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风-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暮哈哈大笑道:“正是这个理,‘百里香’味道不错,这钱花的值。”

梁锦春忽然问道:“大人真的想要我跟随你办事么?我这人脾气坏,本事小,恐怕帮不了大人什么。”

韩暮笑道:“先生不必自谦,我看人没有走眼过,您只需和我同心协力,什么士族平民,什么上品下品,我都当它是放屁。”

韩暮言语虽粗俗,但这句话倒是说到梁锦春的心坎里了,梁锦春沉默半晌道:“然则韩兄到我小小芜湖县来有何作为呢?此地边陲小城,民不富,地不肥,江北又盗贼横行,秦兵常来袭扰,我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值得大人看上的地方。”

韩暮正色道:“我来此地便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先生助我一臂之力,我便在此地建立一支‘北府’新军,近可保护乡民不受骚扰,远亦能杀敌报国,这难道不是一件大功业?只是我人手短缺,常言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无人帮我,我也有心无力啊。”

梁锦春被他说的心中大动,抬眼看了看自己的夫人想征求意见,梁夫人眼神温柔的道:“相公自行决定,你出去做大事我自然欢喜,即便你决定依旧如此,奴家也不抱怨,奴家只要能守着你就足矣。”

梁锦春心中感动,看见夫人的脸庞有憔悴之色,又看到她的手上斑斑点点尽是热油溅伤的红点,顿时一阵愧疚;此女跟随自己历经艰辛,不离不弃,自己怎可如此自私,想到这里站起身对着韩暮纳头便拜。

“在下梁锦春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还望大人今后多多提携!”

韩暮哈哈大笑拉起他道:“你我齐心协力,功业唾手可得,你虽然出身寒门,但记住我这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梁锦春悚然一惊,将这句话念叨几遍记在心中,韩暮道:“今日起,你便任我韩暮的参事一职,待大事稍定,再作计较。”

梁锦春躬身道谢,韩暮见天色不早,该会县衙了,便交代梁锦春准备一下,晚间随他一起去‘望江楼’赴宴,顺便介绍给大家认识一下,梁锦春应了,躬身送韩暮三人出屋。

天近傍晚,韩暮和二女匆匆赶回衙门,路上张彤云问韩暮为何要大费周章收了梁锦春,韩暮笑道:“大晋选拔人才的方式有问题,寒门中贤才不少,但苦于没有机会,只能终老山野;这梁锦春饱读诗书,我观他四壁书架上各家各派的典籍都有,可见此人学识渊博,墙上的条幅中有几幅居然写的是兵法,可见涉猎之广,和他言谈之时此人心态温和,若不是彤云你激将之法奏效,而他夫妻二人又情感甚笃,怕是请不动他呢!此人必有大用。”

张彤云见短短一会功夫,韩暮便观察入微,了解到这么多情况,不禁大为佩服,笑道:“那你该怎么奖励我呢?”

韩暮上下扫了她几眼道:“除了天上的月亮,水中的花朵,你要什么?跟我说。”

苏红菱娇声道:“她恐怕只要一样东西。”

“是什么?”

“你的人……”说完苏红菱飞快的逃开。

张彤云红晕上脸,追着她一路而去。

韩暮等人回到县衙时,李远已经等候在正厅内正和袁岗,谢玄在闲聊,见三人回来忙起身迎上来道:“韩将军,那边酒饭已经安排好了,便请动身吧。”

韩暮点头应了,回房换上官衣,又告诉李远派人去借梁锦春前来赴宴,一行人分乘三两大车前往望江楼。

望江楼地处城北,楼高四层,最高一层高出城墙许多,人在楼上可眺望浩荡宽阔的江面,故此得名。

此楼乃是芜湖县最为高档豪华的一座酒楼,乃是本地第一富户沈百万的产业,韩暮到达酒楼时,四层楼上三桌酒席均已坐满,酒菜早已上桌,就等这位钦差大人驾到了。

今天到场的都是芜湖县有头脸的人物,辖下四镇的县丞、校尉、里正、从事、巡检以及大户,士族,乡绅等,凡是能在此列席的均算的上是当地的名人。

韩暮上楼来,坦然接受大家的行礼,又颇有领导派头的抚慰赞扬众位一番,这才入座。

那李远刚待宣布开席,韩暮示意他稍等一会,不一会梁锦春在一名衙役的引领下上楼来,韩暮站起招呼他坐在自己身旁;众人极是诧异,这梁锦春一个穷酸,如何识得韩大将军,偏偏韩将军还特意安排他坐在自己身旁,这事可奇怪了。

