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的发家史-第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家后,我顾不得跟家人温存,立马派人去请柳七过来。也难怪我如此重视于他,这次的京城之行,再一次的证明了这家伙的料事如神,我果然是大有斩获。

密室内,我将此次在京城所发生之事,除了隐瞒天币和我自己的身世外,都向他原原本本的做了说明。

随着我的叙述,柳七的脸色一时数次变幻,尤其在听说元昌帝要用忘忧酒毒杀我时,柳七的脸色当即变得十分难看。

“没想到元昌帝居然会想毒杀于你,这实在是大出我意料之外的。”柳七叹了一口气,脸显愧色道,“这忘忧酒我墨门掌令历代手札中曾有记载,里面掺杂了皇宫秘制的一种毒药,无色无味,饮者不出三息之数后便会命绝当场,死者表面看不出丝毫异状,只如沉睡一般,至今无药可解。这次是我有些考虑不周,让侯爷你冒如此大险,实在是失策!失策!还好侯爷你福大命大,才不至让我铸成大错。”

我当然知道这不是他的失策,实在是因为他不知道天币一事的缘故。不过,当我听了这“忘忧酒”的具体介绍,还是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心下对元昌帝这老王八的恨意不由更加深了许多,尤其是因为自己提供的偏方让这老王八的病情得以缓解,这一点更是让我郁闷不已。

当下我不由问道:“柳先生,照你看,元昌帝得了我的那个偏方,病情得以缓解后,还能活多久?”

柳七微微摇头道:“这可不好说。在你上京之时,从宫中传来的消息,他已近油尽灯枯了,若没有皇宫秘制的猛虎之药支撑身体,他随时可能死去。但他现在得了你这一偏方,而且看似对他的病情还很有效果,这个变数一出现,实在是不好说了。不过,话又说回来,照我们大楚如今这个情形,元昌帝能多活一天,就大大有利我们大楚的政局稳定,此外,侯爷你也可趁此良机,凭借你北方安抚使的头衔,以及皇上钦赐的天子令牌,再进一步的扩充自己的整体实力。”

我点头受教。“权利不用,过期作废”,这个道理古今通用。趁着现在元昌帝还没死,他的皇权还比较稳固,我这个他任命的北方安抚使,当然要竭尽所能的给自己捞好处。

“侯爷,不是我说你,这次你带人杀了那个御前侍卫副统领的全家,实在是大大的不妥。一来,你不禁大大得罪了曹严这位禁卫统领,让他对你心生芥蒂;二来,等元昌帝知道此事后,也会觉得你胆大包天,肆意妄为,更加深他心里对你的疑惧。”说到这,柳七不由紧皱起眉头,“我到现在还有些想不通元昌帝为何要毒杀你。虽说,你之前在封地内大肆招募私兵,但仅凭这一条,应该还不至于他对你起杀心。毕竟人才难得,之前他任命你为北方防御使,就是这个道理,在他眼里,你应该是个福将,更甚至是个王佐之才才对。”

我当然不会给他解惑,说元昌帝想杀我,是因为我原来不是这个世界之人的缘故。只好闷声以对。

柳七捻须沉吟良久,最后放弃道:“算了,现在多想这些无意。侯爷,你这次总算是有惊无险。目前我看还是先暂停私兵的招募,全力练军,由侯爷你亲自挂帅率军前往青州剿匪。如此一来,才能渐渐打消元昌帝对你的猜忌。”

我深以为然。两日前,元昌帝之所以暂时放过我,说不定就是惜才的缘故,想看我回来后的进一步表现,再定夺对我是杀是留。自从“忘忧酒”事件后,我就百分百的认定元昌帝这老王八是个十足的阴毒之人。

