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公主男为 作者:三上桑(晋江2013.6.3完结,女强,穿越时空)-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不禁想,不知道胡六他们几个将文延乐招呼得如何了,可不能让他跑了才是。不然,不仅换不到好处,而且再见面时,她的匕首就要朝他脖子落去了。
  他的血不知道会不会比这同心结还红些。
  作者有话要说:惭愧,这文更的挺慢的,希望情节发展能利落点。看到好多评,真是我的动力,有了这些动力,我一定会好好写完的^_^求更多动力~灭哈哈


☆、入都昌

    到底是进了夏,大周宫里的宫女们也都换上了轻薄柔媚的彩裙,浅翠娇青、嫩紫嫣红,无一不是各显风姿身段。
  前几日为了文承嗣的生辰,故而承庆宫内特意布置了一番。因文承嗣喜欢热闹之景,张沅又格外疼宠这唯一的外孙,故而诸如红灯宝绡、黄幔流坠等物,皆未立时撤下,特意多悬挂几日以供赏玩。
  文承嗣嘟着小嘴,垂着脑瓜正望着花团锦簇庭院出神,顺手在白玉花觚里取了枝芍药花,一瓣一瓣拆着玩,弄得花瓣落英缤纷的洒了一地。
  张沅过去抱起去抓花瓣的小孙子,替他拍了拍小手,摇头笑道:“怎么不和你那些堂兄弟们玩儿,倒一个人在这里发呆?”
  赵浪也弓起身子,轻轻掸了掸他的小锦袍,将碎散花瓣抖落,又弯下腰逗文承嗣。笑声朗朗,“小王爷,可是他们欺负你,告诉我,我去帮你出气!”
  文承嗣乐得跳下地,连声嚷嚷道:“好,好啊,他们在背后说我爹娘的坏话,说我爹娘不要我了,才把我丢到宫里的!”
  赵浪一愣,目光就有些深深的。
  “你呀,越说越来劲了。”张沅却不曾察觉什么,只笑斥了孙儿一句,又看向赵浪,道:“都是宗家里几个四五岁的小孩儿,童言无忌,你可别真去出气,不要惯着承嗣。”
  赵浪默然,自知没有空穴来风。
  正巧宫人端着什锦小点心进来,张沅遂拣了一块递给小外孙,“承嗣听话,来吃芙蓉糕。等会吃完再拿两块,去给你那些堂兄弟们送点心,在一块儿好好玩。要是他们再淘气,乱说话,你皇爷爷再为你做主。”
  文承嗣不免有些泄气,嘴里咬着芙蓉糕,哼声道:“他们才不怕皇爷爷……”
  张沅也不恼,笑眯眯的摸了摸外孙的小脑瓜,道:“不怕皇爷爷,总会怕你皇阿奶吧?”
  正说着,便有宫人来禀,说是快用晚膳了,夏皇后已经在等着小王爷了。
  文承嗣每日都得歇在长春宫,到时候便要过去,虽不情愿,但却不敢违背,乖乖的跟着走了。张沅则是有些感慨的道:“到底是亲外孙,梓潼就是关怀得多些。”
  赵浪神色不动,只近到张沅身侧,低声道:“微臣刚才说的那些,陛下是否……”
  “这,应该不会吧,朕待她不算差。”张沅脸色一变,满心迷惑不解。
  赵浪微垂眼帘,静静道:“陛下,小心驶得万年船,何况,也是公主亲自找到微臣……若非有得蛛丝马迹,公主怎会如此?”
