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5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刚满参军年龄的16岁少年,也有即将超过参军年龄的岁中年,当然绝大部分要求参军的都是18岁到24岁之间的年轻人。

为了这件事,叶致胜多次找到王元庆,提出提前招募军人。

王元庆没有同意叶致胜的建议,原因很简单,现代战争不是靠人多取胜。

现代战争拼的是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与科技实力。军事实力,只是经济与科技实力的在战争中的具体表现。换句话说,在工厂里工作的工人,在科研机构工作的科学家,在设计院工作的工程师,乃至在田地里劳作的农民,对战争做出的贡献并不亚于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军人。

共和国的老龄化问题已经达到巅峰,各行各业都需要劳动力,没必要招募太多的军人。

最重要的是,王元庆不打算肆意扩大战争规模,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即便立即招募年轻人服役,光训练就得花上好几个月,到时候战争是个什么样子还说不准呢。就算需要招募更多的军人,首先考虑的也不是毫无经验的社会人员,而是5年内的退役军人。退役军人能够很快适应军队生活,培训量小得多,能够及时投入战斗。按照国防部的统计结果,能够招募的退役军人在50到60万之间。只要将这些人员招募上来,别说击败日本,就算占领日本也绰绰有余。

从共和国公民对带战争的态度来看,西方新闻媒体的“担忧”也不是空穴来风。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西方新闻媒体极力“丑化”共和国的时候,以共和国国家电视台、国际电视台,以及半岛电视台等为首的众多新闻媒体则在大肆报道于24日夜间再次打响的战斗。

休整一个白天后,共和国空军调整了兵力部署,日本空军也缓过气来。

不得不承认,日本的战争准备非常充分。

虽然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共和国空军几乎摧毁了日本空军所有的大型基地,但是在24日夜间,日本空军仍然有数百架战斗机升空作战,与共和国空军争夺制空权。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报告,日本在和平时期修建了大量野战机场与地下军事设施。

毋庸置,日本一直在为战争做准备!

当天晚上,共和国空军除了继续轰炸日本本土、将打击对象扩大到军事工业设施与重工业设施之外,还出动海军航空兵的岸基作战飞机对包括那霸港、普天间机场、嘉手纳空军基地在内的,位于琉球群岛上的日本军事基地进行了全面轰炸。

战斗打得非常激烈,双方都拼尽全力。

半夜,王元庆被焦魃山从床上叫了起来,在元首卫队的护送下离开元首府,前往战略指挥中心。(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卷八 百年积怨 第八十四章 战略截击部队

海上空,j14c战斗机调头转向,启动主动电子干::向来袭敌机。/ //

领队长机飞行员正是共和国共军头号王牌梅乐弛上校。

虽然在j14c上飞了2年,但是坐在采用“虚拟现实控制技术”的座舱内,梅乐弛仍然觉得很虚幻。与j14a相比,j14c主要改进电子设备,提供给战略截击部队的j14c,准确的说是j-1d2型战斗机则截然不同,算得上是一种全新的战斗机。因为产量有限、总共不到30架,也为了保密需要,所以空军将j14cmd2型战斗机归入j14c系列,没有给予单独编号。

作为一种“全新”的战斗机,j14cmd2型战斗机除了采用j14c的气动外形之外,其他方面与j14c完全不同。机体大量采用高强度轻质复合材料,不但增强了结构强度,还减轻了质量;动力系统更换成“涡轮火箭复合发动机”,最大军用推力提升25%,使用火箭发动机时能将推力短暂提高150%,极限使用高度达到35米;改进蒙皮结构,在高温驻点处增设隔热层,使战机的最大速度超马赫;弹舱延米,可以装载射程更远的对空弹药;电子系统全面升级,增加了大量远程探测设备;最主要的改进之处还是战机的飞控系统,即所谓的“人机界面”。

作为首种采用“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战斗机,“虚拟现实控制技术”在j14cmd2实现。利用连接在飞行员头盔上的120c多个微型神经电流感应器组成的“神经网络感应系统”,飞行员可以在不使用手脚的情况下完成基本操作。换句话说,飞行员通过大脑思维向战斗机的中央计算机下达飞行指令。因为还是第一代产品,无法通过神经网络感应系统控制战斗机完成高难度飞行动作,所以飞行员还得手脚并用。通过飞行服上的“肢体活动传感器系统”,飞行员不需要使用操纵杆、油门杆、方向舵等控制设备,直接活动肢体能达到同样的控制效果。同样因为还是第一代产品,保险系数不是很高,所以j4cmd2型战斗机上配备了备用控制系统。

先进的控制系只是让战斗机明白飞行员的意图,还得让飞行员掌握外面的情况。

利用安装在战斗机四周12台“多功能传感器”、飞行员头盔上的“虚拟三维立体眼镜”、以及安装在座舱内的“虚拟三维激光投影系统”,能够让飞行员身临其境的掌握周围的情况甚至可以直接将火控雷达搜集到的战场信息以虚拟化方式显示在飞行员面前。因为采用了“多层混合显示技术”,所以不用担心虚拟场景会让飞行员头昏目眩,只需要调整各个显示层面的亮度与对比度,就能让飞行员看到座舱内的仪器仪。

总体来说,j14cmd2就用高技术武装起来的高性能战斗机。

3年间和国空军省吃俭用,用“挤膏”的方式从军费里挖出了一笔资金,采购了24架j14cmd2型战斗机部配属给“战略截击部队”。

所谓“战略截击部队”,就专门对付战略轰炸机与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防空部队!

