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身份心理学-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弃那个貌似获胜了的干部。

我们要谨记:在电视上,要尽量避免一切偏激的词汇、语气和动作,不管对手是多么的激烈、好斗,都应该采取宽容、理性的态度,避免人身攻击。






名号展示,贴上个漂亮标签 





名号是对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最直截了当说明,也是社会认识一个人的主要直观依据。你处于什么阶层,占据何种职位,拥有哪些资源,个人能力如何,外界对你有怎样的评价等等,这些信息都无一例外地包含在你给出的名号之中。

和其他的自我表现方式不同,它的最大特点是简洁明了和概念化。寥寥数字,就将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明确地界定下来,并且便于理解和传播。

名号实质是给自己进行形象定位。积极地展示、传播这些名号,等于在自己身上贴上一个醒目的商品标签,能够迅速在他人心中占据一定的特殊地位。

据社会学家研究确定:凡是在主要工作与实际职务之外、对自己身份的非必要性介绍,都可以被看做是作秀的行为,以达到壮大声势、展示自我与提升形象的目的。

公布什么样的名号,有赖于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这种认可度会随着社会心理的改变而变化。20世纪90年代,总经理、董事长、CEO、CXO、CFO等头衔最让人眼熟;但是进入21世纪,随着国民整体素养的提升,知识的地位回归,教授成了最值得成功人士或者期望成为成功人士的人值得骄傲的头衔;当国人对国际、世界概念心向往之的时候,世界名人之类的国际性奖项纷纷出笼。总之,需求决定供给。

近年来,由于学术地位的受人敬仰、惹人追捧,许多名誉性的名号都争相带有学术色彩。院士、博导、教授、研究员、博士是公认的高级学术名号,其中又以教授最为普遍。余明阳因为是复旦大学的博士后,又曾被深圳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聘为教授,一直被品牌传播同行公认为是策划界的领军人物。

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春秋航空公司的董事长王正华,在自己的简介和名片上,都列着自己所担任的兼职教授的几所大学的名字。北京叶茂中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茂中在自己的简介上,写着北京商品经济学院兼职教授。一些明星、名人也以有一顶教授帽子为荣,比如,成龙就是北京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周星驰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

此外,名号的级别越高,越是权力的象征,越能给人震撼,让人对之尊敬有加。院长、所长、会长、理事长、主任、首席(战略)顾问、专家组组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以及创始人、发明人、董事(特别是公益机构的董事和知名大学的董事)等等,都是十分醒目的名号。

营销策划专家就是特别喜欢院长名号的那类人。卜妙金是仲恺农业技术学院院长、广东国际综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华红兵是北京华红兵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营销策划院副院长、中国(上海)联合教育学院副院长;林力源是中国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章琪是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展威是中国品牌研究院院长……

即使是一些挂名机构,也喜欢带有官方色彩或者学术性、公益性的非盈利名号。比如某某科学院、某某大学研究院或研究所、某某协会、某某学会等等。在当下的中国,这些机构的可信度一般来说要比企业高得多。如果沾不上中科院、社科院、清华、北大这样的知名院所的边,在省一级的社科院、次一点的大学下面挂一个名号,也多少能给自己冠上国家研究事业机构的权威感和崇高度。。  。。  最好的txt下载网
4陈列道具,文化装潢更有档次
借乘这一趋势,很多企业都将自己旗下的研究部门以研究所、研究院命名。2002年,提供专业的项目开发策划与企业战略顾问咨询的王志纲工作室在北京成立了财智经济战略研究院,王志纲担任院长,在此后的众多对外活动中,他都以研究院院长作为自己的身份。搜房网出资成立的中国指数研究院,总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北京大学房地产所一起活动,导使人认为它的官方气息浓厚、官底丰实。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很多名号,除了带有官方和学术色彩外,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富有创意的称号。像“著名策划人”、“创新策划的先行者”、“著名决策咨询专家”、 “公关第一人”“另类思维学者”、“中国智业创始人”、“著名品牌战略管理专家”等等。

在名号的制造和传播过程中,如果采取集群对比式(将多人排在一起),那么,可信度会显得更高,也便于记忆和广泛传播。上海曾有房地产记者将张鸿铭、张永岳、印堃华三位房地产专家并称为“三教授”,“三教授”欣然笑纳,此后举办的讲座,也冠以“三教授研讨会”的名号,“三教授”更是名正言顺地粉墨登场。三位能说会道的房地产企业老总王石、冯仑、胡葆森并称为“中国地产三剑客”。“南有卢泰宏,北有郭国庆”,指的是居住在广州和北京的两位市场营销学教授。甚至娱乐界也采用这种方式,更进一步提升人气和知名度。影坛“铁三角”,指的是张国立、张铁林和王刚三位哥儿们。“左麟右李”,是说谭咏麟和由他提携的歌手李克勤。“四小天王”是陈晓东、古巨基、古天乐和谢霆锋这四位香港英俊小生。“四大花旦”说的是章子怡、徐静蕾、赵薇和周迅……

