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拐弯的夏天-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呵,一切全错了。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问题,很多事情事与愿违。
    总之,在我十岁那年,跟随父亲南下,来到南京,我大约已经意识到了,我的生活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我不能确定。
    那是1980年,按年龄推算,应该是那一年。我穿细格子长裤,白衬衫,非常正式的样子。对我来说,这次远行虽是回家,也是出门做客。应该很庄重的。
    我坐在火车上,侧头看车窗外的风景,一直沉默着。老实说,我有点担心。我无法想象未来的生活,可是也很好奇。我把很多细节都想到了。南京站,城市的街道,家里的摆设。从未谋面的母亲和妹妹。我第一天入学的情景,我穿什么样的衣服。……我以何种姿态站在新同学面前,和他们相处?
    我对自己说,我应该热情一些,这很重要。我要首先和他们打招呼,就像那些活泼大方的同学一样,装出很随意的样子,说,嗨,李强,你在干吗呢?
    就是这样。我应该克服身上的弱点,比如内向,沉默,过于敏感。我不应该太忧伤。这不好。换了新环境,我必须主动适应。没有办法,我必须这样。
    我不想招人厌烦。这一点,我从不担心。我奶奶还活着的时候,就说我乖巧,顺从。有一次,我听见她对爷爷说,他懂事的样子真让人心疼。天可怜见,他才五岁。她很为我忧虑了。
    
    我想,一切能如愿,我将继续从前的生活。虽然没有母亲,我并不觉得有什么缺憾。我像所有孩子一样,无知觉地成长。偶尔会有一些快乐,有的就擦肩而过了,有的呢,也会成为生命里的印迹,保留终生。
    我将继续这样的生活:求学,学画,念中学和大学。我成绩很好,一向都是尖子生。我爷爷说,没有问题的,你的求学会很顺。我希望你能考上大学,做一名出色的画家。
    我想,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在1980年秋天,一列南下的火车上。火车拐个弯,把我带向一个陌生的方向。我知道那是南京,终点站。可是对于我,它也是一个岔口。我将在这里换乘另一班车,从此,一直乘下去,变成了另一个人。
    当时,在火车上,我已预感到这一点。及至很多年后,我开始追悔,并试图纠正。我纠正过。我想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但是不能够,因为我又遇上了阿姐。
    就是这样开始的。先是在火车上,然后才是别的。一连串的意外接踵而来,超乎我的想象。
    家庭,学校,南京城的样子,都不是我在火车上能设想的。甚至很多细节,继母的样子,屋子里的灯光,家具的摆设,在学校里和同学的相处……凡此种种,全走了样。
    一连串的意外又是必然的,它是定数。私生子,敏感,孤独。羞辱和疼痛。少年浪荡史,及至后来遇见阿姐,开始那段匪夷所思的生活……全由不得我控制。我无法决定,也设计不了。冥冥之中,总有一种力量把我往这条路上牵引。我回来,它再牵引。它告诉我,你不能由着性子,这才是你该走的路。全是定数。生下来就如此。生下来,我就该是另一个人,而不是那一个。
    如果这样解释,我后来的生活就不足为奇了。一切明白无误,顺理成章。如果这样解释,我就不可能不遇见阿姐。一定会。不在北京,也会在另一个地方。不在公交车上,也会在地铁站,火车上,街上,饭店的大堂里……
    她会来找我,在1986年的春夏之交。如果错过了这个时节,也不要紧。总有一天,她会找到我。在我二十岁,三十岁,或者五十岁……只要我们还活着,她就会与我相识,相爱,带我经历那段浪荡生活。
    我注定要过浪荡生活。逃避不了,我别无选择。我只有跟着她,把浪子生涯延续,发展,推向极至,直到我感到害怕,疲倦,难以忍受。直到我们分手,一切结束。
    结束了,她就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从此杳无音信,就像世上从未有过这个人,就像一场梦。
    现在,我是一个良民。姑且这么说吧。遵纪守法,按时纳税。偶尔谈恋爱。不恋爱时,也会找小姐,和她们做些简单的交流,付她们钱。像绝大部分男人一样,我西装革履,每天去公司打点业务。和客户握手,交换名片。请他们吃饭,泡吧,洗桑拿。兴致高时,听他们说说段子,笑得前仰后合,拍案而起。
    从前的事,我已一笔勾销。我很少想起,就像从未发生过。我想,这也是阿姐所希望的。她希望我过普通人的生活。像一切庸众一样,在这太平的世界里,安分守己,老实巴交。挣一份儿辛苦钱,平安地、没有幻想地——朝时间深处迅速堕落。
    这是她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大体如此。
    她甚至希望我能早点结婚。那一年,我十八岁,很难想象结婚这件事。况且生计无着落,我生命中也只有阿姐这一个女人。阿姐说,结婚了,你的生活就安定了。有人疼你,爱你,照顾你。你是需要女人去疼爱的。
    她又说,好好恋爱。会有很多女人爱你的,我的美少年。她伸出手来捧我的脸,她哭了。我也哭了。
    我当然说,我不会再恋爱了。我只爱她一个。我会等她的。天地良心,我当时就这么说的,而且是哭着说的。当时,我难过极了。我说的是真心话。也来不及想很多。
    后来,阿姐有点语无伦次了。她说了很多,非常慌张,没有逻辑。她说,女人们会为你发狂的,我的好孩子。她们不会害你,哪怕是坏女人。你应该善待她们。你应该跟好女人谈恋爱。找一个良家女子,娶她,和她安安生生地过一辈子。和她生个孩子。——你应该做父亲,
    爱你的孩子。
    我只是摇着头。
    她说,忘了我吧。这是罪恶。你应该为这段生活感到羞耻。
    我说我不后悔。我本来就是个坏孩子。
    她说不。脸色铁青,严厉地呵斥我:你不是。你应该感到后悔。它是可耻的,你应该忘掉它,然后重新开始。
    我当然重新开始了,就在这半年之后。在中央美院,和一个女生恋爱。一切如她所愿,我忘了她。非常没心肝的,为我曾有过的那段生活感到羞耻。它是我的隐秘。这么多年来,我从未跟人提起。
    后来,我真的忘了。对我来说,它已不成为问题。
    很多年后,你也看到了,我正在过庸常的生活。我终于成为“那一个人”,一个我本该成为的人。从我出生起,到十岁之前,我注定就该长成那个人。我希望自己没有成长史。从十岁一跃到十八岁,中间一段被凭空抹去。
    我不是在后悔,谈不上的。这么多年来,我甚至很少追忆。我只是喜欢这种想象,它让我着迷。像很多孩子一样,安静地长大成人。看着闲花碎景,可是不太记住什么。就这样一年年地长大,苍白、枯燥,可是很安详。
    你知道,这一切于我来说,都是梦想。它是我生命的一段空缺。求学,学画,做优等生,做一个地道的庸民……它们都是我的强项,可它们也是空缺。
    一个人有了强项,就好比掌握了技能。如果不实现它,他会心疼的。他会蠢蠢欲动,心有不甘。就是这样。
    从南京回来以后,我日复一日地陷入对往事的追忆中。我想我是病了,我的生命正在枯萎。
    我总是提不起精神。心脏搏动得很厉害,有时不得不大口喘气。有时窒息,也常常呕吐。我去看医生,把我的症状大体说了一遍。
    我说,我家族是有心脏病史的。我父亲刚死,我们家所有男人都死于这个,而且年纪轻轻。
    他点点头,说,问题不在这里,片子上看不出来。你精神太过悒郁,还当好自为之。
    我很少去公司了,事务全由合伙人处理。我很希望这段时间能早点过去,我想尽快康复。我才三十岁,正处生命的盛年,我不想死。可是一天天在房间里坐着,看着灰败的天空,杨树的落叶就贴在窗玻璃上。也能感觉到,死并不是一件遥远的事。
    我一天天陷入对死亡的狂想中,有时竟有快感。真奇怪。
    也许就在这时,我下决心要把从前的事写下来。关于我的少年时代,关于阿姐……我曾经努力去遗忘,并为之羞辱的那部分历史。现在想来,它简直不算什么。我应该为它骄傲。它如此风趣,摇曳生姿,充满自由和幻想。
    我应该骄傲。
    我越来越多地怀念它,在上面倾注了新的感情。写下来,是为了回顾它,纪念它。我说过,我从不试图总结,即便我年老体衰,绝命在即。总结是没有意义的。
    可是怀念有意义。因为怀念,我的身心竟如此温暖。那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关于成长,少年和女人,关于那段可爱的、不同寻常的、惊心动魄的往事……这么多年来,我竟然丢弃了它。
    现在,让我从头说起吧。
    1980年秋天,我就读于秦淮区的一所小学。一切已经安排妥当了,我来到南京的第三天,父亲就领我见校长和三(2)班的班主任。
    我就这样侧身进入了一个城市。我很快发现,我不能适应这里的一切,家庭,学校,老师和同学……与我设想的全不一样。我遭受了打击,我承认。我甚至听不懂南京话,就比如说,我是插班生。对于这偌大的校园,我是一个外人,我无法融入其中。我总是遭同学们讥笑,嘲讽。他们说,嗨,小侉子。我坐在桌边,把头往低处又压了压。他们便用手指抬起我的头,说,看着我。
    十几个调皮的孩子就这样站在我的周围,睁着亮晶晶、邪恶的眼睛。他们笑着,有的把鼻屎挖出来,涂到我的衣袖上。我觉得自己快要哭了,可是我无可奈何。我袖着手,只是坐着。



