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席御医-第5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副主任负责,这是他的联系方式,回头我会把这件事向他做一个交代的。”

曾毅对江波医药设立研发基地的事,还是非常重视的,这与他对高新园区的规划思路是极度吻合的,高新园区不能太依赖平海集团这些大企业,否则一旦平海集团战略转移,高新园区就会一落千丈,依靠南云医学院的研发能力发展医药产业,才是高新园区未来必须走的一条路。

当然,曾毅也明白肖江波要在高新园区设立研发基地的原因所在,肖江波是个要做大事业的人,他的对手是戴维医学基金这样的巨型企业,自然要跟戴维医学基金贴得很近,一来是可以了解对手的研究动态,二来是跟对手抢占人才。

冲肖江波的这一点,曾毅就很佩服,这个人是个做事业的人。

三人聊了半个多小时,也就散了,临走的时候,肖江波笑着发出邀请,道:“这次党校领导前来东江调研民营经济,是对我们东江民营企业的关怀和重视,如果允许的话,还请到我们江波医药莅临指导啊!”

曾毅笑着点头,道:“江波医药是民营药企里的佼佼者,从江波医药的身上,一定能找到民营企业成功的奥秘。”

董力阳道:“我们久泰集团也能看得过去嘛,可不能厚此薄彼啊,要指导就一起指导嘛!”

“好,回头我向组里反映一下!”曾毅应了下来,就与两人告辞,离开了酒店。

第二天,调研组的调研工作正式开始,能够去久泰集团、江波医药这样的大型企业调研,不仅对大家出色完成这次的调研任务大有助益,还能与大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调研组的成员自然不会反对。

调研的行程是十天,大家先去调研了久泰集团、江波医药,然后到下面地市去调研,包括很有名的小商品批发城,以及外贸工业园。

等再次返回云海市,调研工作就算是结束了。曾毅抽空又去看望了一趟顾家的老太太,老太太现在已经彻底好了,最近几天就要返回南江了,提起这件事,老太太的兴致很好,这让曾毅也是大为放心。

在云海休息了一天,调研组准备返回党校。

去机场的路上,曾毅问施伟:“三哥,这次回去,你打算写个什么题目?”

施伟嘿嘿一笑,道:“我也不瞒你,我打算写‘搞好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既然是参加党校的学习,那么写这个题目,是怎么也不会出问题的。”

曾毅就无奈地笑了笑,看来施伟这次的调研是就走了个过场。这几天的调研虽然有些走马观花,但曾毅的收获还是非常大,东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东江人的生意经,都让曾毅开阔了眼界。

在那些偏离沿海的内陆省份,比如南江省,民营企业所关注的头等大事,一定是经商环境。经商环境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曾毅以前就听到一个故事,说是某地好不容易有一位投资商前来建厂,结果工厂的烟囱还没竖起来,当地就有十六家单位上门,收费的收费,罚款的罚款,那位投资商一看这阵势,就直接连夜逃走了。

而在这次的调研中,东江的民营企业代表,几乎从来都没人提起这个问题,他们更关心的国家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民营企业的公平待遇问题,说明东江的经商环境比内陆省份好,有蕴育民营企业的土壤。

外面的人都在讲民营企业的融资非常困难,在这次的调研中,曾毅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他觉得这并不是首要的问题。东江的生意人在融资上有着自己的办法,而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气:在东江,如果你家里遭了难,出门想借钱,很可能是一分钱都借不到的;但如果你有一个项目,出门去筹钱,反倒很容易就有人愿意借给你。

这解决了很多人创业时的第一笔资金问题,也是东江省几乎人人都能创业的一大原因。

从这个角度,或许能看出了一点问题的症结所在:东江因为经济发达,很多人的手里并不缺钱,而是缺项目、缺乏投资的途径;而创业的人,又缺乏一个合法的融资渠道。这是一个完全相悖的结论,曾毅认为这才是东江民营经济存在的大问题,解决好了,对东江的民营经济持续发展是一件大好事,而解决不好的话,很可能会出大问题。

毕竟东江这种独特的民间借贷办法,在法律上是不受保护的,靠的完全是私人之间的信用,而这个信用如果崩溃的话,所爆发的问题就会非常大,说是会消灭东江人创业的根基,也一点都不为过。

施伟也问着曾毅,道:“你打算写个什么题目?我帮你参谋参谋。”

曾毅知道自己的题目一定会遭到施伟的反对,就道:“还没定呢,正在考虑!”

“我建议你也写一些比较稳妥的题目,只写理论性的东西就可以了,没必要太深入,否则有人认真起来,麻烦可是不小的。上纲上线的教训,很深刻啊!”施伟语重心长地说到。

正说着呢,张武笑着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本书,道:“曾主任,我有个问题,要向你请教一下!”

曾毅和施伟都是齐齐一皱眉,在这次调研期间,张武的行为十分奇怪,有事没事,就喜欢往曾毅的身边凑,而且动不动就是请教、请示,以前对曾毅是直呼其名的,现在倒好,都是恭恭敬敬地称呼曾毅为“曾主任”。

这把调研组的所有成员都给弄懵了,不知道张武这到底是犯了什么病。

曾毅心道自己这次参加调研,也是很低调的,并没有露出什么马脚,难道是被张武发现了什么吗?

他道:“张主任太客气了,大家是同窗,理应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互相交流一下好了。”

张武就毫不客气地往曾毅旁边的座位一坐,完全不介意别人的诧异目光,然后拿起那本书,笑着道:“关于这段理论,我想请曾主任给指点一下。”

曾毅一看,有些无语,这本书正是自己以前在党校图书馆借过的那本《乌合之众》,当时张武来找自己打牌,自己就是在看这本书,谁知道张武会专门买来这本书,还要向自己请教,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啊?

