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的发家史-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碓看作是陈西发明的,陈西因为答应我在先,“有苦说不出”,算是默认下了我这项发明。

我为了让陈西的总管事实至名归,在作坊里镇得住人,实在是用心良苦了。

在进行水碓架设的同时,我家的引水工程也正式实施了起来。在当时安装水轮的时候,就专门给这个水轮造了一个大水槽,以便它能流转自如。而我家“自来水”的竹子水管就安接在这个大水槽里。当初我为了用水洁净,还特意要求把这大水槽造高了许多,足有一米多高,还专门给它搭了个棚子,以避风雨和其他不干净的东西掉到里面,还真浪费了不少的人力。

流水就从这个大水槽,开始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我家已经竣工的内院水池里,还有我专门要求建造的一间盥洗室和浴室。为此我还特地要求老李叔的施工队给我家开挖了一条简陋的下水道,把出口挖到了一条村里灌溉用的水渠里,这也算是间接开发了村里的水利工程,一时也变成了整个村子里人人交口称赞的美谈。

新落成的内院,总面积大约有后世的四五亩地,四合院样式,庭院占了差不多四分之一大小,中间是笔直大道,左边是个小水池,旁边饶以不高不低的假山、绿树鲜花;右边则几乎变成了一个花圃,阿秀也不知从哪里弄来了许多的盆栽,摆得满满的都是。庭院的两旁左右是两个厢房,都有四个房间;院门正对面则做为正房使用,有一个内堂会客厅,左右两间内房,左边现在我就让给了老爷子住,右边当然就是我和阿秀住的了。除此之外,就是挨着正房右边的盥洗室、厨房,左边的浴室、厕所,以及挨着左厢房的一个储物室、挨着右厢房的一个柴房。总体上可谓设施齐备、布局合理,属于概念性的设计,对此阿秀很满意,我也很满意。

除此以外,为了出入的原因,把前院原先的大堂打通,直接连到内院所在,无名的卧室就搬到了老爷子以前住过的外院右内房,做为我头一个最接近内院的下人,也做为我最贴身的一道防卫力量。不过,在老爷子的建议下,黑小子也被打发来跟无名同住,谁叫老爷子跟着黑小子对眼呢?本来照我的计划让香芸这丫头住到我和阿秀原先的卧房,但阿秀心肠软,觉得外院都是一些大男人,她一个女人会不方便,就把她让到了内院来住,占了左厢房的一个房间,那黑丫头当然也就顺理成章的和她住在了一起。

而大壮因为上次的前车之鉴,我都让他回镇上自己家过夜,顺便打探和留意镇子上的一些小道消息,第二天和富贵一起来上班的时候就报告给我知晓。总体上这小子已经变成了我手下的专职情报员。还别说,这小子在别的方面没什么能耐,但干这些事儿,却是很有天赋,每次多少都能给我带来一些有用的讯息,最不至于他也能打探一些镇上大户人家的旮旯旧事,我也姑且当作趣闻来听。

由此可见,我若是再培养一下他的话,保不准能把他培养成一个特务头子。记得以前我的干爷爷曾说过,做生意特别是做大生意的都应该注重现时的情报收集工作,首要的当然是与自己生意相关的经济、政治政策情报,次要的就是一些看似与自己生意无关其实却是很有关系的情报、比如天气、油价、国家国际经济形势等等。我对这些经济理论虽然似懂非懂,但也深知这是很有道理的,尤其在这个相对后世消息闭塞很多的时代,情报无疑是自己安平商团进一步壮大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在现在自己事业初具规模的时候,这情报工作也要慢慢的开展起来了。

第四卷 古代创业路 

第五六章 成名后的副作用(上)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雪纸的买卖不用说,就半个多月的时间,仅仅这一入项就有四千多两,比起挖金矿来也是相差不多了,尤其在三天以前雪纸作坊第三次扩招二十名人手之后,现在雪纸的产量一般都能维持在一万四千多卷上下,但即使如此,也往往供不应求,刚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而每天的营业额就高达五百多两的恐怖数字,就这暴利也只有后世的房地产有的一比。我现在每晚做梦都会发笑,常常梦见自己头枕着一座金山,身上盖着厚厚的用宝钞做成的被褥。钱多谁不喜欢呢?现在我和阿秀临睡前的一大爱好就是数钱,满满的一大箱子两人数的不亦乐乎。照阿秀的意思,这么多钱放在家里不放心的很,叫我抽空把钱都存到镇上朝廷开设的票庄里,虽然票庄要收一定额度的保管费,但显然比光光放在家里安全多了。不过,在我问了这国有票庄的保管费后,立马就打消了这个提议。,一百两的银子就要收一两的保管费,实在是黑的可以。也难怪朝廷严禁民间私自开设钱庄了,抓到的当谋逆罪论处,垄断才有暴利呀!我和阿秀一合计,为了安全考虑,还是按照土办法来,像上次掩埋我“家传宝物”一样,挖坑处理。这次因为数目太大的缘故,我更是小心谨慎的在床底下挖了一米多深的坑洞,把钱两用粗布、绸布、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好,才埋了下去,总数有六千多两的银子。

