要继续竞选总统一职,米歇尔十分担心他们的家庭会因此受到巨大的影响。她向奥巴马约法三章,要他保证每星期都要和女儿们一起度过周六。这让奥巴马有点犹疑:那可是要竞选总统啊!他不确定自己是否一定会履行米歇尔的要求。一次办公的间隙里,奥巴马遇到了米歇尔从前的老板,也是他的好友之一,牛顿·米诺,向他倾诉了自己的顾虑。“我只是不想再离开我的女儿了,现在她们需要父亲陪伴在身边。”牛顿·米诺也是有孩子的人,他比较能理解奥巴马的心情:“我不是心理学家,但如果你必须离开孩子们一切日子,那么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因为她们还小,容易适应这种情况。而当她们十几岁的时候,你在她们身边才更加重要。那时,你第她们产生的影响才是最大的。”
听了牛顿·米诺的话,奥巴马的看法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他的顾虑被牛顿·米诺解除了,仅凭他的几句话而已。这也可以理解为,奥巴马其实并没有觉得家庭因素是最难清除的障碍。他不过是想听到几句宽慰的话,证明自己的行为是被人理解的。现在他听到了,他觉得自己可以轻松前行了。米歇尔这里,在向奥巴马列了无数的需求清单之后,也开始正式思考起竞选总统的可行性。奥巴马从前的每一次竞选,她都不是竭力支持的,但是奥巴马确实有赢得胜利的时候。他确实曾让无数个渺茫的希望变成了现实。他撰写了畅销书,使得一家人的经济得到大幅好转,他又为自己建立了成功的政治环境。他真的在说到做到,履行诺言。“我也需要跟上他的安排才对。”米歇尔这样跟一个朋友说。米歇尔并不是目光短浅的女流之辈,某些时候她和奥巴马具备相同强烈的使命感。想到她从前在大学里受到的那些冷遇,那些黑人与白人之间难解的隔阂,米歇尔也萌发了一种“是时候从他们手里夺取权力”的念头。她说:“我们并不打算继续不停的竞选,竞选,竞选,因为在某些时候你一定会被生活打败。趁它现在还没有打败我们,趁着我们仍然年轻开放、无畏大胆,我们需要现在就有所作为。”
2006年11月20日,奥巴马在《芝加哥论坛报》上发表言文章提到:“我所面临的是一个重要抉择。虽然我会关注一些外部因素,例如竞选经费、活动组织和计划安排之类的东西。不过我最关注的是,我能否给这场总统竞选增添一些独特的内容?因为我的家人都要和我一起经历这个过程,而这个过程自始至终都会让人身心疲惫,所以我希望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很久以后,米歇尔对于奥巴马的表现,尤其是针对家庭方面的表现作出了回应:“他能够给予我们很多东西,这一点我从未怀疑过。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他让我消除了自己的怀疑。他一定能够带领我们国家应对未来的挑战,我不想成为阻碍他的那个人。”
2006年12月,国会中期选举结束后,民主党占据了国会的多数席位。人们关于奥巴马是否会竞选下届总统的讨论愈加热烈。希望奥巴马参加2008年参加总统竞选,这是许多人近乎痴迷的渴望。各大报刊杂志纷纷将奥巴马列入头条新闻里。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视公司的记者肯·卢丁在他的文章中写道:“如果在谷歌上快速搜索一下‘奥巴马’,就不难发现有大量的褒义词,从‘超级巨星’到‘令人振奋’等等各种各样的词都有。”他还引用了一位共和党人的话,说奥巴马看起来就像是一台“会走路、会说话、带给人希望的机器”。
同月,奥巴马在新罕布什尔州发表了演讲,庆祝民主党在全国中期选举中的首场胜利。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兆头。
(本章完)
第35章 竞选序曲
《无畏的希望》艺术的巡回签售活动意外地演变成了总统竞选的序曲。呼吁他出马参战的无党派独立团体在全国各地纷纷涌现,如星火燎原般带来了成千上万的潜在拥趸。民众们的热情已经非常高涨。这种热情源自一种渴求,对新事物的渴求。
另一方面,经历过慎重的深思熟虑和一些列的商榷与妥协,米歇尔终于决定支持奥巴马竞选总统。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如果奥巴马真的在竞选途中成为暗杀的牺牲品,那么她必须面对独自抚养孩子的重任。她承认,一旦这样的悲剧成真,那么会引起“极大的同情和外界的捐助。”幸好米歇尔有一份工作,这样,即使孩子们失去了父亲,她们也不会失去一切。她的意见是奥巴马是否决定参加竞选的关键所在。现在,局势已经非常明确,奥巴马要竞选总统职位了。
