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又是一年的春雨-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说起来话多着哩!那还不是因为我们国家大啊!”杨全雄说道,“原因很多的,不过说主要的也就那几个。首先是几年前。。。大概是在97年的时候,我们这亚洲不是爆发了金融危机的嘛!那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再加上国企改革,从而导致了大量的下岗工人,那一年下岗工人高达两千多万。。。”
“哦。。。对,对,对”那位戴帽子的大伯听后打断杨全雄的话说道,“你一说我就记起来了,我就是在那一年下岗的。一开始我是在我们当地的那家化肥厂的上班,本来是属于国有的,铁饭碗啊!可是九八年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变成私人的了。唉!好端端的铁饭碗,说没了就没了啊!”
“哦。。”杨全雄听完那位大伯说后应道。
“唉!后来在老家找不着事做,就只好出来打工了。”那位大伯补充说道。
“是啊,就是在那一年嘛!”杨全雄说道,“很多人下岗,大量下岗工人涌入了就业市场。对于当时那些下岗的工人,特别是一些处在中年阶段的下岗工人,来说,如果市场上大量年轻人参与竞争,他们那些下岗的工人势必将面临恶性的就业局面。国家在那一年实行扩招,把刚刚高中毕业的年轻人招进学校里读书,而不是直接去就业市场,自然地就缓解了这方面的矛盾。其实说白了,扩招到大学里面去的学生本来就是应该去打工的。”
“哦。。。”那位大伯点着头应道。
“还有就是有人说的,什么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的振兴,我真不知道这算什么理由啊,难道扩招之前就不关民族振兴?恰恰扩招的时候就关系到了?还有什么‘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也拿出来当理由?看看扩招之后现在这有的大学生那素质,再想想新中国刚成立后那人口的增长,我只能感叹,原来我们国家的决策者在某些时候只追求数量而不要求质量的习惯还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啊!”杨全雄说道,“我觉得,国家实行扩招的原因我比较赞成的,除了刚刚说的,为了避免年轻人与下岗工人产生竞争,还有就是为了增长经济,拉动内需。”
“增长经济?拉动内需?”那位大伯听后有些不解,“这些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着呢!”杨全雄说道,“虽然从高校扩招到现在,我们政府部门一直极力否认高校扩招是为了增长经济、拉动内需,还拿那当年的不知道哪个大学的研究结果,那结果说什么教育拉动内需的排位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排在第一百零几位上,就拿这个什么研究结果出来辟谣,说什么高校扩招对经济的增长作用微乎其微,还说什么高校扩招不是为了拉动内需,简直是放狗屁!这就好比是当了婊子却又想极力否认!”
“哦,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那位戴帽子的大伯问道。
“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经济增长迅猛,特别是到了九十年代,经济增长势不可挡,可是也就是到了九十年代后期,经济持续迅猛增长的势头也就差不多了。这就跟练武的人一样,起先练功时,功夫长进自然很快,可是一旦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时,就会遇到瓶颈。那些年国家提出了保持经济增长8%目标,但是扩招之前前经济增长率只为7。8%,想增长经济,也就是增加GDP,那就急需扩大内需。你要扩大内需,那就需要人来购买,来消费啊!但问题是中国的贫穷老百姓普遍在赚了钱之后,就不大喜欢拿去消费。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人民从古时候起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有了钱过后就要把它存起来,留着以后应急之用,什么养老啊,生病啊,再不然就是死了之后就留给后代。把钱存着不用,不消费,这样就不利于国家扩大内需,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增长。国家在之前也搞过很多刺激老百姓消费的举措,可是那些都不管用啊!于是就从高等教育这个方面入手,实行高校扩招的策略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哦。。。”那两位大伯半信半疑的应道。
杨全雄见状继续说道:“那为什么就实行高校扩招就可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呢?我觉得这个很容易理解的,一说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就拿现在这普通老百姓来说吧!要是他们有点钱,有点积蓄的,你叫他们去买个把冰箱,彩电,洗衣机之类的东西来改善改善生活质量的,或者是就算他们没有钱,你叫他们去借钱去买,也不要他们向外人借,就是向国家银行贷款。这也不算是害咱们老百姓吧?这可是实打实的是来提高咱老百姓自个儿的生活质量啊!可是咱们的老百姓是断然不会这样做的。但是只要家里有个孩子在上大学,也不管是所好的大学,还是所差的大学,只要孩子是在上大学,那父母为了孩子能够上大学,就是可以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出来。甚至,有的父母没有钱,去借也要弄到钱,然后让孩子去上大学。一定是要把钱拿去给孩子上大学!也不管学费高不高,反正就是每年成千上万块钱的学费往大学里面砸。这么多学费其实还不打紧,关键是大多数的孩子在外地上学,上的还是个大学啊!中国的父母疼爱孩子就是这么个疼爱法:一看孩子在外面上学,怎么说上的还是个大学啊!那自己这做父母的吃得差一点儿不打紧,一定要让孩子在外面吃得好;自己这做父母的穿的差一点儿不打紧,一定要让孩子在外面穿的光彩一点儿。