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席御医-第5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开文在这点上就不如李伟才,胡开文容易被左右,而且喜欢折腾,这在李伟才身上看不到,李伟才的优点就是强于贯彻执行。当然,李伟才也有小毛病,就是在把每件事情做好之后,特别喜欢邀功请赏。

每次李伟才邀功请赏,曾毅都丝毫不吝于表扬之词,因为他很明白李伟才的难处,李伟才没有任何背景、任何靠山,在官场走起来非常艰难,所以做出了一点成绩,他当然希望上级能够看在眼里,他希望得到上级的认可。

到了市委大院的门口,等了不到两分钟,李伟才就赶了过来,匆匆来到曾毅跟前,李伟才道:“曾主任,我不知道你有这个安排,所以也没有准备什么……”

“无妨。”曾毅笑了笑,道:“上车吧,我们一起进去。”

“好。”李伟才激动地一点头,就拉开车门钻了上去。

廖天华此时正在门口的小院里,拿着工具对着一个盆栽小心翼翼地进行修饰,他有这个爱好,喜欢自己摆弄盆栽,弄些高雅的造型。

“小曾来了。”廖天华看到曾毅进来,就把手里的工具放下,颇有兴致邀请曾毅对自己的成果进行点评,道:“来,看看这个盆栽,如何啊?”

曾毅不懂什么盆栽,不过也不得不承认廖天华确实是这方面的高手,眼前的这个盆栽,比起自己办公室里摆的那几盆来说,姿态要好了许多,看起来有些意境。他看了看,不过还是摆着手笑道:“我不懂这一行,廖书记让我来点评,我的压力很大啊。”

廖天华呵呵一笑,心道曾毅倒是说实话,不懂就是不懂,不像其他人,不懂却为了迎合而故意说些好听的词语,根本就是贻笑大方罢了,他也不难为曾毅,道:“走吧,到屋里说话。”

众人就进了屋子,当然还是那番拜年的吉祥话。廖天华也注意到了李伟才,他心里觉得怪怪的,曾毅自己过年拜年也就是了,怎么还带着李伟才呢,好像李伟才大年初一就来过了吧。

不过,廖天华也没有多问,他今天不谈公事,跟曾毅天南海北聊了一通,最后有其他人过来拜访,才把曾毅放走。

出了廖天华的门,曾毅又领着李伟才去拜访了市长赵占兵,然后是其他的领导,最后还去了胡开文的家里。所有人都对曾毅的这个举动,有些纳闷,毕竟拜年是私人性质的,带着李伟才之后,倒像是公务性的团拜了。

不过,大家很快就明白曾毅的意思了。

假期结束第一天上班,市委组织部就收到了通知,要曾毅前往京城的中央党校报到,参加为期三月的青年干部后备班的学习。

这个消息很突然,对于白阳市的领导来讲,完全不亚于去年过年时方南国的突然调任之春省。

鉴于曾毅拜年时的举动,白阳市领导就隐约猜到曾毅可能要在参加完学习之后离开白阳了,对于曾毅这样人脉通天的干部,白阳市也知道自己很难留住,这里只不过是曾毅的一个跳板罢了。

不过,高新园区经过曾毅的治理,目前对于白阳市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了,已经不是以前诸葛谋时期那可有可无的高新园区了,她已经成为白阳市的一大钱袋子,由谁来接任曾毅的位置,是个需要慎重再慎重的问题,选错了人,很可能就要葬送眼下的好局面。

经过一番商议,市里决定在曾毅前往党校学习期间,由李伟才暂时代曾毅负责管委会的日常工作。

胡开文对于这个决定也是表示支持,他现在也想明白了,只要高新园区做好了,自己冲击一下常委的把握就很大,而且照目前发展形势看,自己希望很大。李伟才是曾毅定的人,让李伟才顶上去,那今后高新园区出现了任何问题,曾毅都不可能撒手不管的。

市里有了决议之后,组织部长于绍衡就亲自到高新园区,代表市里宣布了这项通知决定,并且带来了曾毅的入学通知书,上面要求曾毅于一周之内,前往京城的党校报到。

第四四零章待遇有别

曾毅要去中央党校参加学习的消息,让高新园区所有的干部都感到十分意外,不过,大家更多的是羡慕,去中央党校镀金,那可不是谁都能有的好机会啊,镀金回来,小曾主任的级别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李伟才却是吃惊,前几天曾毅带着挨个拜访了市里的领导,他心里只是感激,觉得曾毅这个领导对于提携下属可是不遗余力,现在盖子揭开了,李伟才就猜到曾毅可能是要离开高新园区了。

送走组织部长于绍衡,李伟才就进了曾毅的办公室,道:“曾主任,我们高新园区离了谁,也绝对不能离开你,你这趟去参加学习,我怕是难以挑起这副担子啊。”

曾毅笑了笑,道:“李主任的能力我是知道的,我相信你能干好的。”

李伟才就有些激动,自己能从一个伺候领导的办公室主任,在不到两年的时间连跳两级,做到管委会的实职领导,这都是曾毅大力提携的结果。他的声音就有些潮湿,道:“曾主任去党校参加学习,这是件好事,曾主任前途远大,我知道我不能拦着你,但我真的是舍不得曾主任你,我就愿意在你的手下当个兵,给你当兵我感觉特别带劲,心里也特别地踏实。”

曾毅站起来,在李伟才肩膀轻轻拍了一下,道:“我现在只是去参加学习,并没有说一定要走嘛,何况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这些当干部的,就是哪里需要哪里去。”