正在众人满头雾水之时,李远起身道:“诸位乡绅父老,诸位同僚,今天我芜湖小县满城生辉,朝廷建军大将军、内卫府统领韩大人受皇命出使秦国,顺路莅临本县看望大家,实乃我芜湖百姓和在座诸位之幸啊。”

众人纷纷道:“是啊,是啊,韩将军能来我们这个小地方巡查真是难得啊。”

“朝廷没有忘了我们啊。”

“韩大人少年英才,真乃武曲星下凡啊……”

一时谀词如潮。

李远续道:“今日大家可要好好陪韩大人喝几杯,献上我们芜湖县的的特色美食,让韩大人吃好喝好,以后记住这里,得空再来我县看望诸位,哈哈,哈哈。”

李远言语风趣,众人哈哈大笑。

“下面请韩大将军训示!”李远抽身而退。

在一片各怀心事的掌声中,韩暮起身拱手笑道:“训示不敢,但本人既然来到贵县,少不得要啰嗦几句,大伙儿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的可以看看风景,想想家中小妾什么的,本人绝不怪罪,哈哈。”

众人轰然大笑,均觉的这少年将军和气幽默,倒一个个打起精神侧耳细听起来。

“本人来到贵县,见贵县民风醇正,世道平和,深为赞叹;当此边陲之地,能保持如此繁荣景象实属不易啊,这全有赖于李大人和在座诸位之功啊。”韩暮轻飘飘高帽送上,座上诸人怡然自得,心安理得。

“本人受皇命北上出使秦国,途径至此叨扰大家,深感愧疚,故而,今日到场的诸位我将有薄礼相送,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一件小首饰,敬请各位笑纳。”韩暮笑呵呵的道,谢玄将身边一个沉甸甸的大包裹提了出来,吩咐侍立一旁的飞虎队员分发下去。

众人没想到,这韩大将军居然上来就送礼,而且礼物还蛮精致,人手一只银光闪闪的银质手链,上边还镶了几颗硕大的橙色玛瑙,城中几位大户倒还罢了,剩下来的一干小官吏和小乡绅却是从未见过这玩意;银子本来就是稀罕之物,更别说镶上宝石和做成精致的手链了。

当下便有人盘算着将手链送给哪房妻妾,或者外边的哪位相好讨的欢心,更多的人是把这手链当做接触了钦差大人的见证,打算珍而重之的珍藏起来,好向人炫耀。

韩暮见众人情绪高昂,哈哈一乐道:“诸位,小小礼物不值钱,只是当做个见面礼罢了,诸位收了我这手铐……不……是玛瑙手链,咱们大伙也算是交上了朋友了,我在贵县还要盘桓几日,有些事要办,到时候还要请各位给本人点薄面,不给面子的可就不是朋友喽。”

众人有些发懵,原来这礼物不是那么好拿的,只是不知道这位钦差大人要我们帮什么忙?但转念一想,即便不给赏赐,钦差大人发话出来,谁敢违背?还不是一样要照办,想到这里众人也都释然了。

“大人说哪里话来,为您办事是我等的福分,那还用说么?”

