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奥巴马传-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雷和弗兰克,马库斯和雷吉娜,还有他未曾道别便悄然离世的父亲。这个长长的故事里,奥巴马依然没能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他所寻求的东西还是模糊着的。像水底的鹅卵石,只能在粼粼波光里窥着它的轮廓。
但是奥巴马经历了这一切以后,毕竟成熟了。他的寻找之路在继续,却不再那么的慌不择路。很快,他找到了更为科学的方式,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
奥巴马无法对每个人都解释清楚他这么做的目的,因为不是人人都能了解他孤独但深刻的内心。但是当时政局的混乱,给了奥巴马很好的理由来实现这个举动:里根政府的腐败,导致了官员们互相勾结,民心浮躁,这一切都急需改变。而奥巴马所能做的,就是从动员底层民众开始。他将把平民阶级的黑人组织起来,为了改变当前现状而努力。
最初奥巴马在做着这一切的时候,是真挚而积极的。他满怀着期许,希望能从中看到他期待的那种改变。这是一个浩大到不切实际的工程,那是奥巴马后来才明白过来的事。
在邻近毕业的几个月里,奥巴马给每一个他能想到的民权组织写信,给这个国家里所有主张改革的黑人官员写信,给社区理事会和承租人权利团体写信。寥寥无几的回复并不没有打消奥巴马的积极性。他已经计划好了,用一年的时间来做些普通的工作,以维持正常生活,还完学生贷款。社区工作者并不需要太多的财富,因为他们的贫穷是他们正直的最好证明。
最终,奥巴马在一家为跨国公司服务的咨询公司找到了一份助理的工作。他是那里唯一的黑人,因此深得公司里那些黑人妇女的欢心。她们都在公司底层,因此很希望有一天看到奥巴马能够掌管整个公司。但是奥巴马并不为此感到丁点自豪,他满怀憧憬的跟这些黑人妇女描述他那些美好的组织筹办计划,那才是他生活的重心。但是,不出所料,没人理解他的行为。
公司大厅里的黑人警卫艾克,是个脾气暴躁但心直口快的人。有一次,他直言不讳的告诉奥巴马,他所作的事情一点意义都没有。“做一些能让你赚钱的事吧,不是要你贪婪,你明白的,而是足够多的钱。你无法帮助那些绝不会成功的人,而他们也不会感激你的努力。如果你把青春浪费在了这些事情上,巴拉克先生,某一天清晨醒来,你会发现自己成为一个像我这样的老头子。”
艾克的话并没让奥巴马太在意。但是事实更强大,它比艾克的话更有说服力:奥巴马升职了。他被提升为财经记者,拥有了独立的办公室,甚至给配备了一个秘书。人的欲望总是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当奥巴马在镜子里看见西装革履的自己时,他想到更多是如何成为一个产业巨头,而不再是帮助底层的贫苦黑人开展一场革命,带领他们脱离困境。
与此同时,奥巴马的姐姐打来电话,要来顺道拜访她。
奥巴马从没见过这位同父异母的姐姐,但是他很高兴她能来。他们之间保持着一种真诚的距离。奥巴马可以通过她,更多的了解肯尼亚,了解他们的父亲。奥巴马觉得这多少能缓解父亲的死给他带来的精神上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一旦得到缓解,奥巴马则就更能心安理得的投身股票、债券的厮杀中去,冠冕堂皇的忘记民权组织的事情。
