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1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几人也笑了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裴承毅已经把政治问题变成了军事问题。

“这三个要求可不低。”袁晨皓长出口气,说道,“正如元首所说。我们前后准备好了好几年,战争计划弄了几十上百份,为的就是这一天。别的不敢保证,如果不能在一周之后交出令元首满意的答卷。我会主动请辞,并且承担全部责任。”“没必要立军令状,这是国家级别的战争,不是个人恩怨裴承毅稍微停顿一下,话锋一转,说道。“老焦与总理都在这里,老刘也在,有什么需求与问题马上提出来。我们立马商量解决。”

袁晨皓微微点了点头,说道:“主要还走动员工作。人事方面的事情,由总参谋部直接处理,我的要求是,国务院要做好运力调配,最好能够征用一部分民用航班,以便及时将应征人员送往西北营地

“这个没问题,我亲自安排焦魁山替雍玉网做了回答。

“其次就是外交工作,尽量争取获得周边国家的支持与协助。虽然参与初期作战行动的远程打击部队主要依靠国内的战略基地,但是在作战行动中难免会出问题,如果能够的到周边国家的支持,麻烦就小得多了。”

雍玉刚笑了笑,说道:“我会联系几个当事国的领导人,如果有必要。我再跑一趟。”

“当然,关键还是情报。”袁晨皓朝刘晓宾看了一眼,说道,“虽然总参谋部掌握了战略侦察系统。但是很多情报都需要佐证,特别是战略打击开始之前,需要对已经掌握的战略目标的具体情况进行核实,所以希望军情局能够积极配合

“这是自然的事情,军情局随时听从调遣。”

袁晨皓点了点头,稍微迟疑了一下,才把目光转向裴承毅,说道:“差不多就这些,其他问题总参谋部就能解决,不需要劳烦其他部门。”

“真的没有别的要求了?。

袁晨皓呵呵一笑,没再罗嗦。

“这样的话,我也不再多说什么。”裴承毅敲了敲桌子,等众人把注意力转移过来之后才说道,“这是一场什么战争,在坐的各位心里都很清楚。更重要的是,我军已经有十六年多没有打过大仗了。虽然连年争战的军队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但是刺刀久了不用都要生诱,更何况流水的兵。要想击败敌人。首先就得重视敌人,而且得从高层开始,将挑战视为国家与民族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作为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毒在此宣布,中央政府与军事机构即时进入战争状态

不用过多解释,最后一句话已经说明问题。

会议也到此结束,共和国的一只脚已经迈入战场。,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妾,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三十四章 不可为而为之

在大门处卫兵的引导下,载着高官要员的豪华轿车一辆接一辆的鱼贯而出,沿着刚刚扫清了积雪的道路驶往各联邦机构。//  /

在最后出来的那辆轿车里面,切尔温斯基上将看了眼正在用车载保密电话跟陆军司令部联系的秘书,把目光转到了窗外。从咯拉海吹来的寒风已经减弱了许多,肆虐快一个月的暴风雪正在散去,可是一场规模更大、破坏力更强的风暴已经形成,很快就将越过一望无垠的中亚平原。席卷乌拉尔山以西的东欧地区。也许其他人还抱有一丝幻想,切尔温斯基对未来早就不抱任何幻想了。

到克里姆林宫参加会议之前,也就是得知哈萨克斯坦首都卫戍部队发动军事政变,卫戍部队司令阿卡耶夹少将逮捕了托斯托耶夫斯基,宣布向杜达耶夫效忠的消息之后,切尔温斯基就意识到,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大概是变故来得太突然,紧急会议上,主战派与主和派并未发生争执。

会议仅持续了2个小时,在契力亚科夫与乔德诺维奇均赞同遵照去年年底与哈萨克斯坦当局签署的互助协议采取应急行动之后,会议就结束了。

应急行动方案有好几份,至严有一份与当前的形势比较吻合。

轿车驶匕通往机场的高速公路的时候,秘书接到了陆军司令部通过保密线路发来的应急行动方案电子尖本,并且将电子阅读器递到了切尔温斯基手上。

打开阅读器,切尔温斯基首先翻到“作战力量”部分,迅速浏览一番之后,朝坐在旁边的秘书看了一眼。

不用吩咐,秘书就明白了陆军司令的意图,立即拿起电话,拨通了机场号码。

在秘书安排行程的时候,切尔温斯基仔细阅读了应急行动方案。

因为行动方案由总参谋部制订。所以连切尔温斯基都不大清楚。花了半个小时大致看完之后,切尔温斯基不由得连声叹息。如此重大的事情,总参谋部竟然只制订了一份概略计划。没有行动细则。转眼一想,切尔温斯基也觉得可以理解。印度战争后,总参谋部主要针对共和国的威胁制订战争计划,并且根据局势变化调整战争计划。因为在去年年初之前,谁也没料到哈萨克斯坦会发生军事政变,亲华的杜达耶夫流亡海外,亲俄的托斯托耶夫斯基上台执政,所以俄军总参谋部并没针对这一情况制订战争计划。直到去年年底,也就是哈萨克斯坦的局势稳定下来之后,俄军总参谋部才根据最新情况,制订了新的战争计共。显然,短短一年时间,俄军总参谋部没办法拿出一份具有全部行动细则、比较完善的战争计刮。能够拟定概要就很不错了。

既然是战争计划,哪怕是概要,也有所侧重。

在这份针对哈萨克斯坦再次发生军事政变,亲俄政权受到威胁、或者被政变者推翻之后,俄军采取应急行动的计划中明确提到,镇压军事政变的关键在于俄军的反应速度。如果俄军不能赶在其他半预力量之前到达阿斯塔纳,不但无法镇压军事政变,还有可能引发全面战争。

