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人启事 作者:赵小赵-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原给建辉打了个电话,要他明天回老家棋盘镇把婚姻登记手续办了。这几天高原一直没有离开朗家大花园,一是出去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二是他觉得频率太高地东奔西跑恐怕会引起人怀疑,高原就在楚歌璇的陪同下打打球,钓钓鱼,聊聊天,还跟楚歌璇学起了汽车驾驶。每天深夜,高原都会和韩雪曼用短信交流着彼此的经历、思想和情感。高原在网上查询到了一个亲子鉴定网站,上面许诺可以帮人做亲子鉴定。高原打电话跟设立那个亲子鉴定网站的公司联系上了,询问样本都包括哪些东西?对方说可以是以是血液、血痕、唾液、毛发、骨骼等几乎人体任何组织或器官。
  这天黄昏,高原和楚歌璇又带着“父亲”去凤鸣湖边散步。在一座由几块小木板搭砌的简易码头上,高原停下了轮椅,装作要歇息一下。趁楚歌璇捡起碎石子欢快地打起水漂时,高原佯装给朗震寰梳理头发,分开老人的发丛,拔了几根带着毛囊的头发下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揣到了口袋里。
  建辉和高婷婷那边的事情进展非常顺利。建辉办好结婚登记手续,拿到结婚证后当天就返回了省城。为了扩大声势,韩雪曼放弃了独家报道的初衷,她通过自己的关系,把采访信息透露给了省城的晚报、晨报以及电视台的一些朋友。高婷婷和建辉举行婚礼的那天早晨,高原特意打了电话前去祝贺,同时也很遗憾地告诉妹妹,自己现在北京出差,不能出席她的婚礼。高婷婷听了没有立即说话,但高原听得出她在轻轻啜泣。高原何尝不想亲自为妹妹主持婚礼,可他知道自己要是出席婚礼,很有可能如韩雪曼所说会被记者缠住,在没有离开朗家之前,他不想出任何差错。
  听到妹妹的啜泣声,高原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好,他握着电话,欲语凝噎。倒是妹妹先说话了,她说:“哥,我知道你肯定有特别要紧的事才不来出席我的婚礼,我不怪你,等我病好了我和建辉回老家再补办一次婚礼,你来当司仪好么?”
  高原眼圈一红,说:“婷婷,我一定再帮你主持一次风风光光的婚礼!这次哥对不起你了。”
  高婷婷懂事地说:“哥,你又说见外的话了,我们谁跟谁啊,是我对不起你呢!你看我给你添了那么多麻烦,不是因为我,你现在还在深圳好好的上班呢。”
  高婷婷和建辉举行婚礼的当日晚上,省电视台和经济电视台就同时播发了“绝症新娘”的新闻。韩雪曼写的报道最详尽也最感人,字里行间充斥着对这个不幸家庭悲惨命运的描述,记述了二十多年来一个女人对丈夫和一对兄妹对父亲的深情呼唤,抒发了一个绝症女孩坚强地与病魔抗争,以及对生命和爱情的强烈渴望,还热忱赞扬了彭建辉对绝症女友不离不弃并毅然和她举行婚礼的大义行为。韩雪曼还在文章中公布了高婷婷的捐款帐户,呼吁大家奉献爱心。就像韩血曼事先所预料到的,稿子见报后,报社开通的三条读者热线都快被打爆了。接连几天,有关高婷婷和建辉婚礼的报道见诸全国许多新闻媒体,省人民医院的领导自然不肯放弃这个宣传自己形象的极好机会,迅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郑重承诺,为了奉献一份爱心,医院愿意减免高婷婷的所有治疗费用,并由聂教授牵头成立专家小组对患者进行精心诊治。