  比夏氏更得张沅信任的,就只有张凤起。
  所以听了这话,张沅不由一惊,尽量按捺住起伏的心绪,声音仍是颤抖:“这……”
  赵浪自知这位主子优柔寡断,当即果断道:“陛下放心,只需陛下密旨一封,微臣将竭尽全力回护陛下周全。”
  张凤起同胡七扮作一对普通人家的兄妹,由暗处的数个影卫护着,从江西府往南赶了两三日的路。
  越往南边下去,城镇大多不堪入目,多被恶水欺凌。浊气弥漫的夹道上,尽是衣不蔽体的饿殍,便是有一撮活人,也大多面黄肌瘦,没几分活人气。
  张凤起一路看下来,不由凝目皱眉。
  胡七见状,低声劝道:“公主不必担心,既然朝廷的灾银下来了,这些灾民和惨况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张凤起斜眉,拿湿帕子擦了一把脸,不以为然的道:“灾银下来这么久都没能改善灾民一星半点,只怕慢慢好起来的只有地方知州罢了。”
  说完,她又递给胡七一条湿帕子,胡七一脸受宠若惊,张凤起则道:“死人多的地方不处理,稍不留神洁净,好好的人都要生病。”
  胡七一听,抹了脸又四处打量了这街上有些都生虫的饿殍,不禁摇摇头道:“公主说的是,病的人一多,这么下去,非要瘟疫不可。
  张凤起飞快的咽下一块干粮,边用匕首划破衣服,边沉声道:“瘟疫事小,动荡事大。”
  胡七一惊,张凤起从流民身上收回目光,眼睛黯淡了一下,轻道:“咱们得快些了。”
  到了都昌余镇,也就等于到了此次两淮水患的重灾区。
  严子楚从官船上下来,领着一个书童一个老仆便从渡口往镇里去。他南下行水路,这才初初上岸,这一上岸,才知道那书面文字里十年难见,灾民逾万的水患究竟有多惨。 
  恶水虽然退了,但这城镇已不配叫城镇,城内城外皆是遭受水患之灾而奔逃的流民,城内的酒肆、食店、米粮铺子多数不是关了店门,就是被流民砸开了店门哄抢一光,城中富户则是闭门不开,龟缩在不知何处。
  街上不是死人,便也是和死人差不多的人。
  书童原是严子楚身边打小伺候的,哪里见过这样的惨况,又见那群灾民盯着自己一行两眼放光,不自觉瑟了瑟,道:“公子,宋公子好歹也和公子有同袍之谊,怎举荐公子来这样的鬼地方?公子是不是得罪了他?”
  严子楚瞪了他一眼,正色道:“休得胡说,晋东兄知晓我不喜京中那乌烟瘴气,又想做些实事,这才为我选了都昌县。”
  书童努了努嘴,牵着马的老仆则是感慨道:“公子要做这都昌县的父母官,只怕是不容易啊。”
  路过所看到的那些衣不蔽体的灾民无数,严子楚脸色就越来越凝重,忿忿道:“那辅国奉贤公主不是南下赈灾么,我比他们后出发都到了灾区,他们的灾银米粮也不知道才到了何处。晋东兄说公主惺惺作态,果真不假,竟全然不顾百姓死活!”
  陆路的确是慢,因愈往下,景况愈差,为免惹人注目,多生事端,张凤起早就将马换成了干粮,行程也就更慢了几分。等再进了一城镇时,又比昨日所经之处还要凄惨几分。
  张凤起也和旁的流民一般,蹲坐在一颗老树下休息。干粮她早在无人处的时候用过了,此时她只抓着水囊喝了几口水,润润干涸的唇瓣。
  抱着干粮来的胡七忽然投了个眼色于她,近身低语道:“公主,有人跟过来了,咬死不放,影卫已经没了三个。”
  张凤起侧头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大惊失色,只道:“分头行事。”说着,她状若无事的走了几步,看着墙根处一撮老弱病残里头一个还能辨认出男女的女人。
  胡七接到张凤起的眼风,当即将这个女人从流民里头拖了出来,她的老父一惊,自然要闹,张凤起便从包袱里掏出两块干粮扔了过去。
  那老父看着干粮眼睛放光,哪里还顾得女儿的死活,只贪婪的看向张凤起的包裹。若非胡七身得高大魁梧,只怕他就敢冲上来强抢。
  张凤起露出几分不耐,胡七便抽出了一柄长剑来,立马喝退了那老父。
  那老父本就被饿的四肢无力,此时一见真家伙,当即抓紧了手里的干粮,悻悻回了那撮流民里头窝着去了。
  张凤起看了一眼那一身破烂,满面病容的女人,便从包裹里头抓出一件干净体面的衣裳递给胡七,道:“给她换了,不成样子。”
  胡七点头称是,七手八脚的帮女人套上衣服,张凤起便道:“去吧。”
  胡七一手搀着那女人,脚步徒地有些犹疑,忍不住低声道:“公主请万分小心,能这么快就准确把握咱们踪迹,也只有……”
  也只有驸马。
  他一旦知道自己被绑走,自然能猜到张凤起不可能再坐着那船。
  张凤起心里明白,停下脚步看了他一眼,冷淡的一点头:“嗯,去吧。”
  眼见胡七带着女人上路了,张凤起的面色又更冷了一分。她起身正要走,却听到街那头一阵喧闹声起,让这死寂的小城平添几分突兀的热闹。
  虽然不知追来的人在何方,她自知此处已不再安全,于是循着人流而去,有意淹没在流民之中。
  原本死寂的都昌城里,忽然熙熙攘攘,你推我挤,张凤起原不知道是何缘故,但听得前头的流民激动的叫着“官府施粥啦!官府施粥啦!”,这才明白过来。
  一路途经几个城镇,张凤起还是头一回看到官府施粥,按理说,赈灾的银两米粮还在卢兴元一行想船上,这些小城小县里哪来的米粮施粥?
