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席御医-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学生这回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我的妈呀,这还是不是人啊,怎么连这件事都能知道啊,这件事自己都差不多给忘了,也难怪自己总查不到病因啊。

等他晕晕乎乎接过方子,底下学生的情绪就开始高涨,一个高瘦白净的家伙站起来,急急嚷道:“曾老师,看看我,看看我……”

说完,不等曾毅同意,就往讲台这边来了。

曾毅瞥了一眼,抬手道:“你不用过来了。我已经知道你是什么毛病了,你大腿骨折过,上了钢钉,现在长一块取不出来了。这种事你找我也没用,要是当时找中医的正骨大夫给你治,三个月你就能打篮球了,何至于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那家伙愣了半晌,惊问道:“老师,你的眼睛不会是带X光透视的吧。”

台下的学生,心里基本都是这个想法,这也太神奇了,只看一眼,听一句话,对方有什么病全都清清楚楚,就是去医院做检查,也未必能查出这些病啊。

“看你走路的方式就知道了。”曾毅笑着,“中医讲的是望闻问切,大家只要把这些基本功做扎实了,都可以做到。”

有学生不服,跑到讲台前伸出胳膊,“曾老师,你要是能知道我有什么毛病,我就服了你。”

曾毅淡淡笑了笑,伸手搭了个脉,摸了一会,心道这小子可真阴险啊,竟然拿这种事来考究自己,他收回手,轻笑道:“你的胸口长了一颗瘊子,你自己把它给弄死了。”

这家伙睁大了眼睛看着曾毅,太离谱了吧,能诊出自己胸口长了一颗瘊子,已经是脉法如神了,可他竟然还能诊出瘊子已经被自己弄死了,这实在是无法让人相信啊,诊脉真能诊出这个吗?

如果曾毅现在说自己的眼睛带透视,这家伙绝对相信,而且是坚信。

曾毅绝对是诊脉诊出来的,以前他也诊出说袁文杰的背后长了颗穿心疵,两者是一个道理,诊脉经验极其丰富的人,是能诊出这些的。

那学生傻愣着没反应过来,可底下的人就已经闹开了,道:“说话啊,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啊。”

“是。”那学生一脸呆若木鸡,怎么都想不明白,还是觉得这事太不可思议了,他道:“我胸口长了颗瘊子,我自己用线把它根部扎住,让它缺血死掉了。”

学生们集体讶然,神了,这绝对是神了,今天这堂课真没白来啊,竟然见识到了如此厉害的诊脉手段,不比悬丝诊脉差啊。

曾毅看了看下面,觉得效果已经基本达到了,就道:“现在,还有谁认为中医都是假的、虚的?”

学生们完全忘了自己之前对中医就是怀疑的,此刻群情激荡,有人更是嚷道:“以后谁敢说中医是假的,我跟他没完。”

曾毅笑了笑,道:“我也正要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我的那个院长师兄,现在又开始重新学习中医了,所以,大家没必要觉得学中医就低人一等,更不要自怨自艾,我的年龄比你们大不了几岁,我能学好中医,大家就同样可以学好。”

黄灿坐在下面,微笑颔首,自己找曾毅来讲课,真是找对人了,让学生、让中医人重拾对中医的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连中医人自己都对中医没信心,中医就永远都搞不好。

曾毅看了看表,笑道:“现在距离报告开始,还有十几分钟,给大家先活动一下。”说完,曾毅倒是先下了讲台,慢慢踱出去,朝着洗手间的方向去了。

底下的学生这下连发短信都省了,直接拿起电话,开始通知同学舍友。

黄灿轻轻笑了两声,心道这个曾毅倒是有办法,小小地露了这么一手,非但唬住了那些学生,让他们对中医竖立了信心,还化解了今天无人听课的尴尬局面。

等曾毅从洗手间回来,教室就坐了有一大半的人,黑压压的,还有人不断地从后门往进溜。

黄灿的那些学生,还有中医学院的那几位讲师,现在也不得不服了,在中医学院,除了黄老外,可还从没有哪位讲师,能够一下就号召来四五百位听众啊。

第一九六章太平医

曾毅站在讲台上等了两分钟,下面的座位基本就坐满了。由此可见,大家并不是对中医没兴趣,只是现实让大家对中医没信心罢了。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经方的魅力。”曾毅看着下面,道:“首先,我要讲一个黄老的病案。这个病案,在座的中间可能也有人听说过,就是这几天东江媒体有报道的市儿童医院的医疗事件。”

曾毅打开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电子演示稿,身后的大屏幕上,开始闪现出小妮平时的生活照片,活泼可爱、阳光健康的一个小姑娘。

“这是一个四岁大的小女孩,聪明伶俐,两个月前因为一次突然昏迷,被送进了医院接受治疗。在住院期间,每天输液的重量达到了3公斤,一共住院58天,输液总重量是178公斤,大家知道小姑娘的体重是多少吗?”曾毅脸色凝重,道:“15。2公斤。”

现场顿时全是惊诧之声,曾毅说的这几个数字,实在是让大家太震撼了,在座的都是学医的,非常清楚这几个数字之间的关系,这太恐怖了!输液的重量,竟然达到小女孩体重的12倍,一个成年人的每日输液极限,也就是3公斤了,再多连大人都受不了。

屏幕上的图片再换,就是小妮两只满布针眼的胳膊,下面的女学生,一看到这照片,再对照之前小妮快乐天真的模样,眼泪就开始往下掉了,男学生则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小女孩在医院期间,共接受了300多项检查,检查费用过万;她接受的治疗,包括了神经官能症、小儿高血压、癫痫、脑发育不良等疑似病,两个月的医药费加住院费,共计7万6千多。”曾毅看着下面,沉声道:“但两个月的治疗,没有治好她的规律性昏迷,甚至都没有查出病因,带给她的,只是两条再也找不到下针地方的胳膊。一个只有四岁的小女孩,为此承受了多大的痛苦?”

