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狐媚缠身-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庆王的命令便下来了。
“不许停顿,大军立即开拔!”
庆王本人坐在船上,自然看不到玉笥古道的险峻,他这般下令,是不想军队拖沓,能够立刻赶回江州老家。
除了凌玉之外,几乎没有人能想象到,庆王竟把江州老窝看的如此之重。
那是庆王呆了一辈子地地方,是他的故乡,是他的根基,是他一切事业的起源,也是他将来生命的终点。
庆王可以失去一切,但绝对不能失去江州。
众人都忽略,庆王除了是藩王,除了是想要当皇帝地枭雄外,还是个老人。一个老人是绝不能断了根。
而江州就是他地根。
凌玉捏住了江州,等于捏住了庆王的七寸,想要他怎样,就能怎样。
几位副将相互对视一眼,唯有长长叹息,各自督促银甲军快快前行,尽量走过这一段险峻地古道。
庆王坐在他的福龙号上,远远看着大军犹如水流般漫过玉笥古道,银色的骑兵前进很快,几番纵马驰骋,便跑过了古道的一半,但后面的步兵却相当缓慢,看来要过完整个古道,非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不可。
“上酒!”
庆王命道。
突有一艘小船,从岸边飞驰过来,一个羽箭军军士跪在船上吼道:“庆王殿下,赤空冥将军有口信,此处地势险峻,恐有埋伏,请庆王殿下放缓速度,分批过去。”
庆王不悦的放下酒杯:“一派胡言!”
边上有谋士劝道:“殿下,赤空冥乃是名将,他所言必有见地。”
“胡说!”
庆王大怒,“此地如此狭窄,山势险峻,就算有伏兵,又能从哪里杀出?根本就是赤空冥另有所图,想拖慢大军进度,你们快快退下,休得多言。”
谋士呆了一呆,还是劝道:“殿下,虽说古道狭窄,可臣听说,玉笥山乃道宗洞天福地之一,不晓得会否……
“杯弓蛇影!”
庆王嗤之以鼻,“玉笥山洞府几十年都不敢开门,那些道宗高手,早被我们吓破了胆,能有什么作为?”
“可是……
“无需多言,本王就坐在这儿,边饮酒边看我大军过完古道,到时再治你们妄言乱军之罪!”
谋臣无奈,只有退下。
庆王气哼哼的,一边喝酒,一边命美姬伺候捏肩,他倒是想看看,赤空冥究竟在担心些什么。
在庆王想来,凌玉不过是浪得虚名的达门公子而已,若不是赤空冥藏有祸心,指挥失误,以堂堂二十万大军,根本不用害怕小小凌玉。
如今庆王亲自指挥,从安庆回江州这一路简直如履平地,可见凌玉也不外如是。
自信心极度膨胀的庆王,大有天下名将皆不如我的心绪,只盼着早一天与凌玉交手,将赤甲军杀个落花流水。
酒过三巡,庆王微有醉意,鄱阳湖上清风徐来,吹的他头有些晕,福龙号摇晃的并不厉害,可庆王却有些地动山摇的感觉。
他听见了此起彼伏的嘶吼声,惨叫声,远处轰隆轰隆的巨震,大船也随之颤抖起来。庆王还以为自己醉酒,睁目朝前一看,却见到一副不可思议的景象。
鄱阳湖上的水军们也看到了那副情形,个个都嚎叫起来。
庆王用力搓揉自己的眼睛,可事实还在不紧不慢的发生着。
整个玉笥山,竟然动了起来。
玉笥古道旁边,整座玉笥山犹如活了一般,动弹了起来,这简直就是骇人听闻的事情,一座险峻秀美的山峰,居然冒出阵阵烟尘,树木随风飞舞,而那石块和泥土堆成的高峰,朝前行进了。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庆王大惊失色,“护驾!护驾!”