  “给我,给我!给我粥!”
  “大人,我饿了好多天了,给我吃口粥吧!”
  “大人,求你再给我一碗吧,我还有两个孩子呢!”
  张凤起正纳闷,却不知不觉已经随着人流到了灾民的最前端,热腾腾的粥香几乎扑鼻而来。连多日吃着粗粮的张凤起都有些按耐不住,何况那些饥饿了上月的灾民,队伍莫名的就躁动起来。
  不知是谁起的头,排在后头的几个灾民忽然生了口角,竟要去抢那口粥锅。原本就不安的灾民此时仿佛点燃了引线一般,生怕到手的粥水被抢,几乎一涌而上。
  张凤起虽心生警惕,但脑后没有长眼,更何况流民队伍过于壮大,她又已经排到了粥锅的边上,连瓷碗都拿到了手,眼看着那穿着灰扑扑官袍的衙役舀了一勺粥来,却忽然被身后几个灾民民推开。
  那力道之大,简直不似骨瘦如柴的人能使出来的。
  张凤起护住头颅,已经算好要跌一跤狠的,却被一只手拉扯住,生生止住了倾倒的身子。
  作者有话要说:恢复更新,争取快些完结。求多评多鼓励(^o^)/~(^o^)/~


☆、亲赈灾

    “姑娘,小心!”
  张凤起借力稳住身子,顺着声音抬头看去,却见抓住她的是个年轻男子,穿着身青色常服,五官清朗,神色紧张。
  待她细眼一看,才从他那热汗淋漓的脸上辨认出,竟是那有过一面之缘的探花。
  “是你?”
  严子楚正唤着衙役维持秩序,闻言却是回头,朝张凤起打量了几眼。不看还好,一看他便也想起来了,虽然张凤起穿着寻常粗布衣裳,不饰朱钗,脸上也有些秽渍,但那夜情景严子楚历历在目,又听得一声“是你”,怎能想不起是谁。
  “你……你怎么会在这儿?”严子楚又惊又喜,不曾想离京后还能在异地偶遇,但惊喜之余,又不免疑惑:“姑娘怎孤身一人在此?”
  张凤起正叹柳暗花明,见他疑惑,当即垂首叹气:“听闻家乡水患肆虐,心急如焚,这才回乡寻亲。”
  严子楚见她面有哀容,便知这寻亲之旅只怕是凶多吉少,又见她一弱女子流落在外,恻隐之心顿生:“若姑娘亲人没有消息,不妨在我府里住下,等都昌赈灾之事告一段落,我便找人送你回京。”
  见他如此热心,张凤起不免玩味。
  严子楚却以为她心有犹豫,慌不迭解释道:“我虽不才,却是信任都昌的知县,姑娘大可放心,城中流民成患,我也是担心姑娘,才……”
  倒十足是个热心肠,张凤起看了看又恢复了秩序的施粥队伍,笑了道:“大人好意,我却之不恭,不过不敢白白受了,这些日子也让我来帮大人一起,为这些灾民尽尽心意吧。”
  都昌来了新县令,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