偌大的教室里,此刻一片寂静,曾毅带来的这个病案,把所有学生的心底都给震动了。

“可能此刻很多人不禁要问,画面中那位可爱的小姑娘,她现在病好了没有?”

下面的学生就全都用热切的眼神看着曾毅,着实,大家都想知道遭受了许多痛苦后的小妮,现在是不是已经恢复了健康。

曾毅环视了一圈教室,最后才道:“我可以告诉大家,小妮的病现在已经痊愈了,而治好她的药方,正是经典方剂——小柴胡汤,两剂而愈。”

“哗。”

现场的人全都松了口气,随即就有人开始鼓掌,一些女生甚至是喜极而泣。

等掌声落下,曾毅道:“学中医的人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中医到底有没有用,它能不能治病?”曾毅的语气此时非常坚定,道:“我的答案就是:有用,中医非但可以治病,而且可以治大病、治难病。至少你们学好了中医,可以让小妮这样的小孩子,不用去遭受那许多的痛苦,不用去面对一堆冷冰冰的药水和毫无情感的金属机器。”

底下的人就有点激动,曾毅的一句话,激起大家的情绪,在这一刻,大家都觉得学中医是一件自豪而有意义的事情,非常有成就感。

“现在,我就来讲一讲这个经典的方剂——小柴胡汤。”曾毅将演示稿翻到下一页,“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一个在西医上都找不到合适病学名词的怪病,用两千多年前的方子来治,就能收到这么好的效果呢?”

“我曾经碰到一位民间的中医大夫,行医四十余年,解除了不少人的病痛,在当地被誉为名医,他总结自己的行医经验,就是几个字:‘一剂小柴胡汤,包打天下’。”

曾毅笑,下面的学生也跟着笑,不是吧,就靠一剂小柴胡汤,竟然也能成为一方名医吗?

“大家不要笑,等你们坐堂应诊的时候,你们就会发现,小柴胡汤会是你们开出最多的一个方子,所以学好这个方子,你们会终生受用。”曾毅收了笑,道:“方歌云:‘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大家可以看到,小柴胡汤总共只有7味药,其中还有生姜、大枣是我们常见的食物,但为什么历代中医都喜欢用这个方子呢?”

底下学生全都看着曾毅,他们也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就因为一个字:和。”曾毅指着刚才方歌中的“和”字,道:“一个和字,就可以概括了这个方子,你可以将它理解为‘调和’,也可以理解为‘平和’,甚至拟人化一点,还可以理解为‘和事佬’。人身上之诸般不和,都可以用这剂药来调和,包括阴阳不和、表里不和、情绪不和。而病人吃了这剂药,也不会有大汗淋漓,上吐下泻这些剧烈的药物反应,一派祥和气息。所以,历代医生都喜欢用此方,就算你只想做一名合格的太平医,你也必须学会此方才行。”

底下的学生就开始笑,觉得曾毅的讲解很有意思,至少让大家觉得中医好像不那么难掌握嘛,只要学好此方,也可以做个太平医啊。

黄灿深以为然,重重点了一下头,一个和字,道尽了此方的精髓,小妮的阴阳不和之病,不也是用了小柴胡汤,就立刻变得阴阳平和了嘛。

“……”

曾毅就开始讲解小柴胡汤中七味药的功效,又讲了使用小柴胡汤的几个判断原则,再讲方剂的增减变化,如何通过增加和减少几味药,来治疗不同的病,又如何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都是一个“和”字。

“……”

教室里非常安静,只能听到曾毅的讲课声,以及沙沙做笔记的声音,不光是那些学生,就是黄灿带来的那些讲师、博士生,此刻也被曾毅的讲解吸引进去了。不仅仅是因为曾毅的讲法有趣,仅仅通过一个“和”字,就让一张经方突然变得不再是那么不可触摸,更是因为曾毅在治疗不同疾病时,对方子增减的那些奇思妙想,让人叹为观止。

就是黄灿,也不时在自己的本子上记那么几笔。

两个小时的课很快就过去了,最后曾毅总结道:“大家可以看到,一剂小柴胡汤可以治疗的疾病,小到感冒咳嗽,大到结石肝炎,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大家今后必须好好地研究《伤寒论》这本书,养成辩证的思维。”

“病可以有千种万种,然病机不会超出六经八纲之范围。临证之际,大家不要固执于西医的病名,有时连中医的病名也无须深究,只要根据四诊八纲辨识主证,分析证候以明病机,然后按病机立法、遣方、用药,这样就算不能尽愈诸疾,但也不会犯很大的错误。”

“好了,今天的题目到底结束。”曾毅看了看下面,笑道:“还有一点时间,大家有什么想问的,都可以提问。”

呼啦啦一下,后面的学生几乎全举起了手。

这场面把在场的讲师给吓了一跳,平时他们讲课,讲完后根本没人提问,你必须用点名的方式,才能知道这些学生到底有没有听进去。

曾毅随便指了一人,那学生就激动道:“曾老师,通过你刚才的讲解,我感觉豁然开朗,觉得中医不那么难学了,但我不想做一个太平医,我想知道中医到底能不能治急症重症。”

“我认为这不是能不能治的问题,而在于中医们敢不敢去治。”曾毅看着那名学生,道:“我的医术,是我爷爷教的,我们生活在大山里,山里的人比较穷,生了病都是自己扛着,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会进医院看病的,所以一旦发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