用章忠宪在“战略截击部;”成立时地讲话来说。“战略截击部队”是共和国地最后防线。是关系到民族存亡地作战力量。

是如此空军才不顾紧张地军费。购买了24单价达到125亿元地先进战斗机!

仅24j14cmd2。就花掉了空军大约月地军费!

有了先进地战斗机。还得有优秀地飞行员。

梅乐弛等一批原本应该转入指挥岗位地“王牌飞行员”被派往“战略截击部队”。继续在一线作战。

能够继续在蓝天上飞翔。梅乐弛不但没有为丢掉晋升机会烦恼很高兴。

只是新式战斗机的独特操控方法让他很不适应。最初1年半,2共和国空军最优秀的飞行员都在熟悉j14md2的“脾气”。如果不是这些飞行员技高人胆大怕1年半的训练期就将摔掉好几架。

从2c27年初开始,“战略截击部队”正式执行战备巡逻任务。

1架j-1d2能够携带8枚截击导弹击8个目标,拦截成功率不低于90%。因为“战略截击部队”主要对付“漏网之鱼”其前面还有数道拦截系统,所以只需要战斗机就能完成一个战略方向上的截击任务,24战斗机能够在2个战略方向上执行24不间断的战斗巡逻任务。

梅乐弛所在中队负责共和国东部方向上的战略警备任务。

从接到命令,到转向前往截击,总共只用了1秒。

战斗机很快就将飞行高度提升到25000米以上,将飞行速度提高到3马赫左右。

由预警机、无人侦察机、战场指挥机等联合作战力量发来的战场信息栩栩如生的显示在飞行员面前,刚刚从大隅海峡方向进入东海上空、正在向西飞行的1

得分外醒目,虚拟场景左侧显示出了敌机的基本

jf“梦幻”战斗机。

确实很“梦幻”,只不过是日本人的“梦幻”。

半岛战争爆发前,为了拉拢日本,美国与日本秘密签署“军事技术合作协议”,由cia向日本提供了大量先进军事技术,其中就包括当初被“猛禽”斩下马的yf23战斗机。对日本来说,这根本算不上“礼物”。虽然yf23的基础技术比yf22先进一些,但是没有进入工程实施阶段,很多技术都不成熟。在f22已经无法应付空中威胁的时候,yf23又能怎么样?

拿到技术,日本放弃了仿制的想法,而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jf4型战斗机。

jf4的性能并不怎,甚至比不上从美国引进的f22b战斗机。半岛战争后日本全面加强军事建设,知道美国是靠不住的盟友,所以格外重视自研自制工作,jf就此上马,并且在短短2年内完成了所有设计工作c27年初开始量产。

2年能够搞出什么好的战机?

jf4b的性能比jf有提高,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主要是时间仓促,日本空军急于获得能够顶替f15与f2的先进战斗机,加强以f22b为主的制空力量,对抗大海西面的共和国。

虽然技术不怎么样是日本空将jf当做宝贝,在战争爆发前生产了200多架。

原因很简单,jf4b是日本唯能够携带战术核武器的作战飞机!

不管是f15还是f22础技术都在美国手里,在美国不愿意提供火控系统原代码的情况下,日本无法将这2战斗机发展成核武器运载平台。f2系列战斗机也是由日本与美国联合研制的,火控系统原代码仍然掌握在美国手中国不松口,f2就只能作为普通战斗机使用。

没有战略轰炸机的情况下,日本要想拥有“三位一体”的战略打击能力,必须拥有一种航程足够远、载弹量足够大、能够执行核打击任务的战斗机。jf以其最大2200千米的作战半径、11千克的载弹量、以及日本自行开发的火控系统,成为日本空中战略打击力量的理想选择。

12jf最多能够携带枚空射巡航导弹!

梅乐弛等飞行员没有选择余地,必须在日本战斗机发射导弹之前将其击落!

万幸的是是战斗机,不是轰炸机只能携带射程不超过600千米的中程巡航导弹,必须到东海中部上空才能发射导弹击上海等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如果是h这类的战略轰炸机,完全可以在琉球群岛以东海域发射导弹!

进入冲刺阶段14bmd2将飞行速度提高到了赫。

启动火控雷达之后,火控数据迅速显示在屏幕上,战斗机各锁定了8个目标,准备一次发射所有截击导弹。

2点23分,领队长机率先发射导弹。

不到半分钟,战略截击机发射了32枚射程高达400米的高超音速截击导弹。

发射完导弹,截击机群开始降低飞行速度与飞行高度。

12携带核巡航导弹的jf4b战斗机还在向济州岛南部的导弹发射点前进,日本战斗机的飞行员并不知道大祸即将临头。

32枚导弹全程以1赫以上的速度飞行,从35000米高度俯冲而下。

对于最大速度只有2马赫的jf来说,根本不可能避开导弹。jf上的导弹告警机发出警报时,导弹距离日本战斗机仅有20千米,而导弹只需要6秒就能飞完20千米,日本战斗机飞行员根本来不及进行规避!

目标一个接一个的从虚拟屏幕上消失,梅乐弛没有半点兴奋的感觉。

技术越先进,战斗就越轻松。

梅乐弛参军服役的时候,共和国空军还在提倡“格斗制胜论”,短短0多年,共和国空军放弃了格斗战术,超视距空战与超远程拦截成为主要空战战术。

随着最后一个目标被击落,j14cmd2型战斗机转向返航。

不远处,另外j-md2型战斗机已经到达截击巡逻空域,接替返航的战斗机,继续执行战略截击巡逻任务。

成功拦截日本“战略攻击机群”的消息很快传回总参谋部与战略指挥中心。

裴承毅没有耽搁任何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