第七卷 我本卑微,却君临天下 

第113章 青州平乱

从京城回来后我先是暂停了私兵的大规模招募行动,而是建设性的改由每月一次的公开选拔,俗称海选,在十里集设下东西南北四个擂台,每月接受一次的报名,然后分别在四个擂台上采用淘汰制的方式,连赢十场者可直接录取为商团的普通护卫,并进入下一轮的选拔,直到每个擂台赢出者达到十人后,便自动停止这个擂台的选拔活动。醉露书院依次类推,等到每个擂台都有十名连赢十的胜出者之后,然后便采取抽签的方式,让他们四十人组成十队比赛,最后胜出的一组四人,可直接任命为护卫队的小队长一职。

采用这种新颖的人才选拔方式,一下子更是让报名者数倍的增加了,通过十几天的选拔,最后胜出的四名幸运儿都得到了众人一致的认可和欢呼。而我们商团也没有食言,当即便任命他们为护卫队的小队长。

这种方式尽管大大的缩小了招募的人数,但在质量上无疑是精益求精的。

在这十几天内,我除了稍微有些关心我提出来的这个海选人才选拔方法外,便一心扑在了整军备战上。期间,我再一次的跟胡商依拉提做成了一批买卖,一次性买进了一千多匹的上等战马,若光用银子的话,我当然是很有些肉痛的,所以我便与依拉提以物易物,用库存的几百坛高度酒一品香,另外加上十几万卷的雪纸。

有了这一千多匹战马的补充,我便正式设立了骁骑营,人数为五千人,将近我现在麾下总兵力的半数。为了提高骁骑营的作战能力,我精选了现下自己马场里近万匹战马中最强壮的做为骁骑营兵士坐骑,此外,还革命性的让墨门中的机关师按照我地说明,设计出了马蹄铁。醉露书院分别给这五千多匹战马钉上了马掌,我的坐骑烈焰也不例外,不过,为了让它就范。可是费了我不少功夫,最后还是在请教了朱老头后,在喂它的饲料里加了“作料”将它弄晕过去后才如愿。当然,烈焰醒来后,知道自己的四蹄钉上了马掌,脾气变得很是暴躁。在马厩内横冲直撞,让那些我亲卫队所骑乘地马匹遭了殃,好在我及时的安抚下,它才安分了下来。直到几天后,它认识到了马掌的作用,没了不适感,才总算是稳定了下来。

这支骁骑营可说完全独立于我原先的护卫队,所以,我采用全新的任命方式。无名为统领,邢敖为副统领,此外,每一千人队设一大队长,其下则类似护卫队的每百人设一中队,由中队长率领,再下就是每十人一个小队。设一小队长。

这千人队地五个大队长,经过我的仔细考虑后。分别任命已通过我考察的周喜、曾为京城内城巡防营伍长现为我亲卫的孙成、现任外大队大队长一职的霍睿杰和刘德海、以及神射手纪鸿春。

这五人都不是陈家村的陈氏子弟,一来陈氏子弟中都早已有所任命,二来若是让陈五、陈大山这些老人过来骁骑营充当邢敖这位新人的手下,显然有些不合适,此外。在我看来。骁骑营可是冲在最前面的作战部队,其伤亡率当然是相当高的。尽量不让陈氏子弟加入也是为了保护他们地意思。自从上次陈俊替我而死后,我心里还真是十分内疚的。

五人当中其中霍刘两人空出的外队大队长名额,我则任命原为其属队的中队长陈群以及张羽接替,前者为陈氏子弟,能力一般,但贵在为人还算踏实稳重,尽管已经三十几岁了,但按照辈分要叫阿秀为姑,后者则原本是武安县人,能力还算是比较出色的,在外大队当个大队长,应该能够胜任。醉露书院而神射手纪鸿春原本长弓队的队长,下辖一百多人,经过这段时间来的选拔,他地长弓队已经有两百多人,我之所以让他的长弓队加入骁骑营,并认他为大队长,就是为了增强骁骑营地远程打击能力。必要时,可使用长弓队对敌军的首脑和军官进行出其不意的狙杀。