而我为了雪纸的垄断,也不遗余力的继续炒作这雪纸,我还是照着原先的每人每天定量认购,不过加大到了二百卷。最后我针对每次你推我挤甚至大打出手的抢购情景,采用了发放号牌的方式,在当天雪纸销售一空后,就向还没有认购到的人发放这些号牌,首发七十个,次日按照号牌的顺序依次排队来认购两百卷的雪纸,这样就避免了再次出现相互挤踏、你争我夺的情景,而为了防止拿到号牌而不来认购,就要求每个拿到号牌的人,预付一两的订金,次日若是不来认购,那这一两订金就要被纸行扣掉一半,两日不到订金全扣,三日不到此号牌注销,另发一牌号补充。这一号牌虽然是木制,但采用了印花手法,在上面印上了牌号,别人想仿造就很有困难了,何况即使想仿造也要与他持相同号码牌的人辨认真伪,只要当场一辨认就知真假,而且别人不知道的是,我在这些号牌上做了别人很难发现的暗记,那就是在这些号牌背部都做了一个极小的凹槽,肉眼辨认的话难以发现,即使发现了也只当这号牌的木质不好,很容易被人忽略掉,而我在验牌翻来覆去的察看时,只要用手指轻轻在这木牌上一摸就能感觉到,立马就知它的真伪。这事只有老爷子和我两人知道,凭此这一点就大大节约了验牌的时间。还真多亏了我的先见之明,在这号牌推出不久,还真有人拿了真号牌仿制了假号牌,造的几乎一模一样,第二天他就拿着假号牌来滥竽充数,被我当场抓了个现形,我当然没跟他客气,呼喝着众护卫拿了人,把他拉到后面的仓库招出了两个同伙,我又让大壮、无名带头押着这人,发动镇上的地痞流氓、悬赏每人十两花红逮住了两个准备出逃的同伙,第二天就让人押送到县衙,书信一封叫我的嘉言兄长当成典型案件重重法办了,一个主犯直接砍头,两个从犯被贬为奴籍流放。由这一件事,顿时就让那些投机分子乖乖的死了仿造这号牌的心思。而我虽然之所以,这么看重这号牌认购的方式,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为了那一两的预付订金,这每天七十个号牌,就是每天额外多出七十两的收入。一块木牌子就有这么个价值,不赚白不赚。

而由这号牌产生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安平雪纸行的店门前空地几乎变成了露天宿营地,每天都有一大群的人在此彻夜守候,目的就是为了能在次日“赶早”拿到我的认购号牌。据大壮的可靠消息,在我推出这认购牌不久,市面上就开始了炒作,原先的一两定价,不用三天时间,就翻了番,被炒到了二两。于是,就滋生出了一大批像借这认购牌倒卖赚钱的人,而一些有钱的大爷,还就真的多花一倍价钱来专门收购这认购牌,目的当然是为了多卖些雪纸。

顺势利导下,我又叫来老李叔,他现在已经变成了我的下属,专门负责安平商团的建筑事宜,平时没事他就在雪纸作坊当监工,督导各生产小组的工作进程,有事的话就被我征调过来干老本行,当然他的待遇也是不错的,每月有三两的工钱。因为,他的施工队队员大部分都进了我的作坊,我就让他去别的村子或镇上召集一些人手,在纸行旁边沿着官道盖些平房,凡是属于我田产的部分都盖上。质量上就照敬国神厕的标准来完成,钱两上的用度所需就向我家的阿秀核算领取。

老李叔虽然在作坊过的很清闲,但一听要他干老本行还是兴奋异常,立马就精神抖擞的去了。

我盖这些房子,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纸行门前人满为患的现象,让他们不必风吹日晒,露宿荒野,都能住进我为他们盖的房子里来,当然我给他们提供了如此的优质服务,他们也应答适当性的付给我一些房钱。比较简单和通俗一点讲,我要借着这些人流来盖一家客栈,虽然有跟老李家争夺客源的嫌疑,但我现在也不太会去计较他们家的心理感受了;第二个目的,我是想借着这些人流渐渐把这块地方给带旺了,到时我就专门做出租店面的生意,那也是笔不大不小的收入,这个想法倒是有点超前,但不无其合理性。现在雪纸的风头早已盖过了前些天的女人宝物——肚兜,每天进出纸行的人流不下千余人,加上毕竟所处官道旁,这比起镇中心最繁华的贵方路来实在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我想假以时日的话,这里不难取代贵方路的商业中心位置。

第四卷 古代创业路 

第五六章 成名后的副作用(下)

与之雪纸相对应的,就是我和容秀成衣铺合作的马甲、披风了,当初我送五王爷一套,虽然也会有宣传的效果,但他毕竟是去鲜卑,他要回来的话,想来也是明年开春的时候了,那时候天气转暖,这两样东西也就失去了季节性的销售优势。所以,我就又拿了两套去送了李狗官和李老财的人情。那次,李老财接待我的地方,可不是那间书房了,俨然就是他们家的那座绿园阁楼,规格跟上次招待五王爷的时候差不多,但菜色的风味相比那次却是明显的差了许多,显然那李燕小丫头不给我面子,没有亲自出马掌勺,多少让我有点失望。

通过那次的会餐,我和老李家表面上又恢复了一团和气,我依然很客气的称呼他们“兄长”和“伯父”,他们也不觉得肉麻的一口一个“贤弟”、“贤侄”叫的亲热。我的嘉言兄长更是对我向他要求的推销马甲、披风一事,一力承担了下来,表示要向他的同僚和上级、以及本县的那些富商们好好宣传宣传。

也不知是我的广告策略奏效,还是李狗官对此次我交待的事特别上心,在那次李府之行之后,就陆续有人来容秀购买这套传单上宣传的“军人服饰”,头几天只卖出去了几套,后几日就慢慢递增了起来,只二十来天的功夫,库存的五十六套全部一售而空,总营业额五千五百多两,纯利润也有五千三百多两,我占有三成,只此一项也有三千多两的收益,秦三娘也有一千多两的所得,照她的话,这笔生意赚来的钱,几乎是她这些年辛苦打拼下来总体财产的两倍有余,让她有种做梦般的不真实感。我对此也是很有些感慨的,有钱人有时真的不把钱当钱,特别是把一些东西当成相互攀比的对象后,而现在这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