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6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将军,前线指挥部的事,”

“到现在还没定下来,肯定不是总参谋部的问题裴承毅架起了二郎腿,说道,“前线指挥部与战区司令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线指挥部只是临时军事指挥机构,而战区司令部是永久性的军事指挥机构。军事改革走到现在。弱化军兵种司令部。强化转门针对作战行动的战区司令部是大势所趋。这么改。各军兵种司令部能答应吗?军内的问题还好说,只要明确各军兵种在战区司令部的地个,加上项总在军内的威望,各军兵种司令部迟早得有保留的让步。关键还是国防部。”

“国防部?”袁晨皓放下了手

日 占叮作,专心致志的聊起天来。 “别停下,边做事边聊。”裴承毅把椅子拉到袁晨皓身边。说道。“战区司令部基本上可以看成总参谋部下设的职能机构,除了拥有指挥作战行动的权力,还拥有调动军事力量的权力。国防部肯定会受到影响。虽然叶致胜以国防部长的身份兼任国务院副总理,地个夫大提高,但是国防部是他的老巢,削弱国防部对他没有好处。叶致胜与元首是什么关系,你应该很清楚。”

“也就是说,”

“元首怎么想,谁也猜不透,所以我们也别浪费心思。”裴承毅敲了敲计算机屏幕,说道,“做好手头的工作,不管是成立前线指挥部还是设立战区司令部,我们都得打好这场战争。搞砸了,别说战区司令部,能不能吃这碗饭都是个问题呢。”

袁晨皓苦笑了一下,集中精力处理手头的工作。

等袁晨皓忙起来,裴承毅又架起了二郎腿。

要说他不关心这件事,肯定是在骗人。

昨夭晚上在元首府吃饭的时候,裴承毅就感觉到,项铤辉与王元庆在成立前线指挥机构的问题上有矛盾。项铤辉肯定倾向于成立战区司令部,来个一步到位,免得以后在这个问题上跟国防部扯皮。王元庆则倾向于成立前线指挥部,避免总参谋部与国防部闹矛盾,从而影响到作战行动。

总参谋部与国防部斗了几个年。也不是什么奇怪事。

早在纪佑国任元首的时候,彭茂邦与赵润东就水火不容,如果不是纪结国的威望,彭茂邦肯定会在赵润东出任元首的时候告老还乡。即便如此,彭茂邦只在赵润东手下干了年,随后就将总参谋部交给了项铤辉。彰茂邦的选择很明智,项铤辉却无路可退。先与赵润东栽培的顾卫民斗了年,又与王元庆栽培的叶致胜斗了好几年。

如果不是项铤辉在军队里的威望与地位,恐怕也早就离开总参谋部了。

作为项铤辉的头号手下,裴承毅很清楚总参谋长与元首的关系。

项铤辉能够在总参谋长的位置上坐到现在,不是元首能够容忍他,而是元首对军队不够了解,需要一个像项铤辉这种不关心政治的总参谋长。

不管怎么说,元首与总参谋长抬扛,不会有好处。

裴承毅不想跟项铤辉谈前线指挥机构的事情,就是不想煽风点打手 火。换句话说,裴承毅在这件事情上不能发表任何意见。如果支持总参谋长,很有可能让项铤辉更有底气,从而闹得无法下台。如果支持元首,肯定会让直来直去的项铤辉心里不爽快,从而影响到裴承毅的前程。

更重要的是,裴承毅的目光比项铤辉更远。

打赢战争,成立战区司令部只是迟早的事情。打输战争,就没有理由成立战区司令部。

关键不是谁能从中获益,而是战争的结局。击败印度之后,共和国肯定会控制整个南亚地区,自然需要战区司令部来负责南亚地区的军事事务。王元庆不肯让步,已经明确无误的告诉项铤辉,战争的输赢才是关键。打好了,一切都好说;打不好,什么都别提。可惜的是,项铤辉是“一根筋”没有懂起元首的意思。

想到这,裴承毅也觉得好笑。

元首重用项铤辉的关键原因就是项铤辉是“一根筋”没有半点政治野心;而元首与项铤辉闹别扭。也是因为项铤辉是“一根筋”政治头脑不够用。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如何让总参谋长回心转意,算的上是对元首政治手腕的一次考验吧。

联想到元首亲自下令把他从巴基斯坦调回来,裴承毅不免暗自感叹。恐怕正是因为项铤辉缺乏政治头脑,让元首无计可施,才让裴承毅回来“开导”项铤辉,做总参谋长的“政治参谋”

要不要提醒项铤辉呢?

裴承毅暗自叹了口气,觉得这件事很棘手。

“裴将军”

“什么事?”裴承毅回过神来,朝袁晨皓看了过去。

“空军高级军官名单,总共三十七人符合要求。”

“全都打印出来,然后从陆军中挑选,最多二十人,而且重点考虑陆航军官。”

袁晨皓点了点头,开始打印空军军官的斤,人档案。

“总参谋部这几年的变化不小啊,不知道那些老熟人还有几个留了下来。”裴承毅把烟盒放在了袁晨皓手边,“筛选完高级军官后,再筛选低级军官。我出去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几个老朋友,顺便买几包烟回来。”

“要等你吃午饭吗?”

“不用,你自己去吧,我中午还要去量尺寸。”裴承毅站起来,在身上比划一下,“东方闻帮我约好了裁缝,我下午过来,确定具体人选。”

袁晨皓没多问,顺手抽出一根香烟点上了。

看了眼上校军官,裴承毅离开了办公室。

他没有去找老熟人,因为裴承毅在总参谋部没有几斤,老熟人;也没有去买烟,因为他身上还有一包香烟。撇下袁晨皓,不是裴承毅在排挤袁晨皓,而是不想让这个血气方网的年轻军官在项铤辉面前添油加醋。坏了大事。

 第十章 意外中的意外

据项铤辉的秘书出去。裴承毅关上了房门。

“遇到麻烦了?”项铤辉看了眼裴承毅。把泡好的茶端了过来。

打手 不是,有点事找你谈谈接住茶杯,裴承毅在项铤辉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开始谈到前线指挥机构的事情,有几个问题我没卑明说。”

“有袁晨皓在场?”