可是孩子呢?二十岁左右上大学正值这些孩子年轻的时候吧?而年轻人就是喜欢追求享乐,喜欢追求时髦?喜欢攀比吧?他们自是不会知道,至少是不会真正知道自己父母赚的钱不容易吧?在学校里安心地吃好的,穿好的,安心地花着父母的钱;更有甚者,比吃,比喝,比玩,比乐;拿着父母的钱,在学校里玩男女朋友。。。居然还会有人觉得‘如果在大学里不谈谈恋爱,那大学真是白读了啊!’。现在再从我们政府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吧!在我们政府看来:你们老百姓不是不喜欢花钱,不喜欢消费吗?不是喜欢存钱吗?怎么刺激都不愿意消费吗?现在我就实行高校扩招,让你们的孩子都能够上大学,让你们的孩子都能够自费上大学;你们的孩子到了大学里面,自然会替你们花钱,替你们消费的!而那时候你们老百姓花了钱,花得也毫不勉强,心甘情愿,死心塌地!到最后,还得感激涕零!啊!感谢国家政府的好政策啊!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上以前自己那读书的时候想都不能想到的大学啊!我们的政府就是利用老百姓的这种心理,用这种方式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突破瓶颈,保持经济的持续大幅增长!扩招后过了不几年,GDP倒是以每年至少是百分之八,甚至有时还到达了百分之十的速度增加。今年GDP总量超英法啦,赶明儿打算超日德啦,再赶后儿打算超老美啦,可是超来超去又有什么用呢?有什么用呢?搞了这么多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不是那个球样!洗衣机,电冰箱,空调之类的东西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不是奢侈品!有些老百姓想着家里有孩子在上学,还不用别人来安慰自己,倒是自己很会安慰自己的啊!可是有孩子上学怎么了?全家人就为了个孩子读书,勒紧腰带过日子,有的家里甚至负债累累,欠一屁股帐,却依然很会安慰自己:‘我孩子在上大学呢!’‘为了孩子上大学才这样的啊,值得!’可是到后来呢?毕业后找工作难不说,一大批人还把在大学里形成的懒惰,怕吃苦,自命不凡、高人一等,认为花父母的钱理所当然等等等等等等的习惯、观念保留下来,都二十大几了还要靠父母,三十大几的啃老蛮普遍的啊,很正常啊!当国家为了发展经济,硬是要把大学变成年轻人的养老院,我们这个民族注定是要倒退的!”
“有道理!”那两位大伯听杨全雄的一席话后连连说道,“年轻人想的毕竟还是和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想的不一样啊!可是不知道是因为我们这老一辈的人不理解年轻人你刚刚所说的,还是因为人上了岁数,喜欢固执,喜欢坚持旧观念,让我们看啊,还是觉得读书上大学,这是很对的啊!可是说真的,刚刚你讲的确实很有道理啊!又让我们觉得自己想的,完全就不是那回事啊!很矛盾啊!”
“这就是所谓的‘看问题不能只光顾着看表面’吧!”杨全雄说道,“唉!反正吧,我越是思考,就越觉得这高校扩招简直就是个失败。也不去考虑考虑培养那么的多大学生是否符合经济市场的需求。反正就是这样吧:我们的经济规模远小于美国,按说所需要的人才数量也应该少于美国吧?可是我们的大学生数量却硬是超过了美国。反正中国大学生的数量增长,就是和解放初人口增长一个球样,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这样子的发生是在上一代,影响是在下一代!大学生数量问题将蹈袭人口数量问题!不过,说起来也是大学生呐!说的不好听一点,那就是学校与地方政府的摇钱树,家庭的负担,社会的“鸡肋”,国家的废柴。”。。。。




 第四章 陷阱(2)

2
那个叫杨全雄的年轻人在火车上的谈话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虽然杨全雄的谈话内容有时候听起来让人觉得不那么舒服,但似乎说的也很有道理。
从他的谈话中可以知道,他不是大学生,固然也没有很高的学历,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高中肄业后就外出打拼了好几年的年轻人。然而他的那些谈话的内容却让人简直刮目相看,说话的口气又让人觉得他似乎是一位很正直的人。
“你一个人去广州那边打工,在那边有熟人吗?”杨全雄沉默了一阵后又问南明道。
“唔。。。没有。。。”南明回答道。
“哦。。。”杨全雄应了一声,“现在一个人去那边。。。。没有熟人的话。。。不大好找工作的啊!”
“哦。。。”南明继续勉强应承着。
“年轻人一个人要去那边打工啊?”那位络腮胡子的大伯望着南明问道,“刚开始出来,在那边没有熟人的话,的确很不方便啊,吃住都成问题啊!”
“是啊!”那位戴着帽子的大伯接着说道,“连个老乡什么的都没有吗?”
“没有。。。”南明抬起头看了一眼那两位大伯后摇着摇头应道。
“要不,你到我们厂里来吧!”那个叫杨全雄的年轻人说道,“这次我回去探望我母亲的时候,我们公司人事部的经理就叫我回老家的时候看看能不能招几个老乡过去的。可是回到老家一看,年轻一点的人大多都去读书了,有的虽然没有读书,但也是早就出去了的,所以到最后连一个老乡也没招到的。要不。。。你跟我一起去,我把你介绍到我们厂里去吧!”
南明突然听杨全雄这么说,一时间不知所措。出来打工?自己是想都没有想过的。当初只是觉得呆在家里就觉得恶心,难受,还有恐惧,所以才急切从家里逃出来的。然而也只是一味儿的想着离开,其它的什么都没有去想过。就连自己离开家去哪里,去干什么,当时想都没有想过。现在见杨全雄突然提出要把自己介绍到他们的工厂里去,就不禁让南明想起了自己离开家之后的打算。去打工,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当初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身上就没带多少钱,哥哥留下的那些钱,全都放回了原处,自己身上仅带的,也是以前自己节省下来的零用钱,总共也只有几百块。只是以后也没有安顿的地方,去找点事情做,暂时安顿下来总比没有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