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容宅随笔-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冀其格。今祭地于圆丘,以气则非所合,以类则非所应,而求高厚之来
享,不亦难乎?”后竟用其议。此两说之至当如此。

讨论滥赏词

东坡公《行香子》小词云:“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休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不如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绍兴初,范觉民为相,以自崇宁以来,创立法度,例有泛赏,如学校,茶盐,
钱币,保伍,农田,居养,安济,寺观,开封、大理狱空,四方边事,御前、
内外诸司,编敕会要、学制、礼制、道史等书局,掖庭编泽,行幸,曲恩,
诸色营缮,河埽功役,采石、木笺、花石等纲,祥瑞,礼乐,”两城所公田,
伎术,伶优,三山,永桥,明堂,西内,八宝,玄圭,种种滥赏,不可胜述。
其曰应奉有劳、献颂可采、职事修举、特授特转者,又皆无名直与,及自身
补官,选人改官,职名碍格,非随龙而依随龙人,非战功而依战功人等,每
事各为一项,建议讨论。又行下吏部,若该载未尽名色,并合取朝廷指挥,
临时参酌。追夺事件,遂为画一规式,有至夺十五官者。虽公论当然,而失
职者胥动造谤,浮议蜂起。无名子因改坡语云:“清要无因,举选艰辛。系
书钱,须要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旅中愁,心中闷,部中身。虽抱
文章,苦苦推寻。更休说,谁假谁真。不如归去,作个齐民。免一回来,一
回讨,一回论。”至大字书写贴于内前墙上,逻者得之以闻。是时,伪齐刘
豫方盗据河南,朝论虑或摇人心,亟罢讨论之举。范公用是为台谏所攻,今
章且叟奏稿中正载弹疏,竟去相位云。

尺八

唐卢肇为歙州刺史,会客于江亭,请目前取一事为酒令,尾有乐器之名。
肇令曰:“遥望渔舟;不阔尺八。”有姚岩杰者,饮酒一器,凭栏呕哕,须
臾即席,还令曰:“凭栏一吐,已觉空喉。”此语载于《摭言》。又《逸史》
云:“开元末,一狂僧往终南回向寺,一老僧令于空房内取尺八来,乃玉笛
也。谓曰:‘汝主在寺,以爱吹尺八,滴在人间,此常吹者也。汝当回,可
将此付汝主。’僧进于玄宗,特取吹之,宛是先所御者。”孙夷中《仙隐传》:


“房介然善吹竹笛,名曰尺八。将死,预将管打破,告诸人曰:‘可以同将
就圹。’”亦谓此云。尺八之为乐名,今不复有。《吕才传》云:“贞观时,
祖孝孙增损乐律,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王硅、魏征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
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太宗即召才参论乐事。”尺八之所出,见于此,
无由晓其形制也。《尔雅释乐》亦不载。

三给事相攻

元祐中,王钦臣仲至,自权工部侍郎除给事中,为给事姚勔所驳而止。
大观中,陈亨伯自左司员外郎擢给事中,为权官蔡薿(n!)所沮而出。政和
末,伯祖仲达在东省,以疾暂谒告两日,张天觉复官之命,过门下第四厅,
给事方会论为畏缴驳之故,所以托病,遂罢知滁州。

朱藏一诗

政和末,老蔡以太师鲁国公总治三省,年已过七十,与少宰王黼争权相
倾。朱藏一在馆阁,和同舍秋夜省宿诗云:“老火未甘退,稚金方力征。炎
凉分胜负,顷刻变阴晴。”两人门下士互兴语言,以为嘲谤。其後黼独相,
馆职多迁擢,朱居官如故,而和人菊花诗云:“纷纷桃李春,过眼成枯萎。
晚荣方耐久,造物岂吾欺?”或又语于黼以为怨愤。是时,士论指三馆为闹
蓝。

