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奥巴马传-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入政坛以后,奥巴马和赖特的来往就没那么密切了,但是赖特的地位在奥巴马心中是没变的,正因为如此,赖特终究成了一个危险的隐患。早在奥巴马竞选之初,他团队里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将赖特的资料拿出来一一审查,除了言论过激,赖特并没什么值得夸大的事情。但奥巴马的对手可不这么想。过激的言论为什么不能拿出来夸大呢?
终于,在3月12日,ABC新闻台、福克斯电视台先后播出了赖特的煽动性的布道片段,那些话语实在惊世骇俗:“上帝不会保佑美国。上帝诅咒美国!”
电视台还播放了他在“9·11”事件后发表的言论:“我们支持巴勒斯坦人和南非黑人的国家恐怖主义,现在我们在海外的所作所为报应到了我们自己头上,于是我们义愤填膺。美国这是恶有恶报!”
几个小时之内,这些言论像病毒一样迅速席卷了美国。这些言论将对奥巴马的候选资格造成极大威胁。最糟糕的是,奥巴马对这颗“炸弹”毫无防备,他,以及他团队里的高层们都未曾和他提起过离开教堂的事情,或者一旦赖特发表了煽动性的言论该如何应对。现在,这场祸事猝不及防的杀过来,奥巴马简直束手无措。
选战办公室的电视墙上都是赖特的新闻,他穿着紫色教袍,眼里冒着火光,唾沫四溅的传播着一些疯狂的言论。阿克赛尔和普洛夫都呆在着,试图找到一条最合适的解决途径。
普洛夫提议道:“也许不得不逆来顺受熬过去,冷静下来,阐明奥巴马并不同意那些说法,尽力跟他区隔开了。
阿克赛尔非常恼火:“去年和他划清界限原本会更容易,但是我们没事先调查清楚,所以现在被动了。老实讲,我不知道能够挺过这一关。但是也许只是我压力太大、头晕目眩看不见。”
“目前,超级代表还沉得住气,但他们都绷紧了神经。他们希望看看我们怎么处理这件事,看我们能够挣脱出来。此前,我以为我们百分之百会拿到提名。现在我想可能性已经跌落到80%了。我们可能要大出血。”
阿克赛尔戏谑的回应说,他现在已经感觉到血在往外冒了。
按照普洛夫的建议,奥巴马要率先站出来极力澄清自己否认这些煽动性言论:“让我把话说在前头,我强烈反对和谴责这场争议所涉及的言论,我明确反对任何诽谤我们伟大国家或者妄图挑拨离间的言论。同时我认为人身攻击言论不应当出现在公共对话中,无论是在竞选宣传中还是在教堂布道时。总之,我彻底反对赖特牧师有争议的言论。”
这种例行公事般的回应简直差劲透顶,赖特将最恶毒的诅咒放在美国身上,奥巴马应该用更加强硬的态度来反击才是。但是如果此刻奥巴马拼命的反驳赖特,又违背了他一贯的沉着冷静、脚踏实地做人的形象。奥巴马现在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而选民们更是不肯放过他。选民们已然起了疑心:奥巴马和赖特究竟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秘密?这些布道奥巴马听过吗?听过之后为什么没有当时反驳或者制止?这些片段是赖特一贯的表现还是偶尔走火入魔?赖特现在还是奥巴马信赖的顾问和参谋吗?