  韩雪曼寄希望于广大读者能提供有关高远翔的一些线索,但中国泱泱十几亿人,叫“高远翔”这个普通名字的人也许数以十万计,要想找到那个遗弃高婷婷母亲的真正的高远翔,无异于大海捞针。更让韩雪曼担心的是,“高远翔”那个名字很可能是假的,这样除非“高远翔”本人良心发现主动站出来,否则就根本无从查找了。这些天,尽管有不少热心读者拨通了商报的读者热线,提供了一个又一个“高远翔”的资料,但经过仔细甄别后,都被排除出了高婷婷的父亲嫌疑人之列。
  
  九
  
  高原得到了一次去市区的机会,这次是楚歌璇主动邀请他去的,同去的还有亚桑和保镖阿隆、阿杰。楚歌璇从报纸上得知省城的中山公园举行“玩转夏日嘉年华”,她很想和高原去玩玩。不用楚歌璇怂恿,高原就一口答应下来,他正愁没有好的借口外出寄送做DNA亲子鉴定的样本呢。在中山公园,趁大家都玩得开心的时候,高原借口买冷饮,偷偷拐到了公园隔壁的一家邮政营业厅,把从朗震寰头上拔下来的那五根白发和一根带血的棉签放进了一个特快专递信封里,寄给了南京的那家亲子鉴定网站。本来高原是打算用自己的血液做DNA样本的,但他上次和韩雪曼准备离开省人民医院时,建辉偷偷拿给他一根带血的棉签,用一张信纸包好,对他说:高原,你不是需要样本做DNA鉴定吗?这根棉签是护士刚才给高婷婷打针时擦拭过注射孔的,还没扔掉。高原心想,自己和妹妹是双胞胎,两人的血液样本都可以用来做DNA鉴定,只要证明其中一人跟朗震寰有血缘关系就已足够。寄信人地址一栏内,高原填的是韩雪曼在响江商报社的地址,这也是韩雪曼此前交代过的。
  当天晚上,高原刚刚合上眼时,手机就响了,是建辉打来的,他告诉高原:“刚才瑶瑶打电话给我了,说有个叫马刚的男人知道你父亲的线索,他留下了个电话号码,好像是公用电话,87529873,瑶瑶叫你现在就打过去。”这些天,高原一直期待着卓瑶瑶上次告诉他的那个据称知道他父亲线索的男人的消息,现在,那个神秘男人终于出现了。高原打通了卓瑶瑶提供的那个公用电话号码。
  马刚说自己因为做生意亏了本,欠了不少钱,被人追杀,上次他打电话是一个女孩接的,他准备要那个女孩提供高原的电话时,突然发现有人跟踪,于是他话还没说完就挂了电话逃跑了。这些天,他一直在躲避追杀,所以就没来得及跟高原联系。马刚说他打算这两天就逃到外地去,他说他给高原提供线索就是为了换取一笔路费。高原问他要多少?马刚说,三万块吧。为了让高原确信这条线索值三万块,马刚还大致说了线索的来源。
  马刚说今年六月初的一个晚上,身无分文的他实在熬不住了,就潜入花楼区的一个高档小区去偷东西,经过踩点,他发现小区里有一座别墅黑灯瞎火的,似乎没有人住,于是撬窗入室。进入房间后,他现金没找到,却在书柜里发现了不少古玩字画,他正要把这些东西统统带走时,听到别墅楼下有一男一女说话的声音,他于是匆匆拿了几幅字画和几件古玩,并且顺手牵羊带走了一只从书柜里找到的上了锁的紫檀木匣子,他想木匣子里肯定装的是金银首饰,然后他翻窗攀着下水管逃跑了。回到家后,马刚撬开那只紫檀木匣子,让他失望的是,里面只有一些颜色发黄的黑白老照片以及两幅人体素描。当时马刚心想那只紫檀木匣子说不定还可以卖点钱,于是就把匣子连同里面的东西一起扔到了床底。前些日子,马刚在坐公交车时,发现在一个乘客将一张写有《寻人启事》的彩页扔在了他旁边的座位上,他百无聊赖就看了起来。突然,他发现印在上面的那三张黑白老照片虽然看不清楚面容,但和那只紫檀木匣子里的几张照片有些相似,于是就把彩页带回了家,把匣子里照片找出来一比较,两者的背景和人物的造型完全一模一样……
  马刚讲到这里,高原几乎已经能够肯定那只紫檀木匣子确实跟自己的父亲有关,因为母亲的日记里说,父亲只给她留下了《溪女》和《月光浴》的临摹版本,原作他带走了。这两幅素描的事高原并没有写到《寻人启事》里面,也没有告诉任何人,马刚不可能凭空捏造,所以他说的话可信度非常高。