第一部那时候我懦弱

    那时候我懦弱,羞涩。我恨我自己。有什么办法呢,从进入这个城市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诫过自己,一定要忍辱负重。不管发生什么,我得躲藏,并尽可能逃避。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我知道,一切已经坏了,还将迅速地坏下去。
    每天,我躲在校园的角落里,或者踽踽独行,或者跟自己说话。我想变成一个隐身人,不被别人看见,也不想看见别人。
    没事的时候,我就走过街市,很慢很慢地,所有人都不认识我。有几个小姑娘在跳橡皮筋。我踅在一旁看着,拿嘴咬着手指。其中一个小姑娘在嗑瓜子,频率很快,能把瓜子壳吐得很远。她似乎也看见我了,朝我笑笑,说了句什么。我听不懂,也笑笑,害羞地跑掉了。
    是啊,从前我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还保留着童年的很多惯性,比如安静,隐忍。才十岁,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孤苦伶仃的,没有人能帮我。我必须小心翼翼的,每走一步都得提防着。
    那时候,我还想学画。——不是没可能的,再过几年吧,等情况好转了,父亲也许会想起来。或者我自己也会提出来,反正,学画也花不了多少钱的。
    我甚至想做个三好学生,当班长,戴红领巾,出人头地。可不是这样么,一个十岁孩子所能想到的温暖和尊严都在这里了:六一儿童节的盛装和歌舞会,老师说不准迟到的,清晨早早就走出了家门。期末考试的成绩报告单和奖状,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向领奖台,板着脸,神色庄严而平静,这一类的情景,我的反应大约也就这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