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世·重生] 重生世家子 作者:蔡晋(起点中文网vip2013.07.06完结,热血,世家)-第5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听到聂振邦如实汇报,把一个矿难事故,硬生生定性为特别重大安全事故之后,曾太平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就暴跳起来。

    卢庆宇此刻,却是神情不变,一副古井无波的神态。等曾太平发完火之后。这才开口道:“书记,您看,这个事情,会不会有什么误会。毕竟,安总的姚副局长也在那边,会不会……”

    “屁!姚根生那个人,我还不清楚。到了我们这一个层次。相互之间,多少都要给一些面子。只要不让姚根生特别难做。根本不是问题。这个事情,就是聂振邦的主意。”可以想象,曾太平此刻的怒火,堂堂省委一把手,连粗痞话都说出来了。

    顿了一下,曾太平却是沉声道:“这个电话,你也别打了,我亲自来打。”

    曾太平在发火的时候,聂振邦此刻,却是在接听电话,电话是黔州省省委书记曾逢春打过来的。

    “老弟啊,这一次,你这么做。可是犯了忌讳了。说句要不得的话,这可是成为全民公敌了啊。”曾逢春很是担心的说了起来。

    同为一系,虽然,接触不太深。可是,毕竟都是一个战壕的同志。聂振邦此刻的处境,曾逢春有些担心。

    对于曾逢春的话语,聂振邦也有些感动,到了这个层次。大多数人都不会轻易表露出这种态度。曾逢春和自己的交情,并不太深。这么说,却也是带着不少的关心之意。

    沉默了一下,聂振邦也点头道:“老哥,你说的这些,我都清楚。说句实话,不是说我聂振邦硬要比其他人高尚多少。这么做。我只是希望,能够从我这里开始,使得全国的官场风气,有一些改变。哪怕,只有一点,我也心满意足了。就好比三公条例一样。”

    很显然,对于聂振邦的这番话语,曾逢春是有些不屑的。此刻,聂振邦给人的感觉,就好比是把他自己当成了圣人一样。

    随即,曾逢春也讪笑着道:“老弟你既然有打算,我也就不多说了。这个事情,你自己安排吧。”

    挂下曾逢春的电话。手机又响了起来。田旭江的电话,一接通,电话那端,田旭江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振邦。这一次,你可是出大名了。”

    田旭江的话语,让聂振邦也苦笑了起来。两人在望海市建立的关系,使得相互之间,这种情谊很是深刻:“老田,什么时候,你堂堂黑水省省长也这么八卦了。说说看吧,现在你们那边是一个什么反应?”

    说到这个事情,田旭江却是正色道:“振邦啊,这一次,我也听说了。不少人,都觉得你现在这是在作秀呢。”

    和田旭江又聊了一阵之后,放下电话,这边,手机再次响了起来,曾太平的电话,总算是打进来了。一接通电话,那边,曾太平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振邦同志。这一次,大成煤矿的事情。咱们有些被动啊。”

    话语虽然平淡,可是,这里面的意思,却是隐含着责怪的成分。对于这个,聂振邦却是淡然一笑。道:“曾书记。大成煤矿的事情,我也是经过了慎重考虑的,相信,您也很清楚,小煤矿之所以屡禁不止。一方面,固然是中悳央对此的态度还不明朗。另外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这里面的利益链。一句话,牵扯的事情太多了。”

    说到这里,聂振邦却是继续道:“所以,大成煤矿矿难事故发生之后,我就考虑了这个事情。借此机会,扩大声势和影响。形成一种压力,借此,来整顿全省的煤矿企业,将一批小型煤矿关停合并。这是我的最终目的。”

    聂振邦的话语,说得冠冕堂皇,而且,有理有据。曾太平此刻,却是有种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的感觉,有火无处发。听到这里,曾太平却是冷哼一声道:“振邦同志,这次的事情,已经形成事实了。我觉得,你还是要把主要的工作精力放在全省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上面。现在的这种事情。还是交给五梁市去处理为好。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事必躬亲。也需要适当的放权嘛。你觉得呢?”

    “曾书记,你多虑了,如今,五梁市这边的工作,基本上,已经进入尾声了,即便您不说,我也是准备明天返回省里的。”聂振邦笑着说了起来,顿了一下道:“曾书记,您还有什么事情么?要是没事的话,我就不打扰你了。”

    挂下电话,聂振邦却是对着门外道:“居朋,给刘秉义打个电话,让他过来一下。”

正文 第753章 农村土地流转

    五梁市的事情算是尘埃落定了。在当晚,召见了刘秉义,并嘱咐和交待了一番之后。聂振邦第二天就返回了省城。

    对于刘秉义,聂振邦还是相信的。刘秉义此人,有一些投机者的圆滑和世故。但是,这不算是问题,在这种大环境下,想要出一个真正清正廉洁,正直无私的干部,这比登天还难。那样的人,只在小说之中出现。

    如果,真有那样的人,一辈子,能够干到正处级退休,那就算是顶天的运气了。而且,不是所有人都有自己这样的背景。刘秉义的所作所为,这一切,都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

