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10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力上的军事征服,政治上的行政架构和统治原则,经济上的渗透和控制,文化上的输灌和改造,都将同步进行,用强大国家实力和政权暴力来保证和发行的货币为武器,将新征服地方的资源和产能转化成政权的软实力,甚至对帝国开展以不对等贸易为手段的经济战。

  比如大食帝国本身就是建立上大陆之间海陆贸易走廊上的传统国家,税收对商业贸易的依赖性很大,断绝了他长期把持和垄断的大部分中转贸易纽带后,就等于废掉了很大一部分战争潜力。保持足够规模的军队和粮草物资储备,都要用到钱的,但是现在我可以通过大陆和海上的破袭和封锁,以及人为的贸易线改道,让他们有钱也买不到足够的相应物资。

  然后再配合机动性高的骑兵破,在平原地区的大规模袭烧掠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的放血,迫使其逐渐衰弱下去,一直积累到其内部出现问题而矛盾激化。

  ……

  罗纳河与卢瓦尔河之间的滨海农业平原上,自古以来名为普罗旺斯的土地上,迎来一群全新的访客。

  坑坑洼洼的石子道路两旁,赤脚踩在泥泞里,披着亚麻布片的农奴和贫民们,从草屋和畜栏、田垄中抬起头来,惊讶而敬畏的打量这这些黑发黄肤的异族人,作为时常抢劫滨海地区的常客,他们对这些异族人其实并不算陌生。

  只是他们大多数匆匆而过,对这些骨瘦如柴的农奴或是面黄肌瘦的自耕农不感兴趣,而更喜欢绑架掳走那些营养更好的富农、士绅家庭,乃至贵族庄园城堡里的青年男女,可以买个好价钱或是要上一笔赎金。

  但是堂而皇之的成群结队出现在法兰克人领地内,则还是第一次。而且还是由打着茑尾花旗帜的王国官员陪同下,趾高气昂的骑马经过他们的村庄和田地的。

  他们是来巡视和接管日后的租借地,比照自治城邦和独立领地的规格,划拨给的土地。不久之后,随之而来的,还有大批作为附庸的阿非利加、马格里布、埃及和的各族移民。

  法兰克新王查理曼给予那些赛里斯人的酬劳, 就是包括马萨利亚(马赛)在内的众多滨海地区城市、村镇的管理权,只要他们每年用一定数量的海外贸易特产和本地实物收益作为租金,就能永久的使用下去。

  这也是法兰克王国中,少数几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发达地区,作为昔日罗马帝国物产丰饶、阳光明媚的普罗旺斯行省,让古典风格的农庄和种植园,在这里比比皆是。

  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代腓尼基人的商业飞地开始,这里作为地中海的中转口岸,虽然数度易手换了多任主人,但是丝毫无损其商业重镇的繁荣和发达,直到这些赛里斯人出现而迅速陷入衰败和萧条中。

  这也可以看作内战之后的法兰克王国,某种处于无奈的妥协,自从他们击败了来自北方的海盗,地中海西部沿岸新兴竞争者——维金人之后,法兰克几乎没有力量阻止这些横行在海上的东方商人兼职的海盗,肆意的出入掳掠泛滥渴望过的沿海地区,他们甚至可以运载着成群的各族雇佣军,沿着罗纳尔河进入塞纳河,而将巴黎等腹地城市置于威胁之下。

  因此暂时放弃在内战中已经残败不堪,几乎没有任何产出和收益的,连大小领主家系都已经断绝的差不多的,普罗旺斯大伯爵区,换取这些赛里斯人船团,在法兰克王国的某种行事便利和利益捆绑。

  毕竟,法兰克王国的威胁可不止这些东方民族,对于在内战中被严重削弱的法兰克王国来说,北方黑森林地区的日耳曼蛮族同胞——萨克森人,巴伐利亚地区的阿瓦尔游牧汗国,都不会甘于寂寞的。