“就是,就是,大人的事就是我等之事,大人叫我们上刀山下火海,保管眉都不皱一下。”

“……”

缓过神来的众人,个个表达忠心,群情激奋。

韩暮微笑着双手下压,场面立时安静下来。

“上刀山,下火海倒不至于,只是要大家配合一下便好,今日且不说,待日后只会和大家细说;我这里有几位介绍大家认识一下:这位是禁卫军游击军副统领袁岗将军,这一位是京城谢安大人的亲侄子,现任禁卫军射声营统领谢玄将军,这两位是我的夫人,我等今后可要仰仗在座各位了,哈哈哈……”韩暮将几人一一介绍,众人第一次见到京城这么多大官,都惊讶异常,猜测是什么样的差事让京城的两位将军都来此办理,定是大事。

韩暮又向诸位介绍了新任参事梁锦春,惹得众人又是一通议论纷纷。

<;hr/>;

<;hr/>;

-* |书友上传/-

第一八九章 北府新军(一)



直到此时,韩暮今晚该说的话已经统统说完,接着便是李县令宴席开始,这望江楼的东家倒是使出了浑身解数,除了平日不见的珍禽走兽之外,芜湖县特产也一一呈现。

有味鲜肉细具有补气益肾之功的长江鲥鱼;有体型如匕,风味独特的江刀鱼;更有个大肉厚黄肥的江蟹,其它如鲑鱼、黄鳝、江鳅等等沿江特产,琳琅满目,以鱼贝类居多,韩暮本来就喜食鱼类,这一顿吃的真是大快朵颐、心满意足。

回到县衙,韩暮立刻召开会议,讨论布置接下来的进程,并将梁锦春正式引见给各位。

会议在县衙内韩暮的卧房内进行,参加的全部是机要人员,韩暮这边的有袁岗、谢玄、梁锦春、张苏二女以及飞虎队小队长陈坤,县令李远则召集了他的最得力的部下,芜湖县领军校尉钱丙寅,县丞赵泰文两人参加。

韩暮知道北地动乱不堪,流民增多的主要原因便是流寇和秦军小股骚扰,要想顺利的建立起北府军,首先要立威;必须狠狠打击流寇和来犯之敌,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当地的民心,解民之苦才能得到百姓拥戴,这只队伍自然就有了吸引人的资本。

其次便是待遇,如果待遇优厚,并且有机会获得官职的话,那么这件事对很多人都有莫大的吸引力,民间很多有报负之人苦于无门路,正好这次机会来临,只需将话挑明,并公之于众,会有大批的人前来投靠,剩下来的便是训练了。

韩暮此言一出,顿时引起大家的赞许,这两条在边境肯定适用,众人知道在这件事上韩暮是动了脑筋的。

李远提出疑问道:“韩将军说要立威,该不是要正面抗击秦兵抑或是对抗流寇?但这二敌来去无常,只要大队官兵一露面他们便溜之大吉,恐难觅踪迹啊。”

韩暮笑道:“你不是知道他们的老窝么?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李远惊讶道:“难道韩将军要……?”

袁岗哈哈大笑道:“二弟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我们去端他们的老窝。”

李远和芜湖校尉钱丙寅面面相觑,惊愕不已;那钱丙寅是个老实持重之人,起身向韩暮道:“韩将军,请恕小的无礼,此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两处流寇的山寨均据险而守,不瞒您说李大人和下官曾经也讨伐过两次,但是均惨败而归,在下还因此差点丢了性命。”说罢撸起衣衫,只见他小腹处两处茶盅般的伤口,显然是中箭之后剜出来留下的。

韩暮道:“哦?贼寇如此厉害?你们讨伐的是哪一股?”

李远道:“巢湖水中姥山岛,离我南巢最近,也骚扰最为频繁,故而两次讨伐的都是他们。”

韩暮详细询问了讨伐的情形,原来那姥山岛在巢湖的中心,面积颇大,岛上一座山峰,只有一条小道上山;岛上只有一处可以登岛,贼寇有重兵把守,光是登岛便已经不易。

登岛之后,上山的小路又处处有防御工事,区区五百余人的贼寇要想正面攻下的话怕没有五千人,还要配合大船方能办到;即便办到也必然损失惨重。

但无论如何此事必行,韩暮决定明日先去观察一番在做决断,于是道:“感谢二位的提醒,但此事无需二位费心。”

李远摆手道:“大人切勿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