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的发家史-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我马上脸色转好,他便又满脸疑惑的问道:“不过,侯爷你印这么多册出来,难道是免费送人不成?”

我点点头,一本正经的回答:“正是!”

饶是陈老头有心理准备,但见我确认,还是不由再次目瞪口呆,怔在当场。我如此的大手笔,显然把他给吓住了。而刚才一直在一旁小心伺候的那个小厮,听得我这话,更是张大了嘴巴,露出一口还算不是很黄的大板牙。

第七卷 我本卑微,却君临天下 

第13章 出版业

十万册侯爷的选集,若是按每本半两售价的话,可是银子啊!而且,据老夫看来,侯爷的这本选集就是按每本一两的售价也不为过,那可得整整十万两啊!”陈老头惊讶过后,一脸赞佩的由衷说道,“侯爷如此,果真是大手笔,好气魄,老夫实在是佩服之至。”

十万册十万两!?我心头不由微微一惊,不由问道:“本候的这本《选集》能卖到一两银子?”

“那是自然!”陈老头理所当然的点点头,“侯爷的这本册子中句句珠玑,篇篇锦绣。实在是千古传颂的绝世之作,只要是读书人必当争相购买,以为修学传家之用。侯爷若一次性出十万册,短时间内当然不能完全售完,但依老夫看来,售完的话最多也就两年之内而已。”

我听了他这一番话,脑筋便急速的转动起来。十万两可不是小数目,尽管我现在已经很有钱了,但哪有人会嫌自己钱多的呢。原先还打算将这十万本选集免费送人的,但现在仔细一想,却是觉得有点不妥了。俗话说的好,免费得到的东西,大家都不会太过珍惜。我若是将自己的《选集》当草纸一样的分发了出去,实在是有损自己的身价。再一个如何将《选集》免费而有效的分送出去也是个问题,这大楚朝虽说历经几百年文昌兴盛,但实际上总人口中文化人的比例实在是太少了。若是将自己地选集免费送到了目不识丁的大多数文盲手里。实在是明珠暗投,丝毫不能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再说,我若想短时间内都让天下人读到我这本《选集》的话,就要派驻足够的人手去各地实施,这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但若是我将《选集》通过天下各地的书铺标价出售。这就不一样了,一来可以我不用担心自己地《选集》落到文盲手里被拿去当厕纸,二来我也可以借此赚点钱,实在是一举两得。而且,通过家中众女以及当前这个陈老头对于自己这本《选集》的欣赏程度来看,我的这本《谢安平选集》,必当成为旷世巨作,热卖是一定的了。由此。我也预见了这本《选集》的良好钱途,更甚至我预见了在这时代做出版生意的巨额利润。这可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啊!想到自己前世看过的无数武侠小说,以及历史名著,是不是可以在这时代进行出版呢?貌似,只要拼凑一下桥接一下,再组织一下,在这时代出版地话也不无不可。

心中仔细思量了一番后,我便问道:“陈老板,不知你是否有意出售成林书铺?”

陈老头一脸惊讶道:“侯爷你想买下老夫的书铺?”

见我点头,陈老头一脸为难道:“侯爷。说实话,老夫便不缺钱,老夫之所以经营这家书铺,只是因为自己的喜好。这个……”

我手一抬,语气趋于强硬道:“这样吧,我出一百两银子买下你的这家书铺。你若是想继续经营这家书铺的话。我就特聘你为掌柜,帮我打理,可以给你每月五两的月薪,如何?”

陈老头略略犹豫了一下,就点头同意道:“侯爷看得上老夫这家书铺,那是侯爷的抬举,而且,侯爷你出的一百两银子太高了。老夫只要八十两就可以了。而且,老夫也愿意继续打理这间书铺。”

见陈老头识趣,而且不:。和颜悦色道:“我既然说了一百两的价就一百两好了,就这么说定了,你把这间书铺卖给我后,帮我继续打理。”

见我坚持,陈老头也不再客套,再次正式向我东家行了一个大礼,算是接受了我的聘用了。陈老头很会见机地马上就将自己手下的那名小厮介绍给我认识,原来是他几年前买的一个奴仆,取名陈书。而我对这个陈书的第一印象还不错,而且听说他在雕版印刷方面的手艺很不错,便也答应让他继续留在书铺里,便许以每月二两银子的薪酬。这小子一听这喜讯,当下便又向我千恩万谢了一番。

接着陈老头便告罪一声入内拿来了书铺地店契,便当场写了一份转让声明给我,签名画押。而我也当场给了他一百两的宝钞做为交接。至此,成林书铺就成了我的产

交易完毕后,他便向我详细介绍了书铺里的一些情况,整个书铺,所有的员工只有两个半,两个当然就是指他俩了,另外半个就是陈老头的原配陈刘氏,她只有在店铺里比较忙的时候才过来帮忙。这敢情就是一个馒头店的规模了,还真是小打小闹地很。不过,陈老头也说了,只要再招二十名手艺纯属的印刷匠人,努力开工的话,相信能按照我的要求,在半年内印出十万本《选集》出来。不过,要安置这么多人地话,他这个小院子显然是不够宽敞。

听了他这一番,我心里也有了底。当下便决定将这间书铺并入安平商团,另外再择新址修建新的书铺,同时也立即高薪招聘雕版印刷匠人的启示。

将自己这个决定向陈老头一说,陈老头当然是大力赞成,并建议可以将新的书铺选建在安平纸行的附近。这个想法倒是跟我不谋而合,稍一回忆安平纸行周围的地理,我就决定将书铺建在新修水泥路与官道交叉路口。