就连奥巴马身边的一些大将们,也要求奥巴马“坦白”。
奥巴马很恼火:“我想不起来听过这些布道片段,偶尔在很罕见的情况下赖特会说一些我认为越界甚至格调不高的东西。之后我常常会上前去跟他说一说,他和我有时会激烈争执,但我肯定从来没听到这种言论。”
“几年来我跟他很少走动了。跟那些参加三一教会活动的人打听一下就知道了,他越来越古怪了。但这些言论片段把赖特简单化了。他的大部分言论是围绕爱、互助和公平的。那是一个很棒的教区,虽然牧师的言行有时会有点出格,但基本上时积极正面的。”
奥巴马交出事情之后,面对媒体的轰炸时,选战团队里的工作人员多少有一点底气了。但是这件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无法消除了。和房地产商雷兹科的负面新闻也被扯了出来,奥巴马不得不抓紧时间参加多家报纸的座谈,来直面媒体的质问。
实际上,奥巴马没什么见不得人的问题。只不过他行事风格太过小心翼翼,于是总让人觉得他好像隐瞒了什么事情,害怕和盘托出。
而这一次,奥巴马也终于收够了。他主动提出安排两次访谈,一次关于雷兹科,一次关于赖特。“我们今天要把这些垃圾解决掉,虽然这种事不好玩但是我们会因此变得更强大。”
奥巴马的举重若轻让访谈进行得颇为顺利,雷兹科时间虽然没有完全淡出人们视野,但最终变得无关紧要。奥巴马开诚布公,毫不回避,并且最重要的是他原本就是清白的,所以最终,他成功搞定了雷兹科事件。
接下来,奥巴马马不停蹄的参加了多家电台的访谈,正面解答赖特的问题。有关赖特问题的声明他已经重新起草了,这一次比上一次要更为严谨。因此在访谈中,奥巴马也算有备而来,表现得可圈可点。
当天晚上,他给普洛夫打了电话:“我觉得访谈进行得不错,所以算挺过去了。但是对我以及选民而言,访谈还是感觉不能让人心悦诚服。如果我不能把它放到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中去,赖特还将给我们的选战带来伤害。这是传统政治手腕退居其次的时刻。我想我需要就种族以及赖特如何身处其中作一场演讲。我不知道人们是否会接受,但我认为如果不试一试那我们就没法继续前行。我知道你们可能不同意我的观点。”
选战高层们曾经强烈反对奥巴马在演讲场合中谈论种族问题,他们认为选民们对此并不是十分上心,在演讲中谈这个话题,只能是占用时间资源。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提及这个话题等于剑走偏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也许会把一切搞砸。普洛夫权衡了一下,决定支持奥巴马这么做。
时间非常紧迫,奥巴马只有几天的时间来准备这份有关种族问题的发言稿。但是他做得相当不赖,回芝加哥演讲的那天,所有现场听众都屏住呼吸的听奥巴马在演讲,有很多人都哭了。奥巴马的演讲让他们感悟到了自己在这次竞选中所遇到的艰辛,而奥巴马也让他们感觉到了骄傲。
这场演讲受到了政治评论人士的一致好评,选民也给出了良好反应。得益于奥巴马这次有关种族问题的演讲,原本落后的数据上升了一点。赖特风波也因此得以平息。
但是好景不长,奥巴马又是一个疏忽,犯了他在整个宣战过程中最大的失误。一个人气很旺的博客《赫芬顿邮报》登出了梅西尔·福勒女士提供的一则故事。福勒女士曾经给奥巴马捐过款,最近她参加奥巴马在旧金山的一次筹款活动,并偷偷录下了奥巴马的演讲。
她之所以要偷偷录下他的演讲,是因为奥巴马在这过程中有一些过激言论:“你去宾夕法尼亚的那些小镇走走,就像中西部的很多小镇一样,20年来工作岗位一直在流失,没有新的谋生之道。克林顿政府、小布什政府以来,就没什么起色。每个政府都说不管怎样这些社区会好起来,但是没有。难怪人们变得充满怨恨,把枪支、宗教、排外、反移民、反贸易当做发泄沮丧情绪的方式。”
活动主办方根本没有提出警告,奥巴马自己对这些言论的解释也是有心无力,他说他根本不知道有人在录音。随后他又为自己开脱:“大家都应该清楚我其实想说什么,但我确实口不择言。当时我没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但是现在白纸黑字,我真不知道我当时怎么会陈述那样的观点,真是见鬼了。”
