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脉经-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脉经卷第一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阁判登闻检院上设军臣林亿等类次 

… 页面 2…

                            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 
洪脉,极大在指下。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 
数脉,去来促急。 
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 
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加弓弦状。 
紧脉,数如切绳状。 
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伏脉,极重指按之,着骨乃得。 
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 
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愊愊然。 
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 
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 
软脉,极软而浮、细。 
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 
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 
缓脉,去来亦迟,小駃于迟。 
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 
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 
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述,因而复动。脉结者主,代者死。 
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 
浮与芤相类。弦与紧相类。滑与数相类。革与实相类。 
沉与伏相类。微与涩相类。软与弱相类。缓与迟相类。 

… 页面 3…

                              平脉早晏法第二 

     黄帝问曰:夫诊脉常以平旦,何也?岐伯对曰:平旦者,阴气未动,阳 
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均,气血未乱,故乃可诊,过此非也。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 
参伍,决死生之分。 

… 页面 4…

                        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 

     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 
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 
三阴三阳。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寸主射上焦,出头及皮毛竟 
手。关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 

… 页面 5…

                         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 

     夫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候者,何谓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 
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 
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 
度而复会于手太阴。太阴者寸口也,即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 
     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会要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 
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 
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 
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 
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之后者,阴之动也,脉 
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 
格,此阳乘之脉。故曰覆溢。是真脏之脉也,人不病自死。 

… 页面 6…

                    平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逆顺法第五 

     凡诊脉,当视其人大、小、长、短,及性气缓、急。脉之迟、速、大、 
小、长、短,皆如其人形性者,则吉;反之者、则为逆也。脉三部大都欲等, 
只如小人、细人、妇人,脉小、软;小儿四、五岁,脉呼吸八至,细、数者 
吉。 

… 页面 7…

                              持脉轻重法第六 

     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 
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 
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之来疾者,肾部也。故曰 
轻重也。 

… 页面 8…

                   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 

     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 
壳、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 
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 
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 
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者,针入病愈。 
     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也,即手少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小肠合 
为府。合于上焦,名曰神庭,在龟尾下五分。 
     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厥阴经也。与足少阳为表里,以胆合为府。合 
于中焦,名曰胞门,在太仓左右三寸。 
     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 
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左。 
     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太阴经也。与手阳明为表里,以大肠合为 
府。合于上焦,名呼吸之府,在云门。 
     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足太阴经也。与足阳明为表里,以胃合为府。合 
于中焦脾胃之间,名曰章门,在季胁前一寸半。 
     肾部在右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 
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右。左属肾,右为子户,名曰三焦。 

… 页面 9…

                         辨脏腑病脉阴阳大法第八 

     脉何以知脏腑之病也?然: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即有热,迟即 
生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别知脏腑之病也。 
     脉来浮大者,此为肺脉也。脉来沉滑,坚如石,肾脉也。脉来如弓弦者, 
肝脉也。脉来疾去迟,心脉也。脉来当见而不见为病。病有浅深,但当知如 
何受邪。 

…  0…

                            辨脉阴阳大法第九 

     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 
受壳味也,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肾肝俱 
沉,何以别之?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软,举指来实者肾也。脾者中州, 
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脉也。脉有阳盛阴虚,阴盛阳虚,何谓也?然:浮之 
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 
阴阳虚实之意也。 
     经言: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 
一阳三阴。如此言之,寸口有六脉俱动耶?然:经言如此者,非有六脉俱动 
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 
阴也,涩者阴也,短者阴也。所以言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 
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以 
言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 
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之逆顺也。 
     凡脉大为阳,浮为阳,数为阳,动为阳,长为阳,滑为阳;沉为阴,涩 
为阳,弱为阴,弦为阴,短为阴,微为阴,是为三阴三阳也。阳病见阴脉者, 
反也,主死。阴病见阳脉者,顺也,主生。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数则吐 
血,阴微则下利,阳弦则头痛,阴弦则腹痛,阳微则发汗,阴微则自下,阳 
数口生疮,阴数加微,必恶寒而烦挠不得眠也。阴附阳则强,阳附阴则癫。 
得阳属腑,得阴属脏。无阳则厥,无阴则呕。阳微则不能呼,阴微则不能吸, 
呼吸不足,胸中短气,依此阴阳以察病也。 
     寸口脉浮大而疾者,名曰阳中之阳。病苦烦满,身热,头痛,腹中热。 
     寸口脉沉细者,名曰阳中之阴。病苦伤悲,不乐,恶闻人声,少气,时 
汗出,阴气不通,臂不能举。 
     尺脉沉细音,名曰阴中之阴。病苦两胫酸疼,不能久立,阴气衰,小便 
余沥,阴下湿痒。 
     尺脉滑而浮大者,名曰阴中之阳。病苦小腹痛满,不能溺,溺即阴中痛, 
大便亦然。 
     尺脉牢而长,关上无有,此为阴干阳,其人苦两胫重,少腹引腰痛。寸 
口脉壮大,尺中无有,此为阳干阴。其人若腰背痛,阴中伤,足胫寒。夫风 
伤阳,寒伤阴。阳病顺阴,阴病逆阳。阳病易治,阴病难治。在肠胃之间, 
以药和之;若在经脉之间,针炙病已。 

…  1…

                                平虚实第十 

     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 
脉之虚实者,脉来软者为虚,牢者为实。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 
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缓者为虚,急者为实。诊之虚实者,痒者为虚,痛 
者为实。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故曰虚实也。 
     问曰:何谓虚实?答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何谓重实?所谓重 
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 
     问曰:经络俱实如何?何以治之?答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 
当俱治之。故曰滑则顺,涩则逆。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五脏骨肉滑利, 
可以长久。 

…  2…

                          从横逆顺伏匿脉第十一 

     问曰:脉有相乘,有从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乘火,金 
行乘木,名曰从。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 
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 
     经言:脉有伏匿者,伏匿于何脏,而言伏匿也?然:谓阴阳更相乘,更 
相伏也。脉居阴部反见阳脉者,为阳乘阴也。脉虽时沉涩而短,此阳中伏阴 
也;脉居阳部反见阴脉者,为阴乘阳也,脉虽时浮滑而长,此为阴中伏阳也。 
重阴者癫,重阳者狂。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 

…  3…

                          辨灾怪恐怖杂脉第十二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师曰:脉有弦、有紧、有涩、有滑、有浮、有 
沉、此六脉为残贼,能与诸经作病。 
     问曰:尝为人所难,紧脉何所从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肺中寒故 
令紧。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紧。假令下利者,以胃中虚冷,故令紧也。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 
故脉滑也。 
     问曰:脉有灾怪,何谓?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脉与病形证相应, 
因为作汤,比还送汤之时,病者因反大吐若下痢,病腹中痛。因问言我前来 
脉时,不见此证,今反变异,故是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