“曾主任对高新园区所做的贡献,我们全体百姓、还有管委会的干部职工,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大家都相信,只要跟着曾主任干,就一定过上好日子,就一定能把高新园区建设得更好。”李伟才说到,这虽然是句官话,却是他此时真实心情的代表。

曾毅摆了摆手,淡淡说道:“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好日子要靠大家上下齐心。”

说着,曾毅拉开自己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两盒特供的大熊猫,笑道:“就剩这两盒了,送给你解解馋,希望你能带领大家,把高新园区的建设继续推行下去。”

李伟才有些压不住自己的情绪,他心里很清楚,管委会很多人都是看不起自己的,但曾毅是从来都没有看不起自己,曾毅总是一副平和大度的态度,以超越年龄的睿智来看待一切,李伟才习惯了在曾毅手底下做事,现在突然一下要分开,他觉得接受不了。

曾毅没等李伟才说别的,就道:“伟才同志,陪我到下面走一走吧。”

李伟才只得道:“好,曾主任,我马上去安排。”等合上曾毅办公室大门之后,李伟才一抬手,在脸上抹了一把。

很多人都以为曾毅是靠背后的巨大能量,才取得了这耀眼的政绩,但作为所有事件的亲身经历者,李伟才却是非常清楚,曾毅完全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其中的凶险程度,更是别人想也想不到的。

平海集团的项目,是曾毅争取到的;南云医学院的建设资金,是曾毅一手筹措的;小吴山就更不要说了,曾毅非但没有得到上面的帮助,反而是在市里省里都不给予帮助的困难情况下,硬是闯出了一条生路。

能够遇到曾毅这么一位宽容、大度、有能力、有抱负、一心为民的领导,李伟才觉得自己是非常幸运的。

半个小时后,两人到了小吴山,此时小吴山的几个项目,已经建设进度过半,灰色的水泥墙皮在绿色之中乍隐乍现。

曾毅站在南云医学院投资的养老服务中心前,道:“小吴山的立足之本,就是生态养老,这条主线绝对不能乱,对于任何破坏生态的行为都必须坚决打击,要积极开展养老产业方面的研究工作。要和南云医学院、戴维基金这样的机构合作,探讨出一条养老服务的标准,一个什么等级的疗养院,应该配置什么样的服务设备,环境和空气质量要达到什么程度,要有多少名理疗师,有多少名营养师,要提供多少种服务,周边应该具备什么公众服务设施,这些都要形成一个标准。”

李伟才点着头,刷刷在本子上记着,这些都是曾毅还没有完成的规划设想,也是曾毅让自己要做的事。

“现在是个服务标准化的社会,实行标准化的好处有很多,具体我就不讲了。这个标准如果能够确定下来,可以叫做‘小吴山标准’,不仅可以在全区所有服务机构推广,还可以向外输出,在养老产业中打响我们小吴山的品牌。”曾毅又道。

李伟才记的时候,心里也是很受启发,曾毅的想法不仅可行,而且给小吴山指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路。

如果真的能够确定这么一个标准,那小吴山的养老产业就大有可为了,不仅可以吸引全国的游客来这里体验高标准的养老服务,而且可以当做一块品牌、一种标准来推广。就像是酒店门口的星级标准,什么样的是三星,什么样的五星,今后全国的疗养院,门口也可能会挂一块牌子,标注他们符合小吴山养老标准的几级水准。

离开小吴山的时候,曾毅又道:“基石基金这次投资星星湖是迫不得已,但今后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操作,这笔钱的性质你是清楚的,绝对不能投资股市、房市这样风险大的项目,每笔投资不得超过基金总资本的十分之一,每笔投资不得超过投资项目总投资额的十分之一。”

“曾主任放心,你定的这几个规矩,绝对不会破。”李伟才表着决心,他也清楚那笔基石投资的性质。

两人又回到高新园区,随便进了几家工厂去参观,并没有通知工厂的领导前来陪同。

在一家加工厂的生产车间外面,曾毅看着生产线上的那些员工,都是些十八九岁的样子很年轻的人,曾毅就问道:“李主任,你说这些工人,都是什么人,是从哪里来的?”

李伟才就道:“一部分是咱们白阳市下面县里的农民子弟,一部分是外地来的,都是来进城打工的。”

“那你说说看,他们在这里打工,赚了钱又会做什么呢?”曾毅又问到。

李伟才微微摇头,道:“不好说,应该会攒着钱,然后回老家盖间新房,或者娶媳妇吧。要么就是家里还有上学的兄弟姐妹,等着他们赚钱养家呢。”

曾毅就问道:“没有人想着要留在这里,当一名高新园区的市民吗?”

李伟才被问住了,曾毅的意思肯定不是这个,他是问为什么高新园区不愿意留住这些人。

曾毅也不需要李伟才的答案,道:“我们国家的大政策,是推进城市化进程,让大多数人成为城里人,但政策最后能不能落实,还得看我们这些基层的具体执行人。在高新园区的发展中,这些外来的工人做出了贡献,他们做大了企业,繁荣了高新园区的经济,作为受益的一方,我们不能在自己发达之后,就竖起壁垒,只欢迎有钱人成为市民,而把他们一脚踢开。有没有人能够告诉这些工人,他们在这里干满多少年,就可以解决户籍问题,干满多少年,就有资格购买市里的经济适用房呢?”

李伟才无言以对,这些问题他已经习惯了忽视,或者说是视而不见,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体制都是这样做的。但曾毅却记着这些生存在最底层的人,替他们想着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些具体执行政策的人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曾毅也不为难李伟才,道:“有那么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困难并不可怕,因为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困难,怕的是回避困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