招贤阁高手纷纷腾空而起,护佑在庆王身边,另几艘船上,弥勒教法师也飞舞起来,神情紧张的看着玉笥山的变化。
玉笥山并没有崩塌,它只是往前走了几步。
要命的几步。
庆王叛军刚渡一半。做为先锋的银甲军和几万杂牌军已经过了玉笥古道,在山的一侧。而另外一边,殿后的羽箭军带着和几万藩兵还没有进入古道。
在玉笥古道中,大概有四万蕃军正行进其中,而整个玉笥山朝前走了几步。
玉笥古道,也不过区区几步宽而已。
玉笥山一动,那巨大的山体,竟把整个古道都给占据了。高山才挪了几步,却犹如改天换地一样,这世上,再也没有了玉笥古道。
自然。也没有了行进路中的四万蕃军。
大部分的蕃军都被掩埋在山体之下,连闷哼都没发出,而侥幸生还的一小部分,则在鄱阳湖中扑腾着,叫嚎着,可远处的船队一直呆呆的沉浸在震惊中,很少有人来救他们,没过多久,这些溺水的蕃军也一个个死去。湖面上逐渐回归了沉静。
这副人间惨相,大概持续了两柱香的时间。搜书网在这两柱香时间内,庆王连一个命令都没有下达。他被吓呆了,彻底地吓住了。这位号称一世枭雄的藩王,其实不过是被弥勒教硬推着前行的反叛者而已,他从小养尊处优。哪里见过这么壮烈残酷的杀戮。
几万人的军队,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便灰飞烟灭,那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见的,也不是庆王理解得了的。
幸亏离岸边较近的几艘战船上地统领见机的快,不等庆王下令,便主动施救,总算拉回了几千个人的性命,但这对于巨大地死亡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离玉笥山有百里之遥的铁莲寺中,佛印儿和法华林坐在禅房中盘腿打坐。当玉笥山大变之机,两人同时睁目,神情惨然。
“庆王败了……”
佛印儿道。
法华林咬牙恨道:“玉笥山洞府那帮道宗法师,几十年都不敢出门,如今居然跟凌玉联手。害我大军!”
佛印儿冷冷道:“我们早该料到,庆王那笨蛋,绝非凌玉的对手。更何况,道宗为了不让我们弥勒教坐大,出手相助也是预料中的事情。今日助力。明日道宗和凌玉照样是敌人。”
法华林心有不甘:“难道就这么败了?我们为庆王苦心经营数十年,二十万大军。数千高手,数不清地银两,难道就这么败了?庆王的银甲军呢?羽箭军呢?”
“凌玉利用玉笥山洞府的道人,将玉笥山整体推移向前,不止是吃掉中间的四万蕃军,更重要的是把整个玉笥山古道给封住了。”
佛印儿叹道,“如此一来,大军便被切成两段,收尾不能呼应。以十万赤甲军对阵数万银甲军,以凌玉的妖军对阵羽箭军,你说胜算如何。”
法华林犹如雏子般的脸颊颤了一下,颓然道:“败了。”
“召回本教高手,开始布阵吧,今日最终一战,还是我们与凌玉。”
佛印儿起身,甩甩僧袍长袖,飘然出门。
当庆王看到弥勒教法师在一艘艘战船上飞走,不由气的连连顿足,高声呼道:“本王有雄兵二十万,有银甲军和羽箭军,还有招贤阁高手,不用靠你们!不用靠你们!”