但是事与愿违。就在奥巴马忙前忙后的为姐姐的到来做准备的时候,姐姐打来电话,说她来不了了。他们的弟弟大卫,再一次车祸中丧生了。那是一场摩托车事故,奥巴马所知的就是这么多了。但是姐姐隔着长途电话仓促哭泣的声音让他心绪难平。挂掉姐姐的电话,推掉手中的工作,奥巴马精神恍惚的走在曼哈顿街头。姐姐哭泣的声音不断在他脑海中响起,隔着一片大陆,一个女孩在哭泣。在一条黑暗脏脏的路上,一个男孩刹车失控,摔倒在了减轻的土地上。他们是他的亲人,他们的伤心或者离去,原是他生命中的重大损失,但是他的情感干涩,掉不出一滴眼泪。
这发现让他内疚和惶恐。他担心自己又迷失了,在那条他一直坚守的,通往忠诚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了。他必须回到原来轨迹里。于是,奥巴马辞去了咨询公司的工作,开始认真寻找一份有关民权组织的工作。
最后,一家著名的民权组织机构选中了奥巴马。主管看了奥巴马的简历,很是喜欢,于是话也多了起来:“我很喜欢你的经历,特别是社团经验,那是现在一个民权组织真正做的事情。抗议和纠察不再有任何影响。要使事情行之有效,我们必须使商界、政府以及城市内部紧密联合起来。”他那出一份报告,报告上印有机构董事会的人员名单。这个机构有一位黑人执行部长以及十位白人社团执行长官。“公私合作,那才是通往未来的关键。”主管说道。
介绍完这些基本信息,那位主管当场就决定录用奥巴马。他的工作内容是组织与毒品、失业、住房问题相关的会议。但是奥巴马谢绝了这份重任,而选择了一份深入街道,更加接近民众的工作。报酬并不优厚,有时甚至没有。有大约半年的时间里,奥巴马没有收入,生活非常拮据。这让他几乎放弃组织工作了。这时,有位名叫马蒂·考夫曼的工作伙伴打来了电话,告诉他在芝加哥开展了一项新的组织工作,正准备雇佣一名实习生。而他看中了奥巴马。
芝加哥。
在这之前,奥巴马最芝加哥的了解并不深入。十一岁生日左右,奥巴马和家人一起曾经游历过芝加哥。那次行程包括西雅图、加利福尼亚、迪士尼、堪萨斯城、五大湖。这期间,他们在芝加哥呆了三天。短暂的三天让奥巴马对芝加哥了解甚少。他只知道芝加哥是世界屠猪城,但是屠宰场已经倒闭了。还有球场上从来打不赢的小熊队。当然,他不可能忽略芝加哥是美国种族隔离最严重的城市。一名叫做哈罗德·华盛顿的黑人刚刚被选为市长,但是芝加哥的白人并不买他的帐。
马蒂·考夫曼很奇怪奥巴马为什么没有为哈罗德去工作。奥巴马说,他试过,但是哈罗德办公室并没有给他回信。马蒂笑了,他说他正是为这个而来的。奥巴马是个对社会事务感兴趣的年轻人,巴蒂建议他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来,并倾力做好。而一个强大的赞助人,可以在职业上给予奥巴马极大的帮助。而芝加哥的新任黑人市长,则是最好的支持者。
马蒂的建议很中肯,他对奥巴马说:“一个两极化的城市,如芝加哥,对一位政客来说不一定是坏事。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他同意支付第一年支付奥巴马一万美元的薪水,还有旅行津贴。如果进展顺利,工资还有提升的可能。
尽管对马蒂身上那种白人特有的过于自信让奥巴马警惕,但是他仍然做出了坚定的选择:去往芝加哥,一个星期后动身。
在奥巴马的一生中,充满了各种各样,难或易的选择。而这一个,是其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决定。这便果敢的魅力,他一直具备。
(本章完)
第13章 黑人大本营
芝加哥被美国人赋予了一个“昵称”——黑人大本营。这里的大部分居民都是美国土生土长的黑人。因为1968年《公平住宅法案》,这里的白人居民被迫迁出,而黑人陆续搬入,使得这里渐渐成了形象的“黑人大本营”。