  国内还有盘踞在纽斯特里亚的卡洛曼及其残党,比利牛斯山北正在叛乱的西班牙边区、加斯科尼亚、塞潘尼亚和阿奎丹大公领;因为海峡对岸英伦诸岛的凯尔特人异动,而局势不稳的布列塔尼亚边疆区。

  血染的王座之下,充满了危机和隐患。更别说法兰克王国的宿敌,一心想光复西罗马旧土的拜占庭帝国,在阿尔卑斯山北的虎视眈眈的军队。在这种情况下,之前的赛里斯人海上入侵和寇掠,带来的危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赛里斯人同样兼职抢劫和贩奴,但他们远道而来的最终目的还是追逐商业利益,战后元气大伤的法兰克王国,还要指望他们对付和驱逐北方不断南下寇掠的维金人,并且通过他们的贸易渠道获得王国急需的各种物资,特别是在失去了北意大利的产铁区和善于铸造的工匠之后。

  而这不过是,英明而睿智的查理曼大王,诸害取其轻的权衡利弊而已,更重要的是以此来确保这些赛里斯人在拜占庭人和法兰克王国的战争中,保持相对的中立。

  他可不想自己在外平叛的同时,再一次被满载着敌国士兵的内河船队,兵临巴黎城下一次。那一次连查理曼的禁肉,法兰克的公主们都差点成了拜占庭人的战利品。

  除了马萨利亚(马赛)等传统自治城市之外,这片土地还包括了昔日的罗讷河口副伯爵领(郡)、瓦尔领和滨海阿尔卑斯领(郡。)

  而靠近内陆的沃克吕兹副伯爵领(郡)、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领(郡)则封给了追随查理曼的军功贵族和采邑主,作为地理和心理上的缓冲。

  这些新贵领主、士绅的新贵,几乎是带着大批女眷来上任的,因为他们还被赋予了与这些赛里斯人进行进一步利益连接,诸如联姻的任务。



【西北偏北】第七百五十六章 整顿乾坤济时了(一)

  他是传统文化的保护人和复兴者,新波斯主义和精神的缔造者,慷慨而无畏的公正之主,他编撰了新的波斯字典和通用音标,让伊朗和非伊朗的版图内,重新拥有了自己的文化和历史。

  ——《万军之主,地上行纪》

  河中,砗磲城外的庄园,

  人称的大贵族沙布尔萨,望着聚拢上来的明晃晃的持刃武士,横七竖八倒在门口的亲信和护卫,不由绝望起来,因为领头的正是他名义上的舅父。

  沙布尔萨是仅次于布哈拉之主——胡马特家族,当地另一只古老家族出身的大德赫干后裔,曾几何时拥有叶瑞河上游最肥美的土地和十数万附庸人口,虽然几经更迭历代统治者轮替造成的削减和衰弱,势力依旧比同一个小城邦的君王。

  到了沙布尔萨这一代,多少有些雄心和才具的他想恢复祖上的基业和荣光,为此他主动皈依了陌生的大食教,并曾经作为代表,远赴过库法城觐见哈里发,并且为繁华而发达所感叹,因此在众多德赫干和城市贵族中,属于并不完全甘心受制于那些唐人统治的,所谓具有民族倾向性的大本土主义者群体。

  但是唐人的强大武力让他们失声,并且在勾心斗角的相互提防和算计下,不得不迅速从大食人的统治方式下改弦更张,争相卑躬屈膝送上金帛女子,尽可能的讨好那些唐人,以获得他们对现有权势和利益的格局认可。

  好容易等到了唐人远征伊朗高原,地方再度空虚下来的机会,因为仅仅派出自己的有限的家臣来响应唐人的征召,尽可能的保全本家实力的沙布尔萨,通过威逼利诱或是联姻扶持,吞并了附近好几家中小领主,壮大了他的雄心。

