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4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战证明,不管是反潜航空兵、还是反潜战舰,都无法有效对付性能先进的核潜艇。

最厉害的反潜武器就是一艘更加先进的潜艇。

常规潜艇、哪怕是aip常规潜艇都跟不上核潜艇的航行速度,持续潜航时间远不如核潜艇;水面战舰很容易被侦察卫星发现,行踪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反潜飞机的巡逻时间非常有限,无法持续为战略核潜艇提供保护。只有攻击核潜艇,或者是性能相当的“电动潜艇”才能伴随战略核潜艇活动,为战略核潜艇提供最有效的掩护。

半岛战争爆发时,日本还没有攻击核潜艇。

严格地说。日本地2战略核潜艇是攻击核潜艇。因为只配备了潜射巡航导弹。没有配备潜射弹道导弹。

“东瀛菊花”地性能非常“糟糕”。

远在1c0多千米外。“刺豚”号地侧舷被动声纳就截获了“东菊花”号发出地巨大噪音。测出了航向与速度。

杜兴华严格按照“规则”与日本潜艇玩起了“猫捉耗子”地游戏。

因为战略核潜艇发射导弹前有明显征兆。国家战略预警系统会提前发出警报。所以“刺豚”号一直尾随在“东瀛菊花”号地屁股后面。距离保持在150链到2c0之间。“东瀛菊花”号向西航行地时候。杜兴华会把距离稍微缩短一点。反之则把距离稍微拉大一点。主要是日本潜射巡航导弹地射程只有1500千米。必须到达吐噶喇群岛东面大约350千米处才能用导弹攻击上海、杭州这些共和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大城市。杜兴华早就收到命令。只要“东菊花”号胆敢“轻举妄动”。可以在不经请示地情况下予以击沉。当然。潜艇绝不会像战舰或者战机那样。在攻击前发出警告。

12月211日。半岛战争爆发第三天。

“海豚”号与“白鳍豚”号赶到,加入“猫捉耗子”游戏。

虽然在此之前已经有2日本常规潜艇赶到,分别在“东菊花”号巡逻海域地两端埋伏下来,但是杜兴华根本没把常规潜艇放在眼里。哪怕没有2~姊妹艇的支持,杜兴华也有绝对的把握在3钟内干掉3艘日本潜艇。

让杜兴华有点不敢相信地是,日本潜艇似乎没有发现附近的3个“同类”。

枯燥的“追踪任务”持续到2025年1月下午。

收到超长波电台发来地“战略电报”后,杜兴华立即命令潜艇上升到潜望镜深度,将卫星通信天线伸出海面,接收了新命令。

潜艇下潜的时候,杜兴华才松了口气。

命令不是让“刺豚”号击沉“东瀛菊花”号,而是在2天之内赶往济州岛附近海域。

虽然命令中没有提到与潜艇作战无关的事情,但是杜兴华已经猜到,陆战队即将攻打济州岛,航母战斗群为陆战队提供支援。为了确保航母战斗群的安全,需要更多地潜艇执行“护航反潜”任务。命令中明确提到,“刺豚”号执行的是“自由猎杀”任务,从7日凌晨开始,可以在不经请示的情况下,击沉所有进入战区、对航母战斗群或者共和国海军舰艇构成威胁的“敌舰艇”。

准时赶往战区成了杜兴华最头痛的问题。

共和国海军的潜艇进入西太平洋,主要有3条“水下走廊”,从北到南,依次是宫古列岛与冲绳诸岛之间地“水下栈道”(位于冲绳海岭中的一条狭窄航道)、与那国岛与台湾岛之间地“中央回廊”(台湾海沟北面的一条水下航道)、以及“海底快车道”(巴士海峡中地一条水下航道)。一般情况下,排水量较小、更加安静的电动潜艇喜欢走“水下栈道”,而排水量较大、噪音比较明显地核潜艇喜欢走