经过一个多月的整军,尤其是在无名和邢敖这两人的连番操练下,骁骑营地面貌为之一新,光从表面上看还真有点精兵悍卒地味道。

本来因为临近春节,我是想先放骁骑营全队大假,等他们过完春节后,再赶赴青州平叛的。但在柳七地建议下,距离春节只有五天的时候,我便正式的竖起北方安抚使的旗帜,亲率两百名亲卫队、五百名探马队、五千名骁骑营,此外还有以亲卫队名义跟随的五十名黑风组成员,由刘军这个杀手教官亲自领队一起前往青州平叛。我这次之所以叫上黑风组这些杀手,就是为了搞斩首行动,在战前就将那些叛军的首领给搞定了。所以,在我们大军大张旗鼓的一路开赴青州的时候,刘军已经率一干杀手先一步赶去青州了。

此外,就是随队的一千守备队了,我将之当作辎重兵来使用,让他们押运粮草,并将这千人队的指挥权交给了我的长随严华,这家伙在我眼里完全是个萧何似的人物,很善于后勤工作。我让这千人的守备队押运粮草,在外人看来实在是有些小题大做,杀鸡用牛刀的感觉。因为守备队的整体战斗力可是直逼内队的,但我在前世看过的一些军事书籍中知道,战争有事打的是后勤。而这次的叛军,有迹象表明,他们很善于偷袭。所以,我还是有必要防他们这一招的。我们大队行进的速度不快也不慢,十天后大军渡过黄河,正式进入了青州地界。

就我目前得来的情报,青州这伙叛军已经控制住了济南郡和泰山郡,共有兵力大约七八万人,其首领名陈到,年方三十余岁,据传此人武艺高强,为人义气,不拘小节。原本为汝南人士,后因在家乡杀了当地一土豪,逃至泰山落草,不出几年便成为一贼寨的首领,而几个月前,就是他率领一干手下突袭郡府得手,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了,泰山上原本的山贼十之七八都归附了他,而那些早已流离失所的流民,也都是在他“均田地”的政策和喂饱肚子的鼓动下,纷纷投效云集。至今其麾下已有七八万人,对外号称十万雄兵。而朝廷这次则派出了五万人的援兵,再配合地方上调集过来的五万人军队,也是正好十万。

起先,天下人都认为朝廷如此规模的正规军前来,这伙叛军想必是凶多吉少,很快消亡。但事实却是大出天下人的意料的,武装先进的朝廷军队,在人数相当或者说占优的情况下,这将近两个多月的剿匪,青州叛军却是越剿越多,而自身的损耗却是与日俱增。就目前我从柳七那里得来的情报,朝廷官兵已经损失了将近两万人。其中损失最惨重的是在强攻济南府的攻城战上,因为济南府也是被叛军偷袭得手的缘故,其城防几乎没有任何的损伤,而济南府的城防布置,这在大楚也是有数的,官兵一上来就强攻,可就吃了大苦头,连战了三天三夜,数度强攻无效,还凭白搭上了一万多人的性命后,才只得无奈退兵。表面上官军还对济南府从包围态势,实际上却只不过是个花架子罢了,若是叛军一力想突围的话,官军又哪能百分百留得住他们。他们这个花架子摆的好看是好看,但因为兵力有些分散的缘故,反而被叛军抓住机会反客为主搞了几次夜袭,又是折损了好几千的人马。好在后来官兵学了乖,重新聚拢了兵马,才不至被叛军屡屡得逞。

可以说,现在青州剿匪的官兵处境十分的尴尬,攻又攻不进,退又退不得,实在是进退维谷、举棋不定之时。

我这个元昌帝新近任命的北方安抚使这时候到来,无疑让他们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此处的剿匪首领是朝廷委派的荡寇将军李,年纪已经四十多岁了,此外就是青州长史

魏,这家伙更老,都六十多岁了。很显然“老而弥坚”这四个字,形容不到他们身上。我很是怀疑,这李老头荡寇将军的头衔是从哪里得来的。

这俩老头一见到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