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脉经-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桃李,起见于外,腹满,呕,泄,汤鸣,四肢重,足胫肿,厥不能卧起,主 
肌肉损,其色黄。 
     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邪走心下,足肿寒,胁痛引少腹,男 
子积疝,女子瘕淋,身无膏泽,喜转筋,爪甲枯黑,春差秋剧,其色青。 
     诊得肾积,脉沉而急,苦脊与腰相引痛,饥则见,饱则减少腹里急,口 
干,咽肿伤烂,目         ,骨中寒,主髓厥,善忘,其色黑。 
     寸口脉沉而横者,胁下及腹中有横积痛,其脉弦,腹中急痛,腰背痛相 
引,腹中有寒,疝瘕。脉弦紧而微细者,症也。夫寒痹、症瘕、积聚之脉, 
皆弦紧。若在心下,即寸弦紧;在胃管,即关弦紧;在脐下,即尺弦紧。 
     又脉症法,左手脉横,症在左,右手脉横,症在右;脉头大者,在上; 
头小者,在下。 
     又法:横脉见左,积在右;见右,积在左,偏得横实而滑,亦为积。弦 
紧亦为积,为寒痹,为疝痛。内有积不见脉,难治;见一脉相应,为易治; 
诸不相应,为不治。 
     左手脉大,右手脉小,上病在左胁,下病在左足;右手脉大,左手脉小, 
上病在右胁,下病在右足。 
     脉弦而伏者,腹中有症,不可转也,必死不治。 
     脉来细而沉,时直者,身有痈肿,若腹中有伏梁。 
     脉来小沉而实者,胃中有积聚,不下食,食即吐。 

…  26…

                   平惊悸衄吐下血胸满瘀血脉证第十三 

     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趺阳脉微而浮,浮则胃气虚,微则不能食,此恐惧之脉,忧迫所作也。 
惊生病者,其脉止而复来,其人目睛不转,不能呼气。 
     寸口脉紧,趺阳脉虚,胃气则虚。 
     寸口脉紧,寒之实也。寒在上焦,胸中必满而噫。胃气虚者,趺阳脉浮, 
少阳脉紧,心下必悸。何以言之?寒水相搏,二气相争,是以悸。脉得诸涩 
濡弱,为亡血。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 
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 
     亡血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 
     问曰:病衄连日不止,其脉何类?师曰:脉来轻轻在肌肉,尺中自溢, 
 目睛晕黄,衄必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师曰:从春至夏发衄者,太阳;从秋至冬发衄者,阳明。 
     寸口脉微弱,尺脉涩弱,则发热,涩为无血,其人必厥,微呕。夫厥, 
当眩不眩,而反头痛,痛为实,下虚上实必衄也。 
     太阳脉而浮,必衄、吐血。 
     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也。 
     衄家,不可发其汗,汗出必额上促急而紧,直视而不能瞤,不得眠。 
     脉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 
     寸口脉微而弱,气血俱虚,男子则吐血,女子则下血。呕吐、汗出者, 
为可治。 
     趺阳脉微而弱,春以胃气为本。吐利者为可,不者,此为有水气,其腹 
必满,小便则难。 
     病人身热,脉小绝者,吐血,若下血,妇人亡经,此为寒。脉迟者,胸 
上有寒。噫气喜唾。 
     脉有阴阳,趺阳、少阴脉皆微,其人不吐下,必亡血。 
     脉沉为在里,荣卫内结,胸满,必吐血。 
     男子盛大,其脉手阳微,趺阳亦微,独少阴浮大,必便血而失精。设言 
淋者,当小便不利。 
     趺阳脉弦,必肠痔下血。 
     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其人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 
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当汗出不出,内结亦为瘀血。病 
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下血,先见血,后见便,此近血也;先见便,后见血,此远血也。 