车道”。

毋庸置,这3条“水下走廊”都受人制肘。

收复钓鱼岛之后,共和国海军一直在寻找新的水下通道。

电动潜艇大规模服役,成为“主战”潜艇,海军进出西太平洋变得更加方便。主要是电动潜艇更加灵活、安静,更适合在浅水水域航行。

2023年,杜兴华指挥“刺豚”号进行第三次巡逻,从吐喇海峡进出西太平洋。

与“水下栈道”相比,吐噶喇海峡的平均水深接近200,更适合潜艇通行。最大的问题是,受黑潮(又被称为日本暖流,发源于菲律宾海盆,沿菲律宾群岛东部海域北上,途径琉球群岛东部海域,沿日本本土东部北上,最终汇入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吐噶喇海峡内的水文情况非常复杂。除了靠近海面的暖流之外,在350米以下深度还一股流向与速度随季节与温度变化的逆向寒流。

对生活在吐喇群岛的渔民来说,会聚的洋流是丰收的基础。

对试图通过吐噶喇海峡的潜艇来说,会聚的洋流则是灾难的征兆。

日本摆脱美国的“控制”之后,不但加强了冷战时期美国在大隅海峡建立的“海底声纳网”,还在吐喇海峡建立新的“海底声纳网”,加强对共和国海军的封锁力度。按照日本海军制订的计划,203年之前,将在琉球群岛的所有可以供潜艇通航的海峡建立“海底声纳网”。

虽然“刺豚”号性能先进,但是高速航行时仍然会产生流体噪音。

为了避免暴露行踪,潜艇通过敷设有“海底声纳网”的狭窄海域时,必须将航速降到最低限度,尽量减少发出的噪音。

杜兴华用实践证明,“刺豚”号以航速能够“安全”通过吐喇海峡。

问题是,当时杜兴华选择在7月,也就是暖流影响最弱的时候通过吐喇海峡,现在却得在1月,也就是暖流影响最强的时候步入“地雷阵”。

时间上的差别,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如果有别的选择,杜兴华不会拿价值35潜艇、33官兵与自己的生命冒险。不从吐喇海峡返回黄海,只能走“水下栈道”,将绕道650海里。即便“刺豚”号甩开脚丫子飞奔,最快也只能在60后到达战区,无法在2天内赶到。

对军人来说,执行命令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因为“刺豚”号没有及时到达战区,导致航母战斗群遭到棒子潜艇袭,杜兴华永远都不会原谅自己。

战争本来就充满了危险,合理的冒险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

至少杜兴华这么认为。

华剑锋离开“一线”后,杜兴华名义上成为共和国的“头号潜艇艇长”,实际上至今都没打破华剑锋创造的数个纪录。不管是击沉舰艇的数量、吨位、参战次数,华剑锋仍然是不容争议的“头号王牌”。

与华剑锋“相交”数十年,杜兴华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

能力方面,杜兴华不比华剑锋差。在海军潜艇学院,杜兴华的好几门功课的成绩比华剑锋还要优秀。杜兴华只缺乏一种东西:冒险精神。

不是杜兴华不敢冒险,而是在做出冒险决策的时候,总有所顾虑。

这既是好习惯,又是坏习惯。

小心谨慎是潜艇艇长必须具备的素质,华剑锋也不例外,冒险的时候,他比任何人都要谨慎。只是当小心过头、谨慎过分的时候,就会错失很多良机。用俗话说,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的!

现在没有其他选择,让杜兴华不得不冒险。

与华剑锋不同的是,杜兴华没有那么“潇洒”。让搭档荣康健修改航线后,杜兴华一直呆在指挥中心。虽然没有干预荣康健的指挥工作,但是杜兴华的担忧谁都知道。

日本会不会下黑手?