    整体来说,刘秉义还是一个好干部的。当然,此刻,好干部的衡量标准是,在不损及自己的利益的同时,还能让人民老百姓得到实惠。这就算是好干部。

    五梁市的小煤矿整顿,将成为巴蜀省的试点。从现在开始,五梁市境内所有年产十万吨一下的小煤矿,都将正式开始一个新的合并整合以及整改关停的过程。

    回到省里。聂振邦也开始忙碌起来,三年计划,如今,已经正式形成了文件。已经下发到了全省各个地州市。

    在第二产业的结构调整以及产业资源的整合上。省国资委,以及省发改委都已经开始了先期的调研工作。工业产业的整合,这非同儿戏。随便一步行动,这都关系到资金的投入。即便是聂振邦,在这个事情上,却也是不敢有太多的动作。稍一不慎,出现的亏损,将以亿为单位来计算。

    而聂振邦自己,现在却是把农村土地流转的事情抓了起来。俗话说得好。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全。

    即便是现在国家的粮食安全,这也不是一个小问题。巴蜀省,是国内的农业大省。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巴蜀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地处巴蜀盆地,气候宜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可是,巴蜀省的农业并不强。能够称之为大省,主要还是和巴蜀省的人口结构有关系。巴蜀省,百分之八十都是农业人口。

    可是因为巴蜀省的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大部分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使得大量的农田荒废了下来。这种局面,不光是巴蜀省有,全国各地都有。

    因此,衍生出了不少的问题,农民工问题。农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施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却是能够很好的解决农业方面的问题。同时,产生一种带动的作用,促使一部分的农民工回流,重新回到农业土地上。

    在农村土地流转的实施上,聂振邦的考虑是,先期先进行小范围的试点。从一个地市开始。试一下,看看效果。从试点的过程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为接下来的全面实施做最后的准备。

    经过了一番慎重的考虑,在最终的选择上,聂振邦却是和常虹市毗邻的果南市,作为巴蜀盆地东部区域,果南市是巴蜀第一大粮食生产基地。这是其一。其二。果南市紧靠天府。交通便利。第三,果南市的面积大小适中。

    门外,传来了两声敲门声,紧接着,李居朋半个身体探了进来这让聂振邦也皱起了眉头,笑骂着道:“什么毛病,怎么你现在也学会了这一手了。”

    一句话,让李居朋也有些不好意思,走进来,汇报道:“省长,果南市市委书记王国发同志;市长蒋金贵同志已经来了。”

    听到李居朋的汇报聂振邦也站了起来,点头道:“这么快,快请他们进来。”

    正准备走出来,顿时聂振邦却是仿若想起了什么。随即,又坐了下来。房门打开两个中年人,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前面一个,年约五十二三岁的样子,头发有些稀疏秃顶了。发型梳理成偏分的式样,从左侧梳到右侧,算是将头顶上的亮点给遮掩了起来。后面一个,大约五十三四岁的年纪。带着一副眼镜,给人一种斯斯文文的感觉。

    挥手示意了一下沙发,聂振邦随即开口道: “王书记和蒋市长来了。

    请坐吧。”

    此刻,趁着李居朋给两人端茶的空当,聂振邦也在仔细的打量着两人,王国发的坐姿很随意,四平八稳。虽然低着头,但是,可以感觉到此人的眼神在不断的打量房间内的布局。反观旁边的蒋金贵,此刻,却是显得有些小心谨慎。看似坐在沙发上,却是保持着相当的警觉。随时可以调整自己的姿态。

    从这一点,也看得出来,两人之间这种迥然不同的风格。心中,也在回想着两人的一些资料。王国发这个人。应该算是龙庚华的人,龙庚华本身,就是从果南市走出来的干部。当年,就是果南市的市委书记。即便是现在,龙庚华对果南市的掌控力度也还是很强。有龙庚华撑腰,王国发此人也显得十分的放松。从坐姿上就看得出来。

    而蒋金贵此刻却是显得有些拘谨。此人是知识型干部。高学历,有华清大学博士后的文凭。这一个文凭,在巴蜀省的领悳导干部里面,算是头一个。先后历任巴蜀大学,化学系讲师、教授、系主任、巴蜀大学教务处处长。之后,挂职果南市担任副市长。挂职结束之后,蒋金贵并没有返回巴蜀大学,而是留任果南市,担任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再到现在的市长。

    蒋金贵不简单呐。聂振邦心中叹息了一声,从外表看,市委书记王国发无疑是十分强势的一个人。而旁边的市长蒋金贵,却显得如同是童养媳一样。可是,聂振邦相信,蒋金贵绝对不会如表面这么弱势,这样一个人,如果真弱势的话,不可能在挂职之后,就留任在果南市,还最终成为了市长。

    顿了一下,聂振邦却是缓缓开口道:“王书记,蒋市长。前段时间,通过的三年计划,不知道二位看了没有?”

    话音落下,王国发愣了一下,随即就点头道:“省长,看了的,三年计划的文件下发到我们市里之后,为此,市委市政府还专门组织了全市的党政领悳导干部,学习和领会三年计划的指示精神,省长的这一份计划,高屋建瓴,大大的开拓了我们的思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在未来的发展上,我们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随着王国发说完之后,蒋金贵也点头道:“省长,三年计划的内容。我很是认真的研究了一下,为此,我还特意做了一番总结。我觉得,省长的这个计划,主要是一个中心思想,一个大规模的发展模式。这就好比一个人的拳头,只有抓紧了,捏在一起,打出去,才有力度。”

    蒋金贵的这一番话,却是让聂振邦有些诧异。看得到这个,不稀奇,诧异的是,蒋金贵的这一番比喻。此人,不简单啊。

    想到这里,聂振邦却是点头道:“既然都清楚,我也就长话短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