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逍遥七岛游-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荷西下海去射鱼时,我坐在码头上,跟老年人谈天说地,听听他们口中古老的故事和 传说。晚风习习地吹拂着,黑色的山峦不长一粒花朵,却也自有面对它的喜悦。

    第三日,我们租了一辆摩托车到每一个火山口去看了看。火山,像地狱的入口一般,使 人看了惊叹而迷惑。我实在是爱上了这个神秘的荒岛。

  大自然的景色固然是震撼着我,但是,在每一个小村落休息时,跟当地的人谈话,更 增加了旅行的乐趣。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存在,再美的土地也吸引不了我,有了人,才有 趣味和生气。

  旅社的老板告诉我们,来了兰沙略得而不去它附属的北部小岛拉加西奥沙(La Graci osa)未免太可惜了。我们曾在山顶看见过这个与兰沙略得只有一水之隔的小岛,二十七平 方公里的面积,在高原上俯瞰下去,不过是一片沙丘,几户零落的人家,和两个不起眼的海 湾而已。

    〃你们去住,荷西下水去,就知道它海底世界的美了。〃几乎每一个渔民都对我们说着 同样的话。

    在一个清晨,我们搭上了极小的舴艋船,渡海到拉加西奥沙岛去。去之前,有人告诉我 们,先拍一个电报给那边的村长乔治。我想,有电信局的地方,一定是有市镇的了,不想, 那份电报是用无线电在一定联络的时间里喊过对岸去的。

    村长乔治是一个土里土气的渔民,与其说他是村长,倒不如叫他族长来得恰当些。在这 个完全靠捕鱼为生的小岛上,近亲与近亲通婚,寡妇与公公再婚,都是平淡无奇的事情,这 是一百年流传下来的大家族,说大家族,亦不过只有一百多人存留下来而已。

  我们被招待到一个木板铁皮搭成的小房间里去住,淡水在这儿是极缺乏的,做饭几乎 买不到材料。村里的人收我们每人五百块西币(约三百元台币)管吃住。在我,第一次生活 在这样的一个小岛上,有得吃住,已是非常满足了。每一次在村长家中的厨房里围吃咸鱼白 薯,总使我想到荷兰大画家梵高的一张叫《食薯者》的画,能在这儿做一个画中人亦是福气 。

  拉加西奥沙岛小得一般地图上都无法画它,而它仍是有两座火山口的。不再热炽的火 山口里面,被居民辛苦地种上了蕃茄,生活的挣扎,在这儿已到了极限,而居民一样会唱出 优美的歌曲来。

  荷西穿上潜水衣的时候,几乎男女老少都跑出来参观。据他们说,二十年前完全没见 过潜水的人,有一次来了几个游客,乘了船,背了气筒下海去遨游,过了半小时后再浮上来 时,发觉船上等着的渔民都在流泪,以为他们溺死了。

    荷西为什么选择了海底工程的职业,在我是可以了解的。他热爱海洋,热爱水底无人的 世界。他总是说,在世上寂寞,在水里怡然。这一次在拉加西奥沙的潜水,可说遂了他的心 愿。

  〃三毛,水底有一个地道,一直通到深海。进了地道

  里,只见阳光穿过飘浮的海藻,化成千红万紫亮如宝石的色彩,那个美如仙境的地方,可惜 你不能去同享,我再去一次好吗?〃荷西上了岸,晒了一会儿太阳,又往他的梦境里潜去。

    我没有去过海底,也不希望下去。这份寂寞的快乐,成了荷西的秘密,只要他高兴,我 枯坐岸上也是甘心。

    那几日我们捉来了龙虾,用当地的洋葱和蕃茄拌成了简单的沙拉。人间处处有天堂,上 帝没有遗忘过我们。

    在这个芝麻似的小岛上,我们流连忘返,再要回到现实生活里来,实在需要勇气。当我 们从拉加西奥沙乘船回到兰沙略得来时,我已经为即将终了的旅程觉得怅然,而再坐大船回 到车水马龙、嘈杂不堪的大加那利岛来时,竟有如梦初醒时那一霎间的茫然和无奈,心里空 空洞洞,漫长的旅行竟已去得无影无踪了。
大加那利岛

    这本来是一个安静而人迹稀少的岛屿,十年前欧洲渴求阳光的游客,给它带来了不尽的 繁荣,终年泊满了船只的优良大港口,又增加了它的重要性。西班牙政府将这儿开放为自由 港之后,电器、摄影、手表,这些赋重税的商店又挤满在大街小巷,一个乱糟糟的大城。我 总觉得它有着像香港一式一样的气氛,满街无头蜂似的游客,使人走在它里面就心烦 
 