“这不是关键裴承毅摇了摇头,掏出那包没有开封的香烟。

“抽我的吧,都一样裴承毅递了根香烟给裴承毅。

接住点上后,裴承毅说道:“项总,你想没想过这件事背后的关系?”

“什么关系?。项铤辉也点上了香烟。

裴承毅抽了两口烟,把总参谋部与国防部的关系分析了一遍。

“你说的这些,我早就想到了。”项铤辉灭掉烟头,说道,“你说得没错,成立战区司令部的最大阻力就来自国防部。不瞒你说,为了这事。我找元首谈了好几次。叶致胜也找元首谈了好几次。虽然叶致胜与元首的关系非同一般。但是我相信元首不会凭个人关系决定国家大事,不然也不会留我再干五年,更不会让叶致胜只当上了副总理。”

“这与叶致胜当副总理有关?”

“你不知道?”

裴承毅不动声色的摇了摇头。

见到裴承毅的表情,项铤辉笑着说道:“你肯定知道换届时的事情,我就不多说。

叶致胜没能当上总理,在很大的程度上与元首有关。”

裴承毅点了点头。没跟项铤辉绕圈子。

虽然力刃年初,换届选举的时候裴承毅已经在国防大学进修深造,但是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人选是当时的热点话题,几乎全国人民都在讨论这件事情。在大部分人看来,跟随王元庆旧多年。在国务院工作了3年的叶致胜很可能取代宗应仁。除了与元首的关系之外,叶致胜在担任国防部长期间已经证明自己的能力。只要王元庆向全体代表大会提名,叶致胜有一百个把握出任国务院总理。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年之后,叶致胜将从王元庆手上接过国家大权,成为共和国第一个担任过总理的国家元首。

这种说法不是没有根据。王元庆任职期间,用旧年时间解决了共和国的周边问题;随着局势发生转变,特别是王元庆无法在任职期间完成政治改革,必须由下一任元首继续推进政治改革;王元庆很有可能指定一个能够按照他的意愿推进政治改革,同时能够把重点放在国内建设上的接班人。让叶致胜在国防部工作3年。是让他获得管理军队的经验;再让叶致胜在总理的位置上工作年。是让他获得管理国家的经验。叶致胜上任之后,肯定会把重点放在国内,同时坚定不移的推行政治改革。

别说普通人,裴承毅当时都认为叶致胜会出任国务院总理。

事实再次让全国人民大吃一惊。也让裴承毅大吃一惊。王元庆没有让叶致胜登上总理宝座,而是“破格”提拔广西主席颜靖宇,只给叶致胜常务副总理的个置。如此安排,确实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按照规定,共和国国务院总理至少需要在2个省级行政区担任过一把手 个中央部门担任过一把手。这个规定不是没有目的,主要是国务院总理的主要工作是替元首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将元首从繁杂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自然需要过人一等的行政管理经验。

颜靖宇在此之前,仅仅在广西当了年自治区主席。

只是对共和国百姓来说。颜靖宇并不陌生。自从王元庆推行政治改革以来,颜靖宇就频繁出现在各家电视台上。在此之前,很多人没有把颜靖宇与总理联系起来。都认为颜靖宇频繁露面,是因为广西的政治改革试点工作做得最好,王元庆为了加快政治改革,自然要重点介绍搞得最好的地区了。更重要的是叶致胜一直在中央工作,很少有人认为颜靖宇才是王元庆最器重的人才。

这个安排肯定与王元庆有关。也就是说,叶致胜没能当上总理是王元庆的决定。

想到这,裴承毅长叹了口气。裴承毅太了解项铤辉了,总参谋长肯定误解了元首的意思。

项铤辉已经抽完了第二根香烟。见到裴承毅叹气,不免苦笑着摇了摇头。

“项总,有些话,我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这里又没有第三个人,你我之间有什么不好说的?”

“项总,你想过没有裴承毅看了项铤辉一眼,说道,“即便这是元首的安排,也无法证明元首并不重视叶致胜

“此话怎么说?。项铤辉很有自知之明,露出了虚心求教的神色。

“元首让颜靖宇出任国务院总理,很有可能与叶致胜的能力有关,或者说与元首对未来的考虑有关裴承毅点燃了第二根香烟,“毫无疑问,元首不会谋求第三届任期。在很多人看来,随着我们铲除周边最后一个威胁,一时半会不会与美国闹僵。而共和国与美国的对抗将愈演愈烈,为了长远考虑,我们应该把重点转向国内,为长期发展打下基础。我也赞同这样的观点,元首肯定也有同样的想法。问题是,即便把重点转向口口,也不代表共和国需要一个温和的国家元实卜”六二仍然需要强势元首。为了完成政治改革,元首就会选择一个与他相似的接班人。我并不是说叶致胜不够强硬,在很多问题上,他比元首还要强硬。关键问题是,叶致胜对政治改革有多少了解?虽然我不太清楚,但是在政治改革最关键的时期,叶致胜坐在国防部长的个置上,基本上没有参与机会。相反。颜靖宇在广西干得非常出色,足以证明他的政治观念与政治信仰。恐怕正是如此,元首才让颜靖宇回到中央,先在总理的位置上干五年,再出任国家元首

“你是“简单的说,重点转回国内,关键就是政治改革。谁能更有效的推进政治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