蔡京轻用官职

蔡京三入相时;除用士大夫,视官职如粪土,盖欲以大爵市私恩。政和
六年十月,不因赦令,侍从以上先缘左降同日迁职者二十人。通奉大夫张商
英为观文殿学士,中大夫王襄为延康殿学士,显漠阁待制李图南为述古殿学
士,宝文阁待制蔡薿(n!)、显漠阁待制叶梦得并为龙图阁直学士,宝文阁
待制张近、通奉大夫钱即、右文殿修撰王汉之并为显漠阁直学士,中大夫叶
祖洽为徽猷阁直学士,朝散大夫曾孝蕴为天章阁待制,朝散郎俞桌、朝议大
夫曾孝序、中奉大夫范致明、右文殿修撰蔡肇、大中大夫孙鼛、朝议大夫王
觉、右文殿修撰陈肠并为显谟阁待制,朝请郎蔡懋、中奉大夫庞恭孙、朝请
郎洪彦昇并为徽猷阁待制。至十一月冬祀毕,大赦天下,仍复推恩。

节度使改东宫环卫宫

太祖有天下,将收藩镇威柄,故渐行改革。至于位至侍中、中书令、使
相者,其高仅得东宫官,次但居环卫。凤翔王晏为太子大师,安远武行德为
太子太傅,护国郭从义为左金吾上将军,凤翔王彦超为右金吾上将军,走国
白重赞为左千牛上将军,保太杨廷漳为右千牛上将军,静难刘重进为羽林统
军。若符彦卿者,以太师中书令、天雄节度使直罢归洛,八年不问,亦不别
除官。其庙漠雄断如是。靖康初,以戚里冒政、宣恩典,多建节锁,乃稽用
此制。钱景臻以少傅安武节度,刘宗元以开府仪同三司、镇安节度,并为左
金吾上将军。范讷以平凉,刘敷以保信,刘敏以保成,张桥以向德,王舜臣


以岳阳,朱孝孙以应道,钱忱以泸川节度,并为右金吾上将军。自后不复举
行矣。

宰相任怨

宰相欲收士誉,使恩归己,故只以除用为意,而不任职及显有过举者,
亦不肯任怨,梢行黜徙。文惠公在相位,尝奏言:“今之监司、郡守,其无
大过者,台谏固不论击。但其问实有疲愞(hu^)庸老之人,依阿留之,转为
民害。臣欲皆与词禄,理作自陈,监司或就移小郡,庶几人有家食之资,国
无旷官之失。”孝宗欣然听许。于是湖南转运判官任诏,改知复州,广东提
举盐事刘景,改知南雄州。时太常丞阙,监左藏库许子绍欲得之,公以大超
越,谕使小缓。子绍宛转愈力,乃白其事,出通判静江府。议者私谓若如此
则是庙堂而兼台谏之职。殊不思进贤退不肖,真宰相之事耳。欲拟宫观三四
人,未暇而去位,子绍之出,遂织入言章中。近者京丞相以国子录吴仁杰居
职未久,便欲求迁,奏罢归吏部注签判,亦此意也。

四李杜

汉太尉李固、杜乔,皆以为相守正,为梁冀所杀。故掾杨生上书,乞李、
杜二公骸骨,使得归葬。梁冀之诛,权势专归宦官,倾动中外,白马令李云
露布上书,有帝欲不谛之语。桓帝得奏震怒,逮云下北寺狱。弘农五官掾杜
众,伤云以忠谏获罪,上书愿与云同日死。帝愈怒,下廷尉,皆死狱中。其
後襄楷上言,亦称为李、杜。灵帝再治钩党,范滂受诛,母就与之诀,曰:
“汝今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谓李膺、杜密也。李大白、杜子美同时
著名,故韩退之诗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凡四李、杜云。

浑脱队

唐中宗时,清源尉吕元泰上书言时政曰:“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
马胡服,名曰‘苏幕遮’,旗鼓相当,腾逐喧譟。以礼义之朝,法胡虏之俗,
非先王之礼乐,而示则于四方。《书》曰:‘谋时寒若’。何必羸形体、欢
衢路,鼓舞跳跃而索寒焉!”书闻不报。此盖并论泼寒胡之戏。唐史附于《宋
务光传》末,元泰竟亦不显。近世风俗相尚,不以公私宴集,皆为耍曲耍舞,
如《勃海乐》之类,殆犹此也。