 
意乱。

  有一次,我问中国渔业界的巨子曲先生,对于大加那利岛的印象如何,因为他每年为 了渔船的业务总得来好多次。他说:〃没有个性,嘈杂不堪,也谈不上什么文化。〃我认为 他对这个城市的解释十分确切,也因为我极不喜欢这个大城的一切,所以荷西与我将家安置 在远离城外的海边住宅区里。也感谢它的繁荣,无论从哪里进城,它都有完善的、四通八达 的公路,住在郊外并无不便的地方。

    大加那利岛的芭蕉、烟草、蕃茄、黄瓜和游客,都是它的命脉,尤其是北欧来的游客, 他们乘着包机,成群结队而来,一般总是住到三星期以上,方才离开。老年的外国人,更是 大半年都住在此地过冬。正因为它在撒哈拉沙漠的正对面,这儿可说终年不雨,阳光普照, 四季如春,没有什么明显的气候变化。一千五百三十二平方公里的面积,居住了近五十万的 居民。如果要拿如候鸟似的来度冬的游客做比较,它倒是游客比居民要多了。

  这儿的机场豪华宽大,每一天都有无数不同的班机飞往世界各地,南部的海滩更是旅 馆林立。岛上中国餐馆有许多许多家,他们的对象还是北欧游客,本地加那利人对于中国菜 还没有文明到开始去尝试的地步。

    令人惊异的是,我所认识的大加那利岛的本地朋友,并没有因为游客的增加而在思想上 进步。他们普遍地仍然十分保守,主食除了马铃薯和面包之外,还有不可少的炒麦粉,也就 是此地叫它做Goflo的东西。外来的食物,即使是西班牙本土的,仍然不太被他们接受。

    此地的女孩一般早婚,二十二岁还没有男友在老一代的父母眼中已是焦急的事情了。

    这儿如我们中国汕头式抽花的台布和餐巾,亦是他们主要卖给游客的纪念品。另外,由 印度和摩洛哥过来的商人所开的〃巴撒〃,亦是游客购物的中心,店内的东西并不是本地的 土产,东方的瓷器、装饰品,在这儿亦拥有很大的市场。

    去年,在大加那利岛的北部,因为一个医生和他的助手,还有乡间多人看见一个被称为 飞碟的天空不明的物体,这儿又热闹过一阵。台湾《大华晚报》上,也曾刊登过这一个消息 。

    其实,在邓尼肯所写的《史前的奥秘》那本书里,亦曾举出存在大加那利岛上那二百八 十多个洞穴建筑方式的谜。因为邓尼肯认为,这些洞穴是太空人用一种喷火的工具或一种光 线开出来的,绝不是天然或世人用工具去挖的。我因为看过这本书,所以也曾两度爬上那个 石窟里去观察过,只是看不出什么道理来。

  飞碟的传说,经常在这儿出现。光是去年一年,在富得汶都拉岛和丹纳丽芙岛都有上 千的人看见,三月十三日西班牙本土的《雅报》还辟了两大张在谈论着加那利群岛的不明飞 行体。

  我个人在撒哈拉沙漠亦曾看过两次,一次是在黑夜,那可能是眼误;另一次是黄昏在 西属沙漠下方的一个城镇。第二次的不明体来时,整城停电,连汽车也发不动,它足足浮在 那儿快四十分钟,动也不动。那是千人看见的事实,当然那亦可能是一个气球的误会,只是 它升空时所做的直角转弯,令人百思不解,这又扯远了。

    加那利群岛只在撒哈拉沙漠一百公里的对面,想来飞碟的入侵也是十分方便的。

  这所说的只是大加那利岛这几个月来比较被人谈论的趣事之一而已。

  我住的乡下有许多仍有以种蕃茄为生的农人。他们诚恳知礼,蕃茄收成的时候总是大 袋地拿来送我,是一群极易相处的邻居。人们普遍地善良亲切,虽然它四季不分的气候使人 不耐,我还是乐意住下去,直到有一天,荷西与我必须往另一个未知的下一站启程时为止。

    加那利群岛一向是游客的天堂,要以这么短短的篇幅来介绍它,实在可惜。希望有一天 ,读者能亲身来这个群岛游历一番,想来各人眼中的世界,跟我所粗略介绍的又会有很大的 不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