奥巴马会如此爆得大名,还得归功于他在2004年波士顿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激动人心的演讲,以及此后两本书的大获成功。但是奥巴马之前也曾在公开场合发表过声明,说他不会在2008年参选,现在,他需要为自己的新决定找一个合理的托辞。在奥巴马背后的强大智囊团的商讨结果以后,最终敲定的说法是:奥巴马在私下里觉得竞选总统是不可能的,但是就当前的形式和两本书的巡回签售情况来看,奥巴马本人也深刻意识到美国需要在领导方面来一个大变革。所有这些因素促使他考虑出马参选。
奥巴马对此并不以为然。他觉得不如实话实说效果来的更好,最初他确实没有竞选总统的想法,现在他有了,这有何不可?其他政客都在绞尽脑汁的把一些简单事情复杂化,已达到美化自己的效果,而奥巴马的这种不装腔作势实话实说的态度显然更加让人耳目一新。奥巴马的原话听起来虽然有点平淡无奇,但这也正是他的独特之处。很多人都已经成了政治动物,而奥巴马还没有忘记作为一个人的本能。政治角力场可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形势骤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心所向。而人心当然更趋向于人性所在。小布什总统处处不受待见,就是因为他已经是一个完全政治化的“政治动物”。甚至连民众们也有了一种“核心领导层已经腐烂”了的感觉。选民们希望这一切能够彻底结束。
对此,奥巴马的新晋竞选团队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竞选总统的事宜。照近年来的经验来看,几乎每个重要总统候选人在最终决定入局竞选总统之前都要花费多年时间,苦心孤诣的制定计划、打好基础。
从2008年的民主党竞争人选的筹备工作上便不难看出这一点:大部分有实力的竞选都要花上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筹备,为选举造势,培养人脉关系,赢取潜在的支持表态。紧锣密鼓的计划和布局更是不在话下,再不济,也要在州政府混了脸熟。而像希拉里这样的重量级人去,早已经到达了另外一番境界:凭借二十年积累下来的资本和人脉,她早已经划分好了自己的地盘。她一旦断定目标,手下大军就会集结而起,奔赴战场,攻城拔寨。而再来看看奥巴马的情况,不禁让很产生怀疑。他的手里只有一只杂牌军:奥巴马本人和夫人米歇尔,他们在芝加哥的密友瓦莱丽·贾勒特、马蒂·内斯比特、奥巴马参议员办公室幕僚长皮特·劳斯、新闻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调度员和政治助手雅丽莎·马斯特蒙科,以及和奥巴马关系比较熟络的戴维·阿克塞尔罗德和戴维·普洛夫。
这些人里,值得一提的戴维·阿克塞尔罗,选战团队高层之一,主要负责媒体事务。他早在1992年就和奥巴马像是了。当时奥巴马正在芝加哥推动一个选民登记运动,而戴维·阿克塞尔罗是芝加哥当地一个颇有名气的民主党政策咨询新星。两人后来培养了深厚的友谊。戴维·阿克塞尔罗对奥巴马的评价非常高,他觉得奥巴马正是那种应该担任联邦参议员的人。他聪明、自律、通晓法律,而且致力于建立能够催人奋进的政治氛围。戴维·阿克塞尔罗心甘情愿的为奥巴马效忠。
戴维·阿克塞尔罗和竞选经理、选战团队主管戴维·普洛夫相识于1994年,两人原是一家政治咨询事务所的合伙人。戴维·阿克塞尔罗的行事风格可谓特立独行,因此他独具慧眼,看好了当时还是个无名小卒的奥巴马。而且当时发生了震惊全国的“9·11”,大部分认为光听奥巴马的名字就足以毁了他的候选资格。但戴维·阿克塞尔罗依然愿意力挺这个没有政治根基的黑人青年。
戴维·普洛夫为奥巴马2004年的参议员竞选的初选起草了选举活动初始计划,使得奥巴马以极大优势赢得了初选,后来他又为奥巴马的普选起草了竞选活动初始计划。戴维·普洛夫第一次和奥巴马碰面时,就被奥巴马强大的自信力所打动。戴维·普洛夫注意到奥巴马对于竞选策略的看法:他决心不再依靠30秒的广告和卷于金句,而是依靠在伊利诺伊州掀起一场草根运动来赢得这场选举。但如今几乎没人用这种方式来搞政治了。而美国恰好需要这样的人出现在政治活动中。这也正是戴维·阿克塞尔罗看好奥巴马的地方。
新闻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是在2004年被招入奥巴马团队的。他素以雷厉风行、不留情面而闻名。吉布斯有很好的政治和媒体判断力,奥巴马因此倚重他,希望到了真正竞选总统之时,他能够大显身手。
办公室幕僚长皮特·劳斯曾经是前民主党领袖汤姆·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