  然后慢慢也萌生出,逐步从事实上摆脱那些外来者的统治的打算,当然鉴于之前那批迫不及待跳出来的德赫干们的下场。他并不想做那个出头鸟,没有公然对抗那些唐人官府的打算,

  而是打算从外围潜移默化的拉拢盟友和助力,以追求当地自治为名在距离唐人统治核心较远的地区,营造出一片不受外来者关注和制约的事实自立区域,但是他的野心和算计,在唐人所营造的潜流和大势中,就是一场笑话。

  他刚想有所作为,就马上走漏了消息而遭到了臣下的反噬,由于追随唐人的参战贵族、藩臣,多少都在战后得到当地人口、财物和土地等利益上的补偿,因此在当初沙布尔萨家族名下参战的大小十一家附庸贵族和支系。

  至少有四只参与犯上作乱,而剩下的人则选择束手观望,他们既不想卷入宗家风险过高的野心中,也舍不得轻易放弃那些在外域的新领地,那是他们后代和未来自立门户的本钱。

  更令人灰心的,最后连沙布尔萨母族和妻族,都加入反攻倒算者的行列,亲自引来了叛乱者并打开了庄园中的城垒。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不能因为这位家主某些不理智的决定,损害到自己亲族的利益,他们暗地里可是有不少子弟和族人,以辅助部队和随军商人的身份,活跃在唐人的军队中,并不希望受到事后的牵连,那只好先把隐患排除在萌芽中了。

  这只是未来一系列连锁反应的一个开端和缩影而已,随着越来越多战后换防、轮休或是遣还的藩属、附庸士兵回到当地,河中也迎来前所未有的一轮变局。一方面是太多人的利益被捆绑在唐人的西征中,而不得不追加投入更多。

  另一方面许多中小贵族、豪强和他们的附庸,通过战争的到相应的土地和人口后,不可避免的会因为自身势力的膨胀,而与昔日的宗家和主族,因为不等对关系而产生新的矛盾。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理智和心态,能将争端,以协商、交换等相对平和的方式解决。

  于是家族仇杀,以下克上之类行径,在战后休整时期而暂时失去压制的空暇,在阴谋和野心的推波助浪下,像是长时间发酵后的酱料一般,如同雨后春笋 一般的冒出来,造成河中地区一波新的动荡和激流。

  直到唐人重新介入调停和镇压,那些愈演愈烈的斗争和暗杀,才变成相对和平的交换和妥协,但是对当地的传统阶层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却是长远的。

  通过这场战争,他们的奴隶可以得到自由和身份,他们的士兵可以得到土地和女人,军官们得到武功、荣誉和地位,作为他们的附庸民族可以得到战利品和奴隶,首领们得到更多的人口和领地,王公们则得到更多可以世袭的家业,从某些方面说,他们的战斗意志坚韧而持久,难以被击败。

  仅有少数利益受损的,则是那些愿意或不愿意被征召出兵参加战的国王邦君们,他们会抱怨领下被抽调走了过多的兵员和人口而令本国利益受损,或是不得不坐视邻邦的强大和臣下附庸在外域的事实自立,但是如果他们想把抱怨变成事之的行动之前,就被推翻换上一个更合适的主君。

  于是在这种更替的过程中,被德赫干或是城邦贵族们把持的社会结构和传统,开始潜移默化走向瓦解和崩坏的漫长过程。

  ——《西征记,美索不达米亚之殇》

  ……

  一只南下的队伍,踩着满腿的泥泞,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进在姑且称为道路的土地上,其中既有深色皮肤的北方土兵和马夫仆役,也有肤色较浅,腰携刀斧背负投枪的吐火罗、手持盾矛的宁远番兵,更有汗流浃背却依旧刀马弓枪全身披挂的唐骑之士。

  但更多是伴随在辎重大车左右蜿蜒而行,当地招募来牵挽驮负的土人苦力。然后是那些尾随其后的冒险投机的各族商人。

  他们刚刚走出五河之地的辛德河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