…  27…

                         平呕吐哕下利脉证第十四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 
     趺阳脉浮者,胃气虚,寒气在上,暖气在下,三气并争,但出不入,其 
人即呕而不得食恐怖而死,宽缓即瘥。 
     夫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 
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也。 
     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 
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吐也。 
     阳紧阴数,其人食已即吐,阳浮而数亦为吐。 
     寸紧尺涩,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吐止者为下之,故不能食。设言未 
止者,此为胃反,故尺为之微涩也。 
     寸口脉紧而芤,紧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脉为阴结而迟,其人 
则噎。关上脉数,其人则吐。 
     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 
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趺阳脉微而涩,微则下利,涩则吐逆,谷不得入也。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 
冷。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暮食朝吐,暮食朝 
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夫吐家,脉来形状如新卧起。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宿。五脏气绝于内者,下利不禁, 
下甚者,手足不仁。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若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 
虽发热不死。 
     脉滑,按之虚绝者,其人必下利。 
     下利,有微热,其人渴,脉弱者,今自愈。 
     下利,脉数,若微发热,汗自出者,自愈。设脉复紧,为未解。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其人必清脓血。 
     下利,手足厥,无脉,灸之不温,基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下利,脉数而浮者,今自愈。设不差,其人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卒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其脏寒者,当温之。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 
     下利清谷,必郁冒,汗出而解,其人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 
故也。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先温其里,乃攻其表。 

…  28…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 
     下利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此为病不尽,当复下之。 
     下利而谵语者,为有躁屎也,宜下之。 
     下利而腹痛满,为寒实,当下之。 
     下利,腹中坚者,当下之。 
     下利后更烦,按其心下濡者,为虚烦也。 
     下利后,脉三部皆平,按其心下坚者,可下之。 
     下利,脉浮大者,虚也,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尔肠鸣,当温之。 
     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胃中寒实,而下利不止者,死。 
     夫风寒下者,不可下之。下之后,心下坚痛。脉迟者,为寒,但当温之。 
脉沉紧,下之亦然。脉大浮弦,下之当已。 

…  29…

                   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痰饮脉证第十五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 
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数被駃药下利,重亡津液, 
故得之。 
     寸口脉不出,而反发汗,阳脉早索,阴脉不涩,三焦踟蹰,入而不出。 
阴脉不涩,身体反冷,其内反烦,多吐唇燥,小便反难,此为肺痿,伤于津 
液。便如烂瓜,亦如豚脑,但坐发汗故也。 
     肺痿,其人欲咳不得咳,咳则出干沫,久久,小便不利,甚则脉浮弱。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溺,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 
虚不能制下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其脏。师曰: 
肺痿咳唾,咽燥欲饮水者,自愈。自张口者,短气也。 
     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上胎滑,此为浮寒,非肺痿也。 
     问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也?师曰:此为 
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则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 
     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脉数实者,为肺痈。 
     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后竟吐脓 
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 
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 
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 
所过,血为凝滞,畜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粳 
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 
喘鸣迫寒,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寸口脉数,趺阳脉紧,寒热相搏,故振寒而咳。趺阳脉浮缓,胃气如经, 
此为肺痈。 
     问曰:振寒发热,寸口脉滑而数,其人饮食起居如故,此为痈肿病。医 
反不知,而以伤寒治之,应不愈也。何以知有脓?脓之所在,何以别知其处? 
师曰:假令脓在胸中者,为肺痈。其人脉数,咳唾有脓血。设脓未成,其脉 
自紧数。紧去但数,脓为已成也。 
     夫病吐血,喘咳上气,其脉数,有热,不得卧者,死。上气,面浮肿, 
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上气躁而喘者,属肺胀,欲作风水, 
发汗则愈。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坐极饮过度所致也。 
     咳家,脉弦为有水,可与十枣汤下之。咳而脉浮,其人不咳不食,如是 
四十日乃已。咳而时发热,脉卒弦者,非虚也,此为胸中寒实所致也,当吐 
之。咳家,其脉弦,欲行吐药,当相人强弱,而无热乃可吐之。其脉沉者, 
不可发汗。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不可治。其脉虚者,必 
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 
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 
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 

…  30…

支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