如此,再与陈老头商讨了一些细节之后,我对陈老头的敬业精神很是欣赏,再加上他怎么说都是一个知识分子,便当场将招聘匠人,筹建新书铺的具体事情交托了给他,另外还给了陈老头一个侯府管事的头衔,感动得陈老头立马宣誓对我效忠,更是拍着胸膛保证,一定能在半年内如期将十万册的选集印刷出来。

对与陈老头的保证我一笑置之。因为已经预见了出版业的广阔钱景,对于他这个专业领域内的人才我当然是要珍惜的,即使到时他未能如期完成任务,我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与书铺出来后,我立马坐上专驾往家赶。今日,项兰就要启程回幽州了,在她临行前当然要多多陪她一些时间才是。

回到家中,几女都在内厅中,而阿秀正在拉着项兰的手,一脸的惜别之意。另外几女,也都在旁相陪。

几女分别向我见礼后,阿秀便言道:“夫君,我和郡主已经商量好了,午后,她便要启程了,争取在日落前落宿武安县。”

“这样也好。”我点头同意,望向项兰,“兰儿,这一路你可要小心在意。丝毫大意不得。”又看向她身后侍立的小青、小薇两个婢女,“小青、小薇,一路上你可要伺候好郡主,知道吗?”

两婢女算是郡主的心腹之人,大概也知道其中的原有,连忙诚惶诚恐的恭声应是。

“对了,阿秀,朱老的药方开过来了吧?”

阿秀回道:“早上拿来了,而且妾身也将夫君昨晚的意思向他说明了,他同意派他的二儿子跟随郡主一行。”

我又看向项兰,问道:“兰儿,你派人去镇上通知你的护卫队了吗?”

“还没呢。”项兰摇摇头。

“那就让我派人去通知吧。”

说着我便要到前院命人去镇上通知项兰原本随行的护卫队。

项兰阻道:“安平,这次我的护卫队统领是我皇曾祖指派的,原本是宫中的禁卫副统领,为人很是傲气。他在十里集因你我耽搁了这么久时间,早就满腹怨气了。我看还是派小青去通知吧。”

对于项兰说的这名禁卫副统领的情报,我早已知晓,这人姓赵名赫,是宫中禁卫八大副统领之一。这次因项兰滞留十里集之故,他一直满腹牢骚,好在前段时间这位统领大人迷上了镇上一青楼的红牌,几乎天天去捧场,倒也没在十里集内闹出什么大的乱子来。但他的为人,据信报,确实是倨傲非常的,更甚至有些蛮不讲理,这从他长期来一直霸着那间青楼红牌就可知一般,而且,平日里这人好像对我这十里候还颇有微词。

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我便同意了项兰的建议,带着小青来到前院,点了两名亲卫带着小青一起去镇子上通知项兰的郡主护卫队。

而后,我便又命人叫来了探马队的中队长韩诺,此人武艺出众,更难得是做事十分稳健。我便命他从探马队中抽调精锐五十人,一路护送郡主回幽州。

第七卷 我本卑微,却君临天下 

第14章 初夏

气一阵阵的转暖,已是初夏的天气。距离上次与项过去了差不多半个来月了。

这半个月中,我这个十里候可说是每天从早忙到晚。除了商团的事情外,就是大力的扩充护卫队人数,以及时常到孤儿院和孤儿营视察。

商团里随着新雪纸作坊的落成,雪纸的生产量几乎翻了两番,但饶是如此,每日里运送到纸行的雪纸还是供不应求,购买时需预先申领的号牌在众人强烈的要求下,都增加到三百多号了。尤其,在假冒雪纸的新纸在市场上消失之后,这竞相购买雪纸的热潮更是逐步升温。垄断带来的销售前景当然是很乐观,但同时也很严峻,随着时间的推延,雪纸相对以前那些“黄纸”的优势逐渐明显,良好的性价比,更是让以前的“黄纸”逐步退出了市场,现在可说天下间的读书人都有些离不开雪纸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势必增大了雪纸的供求。

现在雪纸行的销售,还是两个字:抢购。每天只要一到预售号牌的时候,纸行门前都是人山人海的。当初,我先见之明在纸行门前空出一大块的空地,现在已经容纳不了这么多人。所以,每日这个时段连接南北的官道,都会出现拥堵的现场,以至于常有路过的客商不得不滞留十里集,给我的安平旅店以及十里客栈带来了更多的客源。为此,我和老爷子商量后便打算筹建第二个新雪纸作坊。扩大生产,以满足这种火爆地销售场面,本钱人手倒都不是问题,我们只是在顾虑雪纸保密性,最后我俩商量的结果,就是在现在新作坊的旁边在新建一个更大的作坊。等建成了两作坊互通。考虑到雪纸制作关键部分的保密性,“煮浆”就仍只有陈西主持负责,当然到时会再从奴隶营中挑选十来个可靠老实的努力划归他指挥,补充“伙夫”地人手。

除了雪纸的生意,铁铺和粮油铺的生意在老头这个高级经理人的主持下都有所提高。按照老头的报告,铁铺的生意尽管比起粮油铺更好,但发展前景有限,相反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粮油铺。在他眼里却是一个前景广阔,有着良好发展潜力的行当,因为粮油铺里面几乎一半以上地货物特别是粮油都是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从农户手里免费得来了,之所以免费得来,当然是因为敬国神厕之故,“农家肥”是这时代农户所知的最好肥料。现在十里集地界内,九村八寨,都有我出资新建的敬国神厕。由此今年这一次的春耕,粮油铺又免费收获了不少的粮油。按照老头设想,我这个十里候兼神厕使。若在全国各地都新建几座敬国神厕,再在各地依此开设粮油铺。这样,以少积多,全天下都有“安平粮油铺”,到时这个利润可是滚雪球般的越滚越多了。

对于老头的如此设想,我是持谨慎态度的。不过。耐不住他一再的建议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