杜兴华不能肯定,荣康健也不能肯定。

潜艇战不同于其他战斗,如果吐噶喇海峡内真埋伏了1艘日本潜艇,且出其不意的干掉“刺豚”号,恐怕会像当初华剑锋在冲绳诸岛海域干掉美国海军的攻击核潜艇一样,没人会将其当成一回事。

真要这么完蛋,那就死得太冤了。

杜兴华不想死得糊里糊涂,没人想死得一声不吭。

潜艇到达吐噶喇海峡水下航道东面入口处的时候,杜兴华接过指挥权,亲自指挥潜艇进入航道。

是有去无回,还是有惊无险,十多个小时后就见分晓。

*****

月底最后几天,保分类前六,求兄弟们提供月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卷七 半岛硝烟 第一百零三章 有惊无险(570票加更,求600票)

四百五十米!”

荣康健向操作潜艇的士官点了点头,回头朝杜兴华看去。//  /

“保持深度,航向315,航速。”杜兴华站起身来,“释放导航器,把激光扫描图像显示在主屏幕上,密切注意温度与海流的变化情况。”

一艘形似鱼雷、拖着光纤导线与铜芯导线的“微型无人潜水器”从“刺豚”号指挥台围壳右侧的发射管内驶入深海,以6节的速度航行到潜艇前方350米处才将降低到。几道幽蓝色光束从潜水器首部射出,反复扫描周围海底地形;潜水器上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海流传感器同时启动,持续不断的搜集周围的水文信息;信息先由潜水器上的中央处理器编码,然后通过光纤导线传回潜艇。

经潜艇的中央计算机处理后,复杂的电子信号转变成可以阅读的文字与图片信息。

杜兴华一声不吭的盯着火控台面上的几个屏幕。

吐喇海峡水下通道所有情况都在他的脑海中,只是杜兴华也不能保证潜艇能有惊无险的通过这条长达数十海里的“水下走廊”。

荣康健走了过来,朝主屏幕看了一眼。

“导航器”实际是用电力推进的小型潜水器。通过铜芯导线,潜艇为潜水器的推进系统与探测系统提供所需的电力。潜水器配备的“深海激光探测”系统通过发射在海水中穿透能力最强、最不易衰减地蓝色激光,接收海底障碍物反射回来的激光确定海底地形;利用各种传感器搜集水温、水压、水流等信息,为潜艇提供导航数据。这套设备的最大用处是绘制海底地形,开辟水下航道。因为“刺豚”号在此之前执行了开辟水下航道的任务,所以配备了相关设备。

与“回声探测设备相比”,以激光作为探测手段的“导航器”更加先进。

因为激光不会发出噪音。所以不会“惊动”海地声纳网。最大地问题是。光线在海水中地衰减速度很快。即便是穿透能力最强地蓝色激光。也最多传递数十米。作用距离远不如低频声波。

杜兴华与荣康健都知道这个问题。也知道可能遇到地危险。

因为探测范围相当有限。所以潜艇很有可能跟在导航器地后面走进“死胡同”。比起仅有数米长地导航器来说。长度接近1米地潜艇地回旋半径一般在500米以上。即便技术非常好地艇长。也需要300米地转向空间。在狭窄地“水下走廊”里。几乎不可能获得足够地转向空间。到时候。潜艇必须倒车。产生“难以忍受”地巨大噪音。

转向还是小问题。如果行踪暴露。遭到攻击。潜艇将在劫难逃。

“艇长。十五秒后到达第一转向点。”

“保持深度与速度。依照导航信息航行。”杜兴华长出口气。对荣康健说道。“让官兵进入战斗岗位。如果行踪暴露。我们就得全速突围。”

荣康健点了点头,给各个部门下达了战备命令。

“五、四、三、二、一……”

“三分之一左舵,新航向305,深度450,速度4。”

“刺豚”号稍微倾斜一点,如同太极高手一样,非常柔顺的完成了转向机动。

航向改直后,指挥中心亮起了红色灯光。

杜兴华抬头看了一眼,随即朝周围的几名军官与士官看去。荣康健在火控台面上操作一番,将潜艇地自噪音数据显示在了左上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