张武这也是费尽心思才想出的办法,他这几天用了好多办法去接近曾毅,奈何都没有效果。思来想去,他突然想起曾毅在党校的时候特别喜欢看书,一番绞尽脑汁,他终于记起了这本书的名字,于是赶紧买了来,精心研读了好几遍,还搞了很多学习心得体会,打算在曾毅面前表现一番,这对笔杆子出身的张武来讲,还是个很容易的事。

“曾主任,我觉得作者这段话讲得太精辟了,对人性的刻画分析也非常到位,实在是令人感受至深……”

张武就开始了发挥延伸,这段话他认为是这本书里最精髓的东西了,他来来回回琢磨了不下几十遍,几乎是把每个字都掰碎了、揉烂了来领会的,现在拿出来讲,是希望能在曾毅面前搏一个赏识和认同。

这和他在报纸发文章引起领导注意,是同一个路子。

谁知曾毅看完那段话,却道:“其实,我觉得这段话还是有待商榷的!”

张武正讲在兴头上呢,当时一听,就愣住了,怎么回事,曾毅不是很喜欢这本书吗,怎么还质疑书中的结论呢?这也不能怪他,这是很多人看书的误区,要么是带着功利的目的去看书,只看对自己有用的书;要么就是带着朝圣的心情去看书,丝毫不怀疑书中的正确与否。

而曾毅是个例外,他认为书既然是人写的,而是人都会犯错误,所以没必要尽信书,只要找其中的闪光点就算有收获,一本几十万字的书,或许真正的精髓就只有一句话。现在张武挑出一段来曾毅来解说,这让曾毅怎么来解释?曾毅又不是搞教条主义的!

张武就有些尴尬,愣了半晌,道:“我……我也觉得这段话似乎是有些问题的……”

车内其他的人差点没笑出声来,这个张武啊,真不知道他要搞什么名堂!不过,张武的奇怪举动,也让大家若有所思。

张武讪讪地回到了座位上,之前他看那本书,还觉得是圣经呢,现在却恨不得直接扔到窗外去。都怪这本书,害自己拍马屁拍在了马腿上!

第四六六章好事

回到党校之后,剩下的理论课程继续进行,闲暇之余,大家都忙于写着各自的调研报告。一周之后,大家把写好的调研报告统一交给班长,然后由班长再交给培训部教务处。

施伟写的那篇文章《加强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在几天之后,出现在了培训部的学刊上,得到了教务处领导的肯定,而张文奇和何向东的报告,也有不同程度的反馈。

唯独曾毅交上去的那份报告,却是石沉大海一样,彻底没了消息,不知所踪。

曾毅对此只能是心中遗憾,但也无可奈何,自己有反映问题的权利,上面自然也有是否重视的态度,这并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自己只需把自己看到的问题讲出来,也就算是尽了自己的本分。

周末的时候,曾毅又接到了张秘书的电话,他代表许老邀请曾毅再去家里做客,只是这次张秘书的话有点奇怪,说是要请曾毅为许老复诊。

挂了电话,曾毅还在琢磨这件事呢,上次去许盛容家里,自己只是说了自己读过医学,但没有讲自己医术的事情,怎么张秘书还提出了复诊的事情呢?想了想之后,曾毅觉得可能是许盛容调查过自己的背景了。

别的人如果去调查自己,最多也就查到白阳高新园区了,而对于卫生部的部长许盛容来讲,他要想查到自己那个保健专家的身份,却是易如反掌,很可能连自己过去执行保健任务的记录都有查到。

第二天一早,曾毅专门去了趟玉泉山,到翟老家里去取药箱,既然是复诊,自然要有点样子。

出门的时候,正好碰见了散步回来的翟老,他看见曾毅带着药箱子出门,道:“这是要做什么去?”

“去给人复诊!”曾毅看见后面张杰雄手里提着的鸟笼子,就笑了起来,道:“就是这只鸟的原主人了,上次他在山下的公园里心梗发作,正好被我碰到了,后来才知道是卫生部许部长的老父亲,他现在找到我了,让我去复诊。”

翟老微微颔首,心道原来是这么回事,难怪曾毅那天奇奇怪怪提了只鸟回来,对于许盛容的父亲,翟老并不熟,只是知道而已,他道:“既然如此,那就把这只鸟物归原主吧!”

张杰雄一听,就把鸟笼子递到了曾毅手里。

曾毅也没推辞,直接就拎在了手里,既然许盛容已经把自己的底细调查清楚了,自然肯定也就知道自己和翟家的关系了,再把许老的鸟放在翟老这里也不合适,他就笑道:“许老得感谢您,这只鸟得亏是遇到您这位大行家了。”

这话翟老爱听,傲然说道:“去了告诉他,让他学着点!”

曾毅呵呵笑着,“好,一定!”

翟老也不多说,背着手进了屋子,这散步归来,他就该去看自己的宝贝重孙睡醒了没有。

下山到了党校门口,张秘书的车也到了,就停在对面的小巷子里,他看见曾毅,十分热情,上前几步,就从曾毅手里接过药箱子,道:“曾大夫,我来,我来!”

张秘书虽然办事不怎么靠谱,但眼力劲还是有的,这次邀请曾毅到家里做客,虽然是打着为许老复诊的幌子,但其实是许部长主动提出来的。许部长是什么人物,那是卫生部的部长,就是管医生的,只要在国内,什么样的专家许部长请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