名号的最直接体现的载体当数名片了。名片是经常在他人面前展示的,名片的用纸、样式、设计,都体现了主人的财力、地位和品位。名片上的一些信息是很有讲究的。在名片上印上博士、MBA、MPA、注册会计师、教授之类的光辉头衔,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如果单位网址与个人邮箱的后缀是“”(政府网址)、“”(清华大学网址)之类的,就表明了你和那些单位的联系。不论是什么联系(比如在清华或北大上了一个培训班),只要和它们联系上了,就会给你脸上增光不少。所以,只要有可能,没有人会吝惜在自己的名片上添加这样一个邮箱。






陈列道具,文化装潢更有档次 





北京某名校的一位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往往选在自己的书房。这个书房,并不单单是一个房间,而是一套复式公寓。上层的所有房间全部都是书,其格局完全是图书馆的模样,下层还有一个摆放的全是书的房间。

以下是记者在他的书房里所见:四处散落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精致玩物,每个都有令人惊奇的特色,凌乱中不失协调。宽大的书桌上略有些杂乱地躺着登喜路和大卫杜夫的烟具。古色古香的雕空笔筒里插满了限量版的万宝龙笔,娟秀的信纸发出淡淡的清香,上面印有无锡万石钱氏的字样,一方质朴而精致的观砚静静地伺立在旁边,墙上立着几幅雄劲大气中透露着英雄话语的古字画,方寸之地,俨然一股古风弥散,浓浓的书香气沁人心扉。下面是一个貌似毫不起眼的古锈斑斑的西周时期青铜小鼎,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它的珍贵。楼上楼下的保湿柜里都精心地呵护着主人的最爱——各种品牌的雪茄,楼梯拐角处更是插满了Honma、Titleist和Callaway的名牌高质球杆。

这个会客室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展览室。展出的是自己的丰富人生和良好品味。摆放着的每一个物品,都在张大着嘴巴,向观赏者诉说着主人的秘密:我的主人过着这样的生活,他有学问、有钱、有品位、有修养,出身书香门第,师承当代名家……

记者可能会因为职业的习惯,对周围的一切有着精细、全面而独特的观察。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普通大众就没有观察能力。事实上,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人们都睁大了眼睛,仔细打量着别人身边大大小小的每一份物品,并且会本能地根据这些静静地躺在那的物品所释放出来的信息,建立起或进一步丰富对它们的主人的形象判断。

任何人都拥有许多属于个人的物品,随着岁月的流逝,有些物品被淘汰,换成了其他更新的、更多功能的、更名贵的物品,不论如何,每个人的物品总量总是在不断增加。作为它们的主人,从你拥有它们之日起,就与它们建立了某种特定的联系,直到它们被彻底摧毁或者被你主动抛弃的那一天。不要以为它们都是沉默的、无生命的死物,事实上,它们都是积极的表演分子,有着精湛的演技,会自动地为主人说话,成为你的荣耀或者耻辱。正因如此,对一些有心人来说,它们都是可以利用来作秀的道具。从性质上来说,所有的高消费物品都可用来作秀,但是,最有利于你进行良好的自我表现的作秀道具莫过于书籍。 。。  。。 
5符号象征,使特殊物品更有表现性
比如杂志,如果摆放的是《读者文摘》、《家庭圈》,就会大幅度地降低你的层次,他人会对你做出何种评价呢?缺乏品位、没有文化涵养的人。如果还有《史密森学会会刊》或者《艺术新闻》,就可以多少起到点平衡的作用。对应到中国,如果家中摆放的是《家庭医生》、《知音》,他人对你的评价就要大打折扣了。如果摆放的是《读者》、《时尚》或者《华夏旅游》之类,别人对你的评价就会上升一些。如果摆放的是《名牌》、《三联生活周刊》、《艺术世界》或者几本英文杂志,那你就会被看成是一个精英分子。

《格调》中说:在美国社会,原则上社会等级越高的家庭,电视机出现在起居室里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果出于方便或没有别的地方摆放电视,可以通过滑稽陈设除去它令人不快的方面,表明你并没打算认真对待它,而仅仅把它当做摆放丑陋骇人的小雕塑、怪模怪样的纪念品、滑稽可笑的婚庆礼品之类东西的地方。






符号象征,使特殊物品更有表现性 





除了上述说过的名号、书籍、场所之外,还有许多彰显身份、提高阶层的作秀式自我表现的道具,如证件、卡、牌照、照片等具有特定符号象征意义的物品。

美国首都华盛顿被誉为自由之都。当地居民则称其为身份之都。华盛顿人显示身份的方式不光是把自己装在干净整洁的名牌西装里,把皮鞋擦的锃亮,喷上古龙香水,弄个保守的发型,他们还有各种证件以显示值得人昂首挺胸的身份地位。尤其是在国会、白宫和五角大楼等机构工作,人们的证件各不相同,有的只是简单的门卡,有的则是有特别象征意义的徽章。上班时佩戴证件,因为有条例规章的要求和规定,然而在下班后,总该取下来了吧?答案是不,典型的华盛顿人不管身在何时何地,总是戴着,特别是那些在权力机构工作的人。白宫办公厅曾专门为此做过一项规定,要求下班后不可以佩戴证件出入任何正式或非正式场合,但是从来没有人执行过。

显然,那些在政府机构工作的人希望大家都知道,我是个在大地方工作的人。特别是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更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许,他们因此会获得更多的尊重和优待。

在当下的中国,通过特定符号的象征,来彰显身份的做法更加普遍,且更多地是向他人暗示自己与某种权力的特殊关系。随便走进一家小店,也许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