对此,切尔温斯基完全赞同。

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去年在哈萨克斯坦的平叛行动,也没有插手哈萨克斯坦新政权的相关工作,但是切尔温斯基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去年发生的军事政变就与俄罗斯的情报部门有关。而且后来的平叛行动,以及帮助托斯托耶夫斯基组建政权,都有俄罗斯情报部门、甚至某些军事部门的功劳。

如此一来,俄军总参谋部对哈萨克斯坦的局势肯定非常清楚。

关键是,情报部门与总参谋部不会拿哈萨克斯坦的新政权做实验。也就是说,托斯托耶夫斯基上台之后。肯定会大力清理杜达耶夫的余党。特别是那些忠于杜达耶夫的哈军高级将领。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过去一年多里,哈军将领更换了近八成,几乎所有忠于杜达耶夫的将军要么退役、要么被安排到没有实权的岗位上。如果不是托斯托耶夫斯基在军队内部的影响力太差,以及新政权还没有得到国际社会完全承认,恐怕这些杜达耶夫的死忠都不会有好下场。

总而言之,如果哈萨克斯坦再次发生军事政变,绝对不简单。

在克里姆林宫的会议上,国家安全局局长就明确提到,军事政变很有可能与共和国的情报机构。特别是主管对外军事情报的军情局有关,不然阿卡耶夫不会叛变,也不可能组织起如此周密的政变行动。

果真如此的话,军事政变之后,共和国肯定会在适当的时候出兵哈萨克斯坦。

虽然没人能够证明共和国部署在本土西北地区的军队已经进入战备状态,也没人能够证明共和国一定会出兵干预,但是在会议上,切尔温斯基就一再强调。因为啥军大部分野战部队的司令官都是在去年军事政变之后上台的,是托斯托耶夫斯基的私党,所以这些哈军野战部队肯定会回京勤王,镇压政变的卫戍部队旧为最近的二支哈军野战部队能在斑小时之内赶到首都”隙”和国当局肯定会迅速做出决定,在未来落卜时之内派兵入哈,帮助新政权平定叛乱。

对俄军来说,速度就是一切。

准确的是,如果俄罗斯当局打算阻止杜达耶夫回国,就得立即出兵。而且越快越好。

切尔温斯基能够考虑到这个问题,总参谋长乌里杨诺夫、以及总参谋部的高级参谋也能想到这一点,因此在这份并不详细的计划中着重提到了一点,即在以平定叛乱为目的的情况下,应该优先使用反应迅速的空降部队。

从本质上来许,这确实没有错。

问题就是。目的仅仅是平定叛乱吗?在会议讨论的时候,切尔温斯基就想到了这一点。可是每当他想到这个问题,总觉得头大如斗。不是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而是契力亚科夫与乔德诺维奇的立场,使这个问题变得异常复杂。

众所周知,哈萨克斯坦在两年冉发生两次军事政变,本身就非同寻常。

既然军事政变的根源不在哈萨克斯坦,镇压军事政变就只是治标,而不是治本。更加重要的是,去年的时候,共和国能够妥协退让,并不意味着俄罗斯能够以同样的方式理性处理当前的局势。可以说,以契力亚科夫与乔德诺维奇的立场。即便总统坚持己见,副总统也会想尽办法将事情闹大。更何况,契力亚科夫早就做集妥协让步,不会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坚持己见。说直接点。只要俄罗斯出兵,就不是简单的平叛行动,而是要在哈萨克斯坦与共和国兵戎相见。

这会是一场地区战争吗?

切尔温斯基不抱任何幻想!只要战火燃起,世界大战就算打响了。

在此情况下,俄罗斯出兵的目的自然不是平叛,而是赢得最终胜利。即便不考虑世界大战的结局。毕竟那还非常遥远,期间还有很多变数,到底会打成什么样子,现在谁也说不准。从当前局势出发,在共和国注定要出兵的情况下,仅仅出动空降部队,与让空降部队的官兵去送死有什么两样?

要知道,俄军空降部队可不是共和国陆军的宴降部队。

暂且不说俄军空降部队是不是共和国陆军装甲部队的对手,即便与共和国陆军的空降部队交战,也没有任何胜算。从军事角度考虑,共和国要想出兵干预,肯定也会首先稳定哈萨克斯坦的局势,因此也会首先出动反应迅速的空降部队。在此情况下,俄军既没有战斗力方面的优势,也没有速度上的优势,还有什么胜算可言呢?

问题是,除了空降部队,还有别的选择吗?

切尔温斯基不是对俄军没有信心。如果对手只是哈萨克斯坦国防军。出动什么军队的重要性并不明显。可是在共和**队面前,除了空降部队,其他部队的反应速度明显过于缓慢,根本不可能抢在共和**队之前到达阿斯塔纳。

事实上,单就基本环境而言。俄军冉有明显优势。

刀世纪呐年代初,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的时候,定都阿拉木图。因为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紧邻吉尔吉斯斯坦,往东劝千米就是哈中边境线,距离俄罗斯则有近千千米。所以在引世纪初,哈萨克斯坦将首都迁往位于伊希姆河上游、距离俄罗斯不到锢千米、距离共和国则有大约 助千米的阿斯塔纳。由此可见,如果共和国与俄罗斯的军队都驻扎在边境线附近,俄军的行军距离只有共和**队的三分之一。

即便如此,俄军要想抢在共和**队之前到达阿斯塔纳,仍然得抓紧一切时间。

正是如此,会议结束之后,切尔温斯基就直接去了郊外的机场,并且让专门为他服务的要员专机做好了起飞准备。

占分钟后,一架从美国引进的垂直起降运输机就载着陆军司令起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