岁阳岁名

岁阳、岁名之说,始于《尔雅》。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
曰柔兆,在丁曰疆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
在壬曰玄默,在癸曰昭阳,谓之岁阳。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
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胖,在未曰协洽,在申曰裙滩,在西曰作噩,
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谓之岁名。自后
唯太史公《历书》用之,而或有不同。如阏逢为焉逢,旃蒙为端蒙,柔兆为
游兆,疆圉为疆梧,著雍为徒雍,屠维为祝犁,上章为商横,重光为昭阳,


玄默为横艾,昭阳为尚章,大荒落为大芒落,协洽为汁洽,沼滩为汭汉,作
噩为作鄂,阉茂为淹茂,大渊献、困敦更互,赤奋若乃为赤夺,若此盖年把
久远,传写或讹,不必深辨。但汉武帝太初元年太岁丁丑,而以为甲寅,其
失多矣。《尔雅》又有月阳、月名。月在甲曰毕,在乙曰桔,在丙曰修,在
丁曰圉,在戊曰厉,在己曰则,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王曰终,在癸曰极。
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病,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
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考之典籍,
唯《历书》谓太初十月为毕聚。《离骚》云:“摄提贞于孟陬。”《左氏传》:
“十月曰良月。”《国语》:“至于玄月。”它未尝称引。郭景纯注释云:
“自岁阳至月名,皆所未洋通者,故闭而不论。”盖不可强为之说。非若《律
书》所言二十八舍、十母、十二子,犹得穿凿傅致也。《资治通鉴》专取岁
阳、岁名以冠年,不可晓解,殊不若甲子至癸亥为明白尔。韩退之诗“岁在
渊献牵牛中”,王介甫《字说》言“疆圉”,自余亦无说。《左传》所书“岁
在星纪,而淫于玄枵”,“岁在降娄,降娄中而且”,“岁在娵訾之口”,
“岁五及鹑火”,“岁在颛帝之虚”,“岁在豕韦”,“岁在大梁”,皆用
岁星次舍言之。司马倬跋温公《潜虚》,其未云:“乾道二年,岁在柔兆阉
茂、玄默执徐月、极大渊献日。”谓丙戌年、王辰月、癸亥日,以岁名施于
月日,尤为不然。汉章不自为文,殆是僚采强解事者所作也。

官称别名

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今漫疏于此,以示子侄之未能尽知者。太尉为
掌武,司徒为五教,司空为空土,侍中为大貂,散骑常侍为小貂,御史大夫
为亚台、为亚相、为司宪,中丞为独坐、为中宪,侍御史为端公、南床、横
榻、杂端,又曰脆梨,殿中为副端,又曰开口椒,监察为合口椒,谏议为大
坡、大谏,补闭今司谏。为中谏,又曰补衮,拾遗今正言。为小谏,又曰遗
公,给事郎为夕郎、夕拜,知制浩为三字,起居郎为左螭,舍人为右螭,又
并为修注,吏部尚书为大天,礼部为大仪,兵部为大戎,刑部为大秋,工部
为大起,吏部郎为小选、为省眼,考功、度支为振行,礼部为小仪、为南省
舍人,今曰南宫,刑部为小秋,祠部为冰柄。厅,比部为比盘,又曰昆脚皆
头,屯田为田曹,水部为水曹,诸部郎通曰哀乌、依乌,太常卿为乐卿,少
卿为少常、奉常,光禄为饱卿,鸿肿为客卿、睡卿,司农为走卿,大理为棘
卿,评事为廷平,将作监为大匠,少监为少匠,秘书监为大蓬,少监为少蓬,
左右司为都公,太子庶子为宫相,宰相呼为堂老,两省相呼为阁老,尚书丞
郎为曹长,御史、拾遗为院长。下至县令曰明府,丞曰赞府、赞公,尉曰少
府、少公、少仙,此已见前《笔》。


容斋四笔

卷第十六(十二则)

汉重苏子卿

汉世待士大夫少恩,而独于苏子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