奥巴马到达芝加哥的那一年,黑人市长哈罗德的影子随处可见。他的海报贴满了修鞋店和美容院的墙上,街灯柱上,韩国人开的干洗店和阿拉伯人杂货店的窗户上。黑人、黄种人、阿拉伯人谈论起他们的黑人市长时,总是带有一股亲切的感情。奥巴马在一个理发店理发时,老板史密斯问他,选举期间他是否在芝加哥。奥巴马告诉他没有。
史密斯说:“只有在哈罗德当市长之前,你来到芝加哥,才能理解他对这个城市的意义。在他担任市长之前,我们似乎总是二等公民。”
旁边一个人附和道:“种植园政治。”
所谓的种植园政治,就是在一个种植园里,黑人干着最累的活,住着最破的房子。警察蛮横粗鲁。白人送给黑人侮辱,黑人却要报之以选票。哈罗德竞选市长时,一度得不到候选资格。但是这种耻辱来自黑人内部,他们不够团结,彼此之间相互猜忌,因此凝聚不起更大的力量。好在哈罗德再次尝试了竞选,并且这一次,广大的黑人也配合得极好。当媒体攻击哈罗德时,黑人们在支持他。当白人声称如果让一个黑人竞选市长,这座城市将陷入地狱时,黑人们在支持他。这种信念终于得到回报。
史密斯回忆起那晚的盛况:“哈罗德胜利的那天晚上,人们涌到了街道上。人们不仅为哈罗德自豪,更为自己自豪。我的妻子和我,激动得无法入睡,直到凌晨三点才上床。我感觉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
这盛况后来同样发生在奥巴马身上,但当时的他,还完全预料不到这些。他只是个刚刚正式接触政治的初学者。这期间,他从他的新合作伙伴马蒂身上学习到了不少东西。
马蒂告诉他,两年前,他第一次产生了建立这种组织的想法。那时候,工厂倒闭了,工人们失业了,并且这场风暴横扫了芝加哥南部。失去了房子,养老金被骗走,不论是白人还是黑人都感受到了这种恐惧。最后,二十多个社区教会成立了一个名叫卡柳梅特社区宗教会(CRCC)的城市组织,另外八个教会加入了一个名叫社区发展计划协会(DCP)的城市组织。但是起初这两个议会发展得并不顺利,在它们还没开始运作以前,就在和市议会的政治斗争中分散了不少精力。不过,最近卡柳梅特社区宗教会赢得了首次有意义的胜利:它们得到了价值五十万美元的投资项目。
这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马蒂表示。
马蒂说:“在这里重建制造业将要花费一段时间,至少要十年。但是一旦有了这些联盟的涉足,我们就有了谈判的基础,同时,我们只需要阻止暴力流血事件,并让人们获得一些阶段行的胜利。要让人们知道,只要他们互相停止彼此争斗,开始朝向真正的敌人,他们就拥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真正的的敌人,就是投资银行家、政客。当马蒂说出这些人的称谓的时候,眼里出现很复杂的情绪。奥巴马怀疑,在他生命中的某个地方,也曾遭遇过背叛。
到达目的地时,奥巴马看到了想象中的社区组织的全貌:失业的钢铁工人、秘书和卡车司机、等等形形色色的人们。在这里,奥巴马遇到了组织的联合会长威尔伯·米尔顿执事。
那是一个学校中的礼堂,挤满了大约两千人。有三分之一的黑人都是千里迢迢从市区赶过来的。会议上,唱诗班场了两首圣歌。威尔伯念出了出席会议的所有教会的名称。然后,一位黑人立法委员、一位白人立法委员、一位牧师都陆续登台演讲。
这让奥巴马觉得很无聊,因为集会的形式更像是政治集会,并不完善也不深刻。但是奥巴马很高兴看到黑人和白人坐在一起。同时,他也感受到了驱使马蒂的动力,他对平民的冲击力和工人阶级团结力量的自信。他有这样的信念:如果你能够让政客、媒体和官僚统统消失,给每一个人坐在桌前的机会,那么一般大众就会找到公平的立场。
集会的第二天,奥巴马开始投入到真正的工作中去了。马蒂给了他一长串名单,让奥巴马去采访,了解人们假如组织的原因。这个工作看似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