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伯达传-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青说:“陈伯达不作检讨,不让他说了。”她也不让参加会议的其他人发言。

  当时工作人员一般都穿军装,我在会上穿的也一样。江青提出要摘掉我衣帽上的帽徽领章。

  我看,这个会是为打倒我而开的会,没有什么可辩,就大喊一声:“大字报上街!”

  (即赞成打倒我的大字报上街)。

  叶群在会上高呼:“拥护江青同志!”

  江青联合康生,差一点要把陈伯达打倒了。在这个节骨眼上,最令陈伯达吃惊的是,叶群居然会高呼“拥护江青同志”。

  不过,会议刚刚结束,叶群马上又悄悄地向“老夫子”打招呼:在那种场合,她只能那样喊!

  开了那次批评会之会后,陈伯达依然不服,他还是写他的那份政治报告,不愿跟康生、张春桥、姚文元合作。

  这么一来,就有了两份不同的政治报告。毛泽东在这两份政治报告中必须作出选择:要么用陈伯达起草的,要么用康生、张春桥、姚文元起草的。

  借助于江青在背后的活动,康生、张春桥、姚文元起草的政治报告,交由中央讨论。这当然意味着他们写的政治报告一旦获得通过,将会被大会所采用。

  陈伯达在讨论的时候,抓住机会,也对他们的稿子提出意见。这时候的张春桥,已经不把他这个“组长”放在眼里,与他公开吵了起来。

  陈伯达依然故我,还在写他的政治报告。他企望自己写的政治报告,能够得到毛泽东的赞许。一旦毛泽东认可了,他的稿子就会被采用。他非要争这口气不可。这倒不是为了一篇稿子,他知道,一旦康生、张春桥、姚文元的稿子被正式采用,那就意味着他这位“理论家”一钱不值!

  与此同时,在钓鱼台,康生、张春桥、姚文元也在全力以赴,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他们起草的政治报告。

  离“九大”召开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两派“大秀才”还在那里斗法!

  陈伯达改了一遍又一遍,总算写出了政治报告。他恭恭敬敬地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连同他写的政治报告,装入一个大牛皮纸口袋。然后,把牛皮纸口袋亲手封好,写上“即呈毛主席”。

  陈伯达在家静候佳音,他深信,自己如此用心,花了一个月写出的政治报告,一定会受到毛泽东的嘉许,“九大”一定会用他的稿子,他毕竟是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的“理论家”,写过那么多中央文件,他的稿子必定会比康、张、姚的稿子高明得多!

  很快有了回音。他派人送去的那个牛皮纸口袋,从中南海退回来了。毛泽东亲笔在牛皮纸口袋上写道:

  退伯达同志毛泽东

  陈伯达以为毛泽东会有亲笔信给他,可是他一看那牛皮纸口袋,顿时傻眼了:原封不动,毛泽东没有拆!

  陈伯达如五雷轰顶,毛泽东不拆信,意味着他的稿子不屑一看!那牛皮纸口袋是他亲手封的,他看得出,没有被拆过!

  他拆开牛皮纸口袋,里面装着他给毛泽东写的那封恭恭敬敬的信……

  陈伯达对笔者说:“我当场就哭了,哭得很厉害,很厉害。我一辈子都没有那样哭过!我很伤心,很伤心!……”

  是的,陈伯达是很伤心:这不仅仅意味着他一个月的心思白费,而且意味着他在与江、康、张、姚的竞争中败北!

  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毛泽东对他的不信任———对他的稿子不看一眼!

  哭罢,陈伯达咬咬牙,对秘书说:“送中央办公厅印刷厂排印!”

  “主席不用了,还排印!”秘书有些不解。

  “印吧,印吧,做个纪念也好!”陈伯达嘟囔着。陈伯达做好了下台的思想准备…… 

 
 
 
第六十五章 保住第四把交椅
  江青曾说,如果黄永胜当常委,她也要当。

  “第一夫人”这么一闹,反而使陈伯达保住了政治局常委、“第四号人物”的地位,她自己却进不了常委之列———她全然打错了算盘!

  ※        ※         ※

  196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终于在北京召开。24年前,在中央七大上,陈伯达只是中央候补委员;13年前,在中共八大上,陈伯达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如今他是跟在毛泽东、林彪、周恩来之后步上主席台。

  坐在主席台上,陈伯达依然是“第四号”座位。不过他的心中是惶恐的,因为林彪所念的是康生、张春桥、姚文元起草的政治报告,而他起草的政治报告被摈弃了。尽管没有点名,但是,他听得出,康、张、姚起草的政治报告中有段话是针对他的,称他为“机会主义者”。

  据陈伯达回忆,在林彪念政治报告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很不舒畅、很不痛快”的。他知道,每一次召开党的代表大会,也就是党对高层领导重新排列顺序的时候,他无法猜测自己会被排到第几号。他甚至以为,他可能会被甩出政治局!