但话是这么说,当大批随军法师离开叛军,往铁莲寺飞去时,叛军中的士气又受到重重打击。
庆王大军里,弥勒教信仰极为广泛,有六成以上都是佛宗信徒,他们将随军法师当成神灵般看待,可现在法师们不顾而去,藩军立刻如丢了魂一般。
再加上刚才那令人灵魂震撼的一幕,已经低落到极点地士气,终于彻底崩溃。
玉笥山两端的藩军中,都有人发声喊,一边哀嚎着,一边丢掉兵器盔甲四散而逃。将领们本来还想阻拦一下,但随着逃散的人越来越多,竟形成一股洪流,到最后,就连将领自己也被溃兵给涌走了。
几个时辰之内,藩兵竟逃走一半,庆王的军队已经完全溃散。而保持着战斗力,且一点都没有慌乱的,便是最前和最后地两支军队银甲军和羽箭但他们也遭遇到了天大的麻烦。
赤空冥被关在木笼里面,让殿后的山字营押解着。当玉笥山天崩地裂,惊世剧变后,整个山字营哗然一声,竟逃散大半。
赤空冥手下亲信羽箭军趁势靠拢,想要把自家将军夺回来,但还不待羽箭军完全成功,赤空冥在木笼中便伸出一只手,做了个手势。
羽箭军霍然停下,所有人弓箭在手,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江州三大王牌之一,羽箭军可谓云朝内军纪最为严明,应变最为快捷的军团。
当沈廉率领一千烈虎骑奔袭而近时,面对着他地,便是上万支随时准备发射地羽箭。
赤空冥高高举起的手,并没有放下,虽然他坚信,只要两拨齐射,烈虎骑便会从这世界上被抹掉,但他地手宁可颤着,也没有放下。
因为他感觉到,至少有上万妖兽正在周围伺服。赤空冥不晓得那是什么妖兽,或许是守银豺,或许是金毛,或许是恶鲲或者高高在天的铁翼鹰。
但今日的情势已经很清楚,凌玉早就洞悉一切,安排好了一切,他留给羽箭军的敌人,一定会是这支部队的天敌。
从烈虎骑到守银豺再到金毛,无一不是近战高手,羽箭军唯有靠步兵防御,拉开距离才有胜算。
但是现在,退路早被玉笥山切断,而银甲军被庆王调到了山的另一端,唯一的步军山字营已然溃不成军。
羽箭军就算豁出去一拼,也最多干掉烈虎骑或者某一支妖军,但等妖兽军团近身,羽箭军的末日就到了。
赤空冥站在木笼中,高高举着手,手掌却第一次颤动的那么厉害。
沈廉的烈虎骑也放弃了速度的优势,缓慢又稳定的象前推进,那金黄色的火焰,犹如一堵烈焰之墙,随着越来越近的距离,带给羽箭军无比的压力。
“将军!”
羽箭军统领侧头望着赤空冥,“将军?”
赤空冥双目空洞的望着天空,他的盔甲早被卸掉,甚至连兵刃也被剥夺,庆王没有立刻杀他,只不过是想留着他的性命,再看一眼庆王登基时的荣耀而已。
多少年的辛苦,多少兄弟的鲜血,多少次战场上的厮杀,到最后换来的是什么?
赤空冥突的感觉到一丝嘲讽的味道,随着鄱阳湖的清风飘来,而这缕淡淡的风,也吹透了他心间的执着。
若庆王是为了谋夺帝位,那这许多年,赤空冥是为了什么?银甲军和羽箭军又是为了什么?
今日一败,那么多兄弟的性命,那么多年的血水汗水,不就成了笑话了么。
赤空冥竟抿嘴一笑,他俊俏的面容因这一笑而显得尤为夺目。甚至连他放下了高举的手,周围的人们都没有注意到。战场犹如凝固般沉寂着,烈虎骑一步步的走进,直到烈焰将天空都抹红了。羽箭军兵士虽然个个神情谨肃,可握着弓弦的手还是干燥而稳定,没有一个人放下战弓,没有一个人脱离位置,更没有人逃散。
当烈虎骑与羽箭军面对面,骑手们的刀剑随时可以抹去弓箭手头颅的距离时,沈廉还是看不到羽箭军士兵们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就连他也不禁赞叹,这确实是一支难得的铁军。

第121章 必有今日

沈廉一挥手,烈虎骑并没有攻击,反而在箭阵之前停了下来。沈廉独自下了虎背,穿过人群,走到了赤空冥的木笼前。
“见过将军!”
沈廉恭谦的行礼。
赤空冥侧目:“如今这场戏,也是凌玉意料中的?”
沈廉想了一想道:“家师料中结果,但过程从未猜度。”
“哦?”
赤空冥不解、沈廉笑道:“家师说过,预料世事,便如预料秋天叶落,你不可能知道叶子往哪边落下,但却可以料中秋天一到,树叶必然会落。这便是结果和过程的区别。”
赤空冥眼睛一亮:“凌玉早知我今日的下场,所以无需知道,为何会这样?”
“正是如此。”
赤空冥叹息:“区区十六岁的少年,如此心量,我不如他远甚。”
“家师又说,若论战场韬略,赤空冥将军足可与五大名将相提并论,今日之败,非将军之过,实乃统帅无能。”
沈廉道,“家师问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