到最后,面对他团队里的高层们,奥巴马才开始诚恳认错:“我感觉又要开始自乱阵脚,这又会拖我们的后退。这一切都要怪我,我很抱歉。”
但希拉里怎会接受奥巴马的道歉?她当然会抓紧机会,咬住不放,试图榨取这次事件的政治价值。但是这毫无用处,希拉里抓错了要点。她的攻击反而被奥巴马称为“让国家沉沦的分裂政治。”
奥巴马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成绩起伏不定,因为赖特事件,原本上调的成绩又下滑下去了。结果,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选战活动即将结束时,发生了两件事,彻底断送了奥巴马的上冲势头。
(本章完)
第50章 初选尾声
4月16日,是奥巴马在宾夕法尼亚的唯一一场辩论会。这是他的第22场初选辩论,客观说来,奥巴马的表现糟透了。他在准备前夕就表现得心不在焉,为了让他精神抖擞点,普洛夫鼓舞他说:“就把这当成你最后一次初选辩论,兴奋起来,在一年里熬过22场辩论以及十几场论坛以后,噩梦终于要结束了。你永远不用再跟希拉里·克林顿辩论了,永远。”
这鼓励对奥巴马一点用也没有,他在辩论场上的表现如他自己预计的那样不乐观。主持人没忘记用最近发生的一系列棘手事件打击奥巴马,奥巴马经不住他们的轮番攻击,终于露出倦态,大将风范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烦躁和防御。奥巴马不得不放弃更多更重要的国家问题,而一遍遍的向大众解释他和赖特的关系这种琐碎的小事。这种状态之下,奥巴马很难赢下竞选,因此宾夕法尼亚最终以惨败告终。奥巴马召集了团队里的亲信开了一场总结会,并指出接下来的重点应该放在印第安纳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奥巴马在北卡罗来纳州略微领先,在印第安纳州略微落后。
奥巴马并不想赢得太狼狈,他认为眼下如果拼尽全力继续努力,完全有可能赢得轻松一点。他说:“我们需要全身心投入,必须试着结束这场战争。就算希拉里再挺一个月,如果我们现在就冲锋陷阵,将会赢得提名,而不是重新陷入苦战。我会没日没夜地去拉选票。你们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眼下我们摇摇晃晃,需要重新站住脚。”
就这样,印第安纳州成了奥巴马巡回演讲和拉票的重点州。但是赖特又要蠢蠢欲动。他准备在两天后接受媒体采访,还安排了一个演讲,并且在演讲之后设置了问答环节。
当普洛夫把这个坏消息告诉大家时,他没忘记提醒道:“就算我们走运,他没有让他自己跟我们一起同归于尽,未来13天里也会有一半的报道是围绕他打转的。这个时间有点糟得不能再糟了。就算他像个傻小子一样胡言乱语,那么布道言论还是会在电视和网络上天天轮番轰炸。他的这些活动会被大肆报道,就像报道辩论会一样。这会是接下来最大事情,会加大我们工科印第安纳州的难度。”
普洛夫的话是对的。距离初选还有八天的时候,赖特在美国国家新闻俱乐部发表了一篇充满分裂和仇恨的演讲。他认为:美国政府 在非裔社区传播艾滋病毒。他把美国的军事行动比作恐怖主义。
奥巴马很沮丧,他后悔没早一点听从普洛夫的建议谨慎起来。现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奥巴马和赖特彻底划清界限。在接下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奥巴马时候赖特的分裂性言论违反了“我所关心的一切以及我的做人原则”。他称赖特的的言论是“分裂性和破坏性的”,是“错误的”和“极其无理的”。他和团队都希望,这件事可以就此从人们的视野里淡出,恢复平静,让他专心攻克印第安纳州。没想到,帮了他这个忙的,竟然是他的对手希拉里和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
当时,汽油价格在飞涨,大部分州一加仑汽油卖到了4美元。于是在华盛顿方面,暂停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