  4月14日,中共九大召开全体会议,进行大会上发言。陈伯达心灰意懒,根本无意在大会上讲话。可是,毛泽东说,政治局常委都要在大会发个言。陈伯达曾推托,说没什么可讲的。不过,毛泽东的“最高指示”不可违背,况且五名政治局常委中的四名———毛、林、周、康都准备在大会上发言,他不能不说几句。

  说什么好呢?陈伯达只得急就章,由他口授,秘书“二王”———王文耀、王保春为之记录,急急忙忙写了篇发言稿。唉,如果不是因为他写的政治报告被否决,按照他的习惯,早在九大召开之前,就会把大会发言稿写好。

  讲什么好呢?就用毛泽东的一段“最新指示”作为发言的核心吧:“在注意到一种主要倾向的时候,也要注意可能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为了“保险”起见,在发言中,他一段又一段地引述毛泽东的一系列“最高指示”,以免被别人抓住小辫子。这样的个人发言稿,本来用不着送毛泽东审阅的。又是为了“保险”,他让秘书王文耀抄了一份,直送毛泽东。

  这一回,毛泽东没有原封退回,而是仔细看了,还写了一段指示:

  “我的话,你少用,变成你自己的话去说。”

  看到毛泽东的指示,陈伯达松了一口气,原来毛泽东怪他引用的“最高指示”太多!

  他赶紧作了修改,把修改稿再送毛泽东审阅。

  这一回,毛泽东只在他的修改稿上画了一个圆圈,表示已“圈阅”。

  这样,4月14日的中共九大新闻公报便报道:“在4月14日的全体会议上,伟大领袖毛主席作了极其重要的鼓舞人心的讲话。林彪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周恩来、陈伯达、康生、黄永胜、王洪文、孙玉国、尉凤英、纪登奎等同志发了言。”

  陈伯达原以为这一回大约连政治局委员都当不成,可是出人意料,在4月28日下午举行的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他仍当选为政治局常委,仍为“第四号人物”。陈伯达的回忆,透露了内中的奥秘:

  “九大选举常委的事,是周恩来同志告诉我的。他对我说:我没有想到你还列入这个名单里。江青曾说,如果黄永胜当常委,她也要当。有一位同志因此提出,常委名单可以照旧不动。毛主席同意了这个建议。”

  “第一夫人”这么一闹,反而使陈伯达保住了政治局常委、“第四号人物”的地位,她自己却进不了常委之列———她全然打错了算盘!

  中共九届一中全会发布的新闻公报,以奇特的排名方式,公布了选举结果。这张名单是林彪集团鼎盛时期的象征———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都进入了政治局。

  这五个新的政治局委员,加上林彪以及新“入伙”的陈伯达,林彪集团在政治局内占有七个席位———相当于政治局委员全体人数的三分之一!

  这张名单也表明,“中央文革”的最后五位成员,也全体进入了政治局———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

  尽管中共九大新闻公报宣称,这次大会是“团结的胜利的”大会,毛泽东的“最高指示”也说,“我们希望这一次代表大会,能够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实际上,新选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已严重地存在着裂缝。倒是毛泽东早先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闭幕式上说过的一句话,符合客观实际:“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我们共产党也是这样。”

  在中共九大之后,陈伯达与林彪的接触日益频繁,在党内结成了一派…… 

 
 
 
第六十六章 毛家湾的座上客
  陈伯达本是毛家湾的稀客。通过“热线”联络,他跟毛家湾的关系日益密切。江青呢?

  她在跟林彪抗衡,她要扩大她的影响,提高她的声望。她与林彪暗中较量着。

  ※        ※         ※

  北京,中南海、毛家湾、钓鱼台唱起了“三国志”: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坐镇,林彪在毛家湾拉帮结派,江青在钓鱼台跟康、张、姚密谋。

  毛家湾是北京一个很不显眼的胡同,它不像中南海那样是全国皆知的政治中心,也不像钓鱼台国宾馆那样气宇轩昂。毛家湾在北京平安里东南,中南海西北,皇城根附近。毛家湾分前、中、后三条小巷。在一道灰色的高墙之内,是一个又一个院子。那里原是高岗的住所。林彪本来住在北京西直门里南草场胡同。自从林彪成为国防部长之后,权重一时,便迁入毛家湾。经过扩建,林彪公馆的建筑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可是在外边只见到堵灰墙而已,老百姓谁也不知“副统帅”住在这里。

  陈伯达本是毛家湾的稀客。通过“热线”联络,他跟毛家湾的关系日益密切。往常,当陈伯达作为“中央文革”组长住在钓鱼台时,江青常常拉他看“参考片”。陈伯达对于电影没有太大兴趣,可是不去看又不好,因为江青往往在看完电影之后开碰头会.陈伯达一边看电影,一边打瞌睡。

  如今,毛家湾也放起电影来。陈伯达一反常态,变成看电影的“积极分子”。每逢“林办”来电话,请他看电影,他必定去。

  从米粮库胡同到毛家湾,小轿车十分钟就到了。不过,陈伯达的车子总是要先在市区东游西逛,直至断定后边没有车子跟踪,这才悄然拐进毛家湾。

  每次来毛家湾“看电影”的“观众”,无非是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林彪,已经很明显地形成他的集团了。每一次“看电影”,都成了林彪集团的一次秘密约会。林彪,是中共九大党章上明文规定的毛泽东的“接班人”,是党的唯一的副主席。林彪集团,文有陈伯达,武有黄、吴、李、邱,“秘书长”有叶群,正是羽毛丰满,势力超过江青集团。

  江青呢?她在跟林彪抗衡,她要扩大她的影响,提高她的声望。她与林彪暗中较量着。

  据陈伯达回忆:

  江青的卑鄙野心,作了不少“天开异想”。“九大”一结束,她即要把她个人突出在中央之上。比如,她给一个什么文艺团体“命名”,要登报大书此事。周恩来同志退回这个新闻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