  马刚对高原说:“你给我三万块钱,我就把那紫檀木匣子里的东西全都给你,并且告诉你那座别墅的具体位置,到时你就能通过那个房主找到你的父亲了。”高原问马刚什么时候交易?马刚说明天吧。他还警告高原,不得把他刚才说的偷东西的事告诉警察,否则即使他被抓住了,高原也永远别想从他口中得知那座别墅的具体位置。高原忙不迭地答应了,两人约了明天中午一点半在市区尚书街的一幢老房子里见面,但具体是哪幢房子,他并没有细说,只说到时候会打电话告诉高原见面的具体地点。
  高原在第一时间打电话把此事告诉了韩雪曼,问她明天有没有时间陪他一起去?韩雪曼接到高原的电话时,已经是晚上十点。这天晚上,她住在母亲家,正陪母亲看电视,魏枫也在这里,自从他妻子病逝后,他偶尔会到林丽珠家来过夜。韩雪曼对此并不反感,母亲守寡了那么多年,她很能体谅一个中年女人的身心寂寞。韩雪曼母亲的家是一座独门独院,这是韩雪曼外婆去世后留下的房子,在市中心一条老街的深处,掩映在树木之中,幽恬静谧。
  韩雪曼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高原的请求。挂断高原电话的时候,韩雪曼沉浸在明天要陪高原去见那个爆料人的兴奋中,一副眉飞色舞的样子。林丽珠看到女儿的神色不对劲,就笑着问她是不是又发现什么重大的新闻线索了?韩雪曼就问母亲看了最近的报纸没有,林丽珠说当然看了,我还看了你写的那个“绝症新娘”的报道,你不说我还差点忘了,我和你魏叔叔正要找你谈这个事呢。
  韩雪曼撒娇道:“妈,魏叔叔,你们是不是觉得我的稿子写得太感人了,想给我一点奖励啊?”
  林丽珠笑着说:“这只是一个方面,我女儿文笔好,那是没说的,但是,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卷入这个事情了,这种新闻不宜多登。”
  韩雪曼一愣,问道:“为什么呀妈?”
  林丽珠说:“那个绝症新娘的身世确实可怜,但你不要忘了她是个私生女,违反我们国家的国策出生的。”
  韩雪曼不满地说:“她是私生女有什么错?错的是她那个不负责任的父亲!”
  林丽珠说:“那个新娘是个发廊女,她的丈夫又是位人民教师,这样大张旗鼓地渲染他们的婚礼,似乎不太妥当吧?”
  韩雪曼说:“发廊女又怎么了,妈,都什么年代了,你怎么还搞出身论啊?”
  林丽珠说:“不是我搞出身论,而是发廊女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就意味着性工作者,目前的这个现实环境你是不能否认的。”
  韩雪曼说:“那正好我的报道可以纠正人们认识的偏差,让大家明白发廊女并不都是那种性工作者,也有绝症新娘那样的好女人,也有美丽浪漫的爱情。”
  林丽珠说:“小曼,你真是太理想主义了,你要知道,报纸是舆论工具,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它需要理性化,要以宣扬积极健康的精神文明为主,不能搞低级趣味!”
  韩雪曼说:“妈,你说话的腔调怎么跟我们雷总编说的一个样?一个简单的新闻报道非要被你们披上政治色彩!新闻报道的生命力就在于自由、客观、真实。”
  林丽珠说:“小曼你太幼稚了,任何新闻报道都不能脱离政治环境,没有政治方向的新闻报道都是不符合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是需要抵制的。”
  看到母女俩杠上了,魏枫赶紧出来打圆场,他说:“小曼啊,我们撇开政治不谈,你不觉得那个新娘的身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